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肾衰胶囊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肾纤雏化的作用。方法:观察肾衰胶囊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指标即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纤维化指标即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olⅣ)的影响。结果:与服用尿毒清颗粒剂的对照组患者比较,肾衰胶囊有明显的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清Ser、BUN、HA、PC-Ⅲ、ColⅣ和提高Ccr的作用,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胶囊能改善肾纤维化,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5,(5):916-918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法延缓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肾纤维化进程的优化方案。方法:将经肾活检诊断为肾纤维化的CKD3期患者48例,分为对照组24例,口服析清胶囊,3次/d,每次8粒;治疗组2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颗粒剂(主要由生地黄、赤芍、生黄芪、当归、女贞子、泽兰、水蛭、细辛等组成),2次/d,每次1袋。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胶原四项(PC-Ⅲ、Ⅳ-C、HA、LN)、肾功能(Ccr、Scr、BUN)及中医临床证候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C-Ⅲ、Ⅳ-C、HA、LN、Ccr、Scr、BUN及中医临床证候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活血通络方能够有效的延缓慢性肾脏病早期患者肾纤维化进程,临床实施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壮肾排毒胶囊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壮肾排毒胶囊治疗,对照组38例用尿毒清颗粒治疗,主要观察两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ol-Ⅳ)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明显的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Scr、BUN、HA、PC-Ⅲ、Col-Ⅳ和提高Ccr的作用,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肾排毒胶囊能改善肾纤维化,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抗纤灵颗粒剂改善慢性肾衰竭肾纤维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怡  何立群  高建东 《中成药》2003,25(10):820-823
目的:研究抗纤灵颗粒剂(丹参、制大黄、牛膝等)对慢性肾衰竭肾纤维化、肾功能的作用。方法:与蒙诺相对照,观察抗纤灵颗粒剂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及5/6肾切除制作的慢性肾衰实验大鼠的肾功能指标即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纤维化指标即血浆层粘连蛋白(LN)、纤维联结蛋白(F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影响,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抗纤灵颗粒剂及其拆方对实验大鼠残余肾组织细胞外基质FN、C-Ⅳ的作用。结果:抗纤灵颗粒剂有明显的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及实验大鼠的血清Scr、BUN、LN、PC-Ⅲ、C-Ⅳ和升高FN的作用,并有降低CRF大鼠肾小球硬化指数和肾组织FN、C-Ⅳ的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纤灵颗粒剂能减轻肾纤维化、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益肾活血方对阿霉素所致肾纤维化大鼠模型中对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益肾活血方早期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纤维化进程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5只和模型组45只,模型组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加2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注射液(ADR)的方法建立肾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把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益肾活血方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治疗组以相应药物灌胃,其余两组同时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大鼠24小时尿液尿蛋白定量(24hpro)、大鼠的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PCⅢ、Ⅳ-C、LN的情况。结果:益肾活血方能明显改善改良阿霉素大鼠肾纤维化模型的肾功能,降低24小时尿蛋白及PCⅢ、Ⅳ-C、LN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方可改善肾纤维化大鼠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降低PCⅢ、Ⅳ-C、LN等反应体内纤维化程度的指标,可作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6.
周林  禹红  刘毓玲  肖桂香 《陕西中医》2023,(10):1400-1403
目的:研究活肾通络方联合依那普利对2~4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纤维化标志物、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78例2~4期CK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依那普利,观察组予活肾通络方联合依那普利。两组治疗1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主症和次症积分、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尿素(UR)、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HE4、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74.36%(P<0.05);两组治疗前主症和次症积分、HA、PC-Ⅲ、C-Ⅳ、LN、UR、Ccr、Scr、β2-MG、HE4、hs-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症、次症积分、HA、PC-Ⅲ、C-Ⅳ、LN、UR、Scr、β2-MG、HE4、hs-CRP、IL...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培元汤合降毒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肾纤维化指标及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予降毒汤治疗;治疗组6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培元汤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肾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PC-Ⅲ)]、D-D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肾功能指标BUN、Cr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GFR均升高(P0.05),肾纤维化指标HA、LN、C-Ⅳ、PC-Ⅲ水平及D-D水平均降低(P0.05),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19%,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培元汤合降毒汤治疗慢性肾衰竭,能够延缓肾纤维化进程,降低D-D,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尿蛋白、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低蛋白、低盐摄入、西药抗水肿、抗血小板、降脂、降压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肾化瘀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Col-Ⅳ)、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 87%)明显高于对照组(79. 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2组尿蛋白定量、Scr、BUN、LN、PC-Ⅲ、Col-Ⅳ及TIM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Scr、BUN、LN、PC-Ⅲ、Col-Ⅳ及TIMP-1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Scr、BUN、LN、PC-Ⅲ、Col-Ⅳ及TIM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临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免疫抑制剂可显著降低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量、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清中LN、PC-Ⅲ、Col-Ⅳ及TIMP-1等肾纤维化指标,延缓肾纤维化的进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虚血瘀证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PC-Ⅲ(Ⅲ型前胶原)、Col-Ⅳ(Ⅳ型胶原)、LN(层粘连蛋白)、FN(纤维连结蛋白)及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影响.方法:将6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对...  相似文献   

10.
谢永祥  龙春莉 《河北中医》2013,(11):1621-1622,1655
目的:观察加味附子理中汤对慢性肾脏病( CKD)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0例CK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双嘧达莫片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附子理中汤,2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血清纤维化指标及TGF-β1含量变化。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40人作为健康组。结果 CKD患者治疗前血清透明质酸( HA )、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及Ⅲ型前胶原(PC-Ⅲ)均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A、LN、C-Ⅳ及PC-Ⅲ均较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下降(P<0.05)。 CKD患者治疗前TGF-β1含量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1)。2组治疗后TGF-β1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CKD患者血清HA、LN、C-Ⅳ、PC-Ⅲ及TGF-β1含量明显下降,加味附子理中汤有抗纤维化、缓解病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以西医常规治疗为共同参照,对比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肾康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路路通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川芎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计算机检索有关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肾康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路路通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川芎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纳入文献后使用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1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GEMTC软件、R软件的RJAGS包、GEMTC包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注射液的疗效差异,并进行排序。最终纳入79个RCTs,619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涉及8种治疗措施。与常规治疗相比,联合参芎注射液(OR=3.55,95%CI[1.98,6.37],P<0.0001)、联合红花注射液(OR=3.77,95%CI[2.45,5.81],P<0.00001)、联合疏血通注射液(OR=6.71,95%CI[3.30,13.65],P<0.00001)、联合肾康注射液(OR=4.14,95%CI[3.42,5.03],P<0.00001)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红花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的有效率优于丹参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OR=3.89,95%CI[1.73,8.7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综合对比,疏血通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肾康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有效率、血清肌酐降低情况、尿素氮降低情况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相对偏低,得出的结论尚有待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2.
田七注射液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纤维化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田七注射液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下称“慢肾衰”)肾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慢肾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田七注射液和肾安注射液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层粘连蛋白、IV型胶原、肾功能、血脂、内皮素、白介素-8、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1.43%,对照组总有效率48.57%,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纤维化、肾功能、脂质代谢明显改善(P<0.01或P<0.05),并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内皮素、白介素-8显著降低(P<0.01);未发现不良反应。提示:田七注射液能延缓CRF肾纤维化进程,其机制可能调节脂质代谢和降低内皮素、白介素-8有关。  相似文献   

13.
红花注射液对心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静脉点滴红花注射液,15mL/次,qd×15d。对照组28例,静脉点滴丹参注射液,10mL/次,qd×15d。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9%,对照组为85.71%。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或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田七注射液配合促红素治疗慢性肾衰竭贫血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田七注射液配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4例,两组均采用一般治疗,对照组加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田七注射液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为70.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血肌酐、血尿素氮及升高血红蛋白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田七注射液可以改善肾性贫血,降低血肌酐,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减少应用EPO引起的血压升高等副作用,延缓CRF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真心痛饮、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川芎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陈旧性心肌梗塞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注射+胰岛素静脉滴注+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组48例真心痛饮加减(丹参15g,赤芍、川芎、降香各10g,红花15g,郁金10g,太子参25g,刺五加粗粉、制首乌各10g,黄芪20g,炙甘草10g),加水1000mL,煎后200mL,2次/d,口服;复方丹参注射液20~4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川芎注射液40mg分别注入内关,心俞穴,交替注射,每次取2穴,1次/d。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电图、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45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42.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心痛饮、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川芎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陈旧性心肌梗塞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胱抑素C(cystation C,CysC)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降低血压、纠正酸中毒、纠正贫血、纠正肾性骨病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CysC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Cys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CysC水平比较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以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CysC的水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Cao W  Liu JH  Zhang H  Zhang L  Zhang LY  Pan MM 《中国针灸》2010,30(11):891-895
目的:比较穴位注射和皮下注射药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促红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皮下注射组,各19例。皮下注射组予皮下注射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每周3次,治疗2个月;穴位注射组于肾俞、足三里穴注入rHuEpo,每次注射一个穴位,左右交替,每周3次,治疗2个月;同时选取19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CRP、IL-6、TNF-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治疗2个月后,两组CRP、IL-6、TNF-α、Scr、BUN明显降低,Hb、Hct、SF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穴位注射组改善程度优于皮下注射组(P0.05,P0.01)。结论:足三里、肾俞穴位注射rHuEpo可增加Hb、Hct、SF,降低BUN、Scr及炎性因子CRP、IL-6、TNF-α水平,疗效优于皮下注射。穴位注射通过减轻机体微炎性反应状态从而改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抵抗,增强Epo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配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红花组与对照组,均行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红花组入院后即静滴红花注射液,2周为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结果 红花组优良率95.45%,对照组81.82%,两组疗效差异显著;红花组临床治愈时间(21.5±2.90)d,对照组(28.50±4.73)d,红花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对照组复发率13.63%,红花组4.55%,红花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溶盘术配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对于单纯使用溶盘术能快速有效地缓解腰腿痛,缩短病程,消除副作用,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红花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治疗组80例患者用红花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5天,并设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其血液流变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红花注射液是一种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有效药物,可抑制不稳定心绞痛的发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均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0.9%氯化钠注射液300mL+丹参注射液20mL,20~30滴/min,1次/d,静滴;治疗组50例10%葡萄糖注射液300mL+肾康注射液100mL,20~30滴/min,1次/d,静滴(糖尿病患者0.9%氯化钠注射液300mL)。观测临床症状、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15d为1疗程,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13例,稳定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8例,稳定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6.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在中、西医理论方面均能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可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适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