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中医证型与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入选病例进行中医辩证分型,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52周后,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arks.HBV-M)、HBV-DNA变化以及阿德福韦酯耐药情况.结果 各组疗程完成后HBV-DNA阴转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肝胆湿热型显著高于其他中医型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湿热型高于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52周时阿德福韦酯耐药率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显著低于其他中医型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湿热型低于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及瘀血阻络型.结论 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患者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耐药性与中医证型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BV慢性携带者中医证型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将129例患者辨证分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瘀血阻络等5个证型,并对其T细胞亚群进行测定,观察证型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结果: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三型患者的CD3+、CD4+T细胞及CD4+/CD8+值显著低于正常,而肝胆湿热型及瘀血阻络型患者的检测结果只是稍低于或接近正常.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与T细胞亚群的关系可科学地指导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常规易测检验指标与慢性乙肝中医证型相关性。将我院收治的168例慢性乙肝患者按中医分型标准分为湿热中阻型48例、肝郁脾虚型38例、肝肾阴虚型18例、脾肾阳虚型34例、瘀血阻络型30例。分别对5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包括TBIL、ALT、AST。同时,检测5组患者的血清HBV-DNA阴性率。结果:在AST指标值上,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P0.05);在ALT指标值上,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P0.05);在TBIL指标值上,瘀血阻络型湿热中阻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肝郁脾虚型(P0.05)。HBV-DNA阴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P0.05)。结论:探讨常规易测检验指标与慢性乙肝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对为乙肝中医证型的分型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乙肝中医诊治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病毒复制关系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病毒复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结果]3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临床中以肝胆湿热、肝郁脾虚和脾肾阳虚型为主,分别占40.91%、31.31%和13.89%。肝胆湿热型和肝郁脾虚型病毒处于高复制状态,而脾肾阳虚患者病毒处于低复制状态。[结论]肝胆湿热型和肝郁脾虚型与乙肝病毒高复制状态有显著相关性,湿浊之邪与乙肝病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服用拉米夫定后发生病毒变异的关系.方法 将100例服用拉米夫定1年以上的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5种证型,采用深圳匹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试剂盒进行病毒变异检测.结果 HBV病毒变异率肝胆湿热型为51.61%(16/31);肝郁脾虚型为20.69%(6/29);肝肾阴虚型为33.33%(2/6);瘀血阻络型为43.75 %(7/16);脾肾阳虚型为20.00%(1/5),各证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为实证组(包括湿热中阻型、瘀血阻络型)和虚证组(包括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后,HBV-YMDD变异率实证组为48.94%(23/47);虚证组为22.50%(9/40),实证组明显高于虚证组(P<0.05).结论 服用拉米夫定后HBV病毒变异与中医辨证分型存在相关性,实证变异率明显高于虚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对79例符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及瘀血阻络型.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后,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HBV-DNA变化情况.结果:各组疗程完成后,HBV-DNA阴转率、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均以肝胆湿热型显著高于其他型别(P<0.05).结论: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与中医证型相关.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与中医辩证分型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在干扰素治疗的同时,运用中医辩证分型,进行观察,发现干扰素对肝郁脾虚型疗效较好,湿热未清型为次,总有效率分别为72%和42.86%。而对肝肾阴虚型,瘀阻络型疗效较差,总有效率分别为28.57%和14.29%。经统计学处理,肝郁脾虚型与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型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按辩证分型治疗,可大大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的抗病毒疗效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107例,按中医辨证分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观察不同证型的血清HBV-DNA水平、拉米夫定的抗病毒疗效及其与中医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各证型血清HBV-DNA水平呈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湿热中阻型>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分布,而拉米夫定的抗病毒疗效(HBV-DNA转阴率)呈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分布,湿热中阻型与肝肾阴虚型和脾肾阳虚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的抗病毒疗效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关系,血清HBV-DNA水平的高低不是其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效应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性乙肝患者 1 61例 ,按中医辨证将慢性乙型肝炎分为肝郁脾虚 61例、湿热中阻 40例、肝肾阴虚3 2例、瘀血阻络 2 8例四型。四组均以拉米呋啶片每日 1 0 0 mg口服 ,连服 9个月以上。治疗前先查HBV-DNA定量及乙肝抗原抗体系统 ,服药开始后每隔 3个月定期复查。结果 :肝郁脾虚、瘀血阻络型 HBe Ag阴转疗效较差 ,分别与湿热中阻、肝肾阴虚型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 ;肝郁脾虚与瘀血阻络型、湿热中阻与肝肾阴虚型之间的相互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与拉米夫定抗病毒效应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轻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及其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调查494例CHB患者(其中轻型CHB407例)的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及中医证型。依照中医证型将患者分为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5组,分析轻型CHB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活体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494例慢乙肝中医证型分布为: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其中以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为主;407例轻型CHB患者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由轻及重依次为:肝郁脾虚证、湿热中阻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5种证型炎症程度两两比较,肝郁脾虚证分别与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3组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1.310、P0.005;χ2=16.565、P0.001;χ2=16.013、P0.001);5种证型纤维化程度两两比较,肝郁脾虚证分别与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3组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8.798、P0.001;χ2=18.313、P0.001;χ2=23.076、P0.001);湿热中阻证分别与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3组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5.480、P0.001;χ2=15.232、P0.001;χ2=19.684、P0.001);轻型CHB患者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学炎症程度及纤维化密切相关,以肝郁脾虚证与湿热中阻证为主,属病理学改变早期,但仍有约1/4患者需接受抗病毒治疗;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患者属于肝组织病变中晚期,需积极抗病毒治疗。[结论]轻型CHB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可为临床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不能行肝穿刺活检的患者可以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相关检测手段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1.
辨证分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8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肝脏组织学及生物化学的异常 ,并持续 6个月以上的慢性炎症。笔者近 5年来 ,运用中医中药对 2 8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论治 ,疗效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搜集我院近 5年来住院和门诊患者 384例 ,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辨证分型治疗 ) 2 86例 ,男1 94例 ,女 92例 ;年龄 9~ 63岁 ,平均年龄 35 .42岁 ;轻度 1 42例 ,中度 1 34例 ,重度 1 0例。治疗组参照“ 1 991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辨证分型方案”[1 ] ,中医辨证分为 3种证型 ,其中肝胆湿热型 1 34例 ,肝郁脾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肝口服液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戴脂蛋白及中医证型的影响.方法83例慢性乙肝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48例,服用愈肝口服液;西药组35例,静滴强力宁并肌注胸腺肤.其中肝郁脾虚型13例,肝胆温热型10例,脾肾阳虚型8例,瘀血阻络型8例.肝肾阴虚型9例。免疫散射比浊法测apoA;和apoB.结果愈肝口服液能够升高慢性乙肝患者血清apoA,和apoB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P<0.05~0,01),对apoA;和apoB的比值具有改善作用(P<0.05);中医辨证以肝郁脾虚型、肝胆湿热型、肝肾阳虚型疗效较好.结论意肝口服液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apoA;和apoB水平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检索近5年国内外慢性乙型肝炎证型的相关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6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和评价。结果在文献中出现频次前5位的证型依次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湿热中阻;在病例总数统计中,分布前5位的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将湿热中阻、肝胆湿热、湿热内蕴以"湿热蕴结证"统括,则其病例数比例最大,肝郁脾虚证居次,此2组与其余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湿热蕴结和肝郁脾虚是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的证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瘀血阻络证型与肝组织病理学以及与TGF-β1/BMP-7比值的关系。[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选取瘀血阻络型38例作为观察组,30例肝郁脾虚证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血清HBV DNA,采用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和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acid,mRNA)。[结果]瘀血阻络组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的中、重度率(即≥G3)为65.79%,显著高于肝郁脾虚组(P<0.05);瘀血阻络组肝组织中重度纤维化≥S2所占比例为87.84%;肝郁脾虚组表现为轻度纤维化,S0-1占8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瘀血阻络组TGF-β1/BMP-7比值为7.68,较肝郁脾虚组0.38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瘀血阻络证型肝组织病理以中重度为主,其TGF-β1/BMP-7比值显著高于肝郁脾虚型(P<0.05)。  相似文献   

15.
血清透明质酸含量测定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与中医分型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告58例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中医分型与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其升高程度依次为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湿热中阻型<瘀血阻络型.本文认为湿热中阻,瘀血阻络两型是肝纤维化的关键.其中湿热是肝纤维化的启动因子.瘀血则是肝纤维化的主要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9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FOA-1、aPOB水平,结果发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POA-1、aPOB水平均降低,尤其以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下降明显;在中医辨证分型中,肝肾阴虚型的水平下降幅度最大,其次是瘀血阻络型和脾肾阳虚型,下降幅度最小的是肝郁脾虚型和肝胆湿热型;aPOA-1/aPOB值在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及肝肾阴虚型患者中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HBV-YMDD变异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可统计的100例服用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肝郁脾虚组40例,涅热中阻组20例,肝肾阴虚组20例,瘀血阻络组20例。分别检测肝功能、乙肝三系定量、HBV-DNA定量、YMDD变异。比较6、12、18个月时各组的ALT、AST、TBlL,HBeAg转阴率,HBeAg/HBeAb转换率,YMDD变异率。[结果]各组HBV-YMDD变异发生率6个月时无差异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18个月时,瘀血阻络组最高,肝肾阴虚组次之,肝郁脾虚组和湿热中阻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HBV-YMDD变异发生率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常规易测检验指标与中医辨证论治的关系。方法筛选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五组证型慢性乙肝患者各35例,同时选择健康人25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等指标。结果①红细胞参数:RDW:湿热中阻型、瘀血阻络型分别与对照组、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V :湿热中阻型、瘀血阻络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小板参数:PLT:湿热中阻型、瘀血阻络型分别与对照组、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郁脾虚型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湿热中阻型、瘀血阻络型分别与对照组、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郁脾虚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红细胞参数MCV/RDW、血小板参数PLT/MPV四种指标与慢性乙肝证型有一定相关性,以瘀血阻络型最甚、湿热中阻型次之,可作为慢性乙肝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为慢乙肝)患者肝组织病理特点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型运用于判断慢乙肝纤维化程度提供客观材料。[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丽水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310例慢乙肝患者,监测肝组织病理活检肝纤维化指标,观察上述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310例慢乙肝以肝郁脾虚型居多,其次为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而肝郁脾虚型、湿热中阻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都以S2期纤维化为主,瘀血阻络型以纤维化S4期为主;212例轻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相对平和质在纤维化≥S2间具有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乙肝患者肝组织病理及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医证型与客观的肝组织病理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辨舌分型治疗无临床症状慢性乙型肝炎42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辨舌分型治疗无临床症状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患根据舌诊分为肝郁脾虚型、肝经湿热型和瘀血阻络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与对照组逍散加味治疗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在降低ALT及乙肝病毒的转化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辨舌施治是治疗临床无症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