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彤  范蕴 《铁道医学》2000,28(4):229-230
目的 研究急性期脑梗死(ACI)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状况及免疫学异常。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8例ACI患者第1 ̄4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动态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ACI患者各年龄段在1 ̄4周病程各阶段合并感染与非感染的患者SIL-2R水平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ACI患者在1 ̄4周病程中人体T淋巴细胞未见明显激活及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2.
3.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检测了84例冠心病病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变化。提示血清sIL-2R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与冠心病的病情和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5.
张彤  范蕴  陈敏 《现代医学》2000,28(4):229-230
目的研究急性期脑梗死(ACI)患者T淋巴细胞功能状况及免疫学异常。方法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8例ACI患者第1~4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动态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与ACI患者各年龄段在1~4周病程各阶段合并感染与非感染的患者SIL-2R水平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ACI患者在1~4周病程中人体T淋巴细胞未见明显激活及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6.
7.
8.
白细胞介素15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煜  张涛  谭勇 《医学综述》2013,19(3):414-416
细胞因子在调节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IL)2常作为免疫佐剂来增强免疫反应。IL-15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具有与IL-2类似的作用,如激活T细胞、B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并可介导这些细胞的增殖和存活。IL-15具备IL-2所不具备的优势,如IL-15能激活、维持和扩增CD8+记忆性T细胞,不激活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并解除Tregs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而Tregs对免疫的各个方面都有负调节作用,显示了IL-15在免疫调节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液T细胞亚群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荧光免疫法测定3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液T细胞亚群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L患者血清IL-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细胞亚群中CD^+3,CD^+4均低于对照组水平(P〈0.01),CD^+8高于对照组水平(P〉  相似文献   

10.
用小鼠IL-3分泌细胞株WEHI-3和IL-3依赖细胞株32-D,获取了IL-3并对其活性进行了鉴定。在此基础上,选用国内实验性T-S-Z白血病系统中的一株小鼠淋巴瘤细胞克隆SAC-ⅡB_2,观察了IL-3对其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IL-3对SAC-ⅡB_2细胞有一短暂的刺激增殖作用;IL-3作用的SAC-ⅡB_2细胞未见成熟形态迹象出现,未见成熟T或B细胞表面标志Thy-1、Smlg的表达,也未显示成熟T、B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干扰素 α(赛若金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疗效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 :采用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花环试验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ELISA)大剂量干扰素α治疗前后乙肝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 及 CD4+ /CD8+ 、IL - 1 0、IL- 1 2、TNF-α含量。结果 :干扰素 α治疗前 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CD4+ /CD8+比值及 IL- 1 0、IL- 1 2和 TNF- α含量分别为 ( 39.91± 4.5 2 ) %、( 34.1 3± 4.2 4 ) %、( 1 .1 3± 0 .1 2 ) %及 ( 30 .61± 1 1 .2 1 ) pg· L-1 、( 5 8.1 2± 1 3.5 2 ) pg· L-1 和 ( 2 65 .83± 60 .63) pg· L-1 ,治疗 6个月后治疗有效组分别为 ( 4 3.1 2±4.31 ) %、( 30 .81± 5 .1 3) %、( 1 .41± 0 .1 1 ) %及 ( 1 6.5 1± 8.63) pg·L-1 、( 92 .93± 2 1 .5 2 ) pg·L-1 、( 1 2 6.92± 5 3.83) pg·L-1。结论 :大剂量干扰素 α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免疫状态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情况,分析干扰素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混合引物PCR法检测49例湖南地区输血后丙型肝炎基因型。根据ETR和SR-12生物应答和病毒应答率指标研究影响干扰素疗效的主要因素。结果:49例病人可分型46例,全部为Ⅱ(1b)型,未发现其他基因型。3例病人未能分型。对完成疗程的26例基因Ⅱ型丙肝患给予正规疗程干扰素治疗,结果显示感染时间是影响干扰素疗效的主要因素。感染时间在一年以上,ETR生化应答率和病毒应答率分别是85.7%(12/14)和78.6%(11/14),SR-12生化应答率和病毒应答率为64.3%(9/14)和57.1%(8/14),这些指标均显高于感染时间大于一年的病人(41.6%、33.3%、16.7%和8.33%)。结论:湖南地区输血后丙型肝炎HCV基因型主要为Ⅱ(1b)型。感染时间的长短是影响干扰素应答的主要因素,早期抗病毒治疗对基因Ⅱ型HCV感染仍能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IgG抗-NS5抗体与α-干扰素疗效的关系.方法以重组HCV抗原及NS3、NS5区段多肽作为抗原,以EHSA法检测丙型肝炎患者α-干扰素治疗前血清IgG抗-NS3、抗-NS5、抗-HCV抗体及其滴度.结果α-干扰素治疗有效组的抗-NS5抗体的阳性率为80%(8/10),无效组为20%(2/1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效组抗-NS5抗体滴度显著性高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抗-NS3、抗-HCV抗体阳性率及抗体的滴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治疗前血清IgG抗-NS5抗体可以作为α-干扰素疗效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理明  王少彬  陈俊辉 《医学综述》2006,12(23):1452-1454
射频消融(RFA)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肿瘤导向新技术。RFA治疗恶性肿瘤后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可能是其治疗肿瘤的机制之一,对病情及预后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 95例SARS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其中 85例痊愈 ,1 0例死亡。 85例痊愈患者 ,病程第 7天平均CD4 + ( 3 2 5± 1 90 )个 /μL ,CD8+ ( 3 1 9± 3 1 5 )个 /μL ,CD4 + /CD8+ 1 .2 5± 0 .71 ,与我国正常人相比〔平均CD4 + ( 72 7± 2 5 5 )个 /μL、CD8+ ( 5 3 9± 1 3 4)个 /μL ,CD4 + /CD8+ 1 .49〕 ,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下降 (P =0 .0 0 1 )。病程第1 4天左右免疫功能逐渐恢复 ,平均CD4 + ( 5 61± 5 2 2 )个 /μL ,CD8+ ( 3 70± 2 71 )个 /μL ,CD4 + /CD8+ 1 .68± 1 .1 1。 2 1d后免疫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平均CD4 + ( 675± 448)个 /μL ,CD8+ ( 4 67± 2 41 )个 /μL ,CD4 + /CD8+ 1 .48± 0 .68。 1 0例死亡患者的T细胞亚群在入院后逐渐出现下降趋势 ,病程第 7天CD4 + ( 2 48± 82 )个 /μL ,CD8+ ( 2 3 3± 1 1 5 )个 /μL ,CD4 + /CD8+ 1 .2 1± 0 .40 ,第 1 4天T淋巴细胞继续下降 ,平均CD4 + ( 1 81± 1 2 8)个 /μL ,CD8+ ( 1 73± 1 0 9)个 /μL ,CD4 + /CD8+ 1 .1 7± 0 .45 ,2 1d后CD4 + 细胞继续下降 ,平均CD4 + ( 1 2 5± 46)个 /μL ,CD8+ ( 94± 3 8)个 /μL ,CD4 + /CD8+ 1 .44±0 .5 9。结果提示 :SARS患者早期可能存在异常的免疫反应 ,这种异常免疫反应可能是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中总T淋巴细胞(CD3)、T辅助细胞(CD4)和T抑制细胞(CD8)的水平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期CD3、CD4和CD8均下降,CD4/CD8降低;恢复期CD3及CD4均已恢复正常,仅CD8恢复较慢,仍略低于正常。结果提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恢复期多数患儿免疫系统紊乱消失。结论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免疫功能状况、疾病的诊断及病情严重度判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核仁银染强度探讨慢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DNA转录活性及机体免疫状况的关系。方法:利用KL细胞肿瘤免疫图象分析系统及其配套细胞培养银染试剂和方法,分析24例不同时期的慢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的表达特点,结果:慢粒患者rDNA转录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分组观察急栾期与加速期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期及缓解期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该项指标可以灵敏地反映白血病情进展程度与机体免疫状况的相互关系,并可作为白血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的实验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外周静脉血中白细胞介素-18(IL-18)、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功能的改变,观察心绞痛与非感染性炎症及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外周血清IL-18浓度,速率散射比浊法测量CRP浓度;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CD4 细胞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同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植物血凝素刺激培养后,应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水平以测定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患者炎性因子(IL-18和CRP浓度)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因子(IFNγ-)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γ-染色阳性的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率为15.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9%。而两组间IL-4水平及IL-4染色阳性细胞比率在两组间未见显著统计学差异。在心绞痛分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的IL-18、CRP、IFNγ-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结论IL-18、CRP、IFNγ-浓度随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而升高,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关。提示炎性因子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功能的失调可能参与了心绞痛患者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过程。IL-18与CRP、IFNγ-浓度可能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 13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T淋巴细胞进行了研究 .方法 :采用间接荧光法检测了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 (CD+ 3 ,CD+ 8和CD+ 4 /CD+ 8) .结果 :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表现为严重紊乱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CD+ 3 T淋巴细胞明显下降 (P <0 0 1) ,CD+ 8T淋巴细胞明显升高 (P <0 0 1) ,导致CD+ 4 /CD+ 8明显降低 (P <0 0 1) .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 ,而使免疫功能紊乱 ,这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