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肿瘤介入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目标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肿瘤介入科 2 0 0 1年~ 2 0 0 3年总住院 1895例次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生医院感染 95例次 ,感染发生率依次为呼吸道 64例次 (67.3 7% ) ,胃肠道 14例次 (14 .74% ) ,血液系统 (含菌血症和血管相关性感染 ) 6例次 (6.3 2 % ) ,真菌感染 6例次 (6.3 2 % ) ,腹腔感染 3例次 (3 .16% ) ,泌尿系感染 2例次 (2 .10 % )。住院时间长、老年、化疗、各种侵袭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缩短平均住院日 ,严格无菌操作 ,加强对化疗后患者的保护性隔离及支持治疗 ,有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医院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3072例肝病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析。结果:医院例次感染率为6.12%,感染时问多发生在住院的2-20d(60.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45.8%),其次为腹腔内组织感染(14.4%)。结论:年老、重症肝病、住院初期、基础疾病严重、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5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56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予以调查分析和统计,分析患者有无发生感染以及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56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20.51%;32例患者中部分患者出现一次以上的感染,发生感染的次数共有40次,发生率为25.64%;年龄段分布、男女比例、基础疾病、住院天数、侵入性诊断与治疗、抗生素的应用均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非常多,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危险因素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免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采取主动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2008年9月~2009年9月我院1142例肿瘤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142例肿瘤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83%,高于同期住院患者感染发生率。78例感染病例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4.87%。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31.2%),葡萄球菌属(18.8%),假单胞菌属(15.6%),白色假丝酵母菌(9.4%)等。放疗化疗容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住院时间越长,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使用2种或2种以上抗菌药物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25%。结论:加强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是预防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化疗后患者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发生感染20例,感染率33.33%,其中呼吸系统感染占13.33%、泌尿系统占8.33%、消化道占11.67%;检出病原菌4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37.50%、革兰阳性菌占30.00%、真菌占32.5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时间长、血清白蛋白偏低、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肿瘤晚期是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较多,高龄、住院时间长、血清白蛋白低、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肿瘤晚期是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广西玉林市妇幼保健院2007~2008年医院感染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岸英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125-126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状况,以便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2007—2008年在我院所有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收集每月监测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007~2008年医院感染共监测21 994名住院患者,医院感染249例次,医院感染率为1.13%。感染例次的科室分布:新生儿科占45.38%;儿科占31.32%;妇科占16.47%;产科占6.83%。感染例次的部位分布,前四位为下呼吸道占33.33%;上呼吸道占28.91%;口腔占14.86%;胃肠道占6.02%。结论医院感染以呼吸道为主,以儿科系列为主,加强儿科系列呼吸道感染防护措施,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对4309例血液病科患者进行调查,对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3例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首位,为59.7%;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52.7%,革兰阳性球菌占34.5%,真菌占12.7%;年龄、化疗、白细胞低、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使用及住院天数等因素均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病患者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增加了感染发生的概率,应根据其疾病特点采取积极、全面综合性防控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张红 《包头医学》2010,34(2):101-102
目的:总结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探讨防范和减少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6年1月1日~2008年12P]31日在肿瘤内科住院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971例肿瘤化疗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44例,感染率4.9%,占医院感染的46.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治疗以及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有关。加强保护性隔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减少侵入性治疗以及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可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县级医院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与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26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化疗后发生医院感染32例,医院感染率14.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48.8%,肿瘤类型以肺癌居首占34.5%,医院感染与年龄及住院时间有关,并随肿瘤化疗疗程的增加,白细胞总数的下降而上升,广谱抗茵药物的长期使用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化疗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高,针对易感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封玲 《大家健康》2016,(4):291-291
目的:探究医院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综合 ICU 患者1200例。结果:在1200例综合ICU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有9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8.08%,因发生医院感染而死亡的死亡率为21.6%,没有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有1103,因未发生医院感染而死亡的死亡率为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综合ICU 患者呼吸道、呼吸道、泌尿道、血液、胃肠道、口腔、皮肤黏膜等部位感染率分别为51.5%、25.8%、8.25%、5.15%、3.1%、4.1%、2.1%;医院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住院时间、导尿管等。结论:医院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减少危险因素是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932例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内感染率,例次感染率,死亡率分别为22.6%、35.8%、15%。感染部位呼吸道最多49%。结论:住院时间长、放化疗结合、老年肿瘤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院内感染,应采取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12.
陈萍  刘丁  邓少丽 《重庆医学》2006,35(23):2127-2129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某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发生的院内获得性肺炎287例肿瘤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肿瘤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NP)感染病死率为14.3%。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免疫抑制治疗、手术、住院时间、抗茵药物应用时间、呼吸道插管。结论肿瘤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引起临床重视,尽可能控制该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张大建  靳松 《新疆医学》2007,37(4):35-36
目的:监测腹部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应用前瞻性方法,监测术后病人的切口部位,置管引流,免疫抑制剂治疗及导尿冲洗护理等,填登统一调查表。结果:调查366例腹部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2人,132例次,感染率为30.6%,例次感染率为36.07%,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手术切口;腹腔;泌尿道;胃肠道;皮肤软组织和全身。结论:前瞻性监测术后病人医院感染实际发生率明显高于回顾性,常规监测中较高的感染漏报率和较低微生物标本送检应引起足够重视。术后切口置管引流,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和总结我院肿瘤内科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状况以及感染的主要触发危险因素,为今后化疗患者感染的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的120例化疗患者,总结感染状况、原因和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7例感染,感染致死亡l例。病原体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感染主要由大肠杆菌引起。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肿瘤的发生部位、侵入性操作以及抗生素的大量长期使用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肿瘤化疗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的风险很高。因此,预防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医院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龚翠平  胡潺潺  张蓉 《河北医学》2013,(8):1257-1259
目的:分析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医院感染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管理措施。方法:对2009年肿瘤放化疗科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70例进行医院感染回顾性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并改进护理和管理方法,2010年采用改进的方法对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患者(90例)进行护理与管理并将两年导管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7.14%,其中局部感染4例(5.71%),局部伴血行感染1例(1.43%),2010年2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2.22%,均为局部感染。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建立科学严密的护理管理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六部洗手法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可有效预防和减少中心静脉置管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肿瘤介入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肿瘤介入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参照卫生部编印的《医院感染诊断(试行)》采集病例,采用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资料统计与分析。结果:共监测1 786例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13例(37.14%),其他部位6例(17.14%),泌尿道感染5例(14.29%)。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21例(60.00%),真菌9例(26.67%)。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放化疗、介入等侵入性操作多、广泛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是减少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并提出医院感染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4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对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危险因素及感染部位等。结果:在抽查的24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共有2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8%。研究表明,预防抗菌药物的使用、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合并疾病及年龄等与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感染发生率有关,在本研究中,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感染发生率依次为13.5%、21.3%、16.7%、14.3%、16.4%。结论: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较高,危险因素多,一旦发生感染,将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通过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找出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对策,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将我院心内科2002、2003,2004年3年间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发生医院感染57例65例次的患者做为心哀感染组:随机抽取3年间因心力衰竭住院而未发生医院感染的惠者35例做为心袁未感染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感染发生率7.73%,例次发生率8,82%,明显高于3年我院平均医院感染率5.93%(X^2=4.14,P〈0.05)。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最多占41.54%,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占24,62%,胃肠道感染居第3位占13.85%,心功能状态与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关。结论心力衰竭息者为医院感染易感人群,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与年龄、住院天数.心功能状态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对心力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控血液科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血液病中心收治的484例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484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72例,256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5%,52.8%,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血液、和下呼吸道为主,分别为20.3%、16.4%、14.8%,67%的感染发生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住院时间长是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化疗及住院时间与感染呈正相关,做好化疗期间及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护理,能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及时了解ICU住院患者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实际发病情况,便于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在全院综合性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基础上,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9年1—12月外科ICU收住患者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外科ICU3930例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75%,患者日感染率为14.13‰,经病情严重程度(ASIS法)调整后的感染发生率1.34%,患者日感染率6.89‰。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14.93‰)。经过干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由上半年16.14‰降至下半年13.59‰。结论:针对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和重点部位开展目标性监测,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增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