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HO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肥厚性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其临床表现可为心悸、胸痛、晕厥、心律失常等 ,约有 5 0 %的HOCM病人可能发生猝死。由于肥厚间隔心肌将左心腔分为左室心尖部高压区及主动脉瓣下低压区 ,造成主动脉瓣(即LVOT)的压力阶差 (PG)。HOCM治疗包括 :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 ,后者包括手术治疗(肥厚间隔切开 -切除术 ,心脏移植 )及介入治疗 (双腔起搏器治疗及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 )。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 (PTSMA)是国际上近几年才开展的新技术 ,由英国医生Sigwart于 199…  相似文献   

2.
022肥原性梗阻型心肌病外科治疗近期及远期效果[HericB,等.JThoracCardicvascSurg,1995,110:195]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病因尚不清楚,其病变特点是室间隔肥厚而导致左室流出道(LVOT)梗阻。传统治疗采用...  相似文献   

3.
20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应用右室起搏治疗后显示收缩期二尖瓣前向运动(SAM)及左室流出道(LVOT)血流速度显著减轻(P〈0.001),LVOT明显增宽,左室舒张末压及LVOT压力阶差显著降低(P〈0.001),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明显增加,症状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提示右室起搏通过室间隔预先激动导致在收缩早、中期与左室后壁呈反向运动,使LVOT增宽、血流速度减慢,从而消除Venturi氏效应及SAM  相似文献   

4.
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HOCM)是一种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动态性左心室流出道 (L VOT)梗阻为特点的心肌病 ,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难治性心绞痛、晕厥甚至猝死 ,预后极差。传统的负性肌力药治疗效果欠佳 ,外科手术切除肥厚的心肌及二尖瓣置换术、DDD起搏器植入术常因危险性高或耗资大而难以实施 [1] 。 1995年 ,英国皇家 Brompton医院 Sigwart[2 ] 首次报告了非手术心肌化学消融术 (Non- surgical My-ocardial Chemical Reduction) ,即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um Ablation;PTSMA)治…  相似文献   

5.
中年女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较常见,仅次于冠心病,以左心室(右心室)呈非对称性的室间隔肥厚为特征,导致主动脉前庭收缩期压力阶差(LVOTPG),致心律失常和猝死较常见<'[1]>.目前常用药物、双腔起搏器等治疗方法,但存在药物不良反应、起搏无效等问题<'[2]>.经皮冠状动脉室间隔消融术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一种新术式,其实质是经皮穿刺进入,使用化学方法使室间隔肥厚程度减轻,主动脉前庭增宽,达到降低收缩期压力阶差、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3]>.本文拟监测消融术后心肌酶的变化及相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6.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导管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 )是近年来介入性心脏病学的一个新进展。它通过非外科手术方法 ,消除流出道肥厚心肌 ,解除流出道梗阻。我院已完成HOCM化学消融术 2 4例 ,现对其并发症进行报道。1 材料与方法2 4例患者 ,男性 13例 ,女性 11例 ,年龄 (11~56 )岁 ,平均年龄 (31 6± 18 3)岁 ,平素有活动后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查体 :于患者胸骨左缘 3、4肋间可闻及Ⅲ级以上收缩期杂音 ,心脏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流出道狭窄征象 (左心室流出道内径≤ 7mm ,SAM征阳性 ) ,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比≥1 3,超声心…  相似文献   

7.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选择性间隔消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M)原因不明,多认为是与遗传有关的原发性心肌病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甚至猝死等。近端肥厚的室间隔收缩以及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SAM),造成严重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梗阻程度决定了临床症状和预后。有资料报道,未经治疗或仅药物治疗者,年病死率为17%~40%,其中有5%发生猝死。因此,如何选择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一直是心血管界颇受关注的课题。近年来,治疗HOM的方法学不断创新,除传统应用药物治疗(β阻滞剂、异搏定、双异丙吡胺、胺碘酮等)以及外科手术切断肥厚心肌和(或)二尖瓣置换术缓…  相似文献   

8.
经皮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评估经皮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PTSMA)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HOCM)的临床疗效 ,并总结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理。1 资料与方法 :4例患者中 ,男 3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4 2 5± 16 4 )岁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均提示HOCM。术前安置临时起搏器 ,测量左室 主动脉内压差 (LV AOPG) ,小于30mmHg(1mmHg =0 133kPa)时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后再次测量 ,当压差≥ 70mmHg时进行化学消融。用Sigwart法行PTSMA ,注入体积分数为 99%的无水酒精 ,消融间隔支前后记录LV AOPG、心电图变化及…  相似文献   

9.
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的参考意见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8  
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HOCM)由英国医生Sigwart于 1995年首次应用于临床 ,现国际上累积病例数近千例。目前多数作者将其称为percutaneoustransluminalseptalmyo cardialablation (PTSMA) ,其他称谓还有transcoronaryablationofseptalhypertrophy (TASH )或nonsurgicalseptalreductiontherapy(NSRT) ,我们建议使用前者。我国 1998年由赵林阳教授等首次报告 ,…  相似文献   

10.
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在急性期的效果。方法对52例确诊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进行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并于术前、术后急性期进行超声心动观察。结果41例患者介入治疗成功,成功率为78.8%。术前超声观察室间隔平均厚度(22.96±5.15)mm,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92.64±38.69)mm Hg(1mm Hg=0.133kPa),术后急性期(4.8±3.2)d,室间隔平均厚度(21.27±4.64)mm,较术前比变薄,P<0.05;LVOTPG(51.79±38.99)mm Hg,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结论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在急性期可使室间隔平均厚度降低,收缩期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1.
李占全  金元哲 《山东医药》2002,42(10):60-62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HOCM)是因其肥厚的心肌造成左室流出道 (LVOT)梗阻而得名。研究发现[1、2 ] ,肥厚间隔心肌可以不影响 LVOT,不形成 LVOT压力阶差 (约占 3 / 4) ,也可以影响 LVOT,形成 LVOT压力阶差 (约占 1/ 4) ,后者即为HOCM。目前 ,所有的治疗方法均不能彻底根治 HOCM。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防止猝死是其治疗目的。因此 ,无临床症状的患者是否需要治疗 ,至今尚无明确的循证医学答案。本文就 HOCM介入治疗 (双腔起搏器治疗及经皮经腔肥厚间隔心肌消融术 )的临床进展情况作一综述。1 经皮经腔间隔心肌消融术 (PTSM…  相似文献   

12.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告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术中、术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 ,探讨其原因和机制 ,总结经验、教训 ,以期减少其发生。方法 :2 0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用Sigwart法行化学消融术 ,观察术中、术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结果 :2 0例患者中合并下壁急性心肌梗死 2例 ,前壁心肌梗死 1例 ;术后心室颤动 1例 ;永久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1例 ;术后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 1例 ;术中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栓塞 1例。结论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及术后可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 ,明确靶血管与消融心肌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一支或多支间隔支动脉行化学消融 ,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是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室流出道狭窄,并由此引起梗阻症状为特点的心肌病。降低左室流出道压差是临床治疗有症状HOCM患者的目标,经皮经腔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介入治疗方法,创伤小、安全性高,并能取得与外科手术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相对常见的遗传性疾病,表现为非全身或心脏因素引起的心室肥厚.多数患者没有症状,部分出现流出道梗阻,仅有小部分患者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药物有效剂量内引起严重不良反应,需要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近年来.通过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有症状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者,可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化学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 例经导管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PTSMA)治疗HOCM 的资料。着重术前、后的心理、身体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22例PTSMA 经过围手术期的医疗、护理,均获成功,1例发生永久性Ⅲ°房室传导阻滞,6例出现右束支阻滞,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经导管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疗效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相对常见的遗传性疾病,表现为非全身或心脏因素引起的心室肥厚.其在各种族均有发病,男女比例类似.近年来,通过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有症状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可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机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肥厚型心肌病 (HCM)临床上较多见 ,其主要表现为室间隔与左室后壁的异常增厚 ,伴流出道梗阻则是其一种特殊类型。它是以非对称性肥厚和心室腔变小为特征的心肌病变。我院 1999年 5月~ 2 0 0 2年 8月确诊的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HOCM)共 3 2例 ,进行了心电图及彩超检查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3 2例均系住院患者 ,其中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 2 2~ 5 9(平均 41)岁。入院后均行心电图及彩超检查。心电图用福田FCP - 410 1型 12道同步记录仪。彩超检查采用美国AcusonAspen彩色多普勒显像仪 ,探头频率 3MHz。2 结…  相似文献   

18.
<正>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以心室肥厚为特征,常为不对称性肥厚多累及室间隔,导致左心室血液充盈及射血受阻、心肌舒张期顺应性下降。根据左心室流出道(LVOT)有无梗阻又可分为梗阻型和非梗阻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全球发病率约为1/500[1]。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或晕厥,心源性猝死成为35岁以下人群猝死的首要原因[1,2]。因此,  相似文献   

19.
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原发性心肌病(idiopathic cardiomyopathy)中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ic cardiomyopathy;HCM)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肥厚的心肌造成左室流出道(1eft vertricular outflowtrait;LVOT)梗阻而得名,该病虽已认识百年,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药物治疗是传统的治疗,主要是抑制心肌收缩的负性肌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但仍有许多病人症状控制不理想,活动耐量明显受限。非药物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肥厚室间隔切开一切除术、心脏移植术、二尖瓣置换术)及介入治疗(双腔起搏器植入术、ICD治疗及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本文复习近年来国内外非药物治疗方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0.
经皮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是通过介入方法,用无水乙醇消融梗阻肥厚的室间隔心肌相关动脉,造成室间隔心肌局限性的治疗性梗死,使室间隔变薄,局部收缩功能下降,左室流出道(LVOT)扩大,降低或消除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从而改善临床症状。2001年5月21日我们为1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成功施行了PTSMA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