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茵地三仙汤加味治疗甲巯咪唑引起的胆汁淤积型肝损害临床效果。方法: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予以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治疗组20例,予以茵地三仙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及ALT活动度/ALP活动度比值上的差异。结果:两组ALT、AST、GGT、ALP及ALT活动度/ALP活动度比值上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ALT、AST、GGT、ALP及ALT/ALP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地三仙汤加味治疗甲巯咪唑引起的胆汁淤积型肝损害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刺络泻血疗法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尿酸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清洁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及刺络泻血组,以腺嘌呤、乙胺丁醇混合液灌胃造模。第4周开始,别嘌呤醇组灌胃别嘌呤醇,2次/周;刺络泻血组选取大鼠委中穴及足三里穴附近的血络,第9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大鼠血尿酸(UA)、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模型组UA、Cr、BUN含量及ALT、AST活性均高于正常组(P0.05);别嘌呤醇组UA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ALT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刺络泻血组UA、Cr、BUN含量及ALT、AST活性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刺络泻血疗法可以降低腺嘌呤合乙胺丁醇灌胃所致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尿酸水平,降低高尿酸血症所致肝肾损伤,改善大鼠的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加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英德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数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LT、AST、TBIL、AL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ALP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AR)大鼠的疗效,并从IFN-γ、IL-4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穴位假埋线组、穴位埋线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经改进后的卵蛋白注射及鼻黏膜刺激法制作AR模型,分别予不同治法。治疗末日在卵白蛋白激发后,观察30min,采集鼻中隔黏膜,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IFN-γ、IL-4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变应性鼻炎行为得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西药组和穴位埋线组大鼠治疗后变应性鼻炎行为得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与空白对照组相当(P0.05),西药组和穴位埋线组疗效相当(P0.05);穴位假埋线组大鼠症状得分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仍然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黏膜组织IFN-γ表达明显降低(P0.05),IL-4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穴位埋线组大鼠IFN-γ表达明显升高(P0.05),IL-4表达明显降低(P0.05);西药组和穴位埋线组大鼠鼻黏膜组织IFN-γ、IL-4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明显缓解AR大鼠变应性鼻炎症状(喷嚏、流涕、抓搔鼻部),其可能的机制是对AR大鼠鼻黏膜中IFN-γ、IL-4含量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癌脾虚证和湿热证大鼠主要肝功能指标血清含量的差异。方法:通过建立肝癌脾虚证和湿热证大鼠模型,并设正常健康对照组,测定和比较各组主要肝功能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的含量。结果:肝癌脾虚证组中血清ALT、AST、TBIL、ALB的含量均显著低于肝癌湿热证组(P〈0.05或P〈0.01),但血清ALP的含量均高于肝癌湿热证组,两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清ALT、AST、TBIL、ALB的含量变化是反映肝癌脾虚证和湿热证的客观内涵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过敏性鼻炎口服液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对A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予过敏性鼻炎口服液、西替利嗪片、过敏性鼻炎口服液+西替利嗪片治疗,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类症状、总体症状及生活质量总积分,评价其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三组总体疗效相当。三组治疗后的总体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显著,A组总体症状的改善效果最佳;治疗后三组的鼻塞、鼻痒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三组治疗后的流涕症状评分比较,A组与B组、B组与C组差异显著,A组和C组流涕症状的改善疗效相当;三组治疗后的喷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显著,A组喷嚏症状的改善效果最佳。三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积分比较,A组优于B组和C组。结论:过敏性鼻炎口服液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确切,且在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的价值。方法:在长沙市中心医院于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内,选择4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择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者均进行肝功能检测,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谷氨酞转移酶(GG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梅毒螺旋体抗体(TP)、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直接胆红素(DBIL)。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肝功能水平异常,提示患者可能有肝损伤,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该定期接受肝功能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青木香的毒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长期给予不同组大鼠2.5 g.kg-1的青木香、2.5 g.kg-1的冠心苏合丸(含青木香)和2.5 g.kg-1的冠心苏合丸(不含青木香),检测各组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等指标,并对肾脏、肝脏、胃和膀胱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青木香和冠心苏合丸(含青木香)组PT,ALT,AST,ALB,ALP,Crea和BUN等指标均发生显著性改变,病理检查发现肝、肾均有坏死现象,胃和膀胱均发生癌变。结论:青木香和冠心苏合丸(含青木香)具有强烈的毒性,均能损害大鼠的肾脏和肝脏,并引起胃和膀胱的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酒疸动物模型,同时评价黄连温胆汤对乙醇、α-异硫氰酸萘酯(ANIT)两因素复合诱导的酒疸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恢复组、黄连温胆汤低剂量组、黄连温胆汤中剂量组、黄连温胆汤高剂量组。观察大鼠一般生物学状态,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L-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总胆汁酸(TAB)水平的变化。结果:酒疸模型大鼠出现明显脾胃湿热表现。模型组、模型恢复组ALT、AST、ALP、γ-GT、TB、DB、TAB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治疗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及模型恢复组比较下降显著(P0.01)。结论:黄连温胆汤对酒疸模型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以及血液生化酶在生何首乌、制何首鸟致SD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分为3组,每日灌胃给药30g/kg,连续给药90d,末次给药后处死,称取脏器指数,测定肝脏CYP450、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肌酐(CREA)、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等含量。结果生何首乌组肝微粒体蛋白显著性下降,CYP450含量显著增高(P〈0.01),制何首乌组无明显变化;血液生化酶中生何首乌组的血清ALT、AST显著性降低,制何首乌血清ALP显著性升高;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的血清TP、TG均显著性降低;血清BUN中二者均呈下降趋势,但生何首乌具有显著性;CREA二者均呈显著性下降趋势。结论生何首乌致肝损伤并有CYP450的明显升高。制何首鸟对CYP450无影响。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能够影响血液生化酶,生何首乌减低ALT、AST,制何首乌升高ALP,二者同时降低TG、BUN和CREA,这意味生着何首乌、制何首乌致大鼠肝物质代谢途径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建立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AR)动物模型,探讨玉屏风散对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影响,为益气固表法治疗AR提供基因分子水平的依据。方法采用烟熏法及卵清蛋白为过敏原对大鼠致敏,建立大鼠肺气虚-变应性鼻炎病证复合模型,并将大鼠分为对照组、AR组、AR+肺气虚组、AR+肺气虚治疗组,予相应药液灌胃。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浆中IFN-γ与IL-4的浓度;QRT-PCR检测血浆中GATA-3、T-bet mRNA的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鼻黏膜结构与炎症情况。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AR组呈慢性炎症表现,黏膜上皮排列紊乱,部分区域坏死脱落;AR+肺气虚治疗组黏膜上皮细胞修复良好。与对照组比较,AR组IL-4浓度和GATA-3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T-bet 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AR组比较,AR+肺气虚治疗组IL-4浓度和GATA-3 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T-bet 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玉屏风散通过抑制GATA-3,增强T-bet,从而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对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手法(感传针刺手法、浅刺手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即刻疗效。方法 96例AR患者随机分为感传组48例,浅刺组48例。治疗前后采用变应性鼻炎症状体征量表、变应性鼻炎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分。结果感传组总有效率为52.1%,优于浅刺组的33.3%(X^2=1.725,P=0.049)。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80,P=0.075)。两组治疗后临床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体征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5,P=0.019)。两组治疗后鼻炎症状VAS总体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感传组治疗前后VAS总体评分差值大于浅刺组(Z=﹣2.708,P=0.007)。两组鼻塞症状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感传组治疗前后VAS鼻塞症状评分差值大于浅刺组,(Z=﹣2.032,P=0.042);两组喷嚏、流涕、鼻痒、眼痒、流泪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喷嚏、流涕、鼻痒、眼痒、流泪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传针刺手法在缓解AR临床症状体征优于浅刺手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内毒素血症影响肝纤维化的进展,为明确大黄虫丸是否对肝纤维化大鼠内毒素血症有影响。方法用四氯化碳花生油混合液注射大鼠,建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以正常组和模型组作对照,用大黄虫丸大剂量、中剂量和小剂量灌胃作治疗组,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脂多糖(LPS)。结果大黄虫丸可明显减轻大鼠肝纤维化,以小剂量组减轻最为明显。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血清ALT、AST、TGF-β和LPS明显升高,ALB明显降低(P0.001),而不同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ALT、AST、TGF-β1和LPS水平,升高ALB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治疗组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P0.001),其中以小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大黄虫丸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内毒素血症,这可能是其抗纤维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A组,雄性组;B组,卵巢去势组;C组,雌性对照组(假手术组);D组,给予17β-雌二醇的卵巢去势组,每组12只,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水平作为评定肝损伤的指标.结果:C组的ALT、AST、AKP水平明显低于A 组及B组(P<0.05);D组的ALT、AST、AKP水平明显低于A组及B组(P<0.05).结论:雌激素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常体质-肾虚体质-肾虚证候"动态演变过程中唾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24只3月龄SD大鼠,雌雄各半,分组配对合笼,使雌鼠受孕。将孕鼠随机分为Ⅰ、Ⅱ组,每组6只。Ⅰ组孕鼠孕期不恐吓,正常喂养,分娩后随机抽取20只雌雄各半仔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和肾虚证候组,每组10只。Ⅱ组孕鼠从妊娠第2日开始给予恐吓,直到仔鼠出生,随机抽取10只雌雄各半仔鼠作为肾虚体质组。各组仔鼠正常条件喂养6周后,肾虚证候组每日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25 mg/kg体质量,正常对照组和肾虚体质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10 d。观察各组大鼠唾液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虚体质组、肾虚证候组大鼠唾液p H值升高(P0.01);肾虚体质组大鼠唾液肌酸激酶(CK)、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降低,钾(K)、磷(P)、总蛋白(TP)、唾液淀粉酶(AMY)升高;肾虚证候组大鼠CK、ALT、AST、ALP、乳酸脱氢酶(LDH)降低,K、P、TP、AMY升高(P0.05,P0.01)。与肾虚体质组比较,肾虚证候组大鼠唾液LDH活性下降(P0.05)。结论肾虚体质组与肾虚证候组大鼠唾液成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益肺调血汤对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白介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云红  王仁忠  顾真 《新中医》2008,40(11):93-94
目的:现察益肺调血汤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AR)大鼠血清白介素(IL)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二异氰酸甲苯酯(TDI)对大鼠进行实验性AR造模,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芩颗粒组、益肺调血汤高剂量组、益肺调血汤低剂量组.每组10只.灌胃治疗2周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中IL-2、IL-4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的IL-2水平明显下降.IL-4水平则明显上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益肺调血汤各剂量组IL-2及IL-4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辛芩颗粒组IL-2及IL-4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IL-4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肺调血汤可能是通过调节AR大鼠血清白介素水平而对AR产生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软肝汤改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药软肝汤为治疗组 ,以普通保肝药为对照组 ,观察药物对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的GOT(谷草转氨酶 )、GPT(谷丙转氨酶 )、ALP(碱性磷酸酶 )、γ -GT(γ -谷氨酰转肽酶 )及ALB(白蛋白 )等肝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 :软肝汤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鱼金注射液对大鼠的亚急性肝肾毒性。方法:清洁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雌雄各10只,分别为正常组、鱼金注射液低剂量组(2 mL/kg)、鱼金注射液高剂量组(4 mL/kg),分别每日灌胃给予生理盐水2 mL/kg、鱼金注射液2 mL/kg、4 mL/kg,连续5周。于末次给药后摘眼球采集大鼠血液,处死,取完整肝脏及肾脏,称取肝脏、肾脏湿重,计算肝脏指数和肾脏指数,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肝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鱼金注射液低、高剂量组体重、肝脏指数、肾脏指数和血清ALT、AST、TP、ALB、BUN、Cr均未见显著变化(P0.05);光镜下显示,鱼金注射液低、高剂量组肝肾病理损伤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给予大鼠鱼金注射液5周并未引发机体肝肾组织的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6,(5):635-636
目的:探讨山甲复肝胶囊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山甲复肝胶囊大、中、小剂量组(1.6g/Kg、0.8g/Kg、0.4g/Kg)及护肝宁片组(0.96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均以5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每周2次,0.1mL/100g,连续5周,制备慢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同时给药,5周后各组大鼠取血检测血清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以及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山甲复肝胶囊大、中剂量组(1.6g/Kg、0.8g/Kg)能明显对抗四氯化碳慢性肝损伤致ALP、ALT、AST升高(P0.05,P0.01),并能够降低肝组织病理学评分(P0.01)。结论:山甲复肝胶囊能对四氯化碳造成的慢性肝损伤有对抗作用,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匹多莫德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37),对照组使用匹多莫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比对照组的72.97%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FEV1、PE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哮喘症状评分、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哮喘症状评分、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哮喘症状评分、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73%(P0.05)。结论:在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中使用玉屏风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