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性囊胚培养与单囊胚移植(eBC-SBT)对妊娠结局、多胎妊娠率和单卵双胎率的影响.方法:按实施选择性囊胚培养与单囊胚移植技术的前、后,分为干预组(对预后良好、高危多胎妊娠风险的患者建议行选择性囊胚培养,自愿者行囊胚培养,其余患者于第3天移植)和非干预组(全部患者移植第3天卵裂期胚胎).第5天或第6天对接受eBC-SBT患者的囊胚进行评级,评为BB及其以上级别的囊胚,予单囊胚移植;评为BC及以下级别的囊胚,予双囊胚移植.分析eBC-SBT对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及单卵双胎率等的影响.结果:①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患者的年龄、获卵数及受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移植胚胎数降低[( 1.60±0.56)vs.(2.17±0.51),P<O.01],种植率(33.75% vs.25.69%)和临床妊娠率(47.31% vs.40.84%)均提高(P<0.05),多胎率降低(15.38% vs.29.37%,P<0.01).②干预后,选择性单囊胚移植组移植胚胎数低于卵裂期胚胎移植组[( 1.09±0.28 )vs.(1.96±0.40),P<0.01],前者种植率提高(43.99% vs.30.18%,P<0.01),2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35%vs.47.29%,P>0.05),但多胎率降低(0.86% vs.24.59%,P<0.01).③干预组和非干预组的单卵双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2% vs.1.67%,P>0.05).在干预组中,选择性单囊胚移植患者的单卵双胎率与卵裂期胚胎移植组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2.59% vs.1.09%,P>0.05).结论:eBC-SBT能显著降低多胎率,有效维持总体临床妊娠率,且未见单卵双胎率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选择性囊胚培养与单囊胚移植(eBC-SBT)降低多胎率的作用。方法院对2009 年1 月—2010 年12月收治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评估预后较好且高危双胎妊娠风险患者进行一对一知情告知,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单囊胚移植组和卵裂胚移植组,分析2组间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及单卵双胎率等指标,同时对干预前、干预后总体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进行研究。结果院淤囊胚移植组与卵裂胚移植组间患者年龄、胚胎冷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囊胚移植较双卵裂期胚胎移植(ET)的种植率更高(52.4% vs. 43.4%,P<0.05)尽管临床妊娠率有所降低(52.4% vs. 60.1%,P>0.05),但前者的多胎率明显降低(3.3% vs. 44.2%,P<0早产率、低体质量儿出生率降低(P<0.01),足月单胎活产率提高(P<0.01)。于干预前、干预后2组间患平均年龄、获卵数和冷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移植胚胎数显著下降。胚胎种植率(26.2% vs. 34.6%,P<0.01 )、总体临床妊娠率(42.4% vs. 47.1<0.05)及活胎分娩率(30.6% vs. 38.0%,P<0.01)提高,而多胎妊娠率(30.9% vs. 17.3%,P<0.01)和低体质量儿出生率(30.7% vs. 24.0%,P<0.05)显著降低。结论:选择性囊胚培养与单囊胚移植能在有效维持总体临床妊娠率的前提下显著降低IVF-ET 的多胎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囊胚期胚胎移植和卵裂期胚胎移植单卵双胎的发生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患者的资料,根据移植胚胎的发育阶段,分为卵裂胚移植组和囊胚移植组.比较两组单卵双胎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结局. 结果 卵裂期胚胎移植组移植胚胎的数目多[(2.0±0.3)个],多胎率高(32.1%),与囊胚移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卵裂期胚胎移植组和囊胚移植组的单卵双胎率(2.6%和3.6%)、流产率(33.3%和29.4%)、活胎分娩率(66.7%和70.6%)、早产率(75.0%和66.7%)及低体重儿出生率(50.0%和7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囊胚移植不增加单卵双胎发生率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激光辅助孵化(LAH)对玻璃化冻融卵裂期胚胎和囊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5个玻璃化冻融移植周期,根据是否行LAH,将426个卵裂期胚胎移植周期分为AH组和非AH组,139个囊胚移植周期分为AH1组和非AH1组。比较患者一般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卵裂期胚胎AH组和非AH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多胎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胚AH1组的胚胎种植率和多胎率高于非AH1组(P<0.05),2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H可提高玻璃化冻融囊胚移植的胚胎种植率和多胎率,但并不能提高玻璃化冻融卵裂期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解冻移植周期中处于不同阶段胚胎的单卵双胎(MZT)发生率,可通过避免移植内细胞团松散的囊胚来减少单卵双胎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中心解冻移植的5 069周期、临床妊娠2 724周期情况。根据移植的胚胎情况分为卵裂胚组、桑椹胚组、囊胚组,比较分析卵裂胚组、桑椹胚组、囊胚组的MZT发生情况与临床结局。结果本研究共观察到96例MZT,总的MZT发生率为3. 5%(96/2 724)。卵裂胚组MZT发生率1. 2%(9/737),桑椹胚组MZT发生率2. 5%(3/122),囊胚组MZT发生率4. 5%(84/1 865),3组之间的MZ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胚胎的继续培养至囊胚容易增加单卵双胎的发生比例。避免移植内细胞团松散的囊胚可帮助减少单卵双胎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冻融移植周期中单、双囊胚和卵裂期双胚胎移植的结局。方法:2012年1月~2014年5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冻融移植周期2735个,其中卵裂期胚胎移植1648个周期,囊胚移植1087个周期。回顾性分析≤35岁或35岁患者移植单、双囊胚和双卵裂期胚胎的结局。结果:对于优质或次优囊胚移植,≤35岁或35岁患者单囊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足月分娩率、活产率、早产率和流产率与优质双卵裂期胚胎移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囊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多胎率显著低于双囊胚移植(P0.05)。对于非优质囊胚移植,≤35岁或35岁患者单囊胚移植与非优质双卵裂期胚胎移植比较,除流产率外,临床妊娠率、种植率、足月分娩率、多胎率、活产率和早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囊胚移植的多胎率和活产率显著低于双囊胚移植(P0.05)。结论:冻融移植周期中,在患者年龄和胚胎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单囊胚移植能够获得与双卵裂期胚胎移植相似的临床妊娠率、足月分娩率和活产率,降低双囊胚移植带来的多胎妊娠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单囊胚移植在促排卵周期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不同雌激素水平卵巢高反应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卵巢高反应行胚胎移植116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注射 hCG 日血清雌二醇( E2 )的浓度分组: E2< 5 000 pg/mL(n=278)组 ,其中D5单囊胚移植为A组、D3胚胎移植为B组:E2≥5 000 pg /mL(n = 889)组, 其中D5单囊胚移植为C组、D3胚胎移植为D组。比较A组与B组、C组与D组的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 A组获卵数、成熟卵子数/MII数、2PN受精率、可移植胚胎数高于B组,双胎妊娠率、双胎分娩率低于B组,(P<0.05),两组间着床率、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bFSH、Gn剂量低于D组,AFC、获卵数、成熟卵子数/MII数、HCG日E2、P,2PN受精率、2PN卵裂率、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着床率高于D组,双胎妊娠率、双胎分娩率及中重度OHSS发生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囊胚移植获得了较高妊娠率及活产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双胎妊娠率、双胎分娩率,尤其在较高雌激素水平下并未增高 OHSS 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选择性单囊胚移植是否能够在维持临床妊娠率不降低的同时,有效降低多胎妊娠率,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愿意行囊胚培养及选择性单囊胚移植的417例不孕患者作为观察组,本研究仅分析新鲜周期将单囊胚冷冻,解冻周期复苏移植的病例;将不愿意行选择性单囊胚移植,坚持行卵裂期胚胎移植的2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也仅分析解冻周期复苏移植的病例;另将冷冻胚胎解冻移植的患者设为自然对照组;分析各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及多胎妊娠率等。结果观察组临床妊娠率为50. 34%,胚胎种植率为50. 34%,多胎妊娠率为1. 35%。对照组临床妊娠率为45. 85%,胚胎种植率为30. 10%,多胎妊娠率为32. 76%。自然对照组临床妊娠率为43. 67%,胚胎种植率为27. 66%,多胎妊娠率为25. 90%。结论选择性单囊胚移植能够在维持临床妊娠率不降低的同时,有效降低多胎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7年1月-2010年10月实施的所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周期中行D3 d单胚胎移植的125个周期,其中选择性单胚胎移植39个周期(A组),仅有单个胚胎可移植的86个周期(B组),分析和比较两组单胚胎移植的年龄、不孕时间、基础FSH值、获卵数、胚胎卵裂球数及优胚数、HCG日内膜厚度及E2值、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差异。结果 A、B两组的年龄、不孕时间、基础FSH值、获卵数、移植胚胎卵裂球数及优胚数、HCG日内膜厚度及E2值、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分别为(28.89±3.223)岁和(34.01±4.809)岁;(4.31±2.776)年和(6.30±5.332)年;(5.5±2.256)IU/L和(10.26±3.757)IU/L;(5.42±2.649)个和(1.75±0.324)个;(10.58±3.46)个和(5.39±2.45)个;(1.42±0.649)个和(1.75±0.724)个;(1.25±2.965)mm和(10.02±1.962)mm;(10 132±4 303)pmmol/L和(5 982±2 108)pmmol/L;46.15%(18/39)和27.91%(24/86);22.22%和37.5%。A组的平均年龄、不孕时间、基础FSH值、获卵数明显小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HCG日E2值和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移植胚胎的卵裂球数目、HCG日内膜厚度、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的流产率(22.22%)低于B组(37.50%)。结论对于年龄小于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者,选择D3 d优质单胚胎移植可达到较高的临床妊娠率而降低多胎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患者与非瘢痕子宫患者在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中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中心行首次IVF-ET的患者共3 331个周期,其中A组249个周期(剖宫产后瘢痕子宫组),B组3 082个周期(非瘢痕子宫组),比较2组患者的总体临床特征,并分别比较在行囊胚或卵裂期胚胎移植时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在囊胚移植及单卵裂期胚胎移植者中,2组患者的优胚移植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和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产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双卵裂期胚胎移植者中,A组患者的优胚移植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多胎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和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胚胎条件类似的情况下,行单胚胎移植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的患者除早产率升高外,可获得与非瘢痕子宫患者类似的临床妊娠结局。双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复苏后优质胚胎的培养时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1~2012年在本院实施冻融胚胎移植(FET)的1061例分为3组,其中冷冻胚胎复苏后的优质胚胎培养2~4h移植为A组(96例);培养4~8h移植为B组(615例);培养8h移植为C组(350例),比较各组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3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个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胚胎植入率(24.7%、23.4%、28.2%)、临床妊娠率(43.8%、40.8%、44.9%)、早期流产率(4.8%、10.4%、12.1%)、活产率(40.6%、32.7%、37.4%)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玻璃化冷冻胚胎复苏后培养时间对FET周期临床结局无明显影响,可根据临床和患者情况,具体安排胚胎移植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胚胎卵裂球数及取卵后2天(D2)和3天(D3)冷冻对胚胎的复苏效果以及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5月行FET的41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别按胚胎冷冻的时间(D2/D3)、卵裂球数、移植优质胚胎数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胚胎复苏效果及临床结局。结果:D2≥4-细胞组的胚胎复苏率和卵裂球全存活率显著高于D2<4-细胞组(89.35% vs. 79.11%,42.01% vs. 30.22%,P<0.05);D3≥6-细胞组的胚胎复苏率和卵裂球全存活率显著高于D3<6-细胞组(86.52% vs. 72.43%,41.13% vs. 31.07%,P<0.01)。D2组冷冻胚胎复苏后的优质胚胎率(56.84%)高于D3组(48.82%),但D3组FET临床妊娠率(38.52%)高于D2组(27.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胚胎复苏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50% vs. 79.44%,10.81% vs. 10.09%,P>0.05)。随着移植优质胚胎数的增加,临床妊娠率和多胎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2≥4-细胞和D3≥6-细胞的胚胎冻融效果较好,D3冷冻胚胎的FET临床结局优于D2冷冻胚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胚胎移植(FET)与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结局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刺激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鲜胚移植组,324例)和全部胚胎冷冻后再行FET(FET组,179例)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异位妊娠发生率、流产率以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月经第3天)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促性腺激素(Gn)用药起始量、促排卵时间、受精率、2PN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移植胚胎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FET组Gn用药总量低于鲜胚移植组(P0.05),h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孕酮(P)水平、卵泡数和获卵数均较鲜胚移植组显著升高(P0.05);FET组的胚胎种植率(37.23%)和临床妊娠率(59.22%)均高于鲜胚移植组(29.56%,4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活产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具有较低的OHSS发生率(0.56%,P0.05)。结论:对于OHSS高危患者,全胚冷冻后行FET可提高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且能有效避免OHSS发生,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探讨胚胎原核期及D2/D3胚胎形态学指标对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行常规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胚胎移植的不孕症患者167例,根据是否妊娠分为2组,妊娠组81例,未妊娠组86例,比较分析2组胚胎形态学评分和胚胎质量以及妊娠之间的关系.结果 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相比,评分较高的胚胎、评分较低的胚胎、比较优质胚胎率和妊娠均有显著差异P<0.05,评分最高的胚胎优质胚胎率可达67.05%,而最高形态评分的胚胎移植也有最高的妊娠率.结论 对原核期及D2/D3天胚胎形态评分可预测胚胎的发育潜能,提高妊娠率,减少移植胚胎数目,并可作为胚胎移植时选择胚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泼尼松对抗磷脂抗体阳性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或)抗β2糖蛋白1抗体(Aβ2GP1)阳性的不孕症患者52例,其中30例患者于IVF-ET前给予阿司匹林及泼尼松治疗(研究组),余22例患者助孕前不予上述两种药物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妊娠早期流产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获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2±4.34 vs. 9.67±4.02,P=0.312),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受精率(80.43% vs. 72.41%,P=0.032)、卵裂率(98.67% vs. 94.64%,P=0.045)、可利用胚胎率(89.24% vs. 76.73%,P=0.001),优质胚胎率(72.65% vs. 42.77%,P<0.001)、累积临床妊娠率(66.67% vs. 33.33%,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早期流产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9% vs. 50%,P=0.05)。结论:对于抗磷脂抗体阳性不伴有复发性流产史且拟行IVF-ET助孕的患者,助孕前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及泼尼松治疗,有助于提高受精率、改善胚胎质量、提高临床妊娠率并可能改善助孕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将IVF或ICSI获得妊娠的230个周期,按妊娠结局分为早期流产组和继续妊娠组(对照组),分析IVF/ICSI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早期流产组患者年龄(34.00±4.52岁)明显高于对照组(30.84±3.19岁),(P<0.01);Gn用量、移植胚胎数、有自然流产史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hCG日内膜厚度、胚胎种植率及多胎妊娠率低于对照组(P<0.05);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然流产史及年龄增高是发生早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结论:IVF/ICSI治疗周期中患者年龄、Gn用量、有自然流产史、移植胚胎数、多胎妊娠及基础FSH水平与早期流产相关,自然流产史及高龄可增加早期自然流产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裂期冻融胚胎不同解冻时间点对囊胚培养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在江门市中心医院行冻融胚胎囊胚培养477例患者共520周期的资料。依据胚胎复苏时间不同分为D2组(D2 15:00-16:00胚胎复苏)、D3组(D3 8:00-9:00胚胎复苏),2组均于D5、D6 8:00-9:00观察囊胚形成。D5:D2、D3组培养时间分别为65 h、48 h;D6:D2、D3组培养时间分别为89 h、72 h。结果:2组的囊胚形成率(48.10% vs. 46.59%)、优质囊胚率(39.70% vs. 34.22%)、临床妊娠率(70.08% vs. 69.48%)、生化妊娠率(7.48% vs. 7.98%)、胚胎种植率(55.93% vs. 58.0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胚与非优胚在48 h、65 h囊胚形成率分别为30.37% vs. 13.28%、62.64% vs. 4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胚与非优胚在72 h、89 h囊胚形成率分别为32.32% vs. 27.59%、2.17% vs. 2.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培养时间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48 h组>65 h组>72 h组>89 h组,而生化妊娠率:89 h组>48 h组>65 h组>72 h组,但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冻融胚胎囊胚培养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在D2 15:00-16:00或D3 8:00-9:00进行胚胎解冻复苏;在D2 15:00-16:00解冻复苏,多数在D5即可形成囊胚进行移植;在D3 8:00-9:00解冻复苏,优胚在D5或D6均有形成囊胚可能,而非优胚需要培养较长的时间在D6形成囊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人类胚胎体外培养第3天4种胚胎移植策略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中心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5岁患者的第3天胚胎移植周期,均为第一次促排卵周期,采用控制性促排卵长方案和短方案,排除供精周期和遗传性疾病患者,获卵数≥2个。根据移植胚胎数及评分(评为Ⅰ、Ⅱ、Ⅲ、Ⅳ级,Ⅰ、Ⅱ级为高评分胚胎,Ⅲ、Ⅳ级为低评分胚胎)分为4组:A组移植1枚高评分胚胎,B组移植2枚高评分胚胎,C组移植1枚高评分胚胎和1枚低评分胚胎,D组移植2枚低评分胚胎。比较4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双胎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结果:4组的流产率分别为8.67%、10.34%、13.54%、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46,P=0.246);B组的每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5.94%、49.38%,均高于A组(32.05%、28.63%)和C组(42.86%、3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C组的每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B组的双胎率(36.31%)高于A组(0.67%)和C组(2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1枚高评分胚胎与1枚低评分胚胎协同移植,可获得可接受的每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亦未提高双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