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重多发伤早期救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交通和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创伤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近年来创伤占急诊总人数的4 0 % ,多发伤的比例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 。如何及时、有效地抢救伤病员的生命,已成为急诊科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我院急诊救治各类严重多发伤患者135例,就早期救护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993年1月~2 0 0 3年6月急诊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135例,男94例,女4 1例,年龄11~6 5岁,平均35 .6岁。1.2 伤因及损伤程度 交通伤89例,坠落伤17例,重物砸伤11例,挤压伤6例,刀刺伤5例,火器伤3例,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西部广大山区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特别是颅脑交通伤更是造成交通事故致死的主要原因[1].我院地处桂西山区,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共收治发生在山区公路上具有完整资料的颅脑交通伤病人361例,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希望能为山区颅脑交通伤的救治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中危重多发伤的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交通意外致多发伤3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50例患者中治愈176例,因病情较重导致不同程度的伤残124例,包括截肢截瘫、意识障碍及功能障碍等,因创伤严重而抢救无效死亡50例.结论:加强院前、院内密切配合和提高医护人员救治水平对提高交通事故致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现代颅脑交通伤的损伤机制、临床特点及急救。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创伤急救中心1999年1月至2002年1月收治的颅脑交通伤.334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本组轻型颅脑伤115例,中型119例,重型100例。治愈282例,死亡52例。结论:(1)颅脑交通伤渐增多,致伤原因中以摩托车比例大,受伤人员以农民和工人居多。损伤类型各异。合并伤较多。并发症多,死亡率高。(2)救治中应重视院前急救。急救队伍专业化。及早纠正休克,注意CT的动态追踪。(3)加强颅脑交通伤的预防和救治可减少伤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作模式在交通伤急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急救中心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822例交通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01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2267例交通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急救模式为急诊科接到“120”急救电话后按常规急救要求迅速派1名医生及1名护士携带急救设施赶赴事故现场,予现场紧急处理后送院进行急救、专科会诊,分专科手术后送入各专科病房。观察组采用合作模式进行交通伤急救,即急救中心与交警支队合作,建立“医警联动机制”,派驻1支急救医疗小组24h与交警队共同值班,与交警使用同一对讲系统,缩短信息转载时间,接到报警后医警同时赶赴事故现场;院内以创伤急救中心为核心,抽调创伤各科合作组成创伤急救医疗组和专家组、护理急救小组等,实施合作模式的急救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院前反应、接警至入院时间、救治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院前反应、接警至入院时间、救治效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院前反应、接警至入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提前,救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交通伤急救管理采取合作模式可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高交通伤患者的救治效果,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脑交通伤的临床特征及救治措施.方法 采用深圳市卫生局重点项目"深圳市急性创伤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提供的1994~2003年急性创伤的基本资料,抽取其中颅脑交通伤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颅脑损伤住院病例10 607例,颅脑交通伤病例5 427例,手术3 478例,手术率64.1%;死亡295人,住院病死率5.4%,急诊手术1 086例;手术病例死亡124例,手术病死率3.3%;非手术治疗死亡181例,病死率9.3%;入院时有效GCS评分3 360例,GCS评分≤8分的病例654例,死亡232例,病死率35.5%.结论 颅脑交通伤病情重,病死率高,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式.加强颅脑交通伤的预防和救治可降低伤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不同特点胸部创伤救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部创伤在整个创伤救治中占重要地位 ,本院与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于 1 980年 1月~ 1 987年 9月和1 992年 4月~ 2 0 0 0年 9月共收治胸部创伤患者 4 5 2例 ,并将闭合性纯胸伤与穿透性胸伤进行分类比较与分析 ,以期进一步掌握现代胸伤救治规律与提高诊治水平。一、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院与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与 1 980年 1月~ 1 987年 9月和 1 992年 4月~ 2 0 0 0年 9月共收治胸部创伤患者 4 5 2例 ,男 389例 ,女6 3例 ,年龄 7~ 82岁 ,平均 37 5岁。其中 ,车祸伤 2 5 5例 (5 6 4 % ) ,刀刺伤 1 0 6例 (2 3 4 % ) ,…  相似文献   

8.
969例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7-11-11~2008-11-11院前急救的969例创伤患者致病原因及临床特点.结果 男女之比为2.47∶ 1;年龄1~95岁;20~49年龄段67.24%,受伤原因:交通伤44.58%,斗殴伤14.04%,跌伤10.01%,坠落伤3.3%;创伤部位的前四位依次是头部(36.5%)、四肢(29.1%)、腰部(7.43%)、胸部(2.48%)和脊柱(2.48%);死亡率1.34%,交通伤是最主要的死因.结论 创伤尤其是交通伤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应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控制救治反应时间,实施有效的现场急救技术,完善急救及转运设备,加强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重症胸部创伤后ARDS及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治疗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 e,ARDS)和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traumatic shock,HTS)时因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大,救治难度高。我院急诊科在胸外科的配合下,自1998年1月—2 0 0 2年12月共救治重症胸部创伤患者5 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 2例患者中男4 3例,女9例;年龄18~76岁,平均(4 3.0±14 .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 6例,锐器伤5例,坠落伤11例,挤压伤4例,其他伤6例。1.2 伤情:肋骨骨折4 4例,其中双侧肋骨骨折17例;形成连枷胸2 1例;胸骨骨折3例;肺挫裂伤37例;创伤…  相似文献   

10.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4):263-263
为了提高我国创伤医学临床救治和基础研究水平、繁荣学术,以及促进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定于2 0 0 4年8月2 2日~2 4日在乌鲁木齐市联合召开2 0 0 4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创伤学术交流会。本次会议除进行大会交流外,届时将邀请4 0余位台湾及大陆创伤医学界知名专家讲学。1 重点内容:(1)创伤急救的实施及模式探讨;(2 )多发伤的救治;(3)颅脑伤、四肢脊柱伤、胸腹伤等部位伤的救治;(4 )交通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5 )组织修复、组织工程等创伤基础研究。2 要求:(1)未曾发表过论…  相似文献   

11.
多发伤具有伤势重、失血量大、伤情变化快 ,死亡率高及死因复杂的特点 ,已成为临床死亡的重要死因之一。笔者对多发伤的死亡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 ,以期对提高多发伤的救治率 ,为医疗卫生部门实施有效的三级预防及今后创伤急救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 1988年 1月~ 1998年 1月本院病历记录 ,结合部分法医尸体解剖报告。诊断依据《现代创伤学》中多发伤的诊断标准[1 ] ,用AIS 90—ISS评价创伤严重程度 ,统计学分析采用 χ2检验。1 1 一般资料10年间因多发伤死亡 2 5 2例 ,占同期多发伤 36 36 %。…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高空坠落伤及交通伤的不断增加,严重创伤患者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在我国,每年因创伤死亡者已经超过10万余人,创伤和中毒等意外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死因谱的第一位。我们创伤中心在救治创伤患者过程中,采用国内吴恒义等设计的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吴氏”计分法)对创伤患者的伤情及愈后进行评定,增强了创伤救治护理工作的有序性。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中心抢救创伤患者1 120例,其中死亡40例,占同期创伤抢救患者的3.5%。40例患者中,男34例,女6例,最小7岁,最大76  相似文献   

13.
严重胸外伤52例救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现代交通及高层建筑的发展,严重胸外伤在创伤中所占比例激增,是创伤死亡的重要原因[1]。我院自1989年1月~1996年1月,成功救治严重胸外伤52例,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2例中,男41例,女11例,年龄6~65岁。车祸伤21例,坠落伤10例,斗殴伤9例,其他外伤12例。开放性胸部损伤15例,闭合性胸部损伤37例。52例均有血气胸,其中多发性肋骨骨折31例,并严重胸壁塌陷28例,肺破裂16例,创伤性湿肺12例,心包破裂、心包填塞5例,肋间血管破裂3例,膈肌破裂3例,支气管破裂2例,心脏破裂1例。1.2方法:本组于伤后24小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速公路交通伤与战创伤伤情的特点。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解放军第117医院住院的2 588例高速公路交通伤患者的损伤部位、伤员损伤类别、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与昆明某医院病历记载的战创伤伤员救治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高速公路交通伤伤员的主要损伤部位与战创伤伤员相比,除多部位伤及其他伤外,余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损伤类别与战创伤伤员相比,除肢体坏死以外,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创伤的急救护理均为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结论高速公路交通伤急救中护士的快速反应能力、熟练的急救技能、批量伤员快速分流、有效的急救管理模式是交通伤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军队护理人员探索平战结合的急救护理重点,也是提高应对战时及突发性事件卫勤保障中救护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交通伤伤员院前急救及转运的流程,以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降低伤员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恩施州中心医院120急救中心收治的交通事故所致923例伤员的院前急救及转运中的临床资料.结果:923例交通伤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伤情均得到控制,并成功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救治,途中无1例死亡.结论:科学调度、迅速出诊、规范现场伤情评估、伤员分类和院前急救、转运措施,并与院内急救紧密衔接是保证交通伤伤员院前急救及转运成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代工业、交通事业的发展,创伤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死因之一,急诊手术可降低多发伤的病死率,减轻致死、致残率[1].我科于2007年1月-2008年10月共完成手术8712例.  相似文献   

17.
交通伤的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出现,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创伤,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车辆剧增,交通伤不断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各种创伤的致死人数1990年为510万人,预计2020年会增至840万人,其主要原因为道路交通伤不断增加.我国每年因创伤致死人数超过20万人,伤数百万人.2005年在我国城市和农村中损伤和中毒均为第5位死因,而创伤中约50%的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因此,提高交通伤的救治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6928例创伤的院前急救特点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院前创伤急救的组织实施及救治技术当前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我院“120”出诊急救的创伤病人6928例救治资料。结果21~50岁占79.30%;伤因:交通伤39.00%、治安事件伤30.00%、工伤及坠落伤10.74%;伤情按院前创伤指数(TI)分:重伤病人20.99%,中度伤38.11%;院前急救成功率96.43%,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12.97%。结论控制救治反应时间,落实“三线出诊”机制,实施有效的现场急救技术,完善急救及转运设备,建立专业化、专职化的急救队伍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交通和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创伤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近年来创伤占急诊总人数的40%,多发伤的比例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如何及时、有效地抢救伤病员的生命,已成为急诊科面临的重要课题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我院急诊救治各类严重多发伤患者135例,就早期救护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城市多发伤院内死亡患者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城市多发伤死亡病例的原因,探讨提高城市多发伤救治率的最佳模式.方法对我院81例多发伤院内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男57例,女24例,男女之比是2.375:1,高发年龄段21~40岁和61岁以上(72.84%);2005年后多发伤发生例数与死亡例数呈逐年下降;损伤严重度评分(ISS)(28.79±9.21)分;随着损伤部位数及ISS评分升高,死亡人数显著增多;致伤原因主要是交通伤,占55.56%;损伤类型以颅脑损伤为主,占75.31%.创伤3 d内主要死因:严重颅脑损伤、创伤失血性休克;4 d以后主要死因:继发性脑疝、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各类并发症.结论颅脑损伤和失血是创伤后早期的主要死因,后期多死于器官功能衰竭和并发症.努力提高国民的交通及生产安全意识,建立健全抢救预案及应急机制,重视"黄金1小时"的抢救时间窗观念是降低城市多发伤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