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康复,2001年以来,我院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活动,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关心精神病患者的生活,尊重患者,予人性化的管理等多方面的服务。结果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由2001年的84%提高到2005年的97%,住院日由2001年的72.9天,缩短为2005年的58.7天,说明人文关怀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分析人文关怀对危重症患者的疾病康复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尊重患者的隐私、心理安慰与关怀等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与康复效果情况.结果 护理后护理组的焦虑情况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ICU停留时间、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危重症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尽量满足患者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需求,体现患者尊严的重要性,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抢救成功率与ICU病房停留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肝癌临终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肝癌临终患者16例,采用疼痛评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和调查.结果:患者在疼痛疗效、心理状态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应用在肝癌临终患者身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5.
宁红梅 《当代医学》2011,17(24):117-118
从事传染科护理工作二十年,接触最多的是肝病患者,他们承受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所以,在他们来到我们医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不但要治疗他们的躯体疾病,更要关心他们的心理需要,给予他们更多人文关怀,以使他们重拾健康,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护理人文关怀护理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心理社会行为改善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6月共118例人院的流浪精神病患者,采用人院顺序编序,按单双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单数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双数为干预组,在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理念贯穿于护理全过程。干预前后采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两组患者入院第3天、1周、3周的心理社会行为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两组在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激惹、焦虑忧郁、思维障碍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在焦虑忧郁、缺乏活力、个人卫生等因子方面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文关怀理念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功能的完善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围手术期患者家属心理状况,以更好地实践"以健康为中心"护理理念.方法 对100名围手术期患者家属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患者家属普遍存在焦虑现象,护理干预可取得一定效果.结论 对围手术期患者家属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作用,有助于手术患者控制不良情绪,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符合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特点的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康复患者临床护理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6年3—9月收治的47例老年康复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了解患者对本次护理质量的评价情况及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47例患者对本次护理非常满意19例(40.4%),满意21例(44.7%),基本满意4例(8.5%),不满意3例(6.4%),总满意率为93.6%。干预后,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与临床护理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老年康复患者临床护理中能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未来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属于"眩晕"的范畴,多因精神紧张,思虑过度,七情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劳累过度等致阴阳失去平衡,气血经脉运行失常所致[1].其病发生、发展与情志失调密切相关,"调情志"贯穿于整个防治过程.加强人文关怀护理,调理情致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对86例原发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护理,探讨其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艾滋病尚无法彻底治愈且大范围流行的现阶段,通过营造舒适的环境,强化职业道德和人文意识,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尽量满足患者一切合理的要求,很好的开展人文关怀,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满意度,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芳 《华夏医学》2013,(5):952-955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焦点式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给予焦点式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进行评价.结果:干预1周、出院1个月经过焦点式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SDS及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采用焦点式心理护理能减轻、控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并缓解常见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2.
金雪苗  黄鹤 《中国现代医生》2012,(36):117-118,121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和住院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人文关怀可大大改善患者的各项综合要求,提高心理应激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145-147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急诊护理中接受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心梗患者,根据患者的接诊时间先后顺序划分为个性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3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个性组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和入院时间及诊断率、转运和急救的成功率。结果 个性组患者的出诊时间(49.1±15.8)s、急救时间(19.2±5.7)min、入院时间(2.15±0.31)h均短于常规组的出诊时间(94.2±21.7)s、急救时间(38.6±6.1)min、入院时间(3.03±0.37)h,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个性组患者的诊断率97.7%、转运成功率100.0%和急救的成功率95.3%均优于常规组诊断率83.7%、转运成功率86.0%和急救的成功率81.4%,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急诊护理中接受院前个性化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的急救时间、出诊时间、入院时间,提高诊断率、转运和急救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均  张颖  岳瑞华  沈钧乐  肖骏 《重庆医学》2015,(20):2765-2767
目的 探讨别嘌醇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对拟行急诊PCI的160例AMI患者,分为别嘌醇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3个月.分别测定术前、术后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cTn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术后24 h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常规检测术后3个月心功能、血脂、肝肾功、尿酸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别嘌醇组心肌酶谱及cTnⅠ明显降低、SOD活力增加、术后24 h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术后3个月时左心功能明显改善(均P<0.05),但两组血尿酸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别嘌醇预处理能减少AMI患者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的生成,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减轻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114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探讨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ST段抬高与非ST段进行分组,抽取我院2005年1月~2009年8月114名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对其体表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72例为ST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22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死亡12例;42例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3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2例死亡。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表现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非ST段抬高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重症监护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针对性急诊介入治疗,治疗后送至ICU进行监护。其中对照组患者仅采取ICU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都为0,满意度100%;对照组死亡率10.87%,满意度82.61%,并发症发生率8.70%。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重症监护措施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青年AMI患者健康教
育的要点,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晓程度,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
AMI患者,查阅病案记录,分析青年组(年龄≤45岁)患者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与老年组(年龄≥60岁)患
者进行比较。结果:青年组AMI患者69例,占同期收治AMI患者的14.2%,其中男性59例(85.5%),女性10例(14.5%)。
青年组患者吸烟、饮酒、高血脂、超重比例高于老年组,高血压、糖尿病比例低于老年组。冠状动脉造影提示青年
组无意义病变和单支病变构成比高于老年组,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构成比低于老年组。结论:青年AMI患者临床特
点与老年人不同,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改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静  胡晓娟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148-149,15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住院的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标准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0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包括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时相分布特征、可控因素、心理干预措施、健康宣教等方面的偱证,用以指导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平均住院时间、平均卧床时间、平均医疗费用、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常规护理组心率失常发生率为66.67%,明显高于循证护理组的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护理组健康知识达标率为71.67%,循证护理组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02±1.01)d、平均住院费用为(5 174.95±612.30)元,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3.98、16.12,P〈0.01);循证护理组平均卧床时间为(2.96±0.73)d,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9.
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间我院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12小时内,所有病例均未行静脉溶栓治疗,即刻送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梗死相关动脉(IRA),球囊预扩张后,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结果 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左前降支病变刃例,左回旋支病变2例,右冠状动脉病变28例,原则上干预梗死相关动脉(IRA),共置入支架72枚,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支架置入后TIMI血流3级67例,2级2例。术后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20.
陈震  周俊高  徐曙东  孙欣 《现代医学》2010,38(2):141-143
目的:观察补救性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2例常规治疗失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19例)及对照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除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外,接受替罗非班治疗.结果:治疗组胸痛缓解时间显著缩短,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虽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出血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补救性运用替罗非班可有效缓解症状,且治疗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