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等容等压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44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等容等压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2个月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治愈率为56.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治愈率为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脑脊液蛋白、白细胞数及脑脊液压力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容等压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蒋之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1):183-184
目的观察强化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强化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6例(治疗组)和非强化鞘内注药治疗24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颅内压水平,脑脊液性状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及存活率。结果两组在颅内压恢复正常例数,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强化鞘内注药可缓解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缩短恢复时间,提高存活率,降低后遗症,是治疗重症结脑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等容等压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44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等容等压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2个月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治愈率为56.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治愈率为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脑脊液蛋白、自细胞数及脑脊液压力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容等压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流量脑脊液置换+鞘内注药”模式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75例(治疗组)和常规抗结核药物及激素、脱水剂等治疗60例(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和脑脊液压力、蛋白、糖、氯化物及细胞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周和8周后,两组脑脊液蛋白、白细胞数和脑脊液压力下降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未发现与脑脊液负流量置换加鞘内注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负流量脑脊液置换+鞘内注药”模式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可显著缓解结核性脑膜炎的症状,可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5.
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荣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4):1187-1188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术并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无腰穿禁忌症的18例结核性脑膜炎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脑脊液置换术并鞘内注药进行治疗。结果18例患者治疗后脑脊液脑压力、蛋白水平以及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1),而脑脊液氯化物和糖水平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显著性。13例痊愈,4例好转,自动出院1例,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辅以脑脊液置换术并鞘内注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生化及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inase,ADA)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方法55例结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两个月后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脑脊液生化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愈率为5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治愈率为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髓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结核和保肝以及激素和脱水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脊液置换与鞘内给药的联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分别高达72.09%和90.70%;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仅为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的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压力、脑脊液细胞和脑脊液蛋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髓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较为理想的综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中晚期结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HRZE(s)/9HRE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同时采用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第2周末和第8周末,治疗组患者脑脊液蛋白质水平、白细胞数和脑脊液压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第8周末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3%(41/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27/4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与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脑脊液负流量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中晚期结脑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李梅  赵传军 《现代保健》2009,(32):52-52
目的通过对重症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双侧脑室引流结合脑脊液置换在抢救重症脑室出血方面的疗效。方法选择5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除内科治疗以外,应用双侧脑室引流结合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5例患者治愈2例,好转2例,未愈1例。未愈者为冈经济原因而中止治疗。结论双侧脑室引流结合脑脊液置换抢救重症脑室出血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及椎管内注药疗法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脑脊液置换及椎管内注药疗法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结核性脑膜炎采用脑脊液置换及椎管内注药疗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05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异烟肼。综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脑脊液的转归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脑脊液生化检测指标恢复时间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可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针腰椎穿刺置换脑脊液加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3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配对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1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双针腰椎穿刺置换脑脊液加鞘内注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15/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11/17)(P<0.01);试验组残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7%(1/15)比41.2%(7/17),P<0.01].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在系统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双针腰椎穿刺置换脑脊液加鞘内注射治疗可明显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改善其预后,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重症颅内感染给药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解决重症颅内感染的给药途径,以提高疗效。方法脑脊液置换治疗严重颅内感染32例,其中腰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置换22例,侧脑室脑脊液置换3例,脑室—腰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置换7例。结果采用脑脊液置换,鞘内及脑室内抗生素注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植物生存1例,余痊愈出院。结论严重颅内感染,感染菌株有所变异,用含大剂量敏感抗生素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治疗严重颅内感染,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61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患者均有颅内高压症状和发热,其中颈项强直51例.脑脊液检查显示压力均升高,病程短者脑脊液中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定量0.30~2.34 g/L.全部病例均行头颅MRI或CT检查,提示脑积水伴双侧脑室旁白质缺血性改变12例,脑膜异常强化35例,脑实质低密度灶9例.61例患者均经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5-FC)治疗,其中行鞘内注射15例,行侧脑室引流术1例,反复隔天腰椎穿刺放脑脊液,随后用0.9%氯化钠行脑脊液置换30例.61例患者中治愈40例,好转16例,死亡5例.结论 两性霉素B联合5-FC仍是目前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较好方案;反复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是确诊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重要方法,积极行腰椎穿刺脑脊液引流或置换以控制颅内压,并行鞘内注射是降低病死率、赢得治疗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临床表现,实验检查,影像学表现和治疗预后,以探讨CM的治疗方法和进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9例经临床确诊的CM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总死亡率为36.8%,全为腰穿压力大于400毫米汞柱患者,腰穿压力>400mmH2O及脑积水患者行侧脑室引流并脑室内注药脑疝发生率降低。结论保守治疗首选氟康唑,联合应用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颅内压>400mmH2O或有脑积水患者应及早行侧脑室引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临床表现,实验检查,影像学表现和治疗预后,以探讨CM的治疗方法和进展。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19例经临床确诊的CM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和统计分析。结果总死亡率为36.8%,全为腰穿压力大于400毫米汞柱患者.腰穿压力〉400mmH2O及脑积水患者行侧脑室引流并脑室内注药脑疝发生率降低。结论保守治疗首选氟康唑,联合应用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颅内压〉400mmH2O或有脑积水患者应及早行侧脑室引流。  相似文献   

17.
张永利  郝国  张杰 《现代保健》2012,(8):128-129
目的观察侧脑室穿刺联合第三脑室穿刺引流、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22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经侧脑室穿刺联合第三脑室穿刺持续外引流、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分别进行脑脊液/生理盐水等量置换治疗的效果。结果 22例患者治愈6例,占27.3%;有效9例,占40.9%;植物生存状态4例,占18.2%;死亡3例,占13.6%。结论重度脑室出血尽早行侧脑室联合第三脑室穿刺外引流、脑脊液置换,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尽快清除脑室内积血,改善脑脊液循环,预防脑积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2017年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先采取改良脑室外引流术,脑室段穿刺后连接直线型连接器、腹腔段分流管从腹部皮下切口穿出,并持续脑脊液引流净化,待病情稳定后去除脑脊液引流装置或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Evan’s指数、GCS评分及GOS预后评分。结果 共收治15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患者,年龄19~64岁。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Evan’s指数、GCS评分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例炎症控制后拔除脑室外引流管,余14例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出院GOS分级,恢复良好(4~5分)13例(86.7%),恢复较差(3分)2例(13.3%)。引流时间59~335 d,平均173.3 d。引流期间无颅内感染及分流管堵塞并发症。出院随访2~5年,平均4.5年,1例因分流管脑室段置于透明隔间隙导致脑室再次扩张,经透明隔造瘘并再次分流后治愈,余病例无并发症。结论 改良脑室外引流术可显著提高患者最终分流成功率,尤其适用于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经反复治疗失败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杨军  董伟 《现代保健》2010,(7):88-89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碎吸术联合脑室外引流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颅内血肿穿刺碎吸,同时给药侧脑室穿刺引流、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观察与保守治疗患者意识状态以及肢体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组治疗。结论颅内血肿碎吸术联合脑室外引流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效果明显好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米卡星鞘内注药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结核性脑膜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和鞘内注入结核药治疗,观察组鞘内注入异烟肼、阿米卡星和地塞米松,对照组鞘内注入异烟肼和地塞米松。结果观察组40例完成治疗,对照组41例完成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脑脊液压力、细胞数和生化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间脑脊液压力、细胞数和生化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卡星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确切,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