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后处理组(Post),七氟烷后处理组(Sevo)。采用Langendro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除Sham组其余各组均平衡灌注30min,全心缺血30min,再灌注90min,Post组在再灌注即刻给予4个循环复灌20s/缺血20s,Sevo组在再灌注开始给予含1.5MAC(2.57V/V)七氟烷的K-H液灌注5min,再用K-H液冲洗10min,纪录平衡灌注末,再灌注30min、60min、90min时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心率(HR)、冠脉血流量(CF),再灌注90min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损伤程度,Westernblot半定量测定胞质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水平。结果平衡灌注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基础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后处理组和缺血后处理组可改善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各项指标(P<0.05)。复灌90min,Sevo组和Post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低于I/R组(P<0.05)。与I/R组比较,Sevo组和Post组胞质细胞色素C的含量明显减少(P<0.05),同时伴随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含量明显增多(P<0.05)。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形态,Sevo组和Post组的损伤程度比I/R组明显减轻。结论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强度与缺血后处理相当,机制可能与减轻线粒体的损伤,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雄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SOD活力、MDA、NO的表达,探讨依达拉奉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O)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依达拉奉(ED)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生化法测定3组脑缺血再灌注后SOD活力、MDA、NO含量。结果 ED组及SO组脑组织SOD活力均高于I/R组(P<0.05),MDA及NO含量显著低于I/R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增强SOD活力、减少MDA及NO含量,改善自由基代谢,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内源性CSE/H2S通路的改变以及给予H2S供体对缺血/再灌注心脏的影响,探讨该通路与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通过停灌30min/复灌30min方式造成Wistar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外源性NaHS(40μmol.L-1)分别在停灌30min前(SIR)与停灌30min后处理(IRS)对缺血/再灌注心脏的影响。记录心脏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及左室内压差(LVP=左室收缩压-左室舒张压)。采用比色法检测灌流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心肌MDA及SOD;采用比色法检测心肌胱硫醚-γ-裂解酶(CSE)活性;采用RT-PCR方法测定心肌组织CSEmRNA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I/R)30min相比,SIR组及IRS组±dp/dtmax、LVP均增高,LDH降低;I/R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CON)、SIR组及IRS组(P<0.05,P<0.01);IR组SOD活性低于SIR组及IRS组(P<0.05),但与CON组差别无显著性;I/R组大鼠心肌CSE活性低于CON组(P<0.05);而大鼠心肌CSEmRNA的表达与CON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缺血前后给予外源性NaHS均可改善因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心肌SOD活性,增加氧自由基清除而拮抗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功能及细胞膜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内源性CSE活性抑制可能与心功能障碍及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urantide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及PKC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大鼠心脏缺血30 min再灌注90 min。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urantide低、中、高剂量组(3,10,30μg.kg-1)、维拉帕米对照组(1.6 mg.kg-1)、urantide+CHE组(30μg.kg-1+1 mg.kg-1)、urantide+LY294002组(30μg.kg-1+0.3 mg.kg-1)。Urantide低、中、高剂量组中urantide于缺血前5 min舌下静脉1 min内一次性推注,urantide+CHE组与urantide+LY294002组中,在穿线稳定后舌下静脉分别快速推注CHE与LY294002,5 min后舌下静脉快速推注uran-tide 30μg.kg-1,稳定10 min后再行缺血/再灌注操作。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一氧化氮(NO)含量。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指数(AI),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的蛋白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urantide 30μg.kg-1能明显升高SOD活性(P<0.01),明显减少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明显提高NOS活力(P<0.01),使NO含量增加(P<0.01);Bax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增加(P<0.05);urantide+CHE组与urantide+LY294002组与urantide30μg.kg-1组相比,SOD活力和NO含量下降,MDA含量上升,心肌组织中Bax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上升,而Bcl-2蛋白表达下降,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rantide能够通过激活PKC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减少心肌组织氧自由基的含量,进一步调控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褪黑素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外源性褪黑素(MLT)对在体大鼠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及缺血再灌注+褪黑素(I/R+MLT)组,I/R组及I/R+MLT组在体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完全阻断10min,再灌15min,术中监测记录心电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随后测定局部受损心肌中MDA(丙二醛)的含量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并用电镜检查心肌结构。结果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I/R+MLT组好于I/R组(P<0 .01);I/R组MDA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I/R+MLT组(P<0.01 ),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及I/R+MLT组(P<0 .01),I/R+MLT组MDA含量及SOD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 .05);电镜下I/R组心肌细胞结构损伤明显,而I/RMLT组心肌细胞结构基本正常。结论 褪黑素对在体大鼠心肌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成年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瑞芬太尼预处理(Rem)组,每组18只。采用大鼠4条血管阻断方法制备大鼠全脑I/R模型,各组在大鼠脑缺血15min后,设再灌注6、12、24h组,相应时间点检测各组脑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均<0.05),与IR组比较,Rem组可显著减少大鼠脑I/R损伤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P均<0.05)。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脑I/R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Pulsinelli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和川芎嗪+缺血/再灌注组(TMP+I/R),分别测定各组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丙二醛(MDA)、Ca2+-Mg2+-ATP酶的含量及肝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川芎嗪治疗组肝组织MDA含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SOD,GSH-PX,Ca2+-Mg2+-ATP酶的含量均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肝细胞形态学异常变化明显减轻。结论:川芎嗪能减少大鼠脂质过氧化,改善ATP酶的功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后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研究。4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手术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参附注射液后处理组(SF/IPO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检测肺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光镜下见肺组织病变明显加重,肺组织W/D明显增加,肺组织中SOD活力明显降低,MDA的浓度明显增高(P<0.01);与I/R组比较,SF/IPO组及IPO组肺组织病变减轻,肺组织W/D明显降低,肺组织中SOD活力明显升高,MDA的浓度明显降低(P<0.01);与IPO组比较,以SF/IPO组效果更为明显(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后处理对大鼠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与经典的缺血后处理比较,是一种更有效的更适合临床应用的减轻再灌注损伤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氧化损伤以及瑞芬太尼预处理对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组)。Sham组只结扎单侧肾脏,另一侧只穿线不结扎;I/R组结扎右侧肾脏,动脉夹夹闭左侧肾蒂45min后开放,于再灌注30min、1、2、3h处死大鼠;R组为缺血前以1μg·kg-1·min-1微泵输注瑞芬太尼30min进行预处理,余同I/R组。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活力变化。结果I/R组、R组与Sham组相比,心肌组织MDA含量升高,SOD、GSH-Px活力降低,且在1、2、3h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与I/R组比较,心肌组织MDA含量降低,SOD、GSH-Px的表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可造成心肌细胞氧化损伤,而瑞芬太尼预处理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Omi/HtrA2抑制剂(UCF-101)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DMSO)、模型1组(I/R+R前DMSO)、模型2组(I/R+R后DMSO)、治疗1组(I/R+R前UCF-101)和治疗2组(I/R+R后UCF-101)。双侧肾动脉夹闭45min再灌注24h制作动物模型;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9的蛋白质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肾脏缺血45min再灌注24h后,大鼠肾功能明显减退(P<0.05);肾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蛋白质表达显著增加(P<0.05),大量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P<0.05)。再灌注前给予UCF-101能显著改善肾功能(P<0.05),并显著下调caspase-3、caspase-9蛋白质表达(P<0.05),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P<0.05),而再灌注后给药不能改善肾功能及caspase-3、caspase-9蛋白质的表达(P>0.05)。结论再灌注前给予UCF-101能抑制肾脏I/R损伤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对肾脏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利钠肽后处理对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高血脂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脑利钠肽后处理组,每组8只。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心肌梗死范围。结果再灌注结束后,脑利钠肽后处理组和缺血/再灌注组CK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758.11±39.94),(815.19±40.85),(219.17±22.63)U/L,P〈0.01],脑利钠肽后处理组CK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脑利钠肽后处理组血清中SOD含量高于缺血/再灌注组,MDA含量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脑利钠肽后处理组坏死区与缺血区比值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为(33.0±5.2)%,(38.4±3.1)%,P〈0.05]。结论脑利钠肽后处理对高血脂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伍火志  张浩  袁茂溪  袁江 《安徽医药》2013,17(6):929-931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后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时肺血管内皮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n=8只)和卡托普利后处理组(CAP组,n=8只)。I/R组阻断左肺门1 h后,恢复通气再灌注1 h。Sham组开胸游离左肺门,通气及灌注2 h。CAP组于再灌注前20 min腹腔注射卡托普利(10 mg.kg-1)行药物后处理,恢复通气再灌注1 h。留取静脉血及左侧肺组织,分别测定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ACE mRNA的表达量及静脉血中ET-1的含量,测肺湿/干重比(W/D)及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CAP组肺组织MPO、MDA的含量及ACE mRNA的表达量、血清ET-1含量及肺W/D明显低于I/R组(P0.05);CAP组肺组织中SOD含量明显高于I/R组(P0.05);CAP组肺组织形态学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卡托普利后处理可以明显减轻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鼠肺组织中ACE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黄春刚  郭金栓  高丽霞 《河北医药》2010,32(16):2167-2169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大鼠缺血再灌注脑(I/R)损伤组织中与凋亡的关系。方法大鼠I/R模型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测定COX-2表达,TUNEL法测定神经元凋亡。结果 I/R后COX-2表达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在24h达高峰,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后神经元凋亡明显,在24h达高峰,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前加入NS398,与I/R组比较,COX-2下降的同时(P〈0.05),发现神经元凋亡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 COX-2在大鼠I/R脑损伤组织中参与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远端缺血预适应(RIPC)和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探讨RIPC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防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分为肠缺血再灌注(L/R)组(8只)、RIPC组(8只)和假手术组(Sham组,5只).用充气套囊加压阻断右侧上下肢体血供5 min后放气恢复血供5 min的方法重复3次首先建立大鼠肢体缺血预适应模型.后经正中剖腹,阻断腹腔干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30 min后,恢复血运2h制作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取肠组织分别作苏木素-伊红染色、聚腺苷二磷酸核糖(PA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凋亡检测、髓过氧化酶( MPO)活性和丙二醛检测.结果 肠组织损伤评分、PAR阳性表达率、MPO活性和丙二醛水平,I/R组均较Sham组明显增高[(4.65±0.82)分比(0.56±0.48)分,(23.8±2.8)%比(5.1±0.8)%;(330±15)U/g比(24±5)U/g;(248±15)μmol/( L· mg)比(36±7)μmol/(L·mg),均P<0.05];RIPC组上述指标[(2.92±0.74),(16.8±3.1)%,(218±17) U/g,(121±13) μmol/(L· mg)]均明显低于I/R组,但仍高于Sham组(P<0.05).结论 RIPC可能会通过抑制肠炎症反应、脂质过氧化和降低PARP激活程度来减轻I/R后小肠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芬太尼后处理联合缺血后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兔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酶蛋白活力浓度、丙二醛( MDA )浓度的影响。方法32只日本大耳白兔采用随机区组法随机分为四组(每组8只),采用结扎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复灌120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动脉下仅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直接恢复再灌注;缺血后适应组:缺血后30 min即刻给予3轮复灌30s/缺血30s作为后适应,后恢复再灌注120 min;芬太尼后处理+缺血后适应组:缺血28 min给予芬太尼5μg/kg后处理后,30 min予以缺血后适应后恢复再灌注。检测各组SOD酶蛋白活力浓度、MDA浓度。结果芬太尼后处理+缺血后适应组较缺血后适应组外周血MDA(mmol/mL)[(3.52±0.45)比(4.42±0.47)]明显降低(F=81.619,P<0.01),SOD酶蛋白活力浓度(U/mL)[(178.38±20.32)比(130.18±20.44)]明显升高(F=59.359,P<0.01)。结论芬太尼后处理联合心肌缺血后适应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兔外周血MDA浓度,提高SOD酶蛋白活力浓度,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PI3K/Akt和ERK1/2通路对控制性低压后处理兔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5组(n=6):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控制性低压后处理组(Post),控制性低压后处理+PD98059组(Post+PD)、控制性低压后处理+LY294002组(Post+LY)组。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分别于肾动脉下水平阻断腹主动脉25 min。Post组:再灌注开始10 min采用控制性低灌注压后处理法球囊部分排空,将腹主动脉远端血压控制在5.99~7.32 kPa,10min后球囊完全开放。Post+PD组、Post+LY组:同Post组,并分别于腹主动脉开放前1 min鞘内注射ERK抑制剂PD98059(3μg,20μl)、PI3K/AKT抑制剂LY294002(10μg,20μl)。再灌注24 h后将实验动物处死,取脊髓组织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Caspase-3、胞质Cytochrome C蛋白表达;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结果与I/R组比较,Post组Caspase-3和胞质Cytochrome C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线粒体结构破坏减轻。ERK抑制剂PD98059和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减弱了Post的作用。结论控制性低压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线粒体功能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和ERK1/2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相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的影响.方法 建立近交系Lewis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左心作功模型,受体大鼠存活2d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①缺血再灌注组,结扎移植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3、6、12、24 h,2、4及7d,每个时相点8只受体鼠.②缺血后处理组,移植心脏缺血30 min,在再灌注前1 min给予再通10s,阻断10 s,连续3个循环.每个时相点8只受体鼠.③假手术组,穿线做套环,但不收紧结扎线.再灌注结束后检测大鼠移植心脏心肌HSP70表达和血清SOD及丙二醛值.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在再灌注时间3、6、12、24 h,2、4、7d等7个时相点,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心肌HSP70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血清SOD值明显降低(P<0.05),丙二醛值明显升高[HSP70表达水平:(7.22±0.98)、(9.77±1.98)、(10.02 ±2.14)、(11.12 ±2.83)、(10.76±2.65)、(9.23±2.01)、(8.22±1.12)和(33.38±9.12)、(36.15±9.67)、(40.56±10.34)、(50.01 ±13.17)、(47.78±10.99)、(42.21 ±10.58)、(35.35 ±8.11)比(0.91 ±0.17),SOD值:(35±6)、(34±4)、(31 ±4)、(26±3)、(29±4)、(35±7)、(37±5)和(44±7)、(41±6)、(40±5)、(32±4)、(37±5)、(44±9)、(45±8)μg/L比(57±10) μg/L,丙二醛值:(0.53±0.06)、(0.57±0.06)、(0.71±0.11)、(1.34±0.25)、(0.77±0.11)、(0.68±0.09)、(0.49±0.05)和(0.47±0.05)、(0.50±0.06)、(0.60±0.08)、(1.08±0.19)、(0.62±0.11)、(0.59±0.07)、(0.43±0.05) mmol/L比(0.36±0.04) mmol/L](P<0.05);与相同灌注时间的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缺血后处理组在7个时相点的心肌HSP70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血清SOD值明显升高(P<0.05)、丙二醛值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线粒体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健康杂交狗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肝功能、线粒体H+-ATP酶活性及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的变化。结果肝功能指标的测定:对照组、实验组较假手术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模型制作成功。实验组较对照组ALT、AST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结构及功能检测:阻断组较假手术组H+-ATP酶活性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H+-ATP酶活性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线粒体分级为0级;对照组:缺血15min线粒体分级为2 ̄3级;再灌注损伤1h线粒体分级为4级;实验组:缺血15min,分级为1 ̄2级;再灌注损伤1h线粒体分级为2 ̄3级。结论乌司他丁对线粒体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为稳定线粒体脂质双分子膜,增高线粒体H+-ATP酶活性,保护线粒体结构及其功能,从而保护肝细胞,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