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0月-2006年10月,随机选择泌尿外科门诊176例中、重度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症状评分(CPSI)分类,≤9分为轻度,10—18分为中度,≥19分为重度。本组176例中,中度慢性前列腺炎44例,重度132例。依据病史及两杯判定试验(PPMT)法,即前列腺按摩前后分别留尿进行细菌培养和涂片检查分类,确诊慢性细菌前列腺炎30例,其中大肠杆菌5例,  相似文献   

2.
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抗生素联合α受体阻滞剂和中成药制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被随机分成A组(抗生素49例)、B组(抗生素 α受体阻滞剂76例)和C组(抗生素 α受体阻滞剂 中成药制剂89例),疗程为8周,治疗前后作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和前列腺按摩液分析化验。结果A、B、C 3组有效率分别为32.65%、69.74%和79.41%,3组间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χ2=41.696,P<0.05),8例(5.35%)服用α受体阻滞剂后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结论应用抗生素联合α受体阻滞剂和中成药制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毛国强 《中外医疗》2008,27(22):78-78
探讨药物联合治疗慢性前列朦炎的临床疗效.选择中重度慢性前列腺炎218例,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标准(CPSI)和前列腺按摩液(EPS)指标变化及细菌学检查结果评估疗效.药物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成家文  成碧华 《右江医学》1994,22(4):186-187
药物封闭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47例广西田林县人民医院男性科成家文广东珠海市解放军168医院成碧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在男性科中为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前列腺本身的包膜组织致密,抗菌药物通常很难从血浆弥散到前列腺中达到治疗水平的有效浓度,因此,常规口服...  相似文献   

5.
陈清  李崇彬 《河北医学》2009,15(2):213-214
目的:观察前列腺体外射频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列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均采用前列腺体外射频进行治疗。A组射频联合药物:氟罗沙星0.4静滴1次/d,芦氟沙星0.2 1次/d,口服,克拉霉素0.5 2次/d,口服。B组单纯用射频治疗。结果:A组的治愈率较B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X2=17.16,P〈0.01),(Hc=7.111,P〈0.01)。结论:射频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优于单用射频治疗。  相似文献   

6.
慢性前列腺炎(CP)是极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自1995年6月-2000年11月,我院采用经直肠前列腺药物局部注射治疗CP1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前列腺炎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爱普列特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 5α -还原酶抑制剂 -爱普列特对慢性前列腺炎 (CP)患者尿道阻力的作用。方法 选择 4 8例患者 ,其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CBP) 10例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CNBP) 38例。给予诺氟沙星 4 0 0mg ,每日两次治疗的同时 ,加用爱普列特 5mg ,每日 2次 ,疗程 4周。用药前后均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38例最大尿流率 (Qmax)降低 ,其中CBP组Qmax为 (9.0± 3.0 )ml·s- 1,CNBP组为 (12± 4 .2 )ml·s- 1,治疗前Qmax越低 ,治疗后Qmax增加越高 (P <0 .0 5 )。不稳定膀胱 8例 ,逼尿肌反射亢进 12例 ,膀胱出口梗阻18例。逼尿肌 -外括约肌协同失调 2 5例。结论 尿动力学检查发现CP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下尿路功能障碍。爱普列特加用诺氟沙星治疗 4周后 ,能降低尿道阻力 ,改善症状。本组研究中未出现不良反应。未发现CBP和CNBP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慢性前列腺炎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桂建  莫曾南  刘成倍 《广西医学》2004,26(11):1658-1660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组综合征 ,其发病率国内为 2 4 3% 〔1〕 ,其中非细菌性是细菌性的 8倍〔2〕。由于其病因复杂 ,故治疗上比较棘手。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 ,对其分类、病因及药物治疗有了新的进展。现对其药物治疗进展及相关内容综述如下。1 慢性前列腺炎分类慢性前列腺炎按传统分类方法将其分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这一分类方法最早由Meares和Stamey提出 ,它是根据下尿路不同节段尿培养中是否存在白细胞和 (或 )细菌来进行划分。这一传统分类方法一直被广泛应用。然而 ,随着…  相似文献   

10.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可能存在的下尿路症状,结合尿动力学检查分析其原因。方法:采用丹迪尿流测定仪对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尿流率、充盈性膀胱侧压、压力—流率测定、尿道侧压及肌电图检查。结果:不稳定性膀胱9例(45%),低顺应性膀胱5例(25%),膀胱出口梗阻11例(55%),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7例(35%),其中不稳定膀胱合并膀胱出口梗阻6例,低顺应性膀胱合并膀胱出口梗阻4例,不稳定膀胱合并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2例。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下尿路症状与不稳定性膀胱、低顺应性膀胱、膀胱出口梗阻及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有关,了解这些相关因素对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附500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的诊疗标准。方法:调查50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结果,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状平分(CPSI)标准,进行NIH分类和疗效的判定。应用中药方剂,根据病情适当应用抗生素,a受体阻滞剂。结果:按NIH分类,本组Ⅱ型70例(14.0%),ⅢA型325例(65.0%),ⅢB型105例(21.0%)。治疗6周前后CPSI评分判定;临床治愈128例(25.6%),显效(CPSI减少>15)312例(62.4%),有效(CPSI减少<15)50例(10%)。无效10例(2.0%)。结论:两杯判定试验(PPMT法)进行前列腺炎的诊断分类简单易行。CPSI是一种较好的疗效评价方法。中西医联合应用对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慢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复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慢性前列腺炎发病机理及为中药试验性治疗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用300例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分离出的2种优势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15亿/ml)与0.2%琼脂等量混合,0.2ml直接wistar大鼠前列腺内注射,7d后解剖进行大体标本,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经上述观察证实阻塞性炎症典型,结论:典型的模型可为临床中药的筛选提供直观的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统计分析 184 0例慢性前列腺炎 (CP)患者前列腺液病原微生物的检出情况及药敏结果。方法 :前列腺液标本做血平皿培养、淋菌培养 ,解脲脲原体培养鉴定、衣原体PCR检查、主要检出菌种做纸片药敏。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达 6 6 .76 % ,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 |u|>u1- 0 .0 0 1/ 2。解脲脲原体检出率2 2 .70 % ,衣原体检出率 36 .38% ,淋菌检出率 1.90 % ,并存在一定程度混和感染 ;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利福平具较好的药物敏感性 ,氨苄青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结论 :对在未检见其它肯定致炎因素或久治不愈的前列腺炎患者 ,应对检出的葡萄球菌属等正常泌尿道寄生菌群的条件致病性予以考虑 ,抗生素的使用亦要参照药敏结果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4.
伴残余尿的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伴有残余尿的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总结其治疗体会。方法 :对 6 8例尿道综合征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和残余尿的测定 ,将其分为伴有残余尿 (A)和无残余尿 (B)两组。所有病例均先用双氯芬酸钠栓5 0mg塞肛Tid× 7d ,对症治疗。对于有残余尿者 ,依治疗后残余尿减少情况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酌情给予新斯的明或哈乐和尿道扩张等治疗。结果 :A组 2 5例 ,B组 4 3例 ,双氯芬酸钠栓治疗 1周后 ,A组疗效显著 7例 ,有效 10例 ,无效 8例 ,B组疗效显著 2 6例 ,有效 9例 ,无效 8例。A组残余尿减少 5例 ,消失 3例 ,无效 13例 ,对残余尿无减少者行尿道扩张和 /或新斯的明或哈乐等治疗后 ,残余尿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 :伴有残余尿的患者多病程相对较长 ,症状较重 ,发作频繁 ,病情与精神情绪等因素关系密切。双氯芬酸钠栓治疗 ,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但对残余尿的减少作用相对较差 ,尤其是残余尿量大于 5 0ml以上者 ,多需结合尿动力学检查情况采取尿道扩张 ,新斯的明或哈乐等配合治疗 ,才能收到较为满意的阶段性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浆中TNF-α、IL-2、IL-10表达对慢性前列腺炎(CP)分型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40例,炎症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A型)30例;非炎症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B型)30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30例精浆中TNF—α、IL-2、IL-10含量进行测定。并结合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Ⅱ型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IL-2、IL-10舍量显著降低(P〈0.01)。与ⅢA型、ⅢB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A型组与Ⅲ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与前列腺压出液(EPS)中WBC计数呈正相关;与症状评分呈负相关。而IL-10与EPS中WBC计数无相关性,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结论精浆中TNF-α、IL-2、IL-10在CP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慢性前列腺更的分型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菌群分布及其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500例拟诊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均取前列腺液(EPS)做细菌需氧培养,以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及其鉴定卡、药敏分析卡并配合其特殊的药敏专家系统综合分析结果,同时进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测。结果500例患者中EPS培养阳性者389例,阳性率77.8%(389/500)。其中葡萄球菌271株,占69.7%(271/389)。前5位主要细菌为:溶血葡萄球菌183株(47.0%),金黄色葡萄球菌42株(10.8%),大肠埃希菌38株(9.8%),表皮葡萄球菌27株(6.9%),粪肠球菌15株(3.9%)。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β-内酰胺酶、头孢唑啉、苯唑青霉素、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97.0%、93.4%、89.3%、92.3%、95.6%、83.8%。271株葡萄球菌中MRS 233株,占86.0%(233/271)。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本组病例感染以葡萄球菌为主,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高。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高度敏感,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作用稳定。  相似文献   

17.
用消炎痛栓剂直肠给药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30例,治愈率80%,随访3~8个月,复发率13.3%.无任何毒副作用。认为消炎痛栓剂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正确治疗方案,促使慢性肝病的康复。方法 在积极治疗肝病的基础上,加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结果 治疗组随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情改善和消失,肝病病情同步改善,病程缩短,各项主要指标的恢复优于对照组, A L T复常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 0 .05) 。结论 慢性乙肝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时,在积极治疗肝病的同时,加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可明显提高肝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精浆热休克蛋白表达对慢性前列腺炎分型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40例,炎症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A型)30例、非炎症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ⅢB型)30例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精浆中HSP70含量进行测定.并结拿浸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Ⅱ型患者精浆HSP70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A型、ⅢB型患者HSP70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A型、ⅢB型患者精浆中HSP7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精浆中HSP70含量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间均呈现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 精浆中HSP70含量水平对慢性前列腺炎的分型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可作为评价慢性前列腺炎病情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9例慢性乙肝炎患者,分别单独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胸腺肽、乙肝疫苗、阿昔洛韦、自体LAK细胞回输5个治疗组,并以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作对照,评估各组肝功能和HBV复制近,远期疗效。结论肯定了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降酶、抗乙肝病毒的效果,联合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