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尤其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其治疗成功率为80%~85%。多数研究报道显示,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改善气促等症状,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和低氧血症,减少气管插管,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我们对73例因COPD急性发作引起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以呼吸衰竭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以呼吸衰竭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认识。方法对8例以呼吸衰竭为首发表现的PM和DM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放射学特点,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呼吸衰竭先于皮肤和肌肉症状出现2周一3个月全晌片及胸部C7检查示肺部间质病变,积极子甲泼尼龙冲击、抗感染及纠正呼吸衰竭等综合治疗,5例患者病情仍进行性加重,3个月内因呼吸衰竭死亡;3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但其中1例0.5年后冉发呼吸困难,治疗无效死广、结论PM和DM其肺部病变的发生率约为5%-30%、、在临床上约有4%的患行肺部病变先于皮肤和肌肉症状小现,其肺部病变起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出现呼吸衰竭,皮质激素虽能暂时改善症状,但其预后均不佳,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3.
免疫抑制患者逐年增多,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其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增高,其中肺部感染尤为常见,成为并发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cute 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AHRF)。对其进行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病死率高达50%-100%。而患者往往死于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相关的各种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YAP)、感染性休克等。故避免气管插管、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改善这类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方法呼吸衰竭的患者建立有创人工气道并应用机械通气的方法,治疗41例此类患者,依据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等评价疗效。结果有效25例,有效率60.9%,自动出院43例,死亡12例。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机械通气期间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呼吸参数的合理调节。感染的针对性治疗等,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重症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星宇 《内科》2008,3(2):166-167
目的探讨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70例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结果(1)重症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以低氧血症为特点,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高二氧化碳血症。(2)70例重症肺结核中以肺部感染为诱因者32例(45.71%),其他诱因为咯血14例(20.00%)、病灶进展13例(18.57%)、气胸11例(15.71%)。(3)70例均合并呼吸衰竭,其中Ⅱ型呼衰63例(90%),Ⅰ型呼衰7例(10%)。均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MOF)33例(47.14%)。(4)经常规治疗70例中有51例缓解,19例死亡。第一次呼吸衰竭至死亡时间平均为2.6年,并发MOF者病死率高达82%。结论重症肺结核易导致呼吸衰竭,肺感染为最常见诱因,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及早发现肺内感染及呼吸衰竭,及早应用抗生素及综合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脑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诱发电位方法检测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发生临床肺性脑病前脑功能的改变。方法对28例老年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无肺性脑病临床表现的患者、20例老年肺炎患者及30例老年健康人同时进行脑干听觉、体感诱发电位(BAEP、SEP)检查。结果BAEP异常:肺心病组23例(82%),肺炎组7例(35%);SEP异常:肺心病组24例(86%),肺炎组8例(40%)。经统计学检验,肺心病组BAEP、SEP与健康组、肺炎组差异有显著性,肺炎组与健康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有脑干功能受损和弥漫性脑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东莨菪碱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肺心病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72例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治疗组3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东莨菪碱联合前列腺素E1,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3例,总有效率85.7%,对照组37例,总有效率45.9%,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1周后PaO2、PaCO2和SaO2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 应用东莨菪碱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急性农药中毒居我国急性中毒发病人数的首位,其中70%-80%为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病死率超过10%。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主要死亡原因。我们对12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在机械通气撤机前,进行了呼吸驱动和呼吸肌力的测定,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睡眠、无创通气与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本身对呼吸衰竭有重要影响,尽早对夜间的呼吸紊乱进行干预可能逆转或预防白天呼吸衰竭的发生。无创通气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进行呼吸衰竭治疗时,既要考虑睡眠对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副作用的影响,也要重视其对患者睡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与方法。方法以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26例,观察疗效及探索有效方法。结果正确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有着较高的成功率(73%)。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50例呼吸衰竭患者的血磷测定结果,并同步行血气分析检查,发现50例中有36例发生低血磷,占分析病例的72%,其中有12例入院时血磷正常,经治疗后发生低血磷,占24%,而所有低血磷患者均存在不同类型的酸碱紊乱,其中又以入住RCU病房,行机械通气前血气为呼酸型酸碱失衡患者经机械通气后出现呼碱型酸碱失衡患者血磷降低尤为显著,此结果表明呼吸衰竭患者极易发生低磷血症,一部分患者发生在治疗后,其中又以机械通气后碱血症患者的血磷下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QTc间期延长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预后关系。方法 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56例,观察其QTc间期延长与不延长者呼吸衰竭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QTc间期延长患者的呼吸衰竭率和病死率高于QTc间期不延长的患者,分别为52.5%vs 20.6%和20.3%vs 5.2%,P<0.01。结论 QTc间期延长可能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无创正压通气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实践表明,有23%~32%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可能合并急性肺损伤和(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应用低潮气量的肺通气保护策略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SARS呼吸衰竭已得到广泛认同。但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应用价值在国际上尚存争议。在SARS暴发早期,中华医学会出版的相关指南中推荐尽早应用NPPV以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患者氧化,抗氧化的特点,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比色法对20例正常对照者和12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丙二醛(MDA)进行测定。结果①与正常对照者相比,氧合正常的肺结核患者血清SOD、GPX降低,MDA增加(P〈0.01或0.05)。②与氧合正常的肺结核患者相比,合并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患者的SOD、GPX降低(P〈0.01),MDA相接近(P〉0.05);此外,呼吸衰竭组SOD、GPX和MDA与低氧血症组相接近(P〉0.05)。③Ⅰ型和Ⅱ型呼吸衰竭组SOD、GPX和MDA相接近(P〉0.05)。④当肺结核患者SOD测定值低于正常平均值减2倍标准差、GPX测定值低于正常平均值减1倍标准差、MDA测定值高于正常平均值加2倍标准差时,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60%(P〈0.01)、61%(P〈0.01)和5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PX降低与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的发生最为密切相关(P〈0.01)。结论血清抗氧化酶括性降低、氧化代谢产物增高是肺结核合并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患者氧化/抗氧化的特点,而且是导致此合并症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无创通气治疗COPD所致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由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引起Ⅱ型呼吸衰竭而出现昏迷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呼吸道分泌物不多的COPDⅡ型呼吸衰竭引起昏迷的患者进行无创双水平正压(BIPAP)通气,观察上机前和上机后2小时及上机后10小时的神志、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成功脱机率,有创通气上机率。结果47例中38例(81%)进行无创通气后2、10h,神志、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均有显著性改善,并成功避免了有创通气,这其中包括3例肥胖患者(BMI≥30)。9例(19%)加重患者。结论呼吸道分泌物不多的COPDⅡ型呼吸衰竭昏迷患者无创通气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伴有肥胖的患者选择无创通气应慎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深圳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长期家庭氧疗(LTDOT)状况及用氧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深圳市8家综合性医院住院的16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1600例患者中475例(30.1%)未实施氧疗,1125例(69.9%)实施氧疗,其中只有253例(22.5%)达到LTDOT的治疗要求,完全了解氧疗相关知识的只有21.7%~41.8%.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LTDOT知识严重缺乏,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呼吸专科医师应加强LTDOT的健康宣教,教育和指导患者正确的氧疗并开详细的氧疗处方.社会上应有更多的人关心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给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LTDOT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疾病,患病率高达7%~13%,同时由于它是一种潜在的致死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随着病程的发展,患者还可出现高血压、心律失常、呼吸衰竭、脑血管意外,甚至睡眠时猝死。笔者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本科收治100例OSAS患者,对其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并实施护理干预,促使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衰竭的疗效. 方法 将321例无心肺复苏、呼吸停止、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需紧急气管插管,平均年龄(75.6±12.2)岁伴呼吸衰竭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配给予NPPV(162例)或标准氧疗(159例)作为呼吸衰竭救治方法,比较其插管率、呼吸衰竭控制率及病死率,筛选影响因素. 结果 全部患者中,90%为Ⅰ型呼吸衰竭,NPPV组治疗失败插管率低于标准氧疗组(46.9%比64.2%,x2=9.652,P<0.01),但两组呼吸衰竭控制率无差别(77.9%比72.3%,x2=1.274,P>0.05),30 d病死率及90 d累积生存率亦无差别.NPPV治疗失败者病死率高于成功者(48.7%比11.6%,x2=26.900,P<0.01).NPPV治疗失败、简易急性生理评分和年龄高、多肺叶病变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NPPV 可降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Ⅰ型呼吸衰竭的插管率,但总体疗效并不突出,应用时需警惕延误插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患者及家属不接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探讨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重度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结果在有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指征的COPD重症呼衰患者不愿接受该治疗的患者中,选用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仍可挽救51.5%以上的患者。结论在有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指征的COPD重症呼衰患者中不愿接受该治疗时,如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使用得当,也可取得明显的疗效,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动脉血乳酸清除率(LCR)与老年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98例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的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74例、死亡组24例,对比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早期(6h以内)的LCR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存活组的机械通气治疗6h以内的APACHEⅡ、PaCO2值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7、13.983,P<0.05).存活组的机械通气治疗6h以内的LCR、pH值、PaO2、PaO2/FiO2值均显著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20、7.487、8.825、4.828,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LCR是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0.404,P<0.05),APACHEⅡ是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1.392,P<0.05).动脉血LCR预测老年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为83.04%、特异度为86.92%,临界值为1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结论 监测老年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LCR对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