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以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为主证,故亦称“经行腹痛”。现代医学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二类,中医治疗本病无论原发性、继发性,疗效满意。近年来以中医外治为主的临床报日益增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芬  蔡勤华 《光明中医》2016,(21):3216-3218
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越来越多,临床疗效特别明显,使用方便、经济实用,一般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如今竞争激烈的高压社会环境下,因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极高及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现将最近5年来与原发性痛经相关的中医外治法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1 灌肠疗法曾倩等[1] 用自制中药灌肠合剂 (红藤、败酱草、黄柏、丹参、三棱等中药制成 ) ,保留灌肠 ,日 1次 ,经期暂停。治疗 30例 ,总有效率 96 .7%。郭志强等[2 ] 亦用此法治疗 2 98例 ,处方选择水蛭、附子、桂枝、三棱、莪术、赤芍、昆布、槟榔、败酱草等药物 ,结果治愈 10 5例 ,显效 116例 ,有效 6 9例 ,无效 8例。郑颂等[3 ] 则用双丹汤 ((含金银花、牡丹皮、连翘、蒲公英、三棱、莪术、赤芍、紫花地丁、皂角刺等 )同时治疗 2组病人各30例 ,治疗组水煎保留灌肠 ,对照组水煎服 ,均日 1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 96 .6 7% ,明显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正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具有隐匿起病、进展迅速的特点,对人类的生命及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对肝细胞癌的治疗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外科切除术、肝移植、局部消融、化疗栓塞、分子靶向治疗、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手术治疗仍是目前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但远期疗效欠满意,即使是根治性切除5年复发转移率  相似文献   

5.
正肝硬化属于中医学臌胀范畴,被列为风、痨、臌、膈中医四大难证之一,常合并腹水、门脉高压、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病死率较高。现代医学对该病治疗效果有限,中医外治法治疗肝硬化有着较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肝硬化概况综述如下。1外敷疗法采用外敷疗法治疗肝硬化包括敷脐和外敷肝区。神阙穴转枢上下,补虚泻实,可升可降,统领三焦。脐部表皮角层最薄,无脂肪组织,利于药物吸收。有关研究~[1]显示,通  相似文献   

6.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情缠绵、复发率高等特点,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月经失调等病症,归属于中医学"妇人腹痛""带下""痛经""不孕""月经不调"等范畴.中医药治疗盆腔炎具有明显优势,在缓解症状的同时又能避免西医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现将近5年来慢性盆腔炎的中医外治法的进展做一综述.1保留灌肠法中药保留灌肠吸收总量比口服给药吸收总量高,生物利用度增加,而且能发挥局部用药效应,药物直接渗透至病变部位,能维持较长时间有效药物浓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病灶的吸收;同时药物的温热作用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营养得到改善,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 IBS )是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慢性功能性肠病,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该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1-4],多认为与肠黏膜屏障及肠道动力异常、内脏感知异常、肠道菌群失衡及精神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是多种因素和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上,周期性发生于月经期的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程度严重时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西医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血液中前列腺素的增加,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并造成缺血而产生疼痛[1].目前西医治疗[2]的方法主要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着重于降低血中前列腺素(PG)、血管加压素(ADH)、催产索(OT)水平,抑制子宫收缩等.  相似文献   

9.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差、病程迁延所致。病情较顽固,患者多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感,劳累或性交后加重,部分患者有精神不振、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慢性炎症导致盆腔淤血,患者常有经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致月经失调。属于中医学的“带下”、“腹痛”、“瘾瘕”等范畴。一般用抗菌素治疗本病效果不很理想,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现将其中的外治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据近5年的临床报道,从中药面膜、中药外熏、敷贴疗法、耳穴疗法、刺络放血疗法5个方面,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痤疮进行综述,总结出中医外治法治疗痤疮具有方法多样、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38例患者均采用穴位注射加贴耳穴治疗,每次行经前1 d或经期疼痛时用复方当归注射液1~2 mL分别注射关元、气海、三阴交等腧穴调经止痛,配合王不留行籽贴耳穴如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交感等耳穴,调理冲任、胞宫气血,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42例患者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5%。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青少年女生原发性痛经操作简单、方便易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中药、内外兼治、中西医结合外治三个方面综述了近五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阳痿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存在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总结中医外治法干预原发性痛经规律,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检索2014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将符合要求的文献建立成数据库,按照标准筛选后,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针灸疗法在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中数量最多,且远超过其它中医外治法。其中,单纯针刺疗法和单纯灸法的理论研究都远远超过临床试验。原发性痛经辨证针刺治疗穴位出现频次最高的是三阴交,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为关元、地机,并确定了22条经典的穴位配对(组)。结论:中医外治法干预原发性痛经,以针灸疗法为主要治疗手段,且以三阴交、关元、地机为主要穴位,共有22条经典穴位配对(组)。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临床特征为肢体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严重者可引起足溃疡和坏疽,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中医诊疗技术的不断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取得较大进展,现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路莉纳  潘月丽  袭雷鸣 《新中医》2014,46(11):218-219
<正>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疾病,目前仍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中西医联合治疗已被临床广泛接受。近年来,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的外治法在提高疗效、减少复发以及减轻药物副作用等方面也显示出较好作用,现综述如下。1穴位敷贴法张振中等[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敷剂(丁香、肉桂、黄芪、黄精、大黄、甘遂、穿山甲、鳖虫等)外敷肾俞、涌泉、神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0例,通过对比显示,该疗法能明显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并能较快的缩短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7,(10):2226-2229
气血阴阳亏耗、经络不通、经脉失养是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基本病机。通过查阅国内相关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文献报道,发现中医外治法干预效果显著。笔者根据作用方式的不同,将中医外治法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报道进行归纳整理,发现针灸、推拿、拔罐为干预的主要方法,因此将它们的经穴选择特点、起效机制进行总结,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医外治法治疗大学生痛经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经临床治疗较为棘手,而患者不愿口服,所以自制不同类型痛经方辨证施治,运用于痛经患者,探索不经口服、疗效确切的治疗痛经的外治法,痛经的外治法主要有贴敷、敷脐、推拿。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现代医学病因学研究仍无定论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呈慢性、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以肌肉关节处的疼痛、酸楚、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及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也称"历节"或...  相似文献   

19.
<正>肾小球疾病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疾病。目前药物治疗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并有一定副作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泛指通过口服以外途径施治的疗法,诸多临床报道证实外治法在减少尿蛋白、加速毒素排出、延缓肾功能衰竭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就中医外治在肾小球疾病临床上的应用方法归纳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小儿感发热多由外邪侵袭而致,六淫之邪侵犯肺卫,卫表失和,腠理开合失常,导致卫阳阻遏,卫阳与邪气交争而出现发热。起病较急,病程较短。且小儿为纯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容易发病,传变迅速,肝常有余,当感受外邪后易由寒化热,由热化火,火极生风,易发高热、惊风、抽搐等实证、闭证。该病幼儿期发病最多,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