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护理人员在妇科医患沟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在当今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科内医生配备不到位的状态下,护理人员在妇科患者与医生之间应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护理人员一定要学会倾听,尊重患者,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并耐心解答,同时做好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协调与信息传递,发挥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待疾病,患者和医生的目标是一致的,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在患者和医生与疾病共同作斗争的时候,疾病的载体是病人,医生要通过载体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能否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对于实现战胜疾病的目的是至关重要的。沟通是实现医患和谐的桥梁,医患沟通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窦辉  柳玉林 《中国病案》2008,9(2):28-30
医患纠纷产生的根源在于医患间缺乏诚信和沟通,导致医患之间的信任度下降,医患关系紧张,解决的方法是要履行医生的“告知”义务,提倡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充分改善医患关系,积极调整行医模式,这样有助于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降低医院妇产科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的频率,妇产科具有十分特别的性质,同时在妇产科也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方法: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注重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医生尽可能用和蔼的语言和态度同患者进行交流,可以降低医患之间的矛盾发生。结果:实际证明良好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的避免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谐稳定和医患关系可以十分有效的缓解医患矛盾。本文主要通过对妇产科临床工作中的医患沟通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出改善医患关系的措施以及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王亚丽 《新疆医学》2008,38(7):122-12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维权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医患纠纷也日益增多,医患矛盾也成为一个社会焦点而备受关注,虽然造成医患纠纷增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缺乏有效的沟通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医院内的沟通不仅仅是指医患之间的沟通,还有医生与医生之间的沟通、临床科室与非临床科室之间、主管医生与值班医生之间、医生和护士之间的沟通、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等等.  相似文献   

6.
蔡春霞 《吉林医学》2009,30(18):2193-2194
目的:临床工作中有效的医患沟通可防止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医生的业务水平。方法:在院领导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沟通,包括预防性的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统一沟通等。结果:医患沟通增加了医生的知识,满足了患者家属的需要,医疗纠纷明显下降,医院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结论:医生是医疗活动中的主要成员,是医患沟通的桥梁,医生通过换位思考,提供优质的服务,可融洽医患关系,使医患沟通得到保证。然而要真正持久的改善医患关系,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医、护、患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医务工作环境复杂,医生接触的人群多样且难以预见。通过沟通合作将医学人文素养进行表达和实现,有助于医生临床工作决策和合作,对顺利有效处理医疗事务、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和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非常关键。在此探讨了更加契合医生的沟通新定义,并根据医生沟通合作的对象不同分别进行了分析。医患沟通应着眼未来,携手并进。同行沟通要互相尊重,求同存异。社会沟通掌握界限,消除偏见。只有像这样在沟通合作中运用一定的技巧,才能良好表达和实现医学人文素养,为稳定我国医疗环境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加强医患沟通能力,更好地落实医患沟通制度的执行。结果医生和护士给患者印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医患之间的关系以及诊断、治疗。结论良好而有效的医患沟通对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五官科的医患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创造人性化医疗服务的基础。本文从平等对待患者、尊重患者人格、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技巧、对待病人的态度,及加强医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五官科医生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的关键。当前,全国范围内不断发生伤医、辱医等暴力事件,对于医生和医院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良好的医患关系不仅需要有负责心的医生以及高超医疗技术的保障,更需要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正确的沟通方式和技巧是连接患者和医生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问题解决的最佳方式。本文以紧张的医患关系为缘起,试图通过分析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医患沟通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医患沟通策略,缓和医患关系,为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强医患沟通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福年 《中国医院》2007,11(8):63-65
论述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医患双方在思想认识、经济社会、信息知识和利益矛盾方面的差异,指出强化医患沟通必须更新医患沟通的理念,畅通医患沟通的渠道,创造医患沟通的氛围,讲究医患沟通艺术,加强医患沟通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赵杨 《中国医院》2014,(6):54-55
对儿童医院医患矛盾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显示儿童医院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而从多方面提出解决儿童医院医患沟通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以减少由于医患沟通问题产生的医患矛盾,构建儿童医院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医患关系涉及医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健康传播学、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医患关系的六个方面:医患之间的消费关系、医疗关系、道德关系、文化关系、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指出创建和谐医患关系要做好六方面的工作:规范观念、规范行为、规范用语、规范制度、规范措施和规范医患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14.
加强医患沟通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雁  王艾 《中国医院》2009,13(9):34-35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为了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从结合肿瘤患者的特点,从患者的实际利益出发,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对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医患关系模式对医患关系影响的调查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医患关系模式对医患关系的影响,通过对医患关系的现状以及医患双方在医患关系模式中的作用的调查和研究,提出改善医患关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患者满意度调查的理性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满意度渊查已经成为医院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笔者分析了这一管理手段在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提Ⅲ了加以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何忠正 《中国医院》2008,12(4):55-57
加强医患沟通被普遍认为是缓解医患矛盾的有效方式,但医患沟通不应简单理解为医务人员与经治患者点对点的沟通,医疗机构与社会各方面全方位的沟通正是当前医患沟通中需要特别引起重视和加强的重要内容。因此应主动与公安机关沟通,解决医疗纠纷冲突现场处置民警“四不”(不好管、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问题;主动与各级法院沟通,解决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法律适用“二元化”现状下医患双方“平衡利益,定纷止争”的问题;主动与司法部门沟通,开展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主动与传媒沟通,善待传媒,善用传媒;主动与卫生行政部门沟通,推进“平安医院”创建措施的落实;加强自我沟通,解决医疗机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中角色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医方角度探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剑  姜柏生 《中国医院》2007,11(6):37-40
总结回顾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以来靖江市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并采用现况调查和专家访谈方式,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等方面的看法,结论是目前医患关系已降到历史低点,就医患关系而论,医务人员(医院方)起主导作用。医方必须通过提高医疗质量、合理收费、人性化服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加大舆论宣传赢得社会理解等措施,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康诺敏 《中国医院》2007,11(8):66-67
有效的医患沟通是促进医患和谐的桥梁。有效的医患沟通应把握患者患病后的改变,有效的医患沟通应是真诚的,有效的医患沟通应是及时的。  相似文献   

20.
患者安全目标——保障患者安全是医院的根本任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维新 《中国医院》2008,12(7):8-10
论述了患者安全的概念,分析了患者安全的现状与隐患,提出了实施患者安全目标的保障体系:确立患者安全目标,制定评估标准;创新患者安全的环节和预警管理;配足护理人员;医患携手,共同维护患者安全。指出,医院要增强职工“患者安全”意识,培育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时时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处处为患者安全着想,形成自觉维护患者安全的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