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因窒息导至心脏骤停大鼠复苏后心脑IL-1β和TNF-α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呼气末夹闭气管窒息法建立大鼠心脏骤停模型,并心肺复苏成功后生存24小时,将3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3组分别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乌司他丁治疗组。复苏24小时后处死大鼠,取心脑组织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心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心脑中IL-1β和TNF-α含量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脑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心脑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心跳骤停复苏后大鼠心、脑组织内IL-1β和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增多,乌司他丁可明显抑制心、脑组织中的炎症因子,而且存在明显量-效关系,从而缓解心跳骤停大鼠复苏中缺氧及再灌注后炎性因子所带来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谢芸 《临床医学》2014,(4):29-3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3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治疗,研究组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7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两组血清IL-6、TNF-α、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调控机体炎症反应,避免炎症发展,缓解胰腺炎临床症状,确保患者快速痊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64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脓毒症组,其中生存48例,死亡16例,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TNF-α,IL-1β和IL-6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体外生长作用。方法将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菌液分别加入含有10、50、100、500Pg,1、10ng TNF-α、IL-1β、IL-6的RPMI1640培养液,孵育2、4、6、8、16~18h计数;另将中和量单克隆抗体与细胞因子混合后,做细菌定量培养。结果IL-6对铜绿假单胞菌、IL-1β对金葡菌以及IL-1β对鲍曼不动杆菌在共作用6h时表现为浓度依赖的生长促进作用;特异性细胞因子中和抗体则可显著抑制细胞因子对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结论细胞因子对细菌的生长促进作用,为迁延性炎症中细菌增殖的机制提供新的依据;而细胞因子对细菌的生长促进作用可被中和抗体所抑制,将为更有效进行抗菌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联合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患者免疫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1994年至2009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年至2009年12月)、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年至2009年12月)、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1997年至2009年12月)、PubMed( 1966年至2009年12月)、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2009年第3期)、荷兰医学文摘(EMbase,1974年至2009年12月)、科学引文索引(SCI,1974年至2009年12月),并辅以手工检索,纳入胸腺肽α1联合UTI治疗脓毒症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筛选、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4.2.6推荐的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1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最终纳入5个研究共542例脓毒症患者,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综合支持治疗相比,胸腺肽α1联合UTI可降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加权均数差值(WMD)=4.67,95%可信区间(95%CI)3.20~6.14]和Marshall评分(WMD=1.82,95%CI 0.61~3.03),减轻病情,降低28 d病死率[相对危险度(RR)=0.63,95% CI0.47~0.85].结论 胸腺肽α1联合UTI的免疫调理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恢复并最终降低病死率,改善脓毒症预后.但仍需进一步探讨胸腺肽α1和UTI的最佳剂量、疗程、应用时机,及其对免疫系统和炎症因子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6.
7.
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乌司他丁作为一个具有广泛抑制各种细胞因子产生的药物,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方面的治疗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拟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AP患者110例为肺炎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CAP组(54例)和重症CAP组(56例);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82例)和死亡组(28例);选择同期26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检测所有CAP患者入院第1天与第4天、对照组体检当天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TNF-α、IL-1β、IL-10水平。分析各指标在不同分组间及肺炎组第1天与第4天的差异。结果重症CAP组的PCT、IL-1β水平高于普通CAP组,普通CAP组高于对照组,PCT、IL-1β水平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CAP组的TNF-α水平高于普通CAP组及对照组(P0.05),TNF-α水平在普通CAP组、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3)。普通CAP组的IL-10水平高于重症CAP组及对照组(P0.05),IL-10水平在重症CAP组、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7)。存活组患者第4天的CRP、PCT水平较第1天降低,IL-10水平较第1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4天的PCT水平较第1天降低,IL-10水平较第1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1、4天的CRP、PCT、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同期存活组,IL-10水平低于同期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水平的CRP、PCT、TNF-α、IL-1β和低水平的IL-10的CAP患者预后较差,上述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CAP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UTI小剂量组、大剂量组5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24 h后取动脉血及左室心肌,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及心肌组织匀浆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水平,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血清cTnI及心肌TNF-α、ET-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cTnI(μg/L):7.58±0.53比1.05±0.21,TNF-α(pg/g):945.6±72.0比238.2±35.2,ET-1(pg/g):776.8±123.9比170.1±28.3,均P<0.01].UTI小剂量组血清cTnI及心肌TNF-α、ET-1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nI(μg/L):7.21±0.51比7.58±0.53,TNF-α(pg/g):910.5±96.6比945.6±72.0,ET-1(pg/g):714.0±66.7比776.8±123.9,均P>0.05].UTI大剂量组血清cTnI及心肌TNF-α、ET-1较模型组明显减低[cTnI(μg/L):4.30±0.84比7.58±0.53,TNF-α(pg/g):430.5±75.6比945.6±72.0,ET-l(pg/g):377.1±39.0比776.8±123.9,均P<0.01].结论 大剂量UTI对脓毒症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心肌TNF-α、ET-1的表达而实现;小剂量UTI可能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窒息至心脏骤停大鼠复苏后心脑IL-1β和TNF-α的变化。方法采用呼气末夹闭气管窒息法建立大鼠心脏骤停模型,并心肺复苏成功后生存24h,将2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2组分别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复苏24h后处死大鼠,取心、脑组织标本,电镜下观察心、脑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心、脑组织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心、脑组织病理观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脑细胞超微结构出现损伤性改变;心、脑中IL-1β和TNF-α含量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脑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结论心跳骤停复苏后大鼠心、脑组织内IL-1β和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增多,提示心脑内存在着炎症介质泛滥,失控,并加重心脑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对脓毒症患者免疫调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72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88例,采用SSC经典治疗;治疗组84例,在SSC经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和胸腺肽α1联合治疗。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TNF-α,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观察2组患者APACHEⅡ评分、28d病死率、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感染病程和ICU住院天数及治疗前后上述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①2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组治疗后外周静脉血HLA-DR表达率明显升高,血清IL-6、IL-10、TNF-α含量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d病死率、MODS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感染病程及ICU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的免疫调节治疗能显著改善脓毒症患者免疫失衡状态,明显改善APACHEⅡ评分,并降低28d病死率、MODS发生率及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但对感染病程及ICU住院天数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急性呼吸衰竭(ARF)病情的关系。方法:以2015-08-2018-12期间本院收治的247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ARF组(86例)和非合并ARF组(161例),统计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1β、IL-18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梗死发生ARF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TNF-α、IL-1β、IL-18对心肌梗死患者发生ARF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ARF组患者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pH值显著低于非合并组,PaCO_2、实际碳酸氢根、心率(HR)、呼吸频率(RR)显著高于非合并ARF组(P0.05);合并ARF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IL-18水平显著高于非合并ARF组(P0.05);合并Ⅰ型ARF患者TNF-α、IL-1β、IL-18水平显著低于合并Ⅱ型ARF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1β、IL-18水平是心肌梗死患者发生ARF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NF-α、IL-1β、IL-18预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ARF的AUC为0.863、0.829、0.838,三者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ARF预测的AUC为0.949。结论:心肌梗死合并ARF患者血清TNF-α、IL-1β、IL-18水平升高,与心肌梗死合并ARF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1β、IL-18水平对发生ARF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06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乌司他丁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53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救治均好转,好转率100%,两组在治疗后24h、48hAPACHEI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20hAPACHEI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可以促进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缓解,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治疗前后观察血清TNF-α、IL-6及SOD的变化。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及SOD的水平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的TNF-α和IL-6下降较对照组明显,而SOD的活性较对照组高。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AECOPD患者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减轻AECOPD过度炎症反应及脂质过氧化引起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胡晓燕  聂芳 《检验医学》2012,27(6):451-45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早期显性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bS-ELISA)检测53例早期显性梅毒患者(其中一期梅毒25例、二期梅毒28例)和65名正常人血清IL-2、IL-10和TNF-α水平。结果早期显性梅毒患者血清IL-2、IL-10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一期梅毒患者血清IL-2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二期梅毒患者(P<0.01),血清IL-10水平则低于二期梅毒患者(P<0.01);早期显性梅毒患者中IL-2与IL-10呈负相关(r=-0.760,P=0.000),与TNF-α呈正相关(r=0.633,P=0.000),而IL-10与INF-α无明显相关性(r=-0.063,P=0.575)。结论 IL-2、IL-10和TNF-α均参与了梅毒的发病,IL-10表达上调可能是二期梅毒发生辅助性T(Th)1/Th2细胞免疫应答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肩袖损伤患者肩峰下滑囊(SAB)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及与肩部疼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因肩袖损伤或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进行手术治疗的166例患者,其中85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肩袖损伤组,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对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依循随机分配原则将200例HDIP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单用硫酸镁药物治疗,后者于前者治疗基础上加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比较两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变化情况及血黏度、血细胞压积、脐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比值(S/D值)、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值变化情况。结果药物治疗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均存在一定幅度的变化,但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可调节患者炎性细胞分子紊乱状态,缓解临床不良体征和症状,疗效显著,具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511位点、+3953位点和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及不同基因型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将1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精神分裂症组(患者组),135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白细胞介素1β在-511位点、+3953位点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308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抽取患者组8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不同基因型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分析。结果在白细胞介素-1β-511位点,患者组基因GG型较对照组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G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白细胞介素-1β+3953位点、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患者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白细胞介素-1β-511位点和白细胞介素-1β+3953位点,基因型G/A和AA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较GG型患者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明显增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基因型G/A和AA的患者较GG型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1β-511位点、+3953位点和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无直接关联;白细胞介素-1β—511位点等位基因G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遗传标志之一;白细胞介素-1β—511位点和+3953位点基因型G/A和AA为高分泌型,GG为低分泌型;肿瘤坏死因子-α-308位点基因型G/A和AA为高分泌型,GG为低分泌型。基因多态性影响细胞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06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乌司他丁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53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救治均好转,好转率100%,两组在治疗后24h、48 hAPACHEI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治疗后120 hAPACHEI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促进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缓解,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