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术后相关的上肢淋巴水肿(BCRL)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且由于国内外并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导致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并发症并未引起相关的重视。本文通过探讨BCRL西医发病机制,中医病因病机方面,总结姜家康教授认为其中医病因多责之为脾肾阳虚,水湿闭阻经络。因此,姜家康教授善于运用温阳利水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并具有独到见解,且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余富杰  赵大威 《重庆医学》2021,50(23):4115-4119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是乳腺癌手术和放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可采用物理方法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早期的手术效果有限.现代微侵袭外科技术能有效地改善BCRL.新型的干细胞治疗为BCRL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很有前景的选择.该文对近年来BCRL的最新治疗进展进行文献综述,希望能更多地了解BCRL的治疗进展,适当选择治疗,使患者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且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对BCRL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BCRL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本文在分析了BCRL病理过程中淋巴瘀滞、慢性炎症、脂肪组织沉积和纤维化阶段涉及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BCRL的中医病机特点,并对现有的治疗策略,如针刺、艾灸、中医康复...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是一项乳腺癌术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渐进性的肢体肿胀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患,肿胀的上肢不仅可能反复感染,若合并静脉疾患还可能出现难以治愈的溃疡,甚至发生恶变。淋巴水肿带来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重要因素。目前,不论是发病机理、诊断标准还是治疗方案,BCRL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针对BCRL的诊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激光(SL)照射星状神经节(SG)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CRL)的防治效果。方法: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传统治疗,照射组40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实施SL照射的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观察患侧上肢BCRL、手掌心皮肤温度、指动脉流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显著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BCRL例数及发生率,显著提高SL照射行SGB后患侧手掌心的皮肤温度和指动脉流速。结论:早期SL照射星状神经节行SGB对BCRL有明显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人体成分分析仪联合空气循环压力对防治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5月—2022年4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于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人体成分分析仪联合空气循环压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肢相关指标及术后淋巴水肿程度、人体成分指标、肩关节活动度,并采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症状指数量表(BCLE-SEI)评价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上肢体积差小于常规组;联合组水肿程度低于常规组;联合组治疗后50 Hz电阻大于常规组,节段水分、细胞外水分少于常规组,组织水分比率低于常规组;联合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常规组;联合组治疗后BCLESEI评分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将人体成分分析仪联合空气循环压力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治疗中,可减轻BCRL严重程度及相关症状程度,提高其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手术治疗是早期乳腺癌最重要治疗,常见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均会导致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出现上肢肿胀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预防水肿发生的腋窝逆向淋巴显影(ARM)成为人们研究的一大热点,旨在保留上肢淋巴引流系统,减少患肢水肿发生。本文就常见ARM显影技术进行分析,并讨论AR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从而寻找ARM的适宜患者。  相似文献   

8.
正乳腺癌已经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而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长,随着治疗手段的多样化和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也在提高,因此乳腺癌患者群的数量在增加。对于这一部分人群,关注的重点不应仅仅是总生存期,还应关心疾病相关的近期或远期并发症以及生存质量。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是一项乳腺癌术后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渐进性的肢体肿胀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诱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患,肿胀的上肢不仅可能反复感染,若合并静脉疾患还可能出现难以治愈的溃疡,甚至发生恶变。淋巴水肿带来的各种问  相似文献   

9.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方式、放疗、术后并发症、体质量指数等。临床治疗较棘手,至今仍无根治的方法。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和手术疗法,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首先采用非手术的机械物理等疗法,对非手术疗法效果较差的患者可采用外科治疗。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利用显微外科技术的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保守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 对37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进行抗炎、患肢抬高、按摩和弹力保护等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均有消退,在中早期患者消退显著,重度水肿患者疗效略差.结论 保守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疗效确定,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新方法。方法:选择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2年以上的病例,利用肿胀吸脂技术,对其水肿的上肢进行皮下组织(脂肪)抽吸去除,术后加压包扎。结果:11例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明显减轻,外观缩小,平均周径减小4cm。结论:利用肿胀吸脂技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简单有效,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于乳腺癌相关的慢性淋巴水肿(BCRL)疗效,为临床广泛应用温针灸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30例来自江苏省中医院乳腺病科门诊BCRL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每日口服地奥司明片3次,0.9 g/次,14 d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实验组隔日进行温针灸治疗28 d,温针灸治疗采用局部取穴为主,结合辨证配合远端选穴,取穴进针后以"平补平泻"手法行针,针灸30 min,予长度为3 cm艾条悬灸。28 d为1个疗程,整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7、14、21、28天测量病人的患侧上肢臂围、肩关节活动度(ROM)并评估生活质量,分别计算有效指数及肩关节治疗前后活动度均值,以此两项指标及生活质量评估两组疗效。结果:(1)温针灸可以明显提高BCRL治疗有效指数,其对腕部及肘关节上10 cm部位效果较其余部位好(P0.05)。(2)温针灸对肩关节活动度改善地奥司明片疗效相当,但其可以更早拓展肩关节功能。(3)温针灸可以提高BCRL患者生活质量,实验组自述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4)在治疗期间没有不良反应报告,实验室检查临床安全显示正常的范围。结论:温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BCRL的程度、更早拓展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双柏散外敷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抬高患肢、肢体锻炼、向心性按摩等;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柏散外敷。结果:治疗后患者主观症状明显改善,上肢淋巴水肿均有消退,治疗组消退更为明显,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双柏散外敷缩短水肿消退时间,缩短康复时间,表明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有明显的疗效。中药双柏散外敷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疗效确定,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腋窝反向淋巴作图(axillary reverse mapping,ARM)联合术中冰冻切片分析(intraoperative frozen section analysis,IFS)预防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术后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的远期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03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时腋窝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ALND,53例)和实验组(ARM联合IFS,50例)。术后随访时间至2022年6月,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远期局部复发率、区域淋巴结复发率、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BCRL发生率、数字分级评分法疼痛评分等指标,评估ARM联合IFS的远期安全性及疗效。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TNM分期、病理分级和免疫组化分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实验组的区域淋巴结复发率和BCRL发生率分别为0和16.0%,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研究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原因和对应措施。方法回顾我院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4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导致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原因与手术方式腋窝清扫的范围有关,与放疗有关,与术后创口愈合有关。结论:在临床治疗中注意相应的诱发因素可以明显减少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原因和对应措施。方法回顾我院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45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导致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原因与手术方式腋窝清扫的范围有关,与放疗有关,与术后创口愈合有关。结论:在临床治疗中注意相应的诱发因素可以明显减少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将21例乳腺癌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引起的患侧上肢淋巴水肿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法,包括患肢向心按摩,加压袖带由远而近物理治疗后穿戴弹力袖套,口服中药、中药熏蒸、热敷治疗。结果轻度水肿完全缓解1例;中度水肿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4例;重度水肿轻度缓解2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疗效确切,早期防治更为有效而且非常重要,术后加放疗后出现的淋巴水肿治疗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8.
背景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是困扰乳腺癌患者术后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早期评估和预测BCRL风险尤为重要,但目前仍缺乏权威公认、适宜推广的风险预测模型。目的 本研究拟基于Meta分析构建并验证乳腺癌患者BCRL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Scopus、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自建库至2021年11月发表的有关BCRL危险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由2名经过系统培训的研究者分别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Meta分析结果提取合并效应量具有显著性的风险因素及合并风险值,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基于回归系数及合并风险值构建Logistic和Additive评分模型。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招募的48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模型验证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评分...  相似文献   

19.
张丽桃 《广东医学》2016,(3):474-474
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的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乳腺癌术后生存者中继发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高达10%~30%[1]。患者常需忍受由此带来的功能障碍、外观异常,严重者甚至导致残疾。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晚期可形成象皮肿并导致残疾,患者生活和活动受限,常伴有频发蜂窝组织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淋巴水肿一旦形成,没有一种非手术或手术治疗能够完全恢复受累的肢体,临床上处理较为棘手[2]。手法淋巴引流配合弹性绷带包扎和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称为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2015年3月我科成功为1例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实施综合消肿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手术方式与上肢淋巴水肿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卫  任宏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3):1061-1063
目的探索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340例乳腺癌术后发生的86例上肢淋巴水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179例行Halsted根治术,发生患侧上肢淋巴水肿56例,发生率31.28%(56/179),其中Ⅰ级28例、Ⅱ级19例、Ⅲ级9例;161例行Patey改良根治术,30例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18.63%(30/161),其中Ⅰ级15例、Ⅱ级11例、Ⅲ级4例。根治组术后放疗121例,发生上肢淋巴水肿37例。改良根治组放疗59例,发生上肢淋巴水肿17例。结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主要与手术方式和术后放疗有关,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重在预防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