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银川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结合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发病原因,为进一步制订麻疹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银川市0~29岁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进行麻疹IgG抗体水平血清学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几何平均滴度(GMT)、F检验及x2检验分析。结果本次共检测1312份血清标本,阳性率为73.4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420.58,保护率为51.75%。0~8月龄及25~29岁组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及GMT均较低,2~15岁组则较高;四类人群中城市人群保护率最高为72.88%,农村及流动人群较低,分别为65.82%和66.81%。结论今后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我市0~8月龄和25~29岁年龄段人群麻疹疫苗的接种工作;定期对四类人群的接种效果进行评价,并加强流动及农村人口的强化免疫及麻疹疾病的监测,是控制麻疹流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丹阳市不同人群的麻疹抗体水平,为麻疹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随机抽取的998份健康人群血清进行麻疹抗体水平检测。结果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GMT处于中等水平,分别为91.68%和1:730.7;〈8月龄儿童的抗体水平最低,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30.77%,1:6.42;其次为15岁-年龄组和10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95.73%,1:634.2和97.69%,1:804.5;麻疹抗体阳性率在男女性别和城乡间差别无显著性。结论丹阳市健康人群对麻疹有一定的免疫力,近期不会发生大面积的麻疹流行,但是应重视麻疹的预防与控制,对15岁碑龄组和10岁。年龄组人群进行麻疹疫苗的加强免疫,提高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不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采集的2044例健康人群血清进行麻疹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分别为74.90%和1499,13岁组的抗体水平最低,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64.06%和1:545;其次为10~15岁组和0—1岁组,抗体阳性率和GMT分别为70.82%、1:456和71.6%、1:522;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医院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广州市白云区健康人群对麻疹有一定的免疫力,近期不会发生大面积的麻疹流行,但是应重视麻疹的预防与控制,建议对1-3人群进行麻疹疫苗的加强免疫,提高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闸北区外来人口麻疹免疫水平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外来人口麻疹免疫水平与麻疹发病情况的关系。方法;选择外来人口较集中的4个街道,设立麻疹血清学监测点,测定30a以下外来人口的血清抗体。结果:血清IgG抗体阳性率波动在91.67%-100%,血清抗体平均滴度波动在660-3091之间,IgG和GMT最低的是学龄前儿童,分别为91.67%和660,最高的是大学生组,分别为1005和3091。结论:学龄前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及GMT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人群,与该年龄组麻疹发病率最高的情况相吻合。提高对外来人口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将对麻疹加速控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开展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是麻诊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有重要意义。选择本公司人口为监测对象,分10个年龄组,男女例为1: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共监测398人,抗体阳性率为86.5%,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671.6。<1岁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平均最低。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水平有相同变化趋势,麻疹低发病水平使人群接触麻疹病毒的机会减少,引起麻疹抗体反射性增高的可能随之降低,婴儿获得的母体抗体水平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毕节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消除麻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随机选择的4个县(区)中,将健康人群分为8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随机采集30名作为监测对象,采集静脉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对不同人群抗体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4个县(区)共监测1 034人,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0.04%,以1~2岁组最高,15~19岁组最低。不同性别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县(区)、不同年龄组、不同免疫剂次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毕节市麻疹抗体阳性率已达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薄弱地区和薄弱人群。消除麻疹工作重点仍是继续巩固和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及应急处置,以降低麻疹病毒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麻疹疫苗计划免疫接种后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7名无麻疹患病史的健康人群,分4个年龄组,每人采静脉血2ml,用HI试验检测麻疹HI抗体。结果人群麻疹HI抗体阳性率100.00%,GMT 1:41.89,各年龄组之间麻疹HI抗体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岁组最高,13~15岁组最低,麻疹HI抗体GMT无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结论嘉兴市人群麻疹抗体处于较高水平,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对麻疹的流行病学监测。密切关注人群麻疹免疫水平的动态变化,继续保持麻疹疫苗高接种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1-2015年呼和浩特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含麻疹成分疫苗的接种工作质量,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5年每年抽取2~4个县区,每个县区抽取0~6岁、7~12岁、13~19岁、20~29岁、30~岁组5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每组随机抽取35人,5年共1 573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2011-2015年共检测1 573人,其中麻疹IgG抗体阳性1 482人,阳性率94.2%。不同年份间麻疹IgG抗体、不同年龄组间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地区间麻疹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1-2015年呼和浩特市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较高,已建立一定的免疫屏障。但由于30~岁组人群的麻疹抗体水平较低,建议对该年龄组人群开展强化免疫,青少年组开展查漏补种;同时继续加强麻疹监测,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考核及评价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和效果,为消除麻疹制订和修改控制措施。方法随机抽取不同年龄组50人以上,抽取末梢血0.5mL,采用ELASA法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96.33%,血清学抗体平均滴度(GMT)为1 318.95。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56,P<0.05;F=7.96,P<0.05)。结论我市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消除麻疹队列人群免疫力95%的目标,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固原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情况,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固原市2010年健康人群麻疹等疫苗针对传染病血清学调查方案>中规定的方法,对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采集不同年龄段人群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抗体总阳性率为96.0%,1~19岁年龄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100%,20岁以上年龄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81.7%~98.3%,其中>35岁最低,为81.7%;各年龄组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6,P<0.05).结论 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查漏补种工作、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是控制和消灭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母亲与其所生子女之间麻疹IgG抗体阳性率、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有关开展母婴麻疹抗体配对研究,并报告抗体阳性率、抗体GMT的文献,运用RevMan软件对母婴抗体阳性率、抗体GMT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共选取8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在所有纳入研究的8篇文献中,母亲抗体阳性率为86.3%,抗体GMT为1∶612.9,新生儿抗体阳性率为83.5%,抗体GMT为1∶549.3。母婴抗体阳性率的RR值为1.08,95%可信区间(CI)为0.97~1.20,即母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母婴抗体GMT值的标准化均数差(SMD)为0.02,95%CI为-0.33~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两抗体阳性率相关Pearson系数r=0.87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抗体阳性率随母亲抗体阳性率的增高而增高,两抗体GMT相关Spearman系数r=0.15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抗体GMT随母亲抗体GMT的增高而增高。结论母婴麻疹抗体阳性率有一定关系,在我国进入麻疹消除阶段以后,除了维持高的免疫接种率以外,通过对育龄期妇女的麻疹疫苗的免疫,间接提高其出生婴儿的麻疹抗体水平,避免其在达到免疫月龄前感染麻疹病毒,也是一个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为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石家庄市2006-2008年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结果麻疹IgG抗体总阳性率为86.32%,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367.18;3年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1,P=0.258),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30,P=0.036);不同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7.539,P=0.000,F=2.849,P=0.009)。结论我市局部有些地方仍有低接种率和免疫空白,建议两剂次麻疹疫苗(MV)常规免疫后应在中小学入学前各强化接种一次MV。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湖北省某县健康人群中C群脑膜炎奈瑟菌(Nm)抗体的保护性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湖北省7个年龄组共189份健康人群血清样品,采用血清杀菌试验方法,以C群脑膜炎奈瑟菌疫苗株(C11)作为靶菌,检测和分析湖北省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对C群Nm的血清杀菌力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9份健康人群血清对C群Nm的杀菌抗体阳性率为44.44%,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6.37,人群保护率(抗体滴度≥1:8)为38.10%,其中,1-2岁年龄组GMT最低(1:2.96),阳性率为33.33%,人群保护率为23.33%,15-19岁年龄组GMT最高(1:10.80),阳性率为56.67%,人群保护率为50.00%。6岁以下儿童GMT为(1:4.78),阳性率为39.29%,保护率为33.03%,低于较高年龄组。结论湖北省6岁以下年龄组健康人群对C群Nm血清杀菌力水平较低;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小年龄儿童仍需要采取措施提高C群流脑抗体水平;继续进行免疫效果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荔湾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制定免疫策略和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在荔湾区随机抽取部分健康人员检测血清麻疹抗体水平。结果共抽取420人,荔湾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总阳性率为68.1%,保护率为60%,平均几何滴度为1:216,年龄组间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GMT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处于较低水平,近几年麻疹发病呈现上升趁势,建议及时并扩大范围接种麻疹疫苗,提高接种率,保证较高保护率,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才能有效地控制麻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麻栗坡县中越边境地区各年龄组人群麻疹(Measles virus,MV)抗体水平,为控制和消除边境地区麻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调查与越南接壤边境线最长的麻栗坡县边境地区境内、境外1~50岁人群共800人,采血进行麻疹IgG抗体定量检测。结果麻疹IgG抗体综合阳性率为88.25%,其中境内人群为91.75%,越南籍人群为84.75%,境内高于境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P0.05);境内有免疫史者麻疹抗体阳性率93.14%,GMT为1587.11mIU/ml,免疫史不详者麻疹抗体阳性率80.00%,GMT为894.22mIU/ml,有免疫史者高于免疫史不详者,两者麻疹抗体阳性率及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P0.05;F=7.29,P0.05)。结论麻栗坡县境内麻疹抗体阳性率高于境外,切实提高含麻组分疫苗二剂次接种率是巩固边境地区麻疹防控工作,实现如期消除麻疹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济宁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确定易感人群,为控制麻疹疫情的发生,制定有效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网络直报系统,对济宁市某地区2008年度麻疹疫情报告确诊的738例新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738例确诊病例中,男性占58.67%,女性占41.33%;年龄发病曲线呈现出两个峰值,分别在1岁以下(占37.53%)和20岁~35岁(占24.79%);发病人群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1.08%),其次为农民(占21.27%)、学生(占12.47%)、工人(占6.91%);人口分布以流动人口为主(占70.33%);发病季节集中于2~6月份(占88.75%);病例确诊为麻疹所需的平均时间为5.12±3.43 d。结论该地区麻疹新发病例以0~1岁儿童和20~35岁青壮年为主,发病人群集中于流动人口,提示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控,同时医疗机构应提高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宁夏平罗县成人麻疹爆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收集平罗县2009年实验室确诊的成人麻疹病例60例和健康对照人群120例,对照按照同性别、同民族、互为邻居或同班级、年龄相差不超过2岁且既往无麻疹患病史的标准进行选择,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方法筛选发病危险因素,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中未接种麻疹疫苗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8.55,P〈0.01,OR=3.52,95%CI:1.98-6.23),病例组中医院暴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5.06,P〈0.01,OR=2.73,95%CI:1.64-4.52),病例组中接触发热出疹性病人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8.36,P〈0.01,OR=3.19,95%CI:1.88-5.42),两组人群的家庭年人均收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OR=1.71,95%CI:1.03-2.84),两组人群的受教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P〉0.05,OR=0.86,95%CI:0.55-1.33);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为麻疹疫苗接种史、医院暴露史、发热出疹性病人接触史,其回归系数分别为:1.61、1.14、1.02。结论未接种麻疹疫苗的人群、医院暴露人群、有发热出疹性病人接触史的人群、家庭年人均收入水平低的人群是平罗县成人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8.
麻疹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21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15例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探讨麻疹的流行特征。方法:对2008年2~6月收治的215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5例患者,男127例,女88例;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2个年龄段,3~12月龄83例,20~39岁85例。发热39~41.2℃ 197例,62.20%患者有麻疹黏膜斑,持续2~6天,3~5天出疹163例。麻疹特异性IgM抗体阳性210例。结论:本次流行的麻疹临床表现典型。做好1岁以下小儿麻疹疫苗初种和育龄妇女、成人应急接种工作是控制小儿和成人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三明市1951~2013年麻疹疫情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51~2013年三明市麻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51~2013年三明市累计报告麻疹病例289 15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25.2/10万;死亡2 589例,死亡率为2.0/10万;病死率为0.9%。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分布在3~5月,占总病例数的44.2%。随着麻疹疫苗接种的实施,极大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改变了麻疹流行规律,3岁年龄组发病构成比下降,城乡发病率差距逐步缩小。1990~2013年间,男女发病比例为1.3:1,病例以0~14岁为主,占71.55%(1 667/2 330);发病以学生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2.8%(996/2 330)。结论对适龄儿童全程接种麻疹疫苗,同时开展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活动,是消除麻疹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贵州省2008年麻疹流行状况,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贵州省2008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诊断麻疹1 235例,麻疹发病率为3.11/10万;麻疹病例分布于全省85.2%(75/88)的县(市、区),发病高峰在5-7月和10-12月;以〈5岁儿童高发,8-11月龄和1-2岁病例分别占全部病例的20.7%和26.1%;全部病例中,无明确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MCV)免疫史的占56.7%;11起麻疹爆发,有5起发生在城区,占发病例总数的86.0%。结论:MCV常规免疫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不高是贵州省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提高MCV免疫覆盖率和及时接种率,是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