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骨折历史悠久,治疗方法总体可分为内治法,外治法,超声波中药离子透入,综合治疗。内治法主要有单味中药治疗、中成药内服、自拟方、古方的应用,外治法主要分为中药外敷和中药熏洗。笔者就中医药治疗骨折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中医内治法1单味中药应用临床上应用单味补肝肾强筋骨中药调节骨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骨痂的生长,从而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机之本为血瘀,活血化瘀是本病的根本治法。中医治疗已在临床广泛使用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主要包括辨证论治、周期疗法,外治法又可分为中药灌肠、针灸、局部给药等不同治法。中医治疗内异症能有效减轻和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内异症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愈输卵管梗阻87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祥云 《中医杂志》1989,30(7):33-35
本文重点对中医药治愈87例输卵管梗阻患者的治法用药进行分析。作者认为,治疗本病除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外,还须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配合应用外治法、益气法、调经法。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祛瘀法始终是主要治法,配合中药肛门灌注外治和调经中药的使用,可以提高本病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金季玲教授运用中药治疗运用中药内服、外治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经验。方法:内治法以调补肝、肾脏为主,采用滋阴润燥,养血祛风之法;外治法则以清热祛湿、祛风止痒为主。结果:本病病因与肝肾精亏,外阴失养有关。治法则运用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内治法以调补肝、肾脏为主,外治法则以为主。结论:运用中药内服、外治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能明显改善本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学对糖尿病足的研究与探索,出现一系列效果颇好的中医药特色疗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治法、中药外治法、针刺法、中医穴位按摩法等。现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相关疗法综述如下,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臁疮隶属难愈性溃疡的范畴,因其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极其重要,臁疮治疗主要分为外治法、内治法及其他疗法。在臁疮的临床治疗中,笔者通过查阅古籍医书及近几年的临床治疗文献,整理发现中医外治法[1]占主要作用,内治法及其他疗法起辅助作用。本文主要是将外治法中的中药熏洗、外敷、缠缚法、刺血法等对臁疮的治疗优势进行概述。中药熏洗、外敷法可使有效成分直接透过皮肤吸收,简单易操作且安全性高;缠缚法和刺血法主要是通过对局部血液的某种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深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文雄 《河南中医》2014,(12):2440-2441
膝骨关节炎以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主要有:中药内治法,中药外治法,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疗法,其他疗法及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8.
康文贵 《中医药导报》2002,8(6):357-357
分析了骨折致关节僵硬的常见病因 ,并认为综合运用以中药口服内治法及以薰洗按摩、针灸理疗及手术松懈等为主的外治法 ,对骨折后的关节僵硬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方法主要有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其中,中医内治法包括分脏腑论治和分证型论治,分脏腑论治有从肺论治、从脾论治、从肾论治等;分证型论治分为外感风寒型、风热郁肺型、脾气虚弱型、肾气亏虚型等.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滴鼻法、针刺疗法(包括毫针刺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  相似文献   

10.
刘婷婷  殷姣  王卉  关如东 《河南中医》2022,42(3):481-486
古代医籍中有关"护场"的记载,原用于描述疔疮的临床表现以及判断病情预后转归的吉恶,应用范围较为局限.目前,护场理论广泛应用于臁疮、褥疮、肿瘤、糖尿病足等疾病的治疗中.治法包括外治法和内治法,其中外治法包括中药外用、负压疗法、物理疗法、红光疗法、熏灸法、清创法、银离子敷料疗法等;内治法通过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以促使体内大...  相似文献   

11.
骨折致关节僵硬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康文贵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6):357-357,360
分析了骨折致关节僵硬的常见病因,并认为综合运用以中药口服内治法及以薰洗按摩,针灸理疗及手术松懈等为主的外治法,对骨折后的关节僵硬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从辨证论治、专方专用、中成药治疗等内治法和针刺拔罐疗法、穴位埋线法、中药熏洗、中药外涂法等外治法两方面概述了近10年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情况。参考文献32篇。  相似文献   

13.
骨转移癌最主要症状是顽固性疼痛,并可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治疗骨转移性癌痛包括内治法及外治法。其中内治法为中药内服,主要起到化痰散结、温阳通络、活血化瘀、补肾填髓等功效;而外治法则包括中药外敷、膏剂外敷、针灸、点穴、中药注射及超声电导药物透射等。中医治疗本病具有止痛效果明确、价格低廉、方法多样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中医对外伤骨折病的内治,一般采用三期分治法,初期称为“活血化瘀期”,中期称为“和营续骨期”,后期称为“壮筋坚骨期”。三期之中,初期的内、外治法尤为重要,只有初期打好基础,对中、后期的治疗才有可能取得满意疗效。为更好地探索出外伤骨折初期的内治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对外伤骨折病的内治,一般采用三期分治法,初期称为“活血化瘀期”,中期称为“和营续骨期”,后期称为“壮筋坚骨期”。三期之中,初期的内、外治法尤为重要,只有初期打好基础,对中、后期的治疗才有可能取得满意疗效。为更好地探索出外伤骨折初期的内治法。  相似文献   

16.
壮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法众多,经验丰富,故对近20年壮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进行整理,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壮医治疗方法主要分为外治法、内治法以及综合疗法3种,外治法以使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及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居多,内治法所用壮医经验方均以壮药为主配伍部分中药组方,综合疗法则以一两种外治法配合壮医经验方共同治疗,其中壮医在运用外治法、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中相对深入,而运用壮医经验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报道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7.
哺乳期乳腺炎是产妇常见的一种哺乳期症状,中医学认为属"乳痈"范畴,本文旨在对近十年国内中医药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研究作一综述,主要包括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兼治法;内治法包括郁滞期、成脓期及溃后期;外治法包括药物外敷法、推拿疗法、针灸法。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常采用内治法、外治法及综合疗法等。辨证论治、周期疗法、经方、名方、单验方、中成药等为常用的内治法;灌肠法、针灸、穴位注射、外敷法、离子导入等为常用的外治法。综合疗法则为内治法和外治法相结合的运用方法。指出该病缺乏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且基础临床实验较欠缺,药物作用机理尚不明确,今后需进一步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怡憬  戴海安 《河南中医》2021,41(4):645-648
中医药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法主要有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其中,中医内治法按剂型可分为:中药汤剂、中成药制剂、中药注射剂等;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中药穴位贴敷、艾灸、针刺等。目前,对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仍不规范,尚未形成一套固定的、公认的、统一的标准,在遣方用药、剂量选择、随证加减等方面,随意性较大,治疗结果难以重复。因此,需尽快完善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规范化辨证与治疗体系,以提供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综述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定义、西医对其认识、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辨证分型、实验研究概况,应用中药复方内治法在抑制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纠正代谢紊乱、改善微循环、抑制胶质细胞激活以及中药复方外治法治疗该病等方面的相关机制研究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希望为今后临床应用中药复方内、外治法治疗及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