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家玑教授临证思辨拾萃戴永生贵阳中医学院(贵阳550002)关键词临证思辨袁家玑名医经验袁家玑教授,原贵阳中医学院院长。数十年来精究歧黄之术,晚年主编《医林拔萃》一书,将其毕生治病经验升华在学术思想与临证思辨中,强调辨外感热病当思伤寒温病异同;析内伤...  相似文献   

2.
我院陈瑞春教授为伤寒大家,教学临证五十余载,非一日不用经方,以“读伤寒、写伤寒、用伤寒”著称,此其一也.先生固乃善用经方,但时方,尤其是温病方亦非常娴熟,运用老道.他认为温病是伤寒的发展,温病家叶天士、吴鞠通等是伤寒的最好注家.先生常说:“学伤寒,不能死于伤寒.”“要钻得进(伤寒),更应跳得出(伤寒).这样才能活法圆通.”所以先生临证治病出方以病机为准.与其说先生是伤寒大家,不如说是临床大家,更为贴切.下面列举先生用甘露消毒丹的几则验案,以期让读者目睹先生的另一面风采。  相似文献   

3.
正《伤寒论》原文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被后世医家称之为少阳病的提纲证。作为一经的脉证并治提纲,有其代表性和典型性,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然而,很多医师认为提纲证仅仅具有理论价值,不能临证运用。在此,笔者对少阳病提纲证进行临证解读,揭示它的临床意义以供同道参考。部分医家认为邪犯少阳,其病位为半表半里之证是值得商榷的。这种质疑由来已久,起源于《伤寒论》148条"伤寒五  相似文献   

4.
临证思辨特点是指名老中医在长期临证过程中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思辨过程与诊疗特点。名老中医临证思辨特点,可以体现在其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上。因此,思辨特点的研究,主要关注名老中医的诊察思辨特点、辨证思辨特点、论治思辨特点等。具体到每位名老中医个体上,可以因人而异,各有侧重,或数者兼备。  相似文献   

5.
一代名医秦伯未治学严谨,临证对歧黄之术刮垢磨光而疗效出奇,将其学术治验熔于所著<谦斋医学讲稿>中,毕生业医首辨伤寒温病异同,内伤杂病当识脏腑发病与五行辨证,诊断重视病名,成方以法统之.今就其临证五辨探析如下,以期光大名医经验.  相似文献   

6.
张惠敏  王东坡  靳琦  倪诚 《中医药通报》2012,2(4):14-16, 22
本文主要介绍王琦教授治疗疑难病证的"辨体-辨病-辨证"临证模式和主病主方,深研中医经典、博采众家之长,以及借鉴现代医学,拓展中医诊疗的临证思路,希望对中医临床工作者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经验传承研究"、"李振华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课题中,"李振华学术思想"研究报告之外感热病学术思想部分,略作修改补充。根据李振华老师的讲授和指导,进行外感热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探讨。国医大师李振华经多年临证实践经验提出了外感热病学术思想:(1)伤寒的病理基础是损阳伤正;(2)重脾胃是《伤寒论》的重要思想:(3)温病的基本病理是损阴伤正;(4)温病治疗是用阴阳理论来解决阳证问题。同时阐述了李老外感热病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8.
"上下交病治其中"的理论雏形见于《黄帝内经》。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有"上下交损,当治其中;上下交病,治在中焦"等记载;后世医家也均认为此理论首出于此。笔者研读仲景《伤寒杂病论》(现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发现,早在本书就有此治法,只是未有明确文字出现。为何通过治中之法可达到上下同治的目的?本文从对此理论理解和来源、临证思想及临证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郭远华 《光明中医》2016,(3):334-336
《张喜奎伤寒临证九论》为张喜奎教授近作,该书分为九个论点:六经实质论、传变中介论、举变达常论、证候游离论、阴性症状论、南阳方言论、缓急先后论、临证拓展论、原著考究论。书中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用意深奥,现将其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7):34-36
戴丽三是云南四大名医之一。他毕生潜心攻研歧黄之道,致力于中医药临床及教育事业的发展。49年的行医生涯中,屡起疑难重症,药简效专、医德高尚,在云南中医界享有极高声誉。戴氏临证颇具特色,善用“转阳法”:认为阳证易治、阴证难疗,对于阴寒内盛的急危重症,先使用大剂温药,直至阳热症状外显后再用清解之剂顺势而解;以及“开门法”:重视太阳气机的调达,通过宣畅太阳之气,达到表通里和的目的。此外,戴氏重视阳气,善用、喜用、重用附姜桂等温热药物;重视体功,尤重扶助正气及阳气。用药上尊崇经方,源于伤寒而又广于伤寒;善用食疗方药,取其不伤正气。他还创制了小白附子天麻汤、姜桂苓半汤、桑叶连贝散等多首新方,临证用之多验,时人争相传抄。对戴丽三的临证特色和经验进行总结研究,对于提高临床水平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