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质网应激与Alzheimer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zheimer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病,其临床特点是隐匿起病,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认知障碍和行为异常。病理特点为脑神经细胞外出现β淀粉样肽(Aβ)聚集形成的神经斑或称老年斑、脑神经细胞内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NFT)、脑皮质神经细胞减少及皮质动脉和小动脉的血管淀粉样变性。AD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已有许多假说,如Aβ产物过多、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过氧化作用、炎症因素、金属与细胞内钙紊乱、遗传因素等[1]。近年来因蛋白质折叠障碍造成的异常蛋白质的聚集在神经变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缠结和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退变.老年斑的主要成分是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主要是Aβ42.虽然AD的确切病因不明,但广泛认可的Aβ假说认为,Aβ启动了AD的发病过程,并在其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其他病理生理变化,如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蛋白激酶激活、氧化应激、自由基形成、细胞内钙离子稳态破坏、诱导凋亡、慢性炎症、补体激活等都是Aβ毒性作用的结果.脑中Aβ水平增加与突触丧失或功能下降相关,也与认知能力下降相关.现有证据提示,无论是可溶性Aβ原纤丝/寡聚体还是不溶性Aβ纤丝甚至斑块都有神经毒性.因此,针对Aβ的治疗策略得到了广泛研究.这些策略可以概括为减少Aβ生成、防止Aβ聚集和形成纤丝、增加Aβ降解或清除.下面的内容将涵盖广义的抗Aβ的途径,但由于篇幅的限制,有些内容仅略述.  相似文献   

3.
Alzheimer病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lzheimer 病(AD)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原因,但真正的病因迄今不明。神经病理的特征是大脑新、旧皮层区中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 SP)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十几年来的研究揭示了SP 和NFT 的主要成份为βA4蛋白及磷酸化异常的tau 蛋白等,它们的起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及演变有几种假设。在临床诊断方面,周围标记法的研究,诸如血液、脑脊液、皮肤、肠粘膜的活检及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等,都提供了不少的异常发现,从而揭示了诊断的新途径和可能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Alzheimer病的实验动物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动物模型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从神经纤维缠结、β淀粉样蛋白、脑组织损伤模型和转基因动物等几个方面讨论并比较这些动物模型在复制AD病理和行为改变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探讨如何制作出更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内切糖苷酶F/N-糖苷酶F可使Alzheimer病神经原纤维缠结选择性去糖基化。去糖基化作用使神经原纤维缠结的螺旋消失,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直径为(2.5±0.5)nm的线性纤维丝结构,这些线性纤维丝常以束存在。单纯去糖基化作用并不引起tau蛋白从缠结结构的释放量明显增高,但去糖基化处理可明显增高蛋自磷酸酯酶从缠结结构中释放游离tau蛋白。这些结果揭示,tau蛋白的糖基化作用与Alzheimer病患者脑中神经原纤维缠结结构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突触改变与Alzheimer病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Alzheimer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与淀粉样斑块形成、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与神经原纤维缠结产生为突出病理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长时间以来,在AD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是Aβ学说和tau蛋白学说,但两者均不能完整地解释AD的发病机制。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其他可能的病因。近年来突触的病理改变在AD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就AD突触研究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Alzheimer病(AD)是多发生在老年人、以近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以老年斑(SP)、神经原纤维缠结(NFT)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病因不明。现就有关AD危险因素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褪黑素(Melalonin,MT)主要产自松果体,极易通过血脑屏障,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和/或抗氧化酶基因表达、调节免疫及生物时钟等多种功能。随着年龄增加,Alzheimer病(AD)发病率升高,而血及脑脊液中MT的水平则下降;MT能通过多条途径抑制β-淀粉样蛋白的神经毒性作用。松果体功能减退致MT分泌减少参与了AD的发病,补充MT可望成为防治AD的有潜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6种非Alzheimer神经变性疾病对βA4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βA4表达与神经元变性和缺失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的ABC法对6种非Alzheimer神经变性疾病进行βA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阳性程度、脑内分布。在免疫组化染色的同时做刚果红染色。结果这6种疾病中有4种在脑皮质第3、5层中βA4有表达。而刚果红染色除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轻度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结论βA4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并非Alzheimer病所特有,而是多种神经变性疾病的共同特征;βA4免疫组化法的阳性结果不同于传统的刚果红染色法。βA4与神经元变性和缺失可能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
】 目的 观察β-淀粉样蛋白4(βA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β淀粉样蛋白4(β A4) 在皮克病( Pick○s disease) 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β A4 表达与神经元变性、缺失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 A B C法对皮克病脑组织行β A4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和脑内分布。同时行刚果红染色及 L H E 染色。结果 β A4 在皮克病脑皮质第3 、5 层中均有表达。刚果红染色均为阴性。所有病例可见胶质细胞增生和凋亡。结论 β A4 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并非阿尔茨海默病( A D) 所特有,在皮克病中亦存在此现象。β A4 免疫组化法的阳性结果不同于刚果红染色法。β A4 表达与神经元变性、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12.
Alzheimer病与NO/NO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Alzheimer病(AD)时神经元、脑血管内皮细胞,特别是胶质细胞可产生大量的一氧化氮(NO)。NO通过介导和放大氧化应激、炎性级联、兴奋性毒性反应,选择性损伤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元、促进老年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形成,并使AD的病理变化进行性发展。有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有助于进一步阐明AD的病理机制,也将为其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缓慢进展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缓慢不可逆进展,临床上以认知损害为主.  相似文献   

14.
S100β与Alzheimer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100β是一种钙结合蛋白,在脑内它是轴突生长因子。正常情况下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含量过高则具有神经毒性。本文综述了S100β在Alzheimer病(AD)各种可能的发病机制中的介导作用,尤其是它与炎症介质及β-淀粉样蛋白(Aβ)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参与轴突变性和老年斑的形成,促成了AD的重要病理变化,值得高度重视。进一步探明过高水平的S100β对神经元的影响,将有助于阐明AD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Creutzfeldt-Jakob病(CJD)是可传播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快速进展性痴呆及大脑皮质、基底节和脊髓局灶性病变为特征,是常见的人类朊蛋白病,又称为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cortieostriatospinal degeneration)。朊蛋白病 (朊粒疾病)属于新发传染病范畴,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目前已证实CJD与疯牛病密切相关。按世界卫生组织要求,中国卫生部与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决定,自2003年起我国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对CJD的全面监控。为了提高对该类少见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国人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LOAD)的神经病理学特征,确保其正确诊断.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的8例LOAD患者和5名尤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老年对照者的颞叶脑皮质,为死亡后13~101 h尸检取脑,双侧颞叶皮质取材.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度6 μm,β淀粉样蛋白(Aβ)及过磷酸化tau蛋白(AT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相邻切片作阴性对照.光镜下观察两组颞叶皮质阳性分布情况.结果 LOAD组AB及AT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为阳性,Aβ阳性表达者分布于皮质各层,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可见早期弥散斑、初级斑和终末斑等;AT8阳性表现为皮质神经元内不同程度神经原纤维缠结、神经毡细丝及老年斑.经半定量统计分析,A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LOAD组全部阳性,其中中度阳性(++)5例,强阳性(+++)3例;对照组阳性率为0.AT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LOAD组中度阳性(++)3例,强阳性(+++)5例,阳性率100%;对照组中度阳性(++)1例(1/5),阴性(-)4例.LOAD组与对照组Aβ及AT8染色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00,P=0.001;χ2=9.244,P=0.007).结论 A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能清晰显示各种类型老年斑;AT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可清晰显示各级神经原纤维缠结的不同变化.两种染色方法 结合使用可提高LOAD患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Alzheimer病与老年脑中β-淀粉样蛋白免疫组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β-AP)与Alzheimer病(AD)、脑老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查经过临床与病理确诊的3例AD与6例非痴呆老年对照(NAD)脑组织广泛部位中β-AP的沉积,并且与淀粉样蛋白组化染色的方法如刚果红、爱先蓝(SAB)染色相对比。结果发现1AD脑组织中β-AP的沉积较NAD不仅部位广泛,而且程度严重。2β-AP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较淀粉样蛋白组化染色方法敏感而可靠。结论β-AP在脑中的沉积可能与神经元的变性以致智能衰退、AD的发生有关。β-AP的免疫组化检测可作为AD组织学诊断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型尼曼-皮克病(NPC)脑部神经原纤维缠结(NFT)形成的时相特征.方法 以17例年龄7个月至55岁的NP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tau蛋白和有丝分裂期相关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银染,分析患者脑内NFT形成的特点.结果 最早可在4岁的患者海马旁回发现典型的NFT形成,随年龄增长数量逐渐增多.在形态上与阿尔茨海默病(AD)所见高度相似,但未发现老年斑.在NPC中,有丝分裂期磷酸化表位早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及NFT形成.结论NFT形成并非老龄化过程的结果 ,且与老年斑的存在与否并无关联.cdc2/cyclinB1可能是NFT形成的关键性早期事件,针对其活性的抑制剂对于早期干预NPC NFT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神经干细胞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肌强直、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及姿势步态异常等。病理上表现为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形成。经典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也只是对症疗法,不能阻止患者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的进程,因此移植不失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皮肤β-AP蛋白进行光镜免疫组比研究。AD组8例;MID组8例;NDC组24例。结果显示:所有病例的皮肤角质层和毛囊以及部分汗腺、皮脂腺和血管有阳性免疫反应。3组间比较在角质层、毛囊、汗腺及皮脂腺阳性着色反应无显著差异,而皮肤血管阳性反应呈现AD>MID>NDC趋势,提示β-AP在皮肤血管的阳性免疫反应可能对AD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