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姜能疆御百邪。按中医理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此仙草就是生姜芽。生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而姜汤也叫“还魂汤”。  相似文献   

2.
杨昆 《现代养生》2010,(2):29-30
我国有很多关于灵芝仙草的传说,嫦娥就是因为服用灵芝而长生不老,并住进了月宫;据说武夷山彭祖活了760年貌似童颜,不见衰老,是因为他服食了灵芝仙草,故史称他的养生之道是“茹芝饮瀑,循迹养生”。传说灵芝的生成是千年灵精集地间之正气,集日月之精华,藏龙卧虎之地灵,九星之星光,历经数亿万年后灵芝精现身,从而成为不死仙草。  相似文献   

3.
韩玉卿 《长寿》2007,(4):38-38
灵芝古称瑞草、仙草、还魂草,俗称灵芝草,其“性平、味苦、无毒”,状似肾形,故有吉祥如意之美称。其发育后期弹射释放出来的种子叫灵芝孢子粉,生物学上称“担孢子”,集中起来后呈末状,在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的药效方面远远超过其母体灵芝。  相似文献   

4.
赵艳 《家庭医学》2004,(13):60-60
生姜性味辛温,归肺、脾、胃经,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食物本草》称“久服去臭气,通神明”,既可作为菜肴和调料,又有治病之功。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和“冬有生姜,不怕风霜”之说。《东坡杂记》曾描写钱塘净慈和尚,年八十余,颜如童子,自言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云。  相似文献   

5.
苏东坡游杭州净慈寺时,见一位人称“聪明王”的和尚,虽80多岁,然面色红润,如涂胭脂,双目炯炯有神。便向他讨寻长寿之术。老和尚双目微睁,自言自语道:“长寿无秘术,吾服生姜40年,故不见老”。于是,苏东坡在《东坡杂记》中记载了生姜的养生功效。  相似文献   

6.
长达120回的《红楼梦》,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用完的石头。幻化成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之水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棵绛珠仙草,后来绛珠仙草修成女身,愿把所有眼泪还他的情,于是。便引出了一部悲金悼玉的故事来。这里的“绛珠仙草”就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在满语中叫“奥尔厚达”。奥尔厚,是草类的总称,达,是首领和头人的意思,合起来即“百草之王”的意思。将人参称为“百草之王”,实在是中肯之言。  相似文献   

7.
生姜性味辛温,归肺、脾、胃经,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食物本草》称“久服去臭气,通神明”,既可作为菜肴和调料,又有治病之功。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和“冬有生姜,不怕风霜”之说。《东坡杂记》曾描写钱塘净慈和尚,年八十余,颜如童子,自言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云。  相似文献   

8.
李贺 《药物与人》2005,(11):24-24
据考证,我国人工栽培姜的历史可追溯至周代,有着3000年的历史,在春秋时期的《吕氏春秋》一书中已被列入到食谱中,孔子也称“每食必姜”。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称:“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东坡杂记》还介绍杭州净慈寺的一位和尚,年80余,颜如童子,自言服生姜40年,故能驻颜不老。民间俗语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十月生姜小人参”“早吃三片姜,赛过喝参汤”等赞誉姜的不同说法。  相似文献   

9.
《生活与健康》2011,(4):13-13
姜也称生姜、黄姜,为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栽培姜的历史十分久远。姜能疆御百邪,故繁体字为“薑”。  相似文献   

10.
大蒜是一种食药两用的蔬菜,享有“天然盘尼西林”(青霉素),“抗癌卫士”的美名,被誉为“人间仙草”。在上海地区以嘉定的大白蒜最有名,其中有一个神话传说。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私闯王母娘娘的瑶池蟠桃会,忽闻一阵奇香,定睛一看,竟是一种碧绿的仙草。悟空趁众仙不注意时拔了几株,偷出天宫,移裁到花果山,不久就长出了鳞茎。王母娘娘发觉仙草被盗,知是悟空所为,告知玉皇太帝。玉皇大帝怒而发一群天兵天将追到花果山,悟空见状,拔起仙草藏于身衣之中,与天兵天将边斗边走,走至上海嘉定地区上空激战时,不慎抖落了仙草鳞茎,天…  相似文献   

11.
周玲 《东方药膳》2004,(7):44-45
灵芝,又名红芝,灵芝菌、灵芝草、木灵芝等。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生于山地枯树根上,也可人工培植。我国清代开始人工栽培。由于过去灵芝是生于深山老林的稀有物种,故古代人间称它为“仙草”,供观赏,亦供药用。  相似文献   

12.
“姜作疆,云御湿之菜也”。(李时珍《本草纲目》)“姜能疆御百邪,故谓之姜”,王安石说。李果说:“夏日火旺,宜散亡,故食下禁姜,辛走气泻肺。”的确,在夏季食谱中增加适量生姜,既调适胃口,又预防疾病。正如民谚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在鱼肉荤腥一类菜肴中  相似文献   

13.
有一种药草名石斛,常附生在高山峻岭、悬崖陡壁的树上或岩石上,它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健脑明目等功效。但人们不易找到它,更难采到它,因为,到目前为止,它还不能人工栽培,是一种稀有的野生药物,故又有“仙草”之名。  相似文献   

14.
北宋大文谊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钱塘净慈寺有位老和尚,号称“聪药王”,80多岁时仍容颜不老,面色红润,目光炯炯,精神焕发,如同童子,苏东坡向老各尚询问痤颜养生的决窍,老和尚回答道:”服生姜四十年,故不老矣!”可风生姜对健身美容的益处。历代文人骚客对生姜多有吟咏,唐代李商隐曰:“蜀姜供煮陆机尊”;宋代苏轼曰:“先社姜牙肥胜肉”;宋代刘屏山写有《咏子姜》:“新芽肥理细,映日莹如空,恰似匀妆批,柔头带浅红。”反肥胖的生姜比哈为匀妆指尖,十分妥切。宋代朱熹”。〕L”一、h’W们/(’d?\…  相似文献   

15.
当归入药,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有“十方九归”之说。然而,“当归”之名,从何而来;传说不一,莫衷一是。一说主产当归的甘肃岷山地区,古时候有位叫芹嫂的妇女,盼望丈夫归来,早晚都站在崖坡上翘首以待。久而久之,芹嫂积郁成疾而死,葬于崖坡。至此,芹嫂的灵魂化成一株治病的“仙草”,仍在那里期待着丈夫的归来,故后来人们将“仙草”取名为“当归”。一说古代有一青年叫王福,父亲早亡,与老母相依为命,靠采药为生。当地有一座老君山,山高险要,虎啸狼嚎,无人敢去,王福却执意要到此山中采药,王母无奈,只好让儿子与邻村李小妹结完婚再去。婚后不久,王…  相似文献   

16.
铁皮石斛自古以来就有“药中黄金”之美誉,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成书于1000多年前的道家医学经典《道藏》将铁皮石斛列为“九大仙草”之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评价铁皮石斛“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益智除惊.轻身延年”,民间更称其为“救命仙草”。  相似文献   

17.
铁皮石斛是一种极其名贵、药食同源的中草药,因其有显著的滋补五脏之效,而被一千多年前《道藏》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李时珍评价铁皮石斛“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益智除惊,轻身延年”,民间称其为“救命仙草”。《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铁皮石斛具有调和五脏六腑、补阴强肾之功,久食能强身健体,舒心安神,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8.
灵芝,俗称灵芝草,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可治百病的神药,故又被誉为瑞草、还魂草、仙草、菌中之王……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集和利用灵芝。《列子·汤问篇》己述了当时利用灵芝治病保健的经验:“煮百沸其味清芬,饮之明日、脑清、心静、肾坚,其宝物也。”我国最早的药典,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认为灵芝有“益心气、”“安精魂”、“补肝益气”、“坚筋骨”、“好颜色”等功效,久服可“不老延年”。该书将灵芝列为药物中的极品,地位高于人参。明代著名  相似文献   

19.
“灵芝”和“人参”,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灵芝有”仙草”、“瑞草”之称,“人参”也常常被认为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然而.在传说中,只有“有缘者”才能得到真正的人参灵芝。幸运的是,在现代社会,人参、灵芝已经离我们不再遥远.心中暗暗窃喜之余,不如让我们闭上眼睛,把自己当作真正的有缘人,在冬季来临之际,享受一把“灵丹妙药”带来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生姜,性味辛温,归肺、脾、胃经,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食物本草》称“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姜既可作为菜肴和调料,又有治病之功,在传统医学上是典型的药食同源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