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红 《眼科新进展》2006,26(8):608-610
目的观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18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观察视力、前房反应、眼压、滤过泡情况,随访6月。结果15例18眼术前眼压23.3~48.7mmHg,平均(36.8±11.6)mmHg(1kPa=7.5mmHg),术后1d(6.2±2.6)mmHg(4.2~8.3mmHg),术后1周(7.3±3.5)mmHg(4.6~10.8mmHg),术后2周(9.6±4.2)mmHg(8.2~14.0mmHg),术后1月(12.7±4.7)mmHg(8.5~15.6mmHg),术后2月(11.5±4.2)mmHg(8·0~14.8mmHg),术后3月(12.2±4.4)mmHg(8.0~16·2mmHg),术后4月(11.9±4.6)mmHg(8.0~15·8mmHg),术后5月(12.3±5.4)mmHg(8.2~17.7mmHg),术后6月(14.6±6.1)mmHg(8.5~20.7mmHg)。术后视力均达到或高于术前水平。18眼均有功能型滤泡。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浅前房及前房炎症反应。1例术中少量前房出血,于术后第1d全部吸收。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眼虹膜周边切除的疗效江苏省沭阳县眼科研究所潘开明,冯佩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双眼患病的特点,据报导双眼发病率占36-72%[1],据此,我们自1981-1990年间,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对侧眼行虹膜周边切除共288...  相似文献   

3.
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62例(112眼)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按不同类型分为3组,分别行激光虹膜切除术,观察术前及术后1h、1周、3月的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等变化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中央及周边前房深度都有不同程度加深。暗室试验阳性组治疗后平均眼压(13.71±2.29)mmHg。且房角未出现关闭。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治疗后平均眼压(14.69±2.43)mmHg,11.9%的眼出现了15。以内的房角关闭。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治疗后平均眼压(23.18±5.66)mmHg,房角关闭增加15。以内5只眼,增加300。600的3眼,共占50.00%。结论激光虹膜切除术是预防和治疗早期闭角型青光眼,保护视功能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由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复杂,应通过术前病例的合理选择及术后的密切随访,有效控制术后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YAG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联合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NPDS)治疗单纯瞳孔阻滞型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21例(35只眼)单纯瞳孔阻滞型闭角型青光眼进行YAG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联合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分析手术前后眼压的差异及术后各个随访期的手术成功率.随访期10~36月,平均(18.77±10.47)月.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25.57±4.92)mmHg,术后3月、6月、12月、24月和36月的眼压分别为(13.34±4.18)mmHg、(14.49±2.83)mmHg、(14.92±4.57)mmHg、(16.77±3.45)mmHg、(17.32±4.17)mmHg.术后3月、6月、12月、24月和36月的完全成功率分别为81.2%、78.1%、73.3%、69.0%、66.1%;部分成功率分别为82.4%、80.9%、74.7%、72.7%、70.1%.并发症有:微穿透6例,前房出血4例,低眼压3例,脉络膜脱离2例.结论 YAG激光虹膜周边切开术联合NPDS可作为治疗部分类犁的闭角型青光眼是安全有效地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王净华  曲宏 《眼科学报》1993,9(2):106-109
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2例18眼的周边虹膜进行了组织学观察,以临床表现正常,在老年性白内障术中切除的周边虹膜做对照,两组的显著差别是虹膜各层组织细胞中线粒体的质和量的变化。特别突出的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间歇期的标本中空泡样变的线粒体显著密集。眼科学报 1993;9:106-109。  相似文献   

6.
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5-08/2017-10在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2例82眼,随机分为单纯激光组(33例,采用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和联合激光组(49例,采用532半导体激光联合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眼压、激光能量、虹膜出血情况。

结果:单纯激光组患者术后眼压升高较联合激光组明显,术后1h,1d,1wk两组患者眼压差异明显(均P<0.01); 术后1mo两组患者眼压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单纯激光组患者术中1次透切成功率明显低于联合激光组(73% vs 100%,P<0.05),且术中使用Nd:YAG激光总能量明显高于联合激光组(40.16±13.43mJ vs 23.23±6.70mJ,P<0.05)。两组患者术中虹膜出血率无明显差异(33% vs 26%, P>0.05)。

结论:532半导体激光联合Nd:YAG激光行周边虹膜切除术1次透切率高,尤其对于无虹膜隐窝的患者,可明显降低激光操作难度,减少激光能量,减轻前房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PIP)治疗周边虹膜切除术后眼压失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探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新思路.方法 回顾性分析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LPI)或周边虹膜切除术(SPI)后眼压失控PACG行LPIP治疗患者38例53只眼.观察手术前后眼压、视力、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前房角形态及并发症等.随访12~24月,平均(14.4±7.6)月.结果 术前眼压(24.3±4.2) mm Hg,LPIP术后最末次随访眼压(17.5±6.7) mm Hg,与术前比较平均下降(6.8±2.5)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5).ACD:术前(1.97±0.41)mm,LPIP术后1月、6 月、12月分别为(2.01±0.54)mm、(1.99±0.63)mm、(2.05±0.77) m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0,P=0.08).AOD500:术前(155.3±54.8) μm,LPIP术后1月、6月、12月分别为(259.7±71.3)μm、(263.3±61.5)μm、(264.7±35.8)μm,术后均较术前加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7.5,P=0.000).术后前房角结构可见范围增加,周边虹膜前粘连范围缩小.术后早期视力无变化,随访时间内视野损害无进展.主要并发症是瞳孔轻度散大.结论 LPIP治疗LPI或SPI术后眼压失控PACG,能明显加深前房角开放距离,有效解除非瞳孔阻滞发病因素,控制眼内压,阻止病情进展.PACG发病因素多种复杂,其治疗不能单纯依据前房角关闭范围采取单一手术,应采取具有针对性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钟珊  李莉 《国际眼科杂志》2006,6(4):893-894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方法:对89例110眼闭角型青光眼行半导体激光联合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结果:激光孔通畅100%,治愈98眼,好转8眼,无效4眼,总有效率96.4%。术前术后平均视力无明显变化。术后1wk眼压0.93~2.67(平均1.87)kPa。所有病例前房角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宽。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理想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LPIP)联合周边虹膜切开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LPID)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51例(66眼)分为眼压控制组24例(32眼)、眼压未控制组11例(14眼)、门诊组16例(20眼),分别行LPIP及LPID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36±2.61)个月。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房角开放状况,观察控制眼压时间、术后眼压、并发症。结果眼压控制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未控制组和门诊组的眼压在联合手术治疗后能迅速下降,2组术后0.5h、1h、2h的眼压分别为:(22.86±4.66)mmHg、(16.21±2.69)mmHg、(15.43±2.44)mmHg;(31.74±7.41)mm-Hg、(20.79±4.24)mmHg、(18.05±2.17)mmHg;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各组随访期间眼压均低于21mmHg(1kPa=7.5mmHg)。术后12个月,眼压未控制组、眼压控制组、门诊组平均眼压分别为(15.59±2.39)mmHg、(16.39±2.89)mmHg、(15.79±2.56)mmHg。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示LPIP术后房角能迅速有效开放,随访期间无周边虹膜前粘连进展。LPIP和LPID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LPIP能有效开放前房角,迅速降低眼压;联合LPID能安全有效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类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对周边虹膜切除术的反应,对不同房锄头 闭机制的闭角青光眼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房角检查技术,超声生物显微镜眼前段活体结构检查技术,UBM暗室试验技术,UBM眼前段图像处理技术,对不同类型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术前后的房角状态,房 关解剖结构进行了定性及半定量观察,结果: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房角UBM检查发现,临床经过呈慢性经过的闭青(慢闭),特别是房  相似文献   

11.
外路Schlemm管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为探讨sohlemm管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由外Schlemm管断端插入切开刀行140°切开;小梁切除包括Schlemm管,大小为1×3mm2,并行虹膜根切。对15例(26只眼)先天性青光眼进行治疗和观察,其中18只眼随访6个月至2年。结果:术后患者症状消失。与术前相比,角膜横径及杯/盘比无扩大。眼压均控制在14.80±3.30mmHg及16.68±3.71mmHg(P<0.01)。术后功能型滤泡占88.5%(23只眼)。随访眼压控制良好。结论:外路Schlemm管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先天性青光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国颖  刘斐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6):1080-1082
目的:探讨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药物难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药物治疗24h后眼压仍高于21mmHg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5例17眼和白内障膨胀期继发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例4眼,共19例21眼,采用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后24h观察视力、眼压、角膜、周边前房深度、房角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激光术后24h眼压均有大幅度的下降,术前眼压53.09±11.01mmHg,术后24h眼压下降至14.98±4.21mmHg,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术后视力由术前手动~0.3提高至0.1~1.0。所有患者角膜水肿减轻或消退,周边前房深度增加,房角不同程度开放。其中虹膜出血11眼(52.4%),轻度反应性虹膜炎21眼(100%),无1眼发生角膜灼伤。结论:激光周边虹膜切除联合周边虹膜成形术,是降低药物难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评价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切除术(LPI)治疗临床前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PACG临床前期患者31例58眼进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切除术,应用OCT和眼科A超采集激光治疗前、治疗后1wk,2mo患眼的前房角形态、房角开放度(OA)以及眼前节生物参数:中央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前房拥挤率(CCR)、晶状体位置(LP)。

结果:激光治疗前、治疗后1wk,2mo不同时间,眼压、OA、ACD、CCR、L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845、30.498、38.705、86.671、46.195,P<0.05); 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56,P=0.471)。激光治疗后1wk,2mo两两比较:仅CC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A、ACD、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0.359、0.406)。

结论:OCT可以观测和量化PACG前房角,CCR可以更加敏感的反应出前房的结构改变,LPI治疗早期PACG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YAG激光虹膜周切术治疗药物难控制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铭  高媛  王晋瑛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9):1705-1706
目的:探讨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在药物难控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住院患者共124例124眼,其中男51例,女73例,入院诊断符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临床特征,且药物治疗24h后眼压仍>21mmHg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其中控制眼压为21~35mmHg者51眼(41.1%),眼压36~50mmHg者37眼(29.8%),50mmHg以上者36眼(29.1%)。视力范围为光感~0.3。所有患者均在表面麻醉下行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术后继续观察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变化,眼压控制稳定后分别进行小梁切除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患者124例124眼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行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后,第2d检测眼压≤21mmHg者28眼(22.6%),眼压为22~35mmHg者60眼(48.4%),眼压36~50mmHg者25眼(20.2%),眼压>50mmHg者11眼(8.9%);激光术后视力增加3行者33眼(26.6%),2行者31眼(25.0%),视力增加1行者44眼(35.5%),视力不增加者16眼(12.9%);119眼前房深度增加(96.0%); 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后并发前房出血98眼(79.0%)。眼压控制稳定后分别进行小梁切除术37眼,青光眼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3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4眼。观察随访3~9mo,眼压控制≤18mmHg者95眼,眼压≤25mmHg者24眼,眼压为26~35mmHg者5眼,未见前房积血、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结论:YAG激光虹膜周切术在药物难控制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能明显降低眼压,为各种青光眼手术的治疗提供安全可靠的条件,有助于视功能保护和恢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角膜切口的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3月~9年随访的经角膜切口进行周边虹膜切除术556例(756眼)的治疗效果.手术方法 是:先以尖的剃须刀片,在11点位角膜缘内1 mm处做1.5 mm切口,自此切口进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后观察眼压控制情况、房角粘连及视野的变化.结果 756眼随访3个月至9年,平均(2.13±3.24)年,眼压被成功控制,前房角及视野无明显变化.结论 角膜切口周边虹膜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中,同时做与不做周边虹膜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32例(3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回顾性分析.采用双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分成做周边虹膜切除术(PI组)20眼,不做周边虹膜切除术(NoPI组)18眼,经Pentacam测量术前术后前房参数变化,比较两组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比较视力、眼压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结果 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前房角角度、中央前房深度、上方周边前房深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平均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P>0.05).术后1周矫正视力≥0.3者34眼(89.5%),明显高于术前者4眼(10.5%)(P<0.05),两组间术后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并发症为角膜水肿和前房渗出,PI组前房少量积血1眼,NoPI组术后1d,1眼出现周边虹膜堵塞小梁滤口,经周边虹膜切除处理后恢复正常.余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中,做与不做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均具有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加深前房、手术并发症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分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XY  Cai Y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10):949-952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独立而复杂的疾病,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国际地域性和流行病眼科学组(ISGEO)分类系统,强调必须具有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才能诊断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否则只能诊断为原发性前房角关闭.ISGEO分类系统与我国沿用至今的传统分类有一定差异,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与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因此,有必要就不同分类系统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ISGEO分类系统的特点进行综述,旨在为推动我国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