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贵  陈炯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857-1858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恢复期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在避免胆总管阴性探查及胆道结石残留、了解胆管变异及胰胆管合流异常等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恢复期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结果:一次造影显示胆总管阴性71例(82%),合并结石12例(14%),胆囊管残余结石4例,取石后二次造影胆总管阴性2例,合并结石2例。胆囊管冗长14例(16%),低位汇合肝总管17例(20%)。胆囊管内径4~11mm,平均(7.4±2.6)mm。胰胆管合流异常4例(5%)。造影后胰腺炎3例,胆管炎2例。结论: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恢复期胆囊切除术中避免胆总管阴性探查和防止胆道结石残留、了解该病患者是否存在胰胆管解剖变异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奥林巴斯CHFCB30L型纤维胆道镜(CB30L型胆道镜)经胆囊管入路探查胆总管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9月至2010年12月,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术前未能明确有无继发胆总管结石的165例患者,应用CB30L型胆道镜经胆囊管入路探查胆总管。结果经胆囊管入路成功置入CB30L型胆道镜159例,成功率96.4%(159/165),其中,仅置入CB30L型胆道镜99例,占62.3%(99/159);既能置入CB30L型胆道镜又能置入奥林巴斯CHFP20型纤维胆道镜(P20型胆道镜)者60例,占37.7%(60/159);失败6例,占3.6%(6/165),术中改行胆囊管入路胆道造影。共发现胆总管结石17例,阳性率10.3%(17/165)。采用P20型胆道镜经胆囊管入路胆总管取石11例,取净10例,残留1例,术后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肝胰壶腹括约肌切开(EST)取石成功;经胆总管前壁切开入路取石6例,取出5例,将结石推入十二指肠1例。结论应用CB30L型胆道镜有助于提高经胆囊管入路胆总管探查成功率,弥补术前影像学检查的不足,减少漏诊漏治,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特别适用于胆囊管较细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2月行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的5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造影成功49例,其中经胆囊管造影41例,经胆总管造影8例,成功率96.1%。造影结果提示胆总管结石12例,胆囊管结石4例,胆管损伤3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9例,中转开腹手术4例,腹腔镜下胆管修补1例,术后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3例。未见造影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安全、简便,可以防止胆总管及胆囊管结石残留,还能避免不必要的胆道阴性探查和发现潜在的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胆道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和取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在90例胆道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总管或胆囊管,作胆道镜检查和取石。结果:胆总管结石53例,探查后证实为63例;单纯胆囊结石35例,探查后诊断为26例。术后残石率降到1.1%。结论:纤维胆道镜检查能发现B超、CT等未发现的胆道结石;使用取石网能取出结石,降低残石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的体会。方法有胆道探查指征、择期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39例,采用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术。结果39例中胆囊结石30例,其中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并取出结石28例,余2例胆道镜胆道探查阴性;胆囊并胆总管结石9例,均经胆囊管取出胆管结石。无住院期间死亡及胆瘘发生。术后住院时间7~10d。结论该术式有适当的手术指征、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特点。胆道镜经胆囊管胆管探查取石是部分胆石症患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术中胆道造影胆道探查的指征意义。方法 :术中采用由胆囊管或胆总管注射 2 0 %~ 3 0 %胆影葡胺造影。结果 :胆囊结石术中胆道造影 186例 ,结石阳性 70例占 3 7 63 % ,其中胆囊管开口变异 1例 ,假阳性 4例 ;116例结石阴性 ,假阴性 3例。结论 :胆道造影结果表明可以及时发现结石阳性病人和胆道变异病人 ,切开胆总管探查取石 ,避免术后结石的残留和术中胆道损伤 ;同时对阴性病人免遭胆总管的探查 ,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胆囊管取除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四trocar技术腹腔镜下经胆囊管置入取石网篮,取除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取除结石后,经胆囊管用生理盐水加压冲洗胆总管,再行术中胆道造影,证实无结石残留;或经扩张的胆囊管用纤维胆道镜进入胆总管取石,取除结石后,再探查胆总管,证实无结石残留.结果本组15例病人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25h(1.5~3.5h),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7d(3~7d),术后随访1~12个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经胆囊管取除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双镜结合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65例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结合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方法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6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16例发现或证实胆总管内有结石,其中3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13例腔镜手术成功,其中1例胆道镜经胆囊管切开取石术,胆总管未放置T管;12例行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胆总管内放置T管,术后6~8周行纤维胆道镜检查,1例发现残余结石,拔除T管后经窦道取净,11例未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再次行胆道造影后未发现结石,拔除T管,术中出血30~130 mL,手术时间90~220 min,术后住院4~8 d,所有病例均无发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结合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创伤小,康复快,胆管结石残留少,安全有效,减少不必要的阴性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不能取净胆总管结石者,术后可通过T管窦道行纤维胆道镜取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术效果。方法:采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术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66例,作术中胆道造影证实无结石残留,随访病人58例(随访率88%)时间2~5年.结果:本组病例肝总管结石18例,胆总管结石48例,并发胆道残留结石1例。结论:对于胆囊管直径大于0.3cm,位于肝总管或上段胆总管的单发小结石(直径0.5cm左右),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单纯的胆总管结石 ,结石直径≤ 5mm。采用经胆囊管途径胆道镜取石。单纯胆总管结石 ,结石直径 >5mm或经胆囊管途径取石失败 ,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 ,胆总管一期缝合术。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无狭窄 ,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型管引流术。单纯胆总管结石伴梗阻性黄疸 ,术前ERCP置鼻胆管引流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 ,结石取尽后 ,胆总管一期缝合。鼻胆管继续留置引流减压 ,3~ 5d黄疸消退 ,拔除鼻胆管。胆总管下端大结石嵌顿 ,腹腔镜下取石困难 ,辅以腹壁小切口 ,将结石取出。结果 :本组 52例 ,经胆囊管途径取石 4例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 7例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型管引流 2 8例 ,其中术后胆道残余结石 2 1例 ,1次胆道镜取尽结石 1 0例 ,2次胆道镜取尽结石 7例 ,3次胆道镜取尽结石 3例 ,4次胆道镜取尽结石 1例。需要碎石后取石 1 9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 ,鼻胆管引流 7例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辅助小切口取石 6例 ,手术全部取得成功。结论 :根据肝胆管结石的部位 ,选择不同的腹腔镜手术方式 ,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但术中取石仍是腹腔镜手术的难点所在 ,需要进一步探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胆道镜经胆囊管途径进行胆总管检查取石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0月~2004年12月间,在腹腔镜手术中成功实施经胆囊管途径的胆道镜检查、取石病人48例.结果腹腔镜手术中经胆囊管途径的胆道镜检查取石48例病人均获成功,其中30例直接经胆囊管插入胆道镜,18例经胆道探子轻柔持续扩张胆囊管后,胆道镜经胆囊管顺利插入胆总管,直接取出结石45例(93.75%),共94枚(92.15%)结石,3例(6.25%)病人有8枚(7.85%)结石直径大于0.6~1.0cm,经过应用等离子体中击波碎石器碎石后取出.结论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经胆囊管途径检查、取出胆总管内结石的方法,安全可行,较之腹腔镜术中胆总管切开取石的方法,创伤更小,是胆道结石病微创外科治疗技术的又一进步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张光全  廖忠  吴先麟  何方  廖国庆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2):1287-1289,1292
目的探讨用胆道镜在小切口探查胆总管的疗效。方法右上腹肋缘下4~6cm长切口开腹,经切开胆总管放入胆道镜检查及取石1015例,经胆囊管放入胆道镜检查及取石105例。胆总管内置T管引流806例,一期缝合胆总管314例。结果1120例中838例(74.8%)胆总管结石被清除,阴性探查243例(21.7%),T管引流者术后发生残余结石21例(1.9%),胆总管末端损伤15例(1.3%),其中术后1例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死亡,漏胆12例(1.1%)。314例(28.0%)胆总管一期缝合者无1例漏胆及胆管狭窄。结论小切口加胆道镜技术探查胆总管是安全可行的,严格选择适应证可确保一期缝合胆总管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选择性术中胆囊-胆管造影在保胆取石中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 对于术前患者有黄疸、胰腺炎病史,肝功能检查示直接胆红素升高或GPT、AKP升高,或保胆术中胆汁自胆囊管不能涌入胆囊,显示胆囊管流通不畅者等特殊病例,术前B超或CT、MRI检查无阳性结果43例,术中经胆囊管行胆管造影.结果 内镜保胆取石术中43例行胆道造影,发现2例胆囊管结石,1例取出后保留胆囊,1例因结石取出困难,中转腹腔镜胆囊切除,7例发现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并置“T”管引流,术后6~8周经“T”管造影、胆道镜、超声检查显示胆道通畅无残余结石,拔除“T”管.2例十二指肠乳头轻度狭窄,未行特殊处理.结论 合理选择和应用术中胆囊-胆管造影,能提供可靠、直观、清晰的图像,全面了解胆道走向,提高胆囊管、胆总管病变诊断的正确率,减少了不必要的胆道阴性探查,对于手术方式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施行的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的32例临床资料。结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23例,胆总管下端扩张21例,术后胆漏3例,胆管炎2例,无胆总管残余结石。均经非手术治疗而愈。结论:选择恰当的病例,配合术中胆道造影,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1986 - 0 1以来 ,为 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及取石手术 ,术后均随访 12个月 ,临床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自 1986 - 0 1~ 2 0 0 0 - 0 1我院共施行胆道探查手术112 6例 ,其中 96例行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手术 ,占同期胆道手术的 8.5 % ,96例中男 4 6例 ,女 5 0例 ,年龄 17~ 80岁 ,平均4 6 .5岁。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90例 ,原发性胆总管结石 6例 ,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 90例。全部术前均经 B超、CT及 PTC检查证实为胆总管、肝总管及胆囊结石。 6 2例作术中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 ,11例为急…  相似文献   

16.
治疗胆道残余结石是胆道外科难题,各种手术疗效目前均不甚满意。近年日本和我国少数单位已开展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我科1982~1985年11月采用此法治疗胆道残余结石33例,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和方法 男17例,女16例,年龄12~72岁。除1例为胆囊造瘘术后胆囊残余结石外,均为胆总管探查术后经“T”管造影发现胆道残余结石者。 使用Olympus CHFB_8型纤维胆镜和取石网等附件。术后六周开始,每5~7天取石一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结合术中经鼻胆引流管(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胆道造影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总结经EST处理胆总管结石并放置ENBD管,在LC术中经ENBD胆道造影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经验。结果51例病例中,手术成功47例。经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继发结石4例,其中2例术中再用内镜取出结石。结论用EST、LC结合术中胆道造影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术式;术中胆道造影可及时发现并处理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经胆囊管行纤维胆道镜在小切口胆道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行小切口胆囊切除后,对于不能明确胆总管内有无残余结石者,经胆囊管置入胆道镜,探查肝内外胆管,并取尽结石。结果 51例病人术中胆道镜检,发现有结石者20例(另外有2例发现胆道絮状物),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或冲洗入十二指肠17例(2例发现胆道有絮状物者经胆道镜冲洗入十二指肠),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3例。结论 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检的方法即可降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又可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同时还能将部分复杂的胆总管探查手术转化为单纯的胆囊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用胆道镜经胆囊管及其汇入部微切开两种入路进行胆道探查的可行性。方法在术中胆道造影和胆道镜的协助下。对具有胆道探查指征的80例患者,施行经胆囊管入路或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入路胆道探查。结果经胆囊管入路的34例患者中,被发现有胆总管结石22例,共24枚结石,结石直径0.2-0.4cm。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入路胆道探查的46例中。发现肝外胆管结石29例,共58枚结石。所有患者镜下无结石残留。胆道镜协助取石或检查时间为5~20min.平均10min。术后48h内拔除腹腔引流,无一例胆瘘发生。术后住院7~10d。平均8d。72例获随访.时间为1-24月,平均10月,经B超和CT证实,无一例有胆道狭窄或结石残留。结论在术中胆道造影和胆道镜的协助下。上迷两种胆道探查入路均具有创伤小,术后反应小,安全、方便等优点,适于大部分胆道结石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占小平  李定 《临床医学》2007,27(12):40-41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胆道疾病患者,术中切除胆囊后,经胆囊管插入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完成探查后Ⅰ期缝扎胆囊管。结果21例均获成功,其中胆总管结石14例,胆管炎4例,阴性3例。结论对于有适应证的胆道疾病,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安全可行,较常规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具有手术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明显降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