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了解不同专业高职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以探讨健康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为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信阳市某高职院校两个不同专业(医学专业和教育专业)1515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广大学生对艾滋病已经有了警觉的认识,但仍有部分学生尚未意识到艾滋病流行的严峻性。在艾滋病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的认知水平上,医学生平均知晓率为87.28%,非医学生平均知晓率为77.56%,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显示仍有部分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高职大学生获得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报刊书籍,其次是电视广播和网络。结论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适合大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措施,加强系统性、完整性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相互关系,为制定防艾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整群随机抽取重庆市主城、区县初中生共1059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平均知晓率(56.5%)高于基础知识(36.3%)和非传播途径(31.5%)知晓率;年级(OR=2.453)、学校学过否(OR=1.937)、报刊书籍(OR=2.041)及街头广告栏(OR=1.602)是艾滋病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呈正相关(0.283,P<0.01)。结论学校防艾教育是薄弱环节甚至缺失,而防艾知识与态度呈正相关,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荆州市艾滋病重点建设示范区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抽取示范区妇联干部、社区居民、在校学生3类人群共649人,调查基本情况、艾滋病的一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知识等。结果 3类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77.04%,妇联干部、社区居民、在校学生的知晓率分别为95.57%、80.66%、5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3,P0.01)。3类人群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较低,为49.77%,妇联干部、社区居民和在校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分别为65.02%、46.91%、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7,P0.01)。3类人群获得艾滋病相关信息的途径电视所占比例最高,达76.43%。结论不同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和对待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正确率有差异,应强化艾滋病病毒非传播途径的宣传。尤其是在校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仍然是今后开展艾滋病宣传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相关行为和态度,为今后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对某医学院1-4年级1451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451名大学生,他们对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的知晓率都在95%以上,对于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除了经蚊虫叮咬传播外,其余的知晓率都在85%以上;约78%的学生知晓每次性交使用安全套可预防艾滋病;56.0%的学生回答愿意关心帮助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报刊杂志和课堂教学;76人有过性行为史,占5.2%,安全套使用率低。不用安全套的原因是不愿意使用和认为没有必要。结论医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知水平较高,只是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知晓率低,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因此应加强学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并将艾滋病知识的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有效遏制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高职类学生艾滋病知晓率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春娟  温泉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6):109-110
目的了解高职类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其性观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苏州市2所高职院校大一学生512名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8.7%的学生有过性行为,17.7%的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7.4%的学生赞成婚外性行为,不同性别以及不同专业学生的性观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均超过80%,对某些非传播途径知晓率相对较低,只有22.8%的学生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高职类学生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相似文献   

6.
某高校医学生狂犬病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狂犬病知识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对广州某高校240名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13份,仅58.7%的医学生知道狂犬病病死率接近100%.传播途径方面知晓率为64.8%~90.1%,了解伤口处理程序的学生占54.0%.医学生狂犬病相关问题平均得分13.77分,总及格率为65.7%,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生及格率高于女生,低年级及格率低于高年级(P=0.012、0.000,OR=2.365、0.087).医学生健康教育需求率为76.3%~90.6%.结论 医学生对狂犬病有一定了解,但在传播途径、伤口处理、预防控制等方面存在误区和盲点,且健康教育需求率高,社会及高校应加强狂犬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以学生社团为基础,在医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整群抽取一至四年级学生,由社团成员进行多种形式的艾滋病干预活动,干预前后分别填写事先统一设计的相同问卷,统计分析有关数据,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对象对基本知识及传播途径、个人防病态度及行为意向的正确认知均有所提高(p<0.05)。医学生有较强的公共卫生意识,但部分观念和态度没有改变。结论以学生社团为基础在医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相关行为,为医学院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咸宁学院医学生共260人,通过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答对率大部分在80%以上,但仍有40%左右的学生不能正确判断蚊虫叮咬能否传播艾滋病。对于共用剃须刀、牙刷能否传播艾滋病的答对率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AIDS患者的态度上,80%以上的学生觉得应该对艾滋病患者的隐私保密。回答愿意与感染了艾滋病的同学交往和愿意照顾患有艾滋病的亲属的人数从低到高年级呈上升趋势;在艾滋病相关行为上,80%以上的学生表示怀疑患艾滋病后会选择公立医院就医,但仍有少数同学会选择去私立诊所或自己买药等方式处理。结论大部分医学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传播途径仍存在一些误区。建议今后在医学生中加强性道德和医学伦理学的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促进他们对AIDS的认识与态度、行为统一。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了解高职医学生不同年级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学校进一步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②方法随机抽取滨州职业学院在校1~3年级医学生,自行设计问卷,以匿名式自填问卷的方法,当场填写并整体回收,调查共发放问卷1450份,回收1443份,用Epidata3.02建库并输入数据,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③结果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总合格率为525人(36.41%),各年级之间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80,P〈0.001),且高年级的优秀率要高于低年级(x^2=9.40,P〈0.05),且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④结论不同年级医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状况不尽如人意,高年级认知状况略优于低年级学生,建议在高职医学院校中,针对不同年级开展相应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把预防艾滋病教育纳入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重庆市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行为以及需求情况,为制定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提供基本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重庆市4所职业学校,调查其中454名学生,采取统一自设调查问卷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以及需求调查.结果 调查454名学生中艾滋病基础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知识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42.1%、80.4%、40.1%.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电视(74.7%)、报刊和书籍(55.9%)、网络(48.2%);52.2%的学生持愿意帮助与同情态度;21.2%学生有过性行为经历;85.2%认为很有必要在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结论 应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与防病能力,才能达到共同促进和有效控制艾滋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伦理问题。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412名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基线调查。结果该专业大学生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得分较高,但对于非传播途径,个别知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艾滋病患者/感染者,89.6%的大学生感到恐惧,45.8%的大学生愿意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进行治疗。结论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仍有误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知识和职业道德及伦理学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工科院校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制定工科院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工科院校9个系19个本科专业的2 759名大一新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工科院校新生获得HIV/AIDS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电视广播(83.1%),报刊杂志(81.4%),学校或老师(76.8%)。对HIV的主要传播途径和检测方法的知晓率较高,但对于HIV的非传播途径和非检测方法的知晓率较低。工科院校新生对艾滋病人存在一定歧视,有65.7%的学生认为AIDS病人应该被隔离。在被调查的新生中,性行为的发生率为4.19%,男生(5.23%)高于女生(0.9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9.226,P<0.01),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男生(17.4±2.44)岁,女生(16.8±2.04)岁,t=0.54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工科院校大一新生对HIV/AIDS的认知情况不容乐观,提示在工科院校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艺术类硕士研究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高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7年12月3日对该艺术学院117名一年级和二年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和行为、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结果: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男女生均小于50%;艾滋病知识获取途径及对待感染病人的态度不一;艾滋病病名全称知晓率男女生均小于20%;其他知识的知晓率均未达到国家预防艾滋病规划目标。结论: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不全面、不系统,态度和行为需要引导,有必要在高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深入系统地讲解艾滋病预防知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阳县中学生艾滋病认知现状,为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山阳县一所中学310名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等。结果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传播途径有较高的回答率,有比较丰富的相关知识,知识得分在性别和年级间有差别;态度得分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08。结论中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但还不完善、不系统,应根据中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综合性大学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学生艾滋病相关的知识、行为以及态度,为制定全面系统的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建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多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医学生229名、非医学生141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和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待AIDS态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两类学生中仍然存在AIDS相关高危险行为,且在大多数行为上都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两类学生所获得AIDS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和互联网媒体。结论:无论是在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上,还是在对待艾滋病或艾滋患者的态度上,医学生的情况都好于非医学学生;两类学生对于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和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都较高。教育专家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要求的教育方式,制定系统的、针对性强的大学生AIDS健康教育措施;利用医学生特殊身份,在针对非医学专业同学进行AIDS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动用全社会的力量,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AIDS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某大学学生艾滋病知识现状调查与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大学在校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现状及需求,同时评价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的效果.方法:从某大学不同层次不同年级抽取学生共400名,进行基线调查,并集中研究对象,由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研究对象在干预前后分别填写事先统一设计的难度相同问卷,对讲座前后的答卷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所抽取的学生的艾滋病知晓率与无歧视比例并不高,实施干预后研究对象对基本知识及传播途径、态度及行为意向的正确认知均有所提高.结论:所调查大学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需进一步加强,利用健康教育讲座对在校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 培训,具有适应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预防艾滋病认知调查与教育需求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方法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某大学746名入学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90%以上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病毒可通过异性间的性交、母婴和静脉吸毒等途径传播。但仍有31.0%的学生不知道艾滋病还可通过男性之间的同性性交行为传播;24.0%的学生不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预防感染艾滋病。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男生高于女生,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性健康知识主要来自大众传媒。85.8%的学生想了解预防AIDS的基本知识,52.4%的学生同意与感染HIV的朋友继续做朋友。结论高校新生预防AIDS教育还有待加强,应重视不歧视HIV感染者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阜阳市大、小学生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和态度,探讨知识层次的不同对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影响,及对大、小学生的有效的AIDS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在阜阳市某大学某系1~4年级学生及阜阳市某校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中进行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大学生107名,小学生166名。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及预防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7.94%、62.62%和57.94%;而小学生分别为30.72%、26.51%及34.34%(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小学生的总知晓率不如大学生,但一些单项与大学生差异不显著,对个别问题的知晓率还远远超过了大学生(如蚊虫叮咬),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小学生对艾滋病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有了相当的接受能力。讨论:开展学校(尤其是小学)综合性系统性艾滋病健康教育越早越好,同时要做好心理卫生教育。  相似文献   

19.
汪鑫  饶敏  夏修龙  陈波 《九江医学》2006,21(1):51-53,56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不记名方式对某高校1800名学生进行有关艾滋病知识问卷的现况调查。结果:67.3%的学生知道艾滋病的全称,35.5%的学生能正确回答艾滋病的三种主要传播途径,但有29.0%的学生认为蚊虫叮咬可传播艾滋病,对此知识的掌握高年级和医学生掌握程度优于年低年级和非医学生。86.0%医学生和21.9%的非医学生觉得艾滋病不可怕,只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被调查的学生中67.2%的学生不赞成性开放和80.9%的人不赞成婚外性行为。结论:高校学生对艾滋病有关知识了解程度与其所接受的教育极不相称,提示在高校开设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某学校学生艾滋病(AIDS)知识的知晓程度、对艾滋病毒(HIV)感染者或患者的态度,为有关部门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有效阻断HIV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某学校1000名在校学生,不记名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 结果 学生对艾滋病(AIDS)主要传播途径认知较高,但缺乏有关预防知识和对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的正确认识,对流行形势和危害程度认识不足.结论 学校大学生掌握艾滋病有关知识不够全面,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学校学生能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感染者的态度,促进艾滋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