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胃气很早就用于评估危重症患者的预后转归。急性胃肠损伤(AGI)指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有胃气则生”,因而保胃气在AGI治疗中贯穿全程。虚实夹杂引起中焦气机逆乱是AGI的病机特点,早期邪盛为主应祛邪泻实和调畅气机以及时遏制邪损胃气,其中邪实多责之于热、瘀、湿,同时少佐补益脾胃之药以顾护胃气;后期脾胃亏虚为主应补养脾胃增益胃气,鼓动正气祛邪和兼清余邪。“留得一分胃气便留得一份生机”,正确把握祛邪扶正的时机和方向,运用中医药保胃气以期为AGI患者争取生机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正> 一、问饮食口味异常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脾胃为后天之本,病人饮食多少,喜恶何物,有无渴饮,口味的变异等情况,不只反映脾胃的病变,也能反映证侯的寒热虚实,气血津液的盛衰。 1、食欲:食欲的好坏,反映脾胃的功能,病邪的进退。在病程中,食量渐增,为病情好转,胃气渐复;食量减少、食欲降低为病情加重,胃气  相似文献   

3.
呕吐专篇论述首见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呕吐最易损伤胃气、胃阴,故在辨治过程中,以顾护胃气、胃阴为要。“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无可虑”。祖国医学认为,土为万物之母,脾胃居于中焦,联系上下,对于人体整体的功能有着重要影响,癌症患者正气亏虚,化疗药物作为一种外邪不仅损伤脾胃,还损伤心、肝、肾等脏器的功能,各种因素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虚弱,治疗当以和胃降逆为大法,顺应胃气的生理特性,恢复中焦脾胃的升降功能。同时,脾胃相为表里,一升一降,治胃须治脾,“脾喜刚燥,胃喜柔润”,脾胃协调,胃自安和。以下综合几种常见证型进行论治:  相似文献   

4.
刘完素认为脾胃为万物之母,一身之本,用药注重保护胃气,用温燥以治过盛之湿,寒润以治燥热、干涸,并把胃中润泽置于重要地位;张从正主张用汗吐下法祛陈莝洁肠胃,以保护胃气,并以淡粥养之,以利恢复胃气;李杲提出脾胃为元气之本,升降之枢。凡饮食不节、劳役过度、精神刺激可令气火失调,升降失常,导致脾胃内伤,而精神因素起先导作用,治疗注重升发脾胃阳气;朱震亨认为谋虑神劳,嗜欲无节,思想不遂,恣意饮食,过分劳力,竭力房事,皆可损伤脾胃清纯冲和之气,导致阴阳失调,在滋阴降火之时,重视保护胃气。  相似文献   

5.
舌为脾胃之外候,苔乃胃气之熏蒸,舌苔与脾胃的生理、病理关系尤其密切,脾胃的寒热虚实均可通过舌象反应出来,愈来愈  相似文献   

6.
中医辨证论治之鼻祖的《伤寒论》始终贯穿着保胃气的思想,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发病和辨证论治中的作用,顾护脾胃的思想和保胃气之秘旨贯穿于《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杂病辨证论治体系通篇。从承前启后重视脾胃,六经发病重在脾胃,六经传变脾胃为枢,治疗原则无犯胃气,立法处方法重脾胃,调理脾胃寒热虚实,提出治禁源于护胃,煎服调护顾护脾胃,预后吉凶胃气为本,病瘥调理继培后天等10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四川中医》2021,39(6):4-6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中医药治疗凸显出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刘万里教授对难治性胃食管交流病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以脾胃虚弱为本,气滞、郁热、痰浊、血瘀等有形之邪所致胃气上逆为标,虚实夹杂,不断变化。治疗应以培本固护脾胃为主,降逆调气、疏肝清热、理气化痰、化瘀通络等多法并用,重视预防与调护,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王素玲 《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1):751-752
认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属毒、热、气、痰、瘀、津枯结于食管,胃气通降受阻。本病病位在食管,属胃气所主,涉及脾胃肝肾。属本虚标实证,病初多实,后期多虚,常虚实夹杂。治疗以清热解毒养阴、消肿敛疮生肌贯穿始终,重视气机的调理,清补并举,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介绍原发性肝癌中医辨治经验,认为原发性肝癌为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主要为脾胃虚弱、肝阴亏虚及肾精不足,标实主要为气滞、血瘀、水湿、癌毒,治疗首当辨清虚实之异,分别采用相应治法,并强调健运脾胃、保护胃气当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0.
赵文章 《陕西中医》2003,24(11):1055-1056
胃痛又称胃脘痛 ,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 ;多由忧思郁怒 ,肝木横逆犯胃或饮食劳倦 ,损伤脾胃之气所致。胃痛初起 ,多属实症 ,久者虚实夹杂 ,寒热交错。进而气滞血淤 ,络脉损伤 ,出现呕血 ,便黑等症。根据中医脾胃学说的理论 ,临床中应充分重视胃的功能和特性 ,注意胃和其它脏腑的关系 ,在治疗上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胃”汇也 ,水谷汇聚之所 ,是谓四时之变病 ,死生之要会也。“胃”,是人体脏腑中的重要器官 ,《内经》称它是“仓廪之官”,前人特别强调胃气 ,所谓“人以胃气为本”,说明胃气在人体有其特殊的重要性。胃之所以能纳 ,是依靠胃气 …  相似文献   

11.
金元医家李东垣为补土派之先驱,对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脾胃病的治疗方法有独到的见解,其提出的“胃气主升”“胃气平而上行也”等观点被学者们归纳为“胃气升发”论。后世医家常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升胃降”“胃主通降”,并以此解释李东垣脾胃学说,然而有些结论非李东垣本意。该文借助《黄帝内经》及李东垣著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深入探讨李东垣所言之胃气、胃气升发的生理特性,胃气升发在脾胃功能中的意义,胃气下溜对脾胃病理变化的影响,以及风药在治疗脾胃之气下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痞满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认为痞满病机为脾胃受损,中焦气机升降失调,胃气壅塞而致。本文对痞满的辨证特点加以总结归纳,认为痞满辨证首分虚实,痞满应与胃痛、鼓胀、结胸相鉴别。此外,本文作者结合导师钱会南教授的临床经验与案例,提出痞满的治疗法则为调理脾胃气机升降、行气消痞,并对痞满病各类证型的论治特点进行阐述、分析并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3.
胃气论     
高伟  张智龙 《河南中医》2012,32(9):1118-1118
李东垣创立了中医的脾胃派,其学术思想博大精深。张智龙教授临床重视脾胃,创立调理脾胃针法用于治疗消渴。作者认为治气者,当从阳明胃而论。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于胃气的理解总结而升华,论述了胃气的生理特征及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4.
胃气是人生存的根本,是治疗疾病的关键。脾胃乃人体后天之本,是脏腑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补气养血、调理五脏六腑的关键。临床无论病之虚实,皆不可妄用补泻,须谨记保护胃气的重要性。临床所见各脏腑虚证,皆可从调补脾胃治之。临床实证亦可从实证治之。加刺络放血可去阳明之实证,其机理为调理脾胃气血,使后天之本充足,疾病得愈。医者用针、行针均应时时顾护胃气。  相似文献   

15.
《易经》有言“大哉坤元”,说天地万物以土为最,盖土能生万物也。中医认为脾胃属土,具土之德性。在生理上突出强调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泉”;在病理上突出强调“得谷者昌,失谷者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治疗上突出强调健脾养胃扶土乃一切治法之中根本大法,“治病不察脾胃之虚实,不足以为大医”。笔者以脾胃学说指导临床,以扶上健脾养胃治疗多种慢性疑难杂病,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上下交损治其中慢性疑难杂病可见心肾亏损,水火不济,阴阳俱虚,气血精津皆明显不足的状况,治疗颇为棘手。补L则…  相似文献   

16.
唐江山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霖 《新中医》2004,36(12):9-10
唐江山主任医师认为脾胃病升降失常是基本病机,调畅气机是治疗脾胃病关键,故治疗脾胃病从调畅气机着手。临证运用升脾气、降胃气,使气机通畅;补脾阳以升脾气,滋胃阴以降胃气;疏肝气、宣肺气,以调畅脾胃气机等治法。结合辨证论治,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胃气又称中气,即脾胃之气,保胃气学术思想源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张仲景将保胃气学术思想首次运用于临床实践,对脾胃学说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张仲景不仅通过审察胃气来判断疾病的吉凶,而且在方剂配伍、方剂使用、药量甄选及药物煎服、药后调护上都注重保护胃气。故从判断预后察胃气、治疗用药保胃气、煎服调护养胃气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张仲景保胃气的学术思想。笔者受张仲景保胃气学术思想启发,临床辨治肺胀病时重视调理脾胃,认为脾胃亏虚是肺胀病重要的病理基础,培土生金法是其主要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8.
王联庆  张锐  王路平 《陕西中医》2007,28(6):767-768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宜降,脾气宜升,脾胃本脏因于外感六淫之邪或内伤饮食劳倦,皆可致本脏自病,无论虚实,结果都影响纳化功能,升降不调.治疗脾胃病有很多方法,现归纳为10种常用的治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自立主任医师认为胃痞属本虚标实,以脾虚为本,以肝郁、痰湿、胃火、寒凝等致胃气失降为标,辨证多属虚实夹杂证候,治疗时主张标本同治,对于脾虚者王老提出"以运为补,以运为健",从动态的观念出发以调理脾胃,对于肝郁、痰湿犯中者应祛其邪,扶其正。  相似文献   

20.
<正>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老年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由于老年人体质虚弱,正气虚衰,脾胃失调,加之忧思郁怒,更易损伤脾胃,笔者认为本病;当从“和降胃气”和“益气活血”两法治疗,现述于下,仅供同道参考。1.和降胃气法:以降为和是中医对胃生理特性的概括。胃气的和降除其本身功能外,还与肺气的宣发肃降,脾运化升清,肝胆之气疏泄升发,肾中阳气温煦摄纳以及大肠传导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如果各种致病因素使胃失和降,则引起脾胃病变,尤其是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