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材》2016,(3)
目的:对比研究根和根茎类药材及花、叶、全草类药材煮散与饮片的煎煮效果,为煮散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9味根和根茎类药材、4味花类药材、2味叶类药材及2味全草类药材为研究对象,将其制成煮散,对比分析煮散与饮片煎煮水煎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得膏率。结果:煮散加10倍量水,煎煮1次,煎煮时间仅10 min的情况下,水煎液的干膏率及有效成分煎出量均不低于饮片的煎煮(10倍量水,煎煮50 min),两者的差异主要由饮片的质地疏密、体积大小决定。结论:饮片制成煮散,不仅省时省力、方便患者使用,而且从药学角度来看,煮散可以节约大量药材,有利于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统计分析门诊治疗痤疮患者的中药饮片处方,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饮片治疗痤疮。方法:抽取佛山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2018年580例门诊痤疮患者的处方,把性别、年龄及处方中中药品种与味数、剂量、金额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痤疮就诊患者女性多于男性,诊断证型多为肺胃热盛证和阴虚内热证,治疗药物以清热药为主,用药味数集中在10~13味,用药剂数集中在7剂。结论:580例痤疮患者的中药用药具有合理性,可作为临床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近几年来中药半夏在我院门诊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为规范中药半夏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2015年—2017年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及使用了半夏的中药饮片处方,并对其进行一般性描述和回顾性分析。结果含半夏的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总中药饮片处方量的19.54%;患者年龄分布情况随年龄增长呈高度集中趋势,半夏单剂量在《药典》规定范围3~9 g的处方占比96.48%,单剂量超范围使用处方占比3.44%;我院门诊科室使用半夏的频次以中医内科门诊应用最多。结论中药半夏作为温化寒痰药,在我院门诊的临床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4.
刘明明  熊墨年  丁舸  孙有智 《河南中医》2020,40(8):1182-1189
目的:总结熊墨年教授治疗卵巢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熊教授门诊治疗25例卵巢癌患者的210首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其组方用药特点及配伍新组合,分析用药规律及常用处方的药物特点。结果:210首处方中,药性多为寒、热、甘、苦、辛,主归肝、脾、胃经。使用频次在23次以上的药物有48味;按功效分类,共计使用35类中药,其中清热解毒药和补气药使用频次最高;得到药物配伍新组合34个。结论:熊教授治疗卵巢癌以"益气清毒"法为治疗总则,用药以清热解毒类和补气类药物为主,在补气的同时注重脾胃之气的调护,又酌情配伍清利下焦湿热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及知识图谱分析方法,探讨中医治疗肝硬化的组方规律。方法:查阅中部地区某三级甲等中医院2015—2016年明确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700例患者门诊记录数据,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进行数据挖掘,并对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589首,包含中药257味,其中使用频次≥50次的中药有41味,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白术、茯苓、甘草、茵陈蒿、丹参;治疗肝硬化组方中置信度较高的药物组合有34个,处方中多为味甘,归脾经药物,功效以健脾、利水为主;14味主要关联规则中药的药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归脾经为主,药性以平、温、寒为主。结论:中药知识图谱模型可以深层次地挖掘中医治疗肝硬化的组方规律,对临床研究新药与经方挖掘有较强实用参考价值,能够为经方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7年1-6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开具情况,了解中医儿科中药处方和中药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搜集2017年1-6月该院中药房儿科门诊中药饮片处方927张,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找出处方用药的规律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该院门诊中药处方单张处方药味数以11~15味药居多,占49.83%,用药剂数以3剂居多,占37.54%,给药途径以煎汤内服为主,中医临床诊断基本合理。结论:该院儿科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用药基本合理,应依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中药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彭智平  刘起华  文谨  仝小林 《中医杂志》2014,(13):1090-1093
为进一步发挥中药疗效,提倡在传统饮片以外注重服散与煮散这两种中药工艺形式。服散指原药材或饮片打为细粉,不经过煎煮,直接用水或其他溶媒送服的方法,分为吞服和冲服两种,适宜于贵重药、动物类(虫类)药、树脂类药、部分不耐煎煮类药及其他五大类中药。煮散指原药材或饮片打为粗粉(粗颗粒),然后经过煎煮滤过药渣获取药液的方法,适宜于根及根茎类、皮类、果实类与矿物类药材。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治疗乳腺癌中药处方,为中医治疗乳腺癌和中药师进行处方审核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我院2015年1—8月中医科门诊治疗乳腺癌的1,048张中药处方,对患者年龄、处方用药味数、用药剂数、金额、组方治则和治法及单味中药使用频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40~59岁为乳腺癌高发人群,处方以21味居多,平均剂数为13.80剂,平均每人每日用药费用为25.10元。以扶正固本法、利水渗湿法、清热解毒法、疏肝理气法最为常用,79.01%的处方采用了四法联用。四法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分别是甘草、白术、黄芪、生薏苡仁、茯苓、白花蛇舌草、龙葵、陈皮、柴胡等。结论:中药治疗乳腺癌常以扶正固本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解毒药、疏肝理气药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岭南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知网、维普、万方和CBM数据库中关于岭南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相关临床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方剂数据库进行证候、四气五味及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和新方分析。结果通过对纳入的140首方剂和67条辨证记录进行分析,岭南带状疱疹患者以肝经火旺证和气滞血瘀证为主;所用中药药性主要以寒性为主,药味主要以苦、甘、辛味为主;共涉及中药148味,使用频次≥20次的中药有20味;组方规律中提取出34个药物组合和7条用药规则;新方分析聚类后得到新处方11个。结论岭南中医治疗带状疱疹主要以清热泻火、活血祛瘀为法,同时注重分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中药处方的药味数,了解、分析其变化原因,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2003~2013年随机抽查留存的14867张中医门诊中药处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文献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中药饮片处方多药味、不合理用药非常普遍,大于16味/剂的处方超过60%;从处方中体现不出中药组方配伍原则;中医师开具处方以经验依据为主,缺乏循证依据;存在着过度医疗和安全隐患;既浪费资源又损害患者权益。导致中药饮片临床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中医药标准化的规范和约束。结论:临床不合理使用中药具有普遍性,急需治理,中医药标准化的制定及实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贵阳中医学院2所附属医院为调查代表单位,调研中医内科临床处方饮片用量,明确贵阳市临床饮片用量的现状和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各门诊中医内科内服汤剂处方12 461张,构建中药饮片用量数据库,基于Weka数据挖掘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明确了贵阳市300味中药的中医内科临床用药频次、相应的用量区间及其与《中国药典》规定用量的符合率,大多数中药的临床用量为(3~6],(9~12],(12~15]3个区间,剂量多集中在10,12,15,20,30 g。结论:贵阳市中医内科临床饮片用量状况和特点与全国整体饮片用量状况和特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光明中医》2021,36(15)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完善中药处方点评办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规定方法抽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门诊中药饮片处方3970张,并对其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结果 3970张处方主要由中西医结合科开具,就诊患者中以特病患者居多(56.22%),女性为主(58.04%)且多为中老年人(46~75岁59.10%),处方平均付数3.9付,平均药味13.3味,平均金额580.24元,其中西医诊断以高血压、恶性肿瘤为主,处方合格率55.69%,不合理类型主要有中医诊断书写不规范、处方无煎煮或用药方法、特殊用法未标注、有毒药物用量不规范。结论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合格率还有待提高,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挖掘《中华医典》中治疗鼾症的方剂,总结中医治疗鼾症的方药特点。方法:通过Excel Office 2016搭建数据库,分析所获方药的频次、功效、性味、归经,依托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鼾症的组方规律、核心药物组合、获取新处方。结果: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36个,共涉及中药111味,频次≥6次的药物共12味,四气以热、寒、平为主,五味以辛、甘、苦为主,主归肺、脾、胃经,中药类别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补气类、发散风寒类、清化热痰类、止咳平喘类,获得高频药物组合13组,核心药物8组,聚类新处方4个。结论:通过数据挖掘《中华医典》中医治疗鼾症的方药以及新方分析,可为鼾症的治疗提供思路,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和总结熊继柏教授运用中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拟定处方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整理熊继柏教授治疗肺癌的中药门诊处方,采用频数分析法统计处方中单味中药、药物性、味、归经及药物功效使用频次,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和关联分析法筛选出24味主要药味,概括其功效作用。结果按处方纳入标准,筛选肺癌处方165例,共涉及中药154味,按照功效不同主要分为8类,以化痰止咳平喘类药、清热解毒类药、活血化瘀类药、补益类药、利水渗湿类药、解表祛邪类药、理气类药、通经活络类药等为主,通过常用中药归纳出熊继柏教授治疗肺癌予清热化痰散瘀治疗方法为主。结论熊继柏教授治疗肺癌谨守病机本质和经络循行,在清热化痰散瘀的同时,予补气行血等治法。  相似文献   

15.
中药微粉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药粉末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医临床治疗和药剂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有复方汤剂采用中药粉末煎煮的用药形式,称为“煮散”,如逍遥散、泻白散、银翘散等,有单味药采用中药粉末吞服或冲服的用药形式,如三七、贝母、鹿茸等;传统药剂中的丸剂、散剂、锭剂、饼剂等,也多是  相似文献   

16.
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种遵循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运用现代制药工艺,将符合炮制规范的单味中药饮片经过加工煎煮、过滤浓缩、喷雾干燥等程序,使之成为中医临床上可随机组方,即冲即饮的颗粒剂型。它突破了"中药煮散"限于少数固定处方和几十味单味药物并且以汤剂为主的应用形式,具有免煎易服、作用迅速、成分完全、安全卫生、携带方便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某院妇科门诊中药使用情况,为门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抽取某院2016年1-6月2 527张妇科处方,从剂数、中药味数、金额、使用频率方面进行统计。结果:剂数最多是4~6剂,占总数的56.6%;中药味数最多16~20味,占49.9%;金额最多在100~199元,占总数的51.7%;以活血化瘀药使用最多,其次是补益药、温里药、理气药;使用频率前20位中药依次为当归、香附、川芎、白芍、赤芍、菟丝子等。结论:应分析处方,以合理使用中药,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刘静  张晓俊  林晶晶  郑丽娥 《光明中医》2023,(15):2901-2905
目的 为合理规范妇科门诊中药饮片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处方合格率。方法 随机抽取2021年1月—12月妇科门诊中药饮片处方200张,开展处方点评,并通过《中药学》角度分析使用频次前50的中药饮片相关药性、性味、功效分类,结合古籍经方分析协定处方组方原则,展现妇科中医特色开方依据,点评用药特色,总结使用情况。结果 此次统计不合格处方总计19张(占点评处方9.5%),主要原因为特殊用法脚注未标注、用药与诊断不符等;统计门诊妇科使用频次前50味中药主要以温类、苦味、入肝经、补虚药为主,妇科协定方以经典名方加减方以及自拟方为主。结论 通过此次处方点评,发现妇科门诊此方面存在提升空间,需从多方面进行完善,同时也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新思路与合适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挖掘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外用处方用药组方规律。[方法]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Ⅴ2.5)软件,分析自1980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已发表文献中有效的中药外用处方的用药组方规律。[结果]共筛选出145个有效处方,包含188味中草药,使用频次总和为1582次,其中红花出现频次最高。频次在30次以上的两味药组合有14组;频次在15次以上的三味药有56组,四味药有8组。通过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律,演化得出三味药的核心组合16个,四味药的核心组合2个,新处方2个。[结论]临床中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中药外用药物以祛风湿类药物为主,兼配以活血化瘀类、补虚类、清热类、解表类、理气类、温里类等药物,共凑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软件,分析总结钟光辉诊治IgA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钟光辉门诊收治IgA肾病患者病例数据,通过频次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挖掘,明确核心组方并挖掘潜在新处方。结果:分析纳入的300张中药处方,共使用127味中药,主要采用补虚类、活血化瘀类、祛风湿类中药,生黄芪、川芎、陈皮、桃仁、威灵仙、独活等使用频次最高;药物四气以温性、平性为主,五味以甘味、苦味为主,主要归肝经、脾经及肾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核心药物组合主要以高频药物(生黄芪、川芎、陈皮、桃仁、威灵仙、独活、芡实等)两两组合或三者组合为主,并挖掘出新方5首。结论:钟光辉辨治IgA肾病以补虚药物为主,辅以活血化瘀、祛风除湿,为中医药治疗IgA肾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