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道两路”是壮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其中气道交换枢纽在肺,谷道交换枢纽在脾,水道交换枢纽在肾,龙路交换枢纽在心,火路交换枢纽在脑。“三道两路”是否通畅与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水肿病的产生正是由于“三道两路”阻塞所致,如气道宣降失调,液则不布;谷道健运失职,湿则不化;水道开阖失司,水则不行;龙路通利失常,津则不畅;火路传导失守,邪则不去。故以“三道两路”理论为基础,通过针刺壮医脐环穴以激发“天部”的气道宣降之功、龙路通利之功、火路传导之功,“人部”的谷道健运之功,以及“地部”的水道开阖之功,促使天、地、人三气同步,脏腑调和以恢复机体内外水液平衡。  相似文献   

2.
“三道两路”是壮医学的理论核心,其中谷道主要是指食道、胃肠;水道调节枢纽为肾与膀胱;气道交换枢纽脏腑为肺;龙路、火路分别是指机体的血脉和神经系统。“三道两路”通畅,人体则是健康的状态,而“三道两路”调畅失度,是导致疾病的根本。不寐亦是“三道两路”失调而产生,如谷道失和,则卧不安;气道失宣,则目不瞑;水道失利,则神有不安;两路失通,“巧坞”失养。在“三道两路”理论指导下,浅析壮医经筋疗法调畅脾胃、肺、肾经筋灶结,疏通龙路、火路等经脉神经系统,恢复机体的内外平衡,从而达到天、地、人三气同步,调和脏腑气机等,探析壮医经筋疗法对不寐的的防治,以期为不寐的调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三道两路理论是壮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骆芡病是壮族地区常见的骨伤科疾病,其发病与当地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等因素有关。三道两路是指谷道、气道、水道三条通道及龙路、火路两条通路,三道两路形成网络样分布于人体躯干四肢及脏腑,各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密切,骨关节为网络中重要节点;运用三道两路理论可更深入地认识人体骨关节的生理功能,认识骆芡病的发病机理,同时为骆芡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指导,特别是为治疗骆芡病提供原则性方向,即骆芡病治疗以通为用,其组方用药施技均以此为依据。  相似文献   

4.
壮医“三道两路”理论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燥综合征主因邪毒和内虚(气阴两虚)导致三道两路阻滞不通而发病。壮医以“调气、解毒、补虚”为治病原则,壮医治疗本病临床上常加以益气健脾之法。文章从壮医三道两路理论出发浅论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治法。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浅析中医阴阳理论与壮医"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理论,总结中医阴阳学说和壮医理论中"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为探索壮医理论提供有效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三道两路"理论是壮医理论的生理观,"毒虚致病论"是壮医理论的病因病机理论,"毒"、"虚"致病因素是导致"通路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后天因素,但先天禀赋遗传因素也值得重视。壮医理论中有关于体质类型的论说,涉及到先天禀赋遗传因素。先天禀赋遗传因素的不同是形成不同体质类型的重要基础因素,通过辨明不同的体质类型以及易感的"通路病",将辨病与辨质相结合,有利于壮医个体化治疗,同时通过对先天禀赋遗传因素与体质类型关系的探讨,也有助于补充"毒虚致病论"的病因病机内容。  相似文献   

7.
对近年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加以综述,总结出中西医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疗效,但对本病的抗抑郁治疗尚待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虽有优势,但常限于结合西药抗抑郁,有待扩展思路,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疗效较好,但观点不一、方法多样,需要制定较为完善的治疗规范,加以提高。  相似文献   

8.
任××,女,59岁。1987年10月14日因“每欲睡时即感全身皮肤瘙痒难忍、失眠十余年”入院。十余年来,上证欲睡即发,入冬尤甚,伴身倦乏力,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南充  相似文献   

9.
壮医药在历史上客观存在,并且至今在壮族地区,壮医药仍然发挥其防病治病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壮医药没有能够较早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理论体系来指导医疗实践.直至20世纪后期,黄汉儒主编的《壮族医学史》和《中国壮医学》等著作中最先提出了壮医独特的理论体系,确立了壮医药的学术地位[1].三道、两路学说是黄汉儒提出的壮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其中,所谓的两路是指龙路、火路,它们是壮医对人体虽未直接与大自然相通,但却是维持人体生机和反映疾病动态的两条极为重要的内封闭通路的命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中医(中药分型治疗、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饮食和其他疗法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使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不是什么难以治愈的疾病,只要及时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用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很快治愈.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由于鼻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鼻粘膜病变。经鼻内电针治疗,痊愈29例,治愈率72.5%,明显好转11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日子过得好了,身体却越来越差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 不知是怎么了,就是全身上下哪里都不舒服,到医院呢,又查不出什么明显的器质性疾病,弄得您以为自己在疑神疑鬼。  相似文献   

13.
蒙西医结合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服用蒙药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43例患者,在颈部星状神经节阻滞,并联合服用蒙药沉香安神散(阿嘎日-35)和顺气安神丸(阿敏额尔敦)治疗。结果:显效39例(90.70%),有效3例(6.98%),无效1例(2.32%),总有效率97.68%。结论:此两种方法的结合,互相取长补短,方法独特,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男性,42岁,汉族,山东人,已婚,部队干部。证见每遇风吹则大汗不止,伴心悸不安五个月。于1973年6月,因胃院剧痛到某医院急诊入院。经体检及胃肠钡餐透视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住院20天左右出现白天或夜间稍  相似文献   

15.
王子亮 《世界中医药》2010,5(6):405-405
胃肠神经官能症,又称肠道功能紊乱,主要为胃肠的运动与分泌机能失调,无组织学器质性病理改变,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多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减。病案1:患者某,女,31岁。精神紧张后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以及便后仍有便意感10余年,且常有心悸气短、面红、多尿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伴有痛经。  相似文献   

16.
勾忠平 《河北中医》2001,23(6):439-439
笔者在临床中遇到 1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迁延 1年余的患者 ,经中医辨证施治而愈 ,现报告如下。陈某 ,女 ,2 8岁 ,干部 ,病案号6 830 1。反复恶寒、发热 1年余 ,加重 6个月。 1年前分娩后因受凉出现恶寒、发热 (体温正常 ) ,伴骨节酸痛 ,汗出。先后经多家医院诊治 ,经头颅CT、疟原虫、甲状腺功能等多项检查无异常。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经中西药治疗 1年余 ,病情无缓解 ,遂到我院诊治。刻诊 :恶寒 ,欲近衣被 ,但厚衣不解 ,后自觉发热(体温正常 ) ,戢然汗出粘衣 ,伴身痛 ,骨节酸痛 ,乏力 ,心悸 ,眠差 ,口干喜饮 ,纳食尚可 ,舌红 ,苔黄腻 …  相似文献   

17.
对象:从预测为植物神经紊乱症或者神经症的患者中,通过CMI健康调查表选出可疑限(doubtful region)以上的女性7例(年龄58±9岁)。  相似文献   

18.
张丽丽  李平 《四川中医》2012,(10):127-128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被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的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SAS、SDS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疗效,较传统内科常规治疗好。  相似文献   

19.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临床常见病,针刺治疗本病,疗效可靠。导师黎凯教授从事神经内科诊疗工作30余年,临床中擅长治疗本病。作者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针刺治疗方面介绍黎凯教授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0.
藏药七十味珍珠丸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藏药七十味珍珠丸是由珍珠、玛瑙、珊瑚、猫眼石、金、银、铜灰、牛黄、麝香、诃子等70多种药物组成,具有补脑营养神经,醒脑开窍,安神,活血化瘀,调压之功效〔1,2,3〕。临床上用于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我们曾对7例患者进行治疗,经随访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最大41岁,最小33岁;住院观察时间为20天~50天;病程均在1年以上。治疗前经CT、彩超、心电图、各项血液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确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2 治疗方药及结果7例患者服药期间停用其它药品,统一服用七十味珍珠丸。用法:温开水浸泡1夜,次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