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鼻咽X线侧位片检查诊断为腺样体肥大的患儿170例和腺样体大小正常、患扁桃体肥大或慢性扁桃体炎的患儿58例作为对照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鼻咽X线侧位片A/N比值的结果将全部病例按腺样体肥大程度分为腺样体正常组、中度肥大组和重度肥大组。分析各组间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的相关性。结果腺样体正常组与中度肥大组比较,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腺样体正常组与重度肥大组比较,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腺样体越大对鼻咽腔阻塞的程度越大,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几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杨光 《吉林医学》2011,32(26):5446-5446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鼻咽X线侧位片检查诊断为腺样体肥大的患儿108例和腺样体大小正常、患慢性扁桃体炎的患儿50例作为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与腺样体肥大的相关性。结果:腺样体肥大组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为39.8%,显著高于腺样体正常组(8.0%),P<0.05;随着腺样体的肥大程度增加,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差异增加。结论:腺样体肥大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的相关性,以及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诊的12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为实验组,另取120例腺样体大小正常,慢性扁桃体炎患儿为对照组.分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的相关性,并对比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结果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具有显著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理影响、生理影响、依从性、自身影响等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与腺样体肥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儿童腺样体肥大A/N比率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利用鼻咽侧位片测量儿童腺样体-鼻咽腔比率(A/N比率)来判定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标准。方法 随机选择有打鼾、鼻塞、张口呼吸及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40例,于治疗前行A/N比率测定。结果 A/N比率≤0.70的患儿经保守治疗症状显著改善,而A/N比率〉10.71的患儿大部分需行腺样体刮除术。结论 摄鼻咽侧位片测定A/N比率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的简便实用且准确的检查方法。A/N比率≤0.60属正常,0.61~0.70为中度肥大,〉10.71为病理性肥大。  相似文献   

5.
儿童腺样体肥大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腺样体肥大患儿群体中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情况及腺样体切除术后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方法] 回顾分析119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术前声导抗、鼻咽侧位摄片及电测听检查情况,经70度鼻内窥镜口腔入路腺样体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声导抗及鼓膜形态变化.[结果] 119例患儿中分泌性中耳炎44例(中耳炎发病率达36.97%),术后3个月内声阻抗及鼓膜形态恢复正常42例,手术治愈率达95.45%.[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在腺样体肥大患儿群体中发病率较高,治疗上更强调去除病因;常规对此类儿童进行声导抗检查,可避免因漏诊而贻误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桂芬  王丽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4):61-61,70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OME)的主要病因、听力学检查及临床治疗。方法对126例分泌性中耳炎(OME)儿童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及听力学检查资料进行术前术后对比分析。结果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因以腺样体肥大多见,刮除肥大的腺样体,对中耳病变较重、病程较长的患儿进行鼓膜切开术,使患儿术后听阈明显提高。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复杂,以腺样体肥大多见,易引起中耳积液,导致听力下降,应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对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06例并发慢性鼻-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的腺样体肥大患儿行鼻内窥镜直视下腺样体吸切术。结果:106例患儿术后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症状消失;其中84例伴发慢性鼻-鼻窦炎的患儿中,3个月后随访78例鼻塞、多涕、闭塞性鼻音症状消失,6例症状明显减轻;22例伴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中,20例听力恢复正常,声阻抗检查示:A型曲线,2例偶尔耳闷,声阻抗检查示:C型曲线。结论: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很重要的原因,适时行腺样体切除术对慢性鼻-鼻窦炎及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儿童腺样体肥大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41例腺样体肥大做鼻咽部螺旋CT检查的患儿,了解腺样体增生情况。检查方法:41例均行鼻咽部螺旋CT低剂量扫描,范围外耳道定位至会厌水平,并在工作站进行后重建处理,并测量相关径线,计算A/N值及pas值。结果4l例中有32例A/N》0.709例A/N《0.70pas值《3mm30例pas》3mm 11例,15例合并鼻窦炎,9例合并中耳炎,6例同时合并鼻窦炎、中耳炎。结论低剂量螺旋CT横断位图像及三维重建图像能明确诊断腺样体肥大,A/N〉0.70或pas〈3mm为诊断标准,并能显示合并的中耳炎、鼻窦炎及腭扁桃体增大,炎症。同时可显示气道的狭窄,CT检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与腺样体肥大程度及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儿9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学龄前儿童组与学龄期儿童组,对不同年龄组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等诱发因素的发病率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和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学龄前儿童组腺样体肥大发生率明显高于学龄期儿童组(P0.05),两组腺样体肥大III度发生率最高;两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抗过敏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应用抗过敏治疗的患者治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与腺样体肥大及分泌性中耳炎均具有一定关系,抗过敏治疗可提高过敏性鼻炎合并腺样体肥大和分泌性中耳炎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儿童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的效果。结果手术后1月、3月分泌性中耳炎25例(36耳)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1.2%和100%;11例(21耳)纯音测听检查听力下降患儿术前和术后低频平均听阈上升(P〈0.05)。结论切除肥大的腺样体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听力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艳红  张芩娜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0):1251-125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因腺样体肥大入院的13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半年,121例痊愈(90.3%),6例好转(4.5%),7例无效(5.2%)。结论:对合并有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能在直视下进行,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手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治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对37例患儿行内镜下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结果:患儿术后听力均提高,拔管后随访13~17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内镜下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术对腺样体肥大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3.
杨国存  胡建文  曾一民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2):979-982
目的探讨鼻内镜用切割吸引器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50例(96耳),采用气管插管吸入加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在4.0mm0度鼻内镜下用切割吸引器行50例腺样体切除术,10例同时行扁桃体切除术。结果50例随访半年,38例(76耳)听力明显改善,纯音听阈恢复正常,声导抗检查"A"型图。结论在鼻内镜下用切割吸引器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无并发症,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腺样体肥大患儿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腺样体肥大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疾病的发生及转归效果造成的影响,为临床提高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8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进行分组临床分析,按照腺样体肥大程度可分为Ⅰ组(腺样体肥大程度为Ⅰ度)36例患儿、Ⅱ组(腺样体肥大程度为Ⅱ度)79例患儿、Ⅲ组(腺样体肥大程度为Ⅲ度)71例患儿,对三组腺样体肥大患儿发生分泌性中耳炎情况进行记录,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Ⅰ组腺样体肥大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疾病发生率为19.44%、Ⅱ组腺样体肥大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疾病发生率为30.38%、Ⅲ组腺样体肥大患儿分泌性中耳炎疾病发生率为60.56%,Ⅲ组与Ⅰ组、Ⅱ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疾病与患儿体内腺样体肥大情况呈正比,且腺样体肥大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转归也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观察该手术术式对不同频率听阈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进行观察,随机分成观察组(腺样体切除)和对照组(鼓膜穿刺抽液)各24例,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及术后3个月与术前不同频率(250Hz、500Hz、1000Hz)听阈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1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9.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不同频率(250Hz、500Hz、1000Hz)听阈较术前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儿的听力,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总结2005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的62例腺样体肥大并发104侧患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按病程将患儿分为3组,观察其手术前后鼓室图的变化。结果第1组(病程3个月~1年)手术有效率为100%;第2组(病程1年~2年)手术有效率为90.63%;第3组(病程2年~3年)手术有效率为68.75%。结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与腺样体肥大的病程有关,病程愈长,分泌性中耳炎愈顽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所致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切除后复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8例、35耳腺样体肥大所致分泌性中耳炎手术切除后复发的患者行常规声阻抗、纯音测听及鼻咽镜检查。在鼻内窥镜下切除增生组织,咽鼓管置管,并结合药物治疗。结果:复发18例、35耳中10例腺样体有不同程度的增生,6例咽鼓管扁桃体增生,2例咽鼓管咽口形成瘢痕。经治疗,16例、32耳治愈,1例、2耳好转,有效率97.1%。结论:传统腺样体手术由于不能在直视下进行,故手术切除增生组织的范围、深度不能确切保证,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周围淋巴组织代偿性增生也是重要因素。内镜下直视手术及咽鼓管置管,操作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成人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的不同状况.[方法]成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6例(共59耳),儿童分泌性中耳炎21例(39耳),对照组25例(50耳).对儿童及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纯音听阈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成人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气导听阈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成人分泌性中耳炎骨导听阈(...  相似文献   

19.
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正加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7):29-30,33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对儿童内分泌性中耳炎听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180例内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保守治疗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3个月的随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以及治疗组各频率听阈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61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显效52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82.22%,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89%)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频率听阈均明显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满意,并发症少,能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不同程度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儿童不同程度的分泌性中耳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不伴腺样体肥大儿童患者20例为A组,伴腺样体肥大且单纯声导抗测试异常40例为B组,伴腺样体肥大且声导抗测试异常且伴有听力损失患儿20例为C组。A组患儿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B组采用腺样体切除术治疗,C组患儿采用腺样体切除术和鼓膜置管术联合治疗。术后3个月内所有患者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6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组患儿经手术后症状均好转,与术前比较各频率气导听阈明显下降(P〈0.05);C组患儿术后并发症高于A、B两组。结论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不同程度的分泌性中耳炎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医生要注意使用不同手术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