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单侧纵轴动力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53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 评价单侧纵轴动力外固定器 (unilateralaxialdynamicfixator,UADF)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价值。 方法 利用单侧纵轴动力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 5 3例 ,其中男 31例 ,女 2 2例。上段骨折 11例 ,中段骨折 15例 ,下段骨折 2 7例。新鲜骨折 46例 ,陈旧骨折 7例。 结果 术后 7d可靠扶拐行走。观察时间 3~ 6个月 ,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及近解剖复位 46例 (占 86 .8% )、功能复位 5例 (占 9.4% )、不良复位 2例 (占 3.8% )。本组 5 3例病人均达到临床愈合。外固定器拆除平均时间 93.5d ,临床疗效满意。 结论 应用UADF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符合外固定原则、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避免二次手术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臂外固定器固定在儿童胫腓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高对儿童该类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单臂外固定器固定治疗儿童胫骨或胫腓骨远端骨折23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5岁7个月。开放性骨折8例。结果随访2~4年。23例均未见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按照Paley骨折愈合标准评分:优13例,良7例,中3例;优良率87%。其中发生延迟愈合5例,6例有针道感染征象,5例有螺钉部分松动,4例行超踝关节固定患儿术后踝关节功能受限,恢复较差。结论采用单臂外固定器固定治疗儿童胫腓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安全、简便的固定方法,软组织损伤轻,骨折端血运破坏少,骨折临床愈合快,并允许早期关节活动及负重练习,减少了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儿童胫腓骨骨折,尤其是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修复后需长期换药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但对于合并有严重骨质疏松、广泛皮肤病变,及因为年龄或其他因素不能配合术后管理的患儿应慎用。  相似文献   

3.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76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42.5天临床愈合,无1例发生骨折不愈合及感染。  相似文献   

4.
单臂外固定器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作者回顾性分析1997~2002年间应用单臂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38例临床资料,认为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97年应用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制造的FL系列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24例,在护理患者时,除做好防止外固定支架变形,预防针眼感染等常规护理外,还重点加强术后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19例,女5例,年龄19~43岁,平均32岁。闭合性骨折16例,开放性骨折8例,其中骨折后骨不连4例。经外固定治疗后,骨折愈合率达100%,无骨折畸形愈合,外固定器拆除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0个月。  相似文献   

6.
探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作者回顾性分析1997-2002年间应用单臂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38例临床资料,认为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固定方式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通过对不同固定方式治疗重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合理的固定方式。方法:本组121例、129侧肢体、均为新鲜Ⅲ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Ⅰ期截肢5侧,清创后行石膏固定或骨牵引者28侧,内固定42例,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54例,结果:石膏固定或骨牵引组28侧,骨折愈合率78.6%,平均愈合时间7.3个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分别为21.4T和25.0%;远期并发症60.7%,内固定组42例,手术后8h死亡1例,骨折愈合率80.0%,平均愈合时间8.1个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分别为12.2%和31.7%;延期截肢1例,远期并发症45.0%,外固定支架组54侧,延期截肢1例,骨折愈合率90.65,平均愈合时间8.9个月;浅表感染率,深部感染率为13.2%和7.5%;远期并发症22.6%。结论:外固定支架在治疗重度胫腓骨开放骨折中能达到有效固定,减少深部感染率,有利于功能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骨外固定技术不植骨治疗复杂性骨不连与骨缺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应力促进骨愈合的机制及骨外固定技术不植骨治疗复杂性骨不连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10根新鲜尸体完整胫骨及安装外固定器后测定骨表面应变、应力值。再制成胫骨中段骨折进行等体重加压,测定压力衰减情况。60只兔胫骨干制成骨折模型并施行骨外固定器三维立体固定,分别施加兔自身体重0倍(A组,对照组)、1/2倍(B组)、等体重(C组)、1.5倍(D组)的压力加压固定,测定术后即刻及1,2,4,6周骨折断端应力电位,并取骨折处标本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术后6周摄X线片,并取胫骨行扭转试验,测定骨愈合强度。(2)1978—2005年共收治195例复杂性骨不连、骨缺损患者,通过骨外固定施加1/2至等体重的压应力不植骨治疗,观察骨愈合及伤肢负重情况。结果(1)胫骨表面不同点应变、应力值相差显著;各点上架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压固定后5h内骨断端压力以每小时5%~10%的速度衰减,24h后不到初始值的60%。兔胫骨骨折后应力电位变为负电位,A组及加压组(B、C、D组)分别于术后2周、6周恢复正电位。X线片、组织学及力学试验表明,加压组骨愈合速度及强度均好于对照组,但1.5倍体重加压量会造成骨坏死。(2)临床观察194例获得骨性愈合,愈合率99.5%。骨断端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5个月,骨延长区愈合时间4~11个月,骨愈合指数平均为37.8d/cm。全部患者取外固定器后伤肢可负重行走,无一例再骨折及截肢。结论 应力产生的负电荷可促进骨愈合,最佳生理性加压量应以自身体重为标准,经皮穿针骨外固定不植骨方法在复杂性骨不连与骨缺损的治疗中可视为一种疗效确切的微创生物学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9.
魏延云  宋艾青 《人民军医》1997,40(7):378-379
自1987~1995年,我们应用单侧非金属多功能骨外固定器治疗骨折250例,发生针道感染等并发症52例,现分析如下。116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12~84岁。股骨近端骨折并发症31例。航骨近端骨折9例,长骨干骨折12例。52例中,针道感染25例,针松动与滑出8例,脏内翻5例,轴向偏移和格神经损伤各4例,再骨折3例,股骨头坏死2例,钢针断裂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时间为术后第一天至8个月。1.2器械本支架主体为单侧非赵属尼龙材料,由骨折固定部分和支架调节部分组成,附有固定针、螺丝和扳手。1.3方法在电视监视下进一步整复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 DCO)理念对GustiloⅢ型胫腓骨 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评估其临床疗效。 方法 2006-01至2010-12应用DCO救治56例GustiloⅢ型胫腓骨骨 折患者,其中ⅢA型骨折19例,ⅢB型骨折32例,ⅢC型骨折5例。所有患者先行抗休克治疗、彻底清创、外固定架复位固定骨 折,以及应用VSD覆盖创面。经ICU复苏后,如软组织情况好,尽早实行确定性手术。 结果 56例全部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12~27个月,平均16.8个月。骨折一期愈合53例(94.6%),延迟愈合3例(5.4%),无骨髓炎及骨不连等并发症。 患肢功能按照Johner-Wruhs疗效分析法,优26例,良24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89.3%。 结论 对GustiloⅢ 型胫腓骨骨折伴有失血性休克和伴有(或)不伴有颅脑、胸腹部损伤的患者应用DCO理论指导手术治疗,疗效满意。骨折早期 治疗强调外固定支架快速适当复位固定骨折,彻底清创及应用VSD覆盖创面。  相似文献   

11.
AIM: To present the possibility of a succesfful use of external skelatal fixation in treating the open and closed tibial shaft fractures with Mitkovi?'s external fixator. METHODS: External fixation was used in 115 patients with 118 fresh tibial shaft fractures, 82 males (71.3%) and 33 females (28.7%), average age 43.92 years (16-84). Open tibial shaft fractures were present in 37 (31.36%). All the fractures were treated with Mitkovi?'s external fixator type M 20. RESULTS: The results of external fixation were excellent or good in 94.07% of the cases, and bad in 5.08%. Pin tract infection appeared in 7 (5.93%) patients. In only 3 cases an external fixator was removed and treatment continued with the functional braces. Nonunion occurred in 6 (5.08%) patients, of which 4 were with open fractures (2 Gustilo type IIIB, 1 Gustilo type IIIA, 1 Gustilo type II) and 2 with the segment fractures. Compartment syndrome was observed in 1 (0.85%) patient with closed fracture. Malunion was found in 2 (1.69%) patients. CONCLUSION: External fixation of tibial shaft fractures i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to enable the safe healing of fractures, early mobilization of the patients, early weight-bearing, as well as early rehabilitation. Fixation of tibial shaft fractures was unilateral with convergent pins orientation, and there was also a possibility of compression and distrac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观察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内固定治疗胫骨极远端近关节面部位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外固定治疗。结果:17例病人经过平均13个月随访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去除外固定支架时间平均5个月。1例病人针道深部慢性感染,窦道刮除后置管闭合冲洗痊愈。2例病人术后3处针道浅部感染,换药、抗炎愈合。所有病人踝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良好,无畸形。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内固定治疗胫骨极远端近关节面部位骨折操作简单,效果佳,愈合快。  相似文献   

13.
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08年9月,对20例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结果 20例患者获12~30月(平均18个月)随访,其骨折及创面获得愈合。术后并发症:2例有针道明显感染,2例有严重的踝关节活动时疼痛,1例皮瓣坏死后延迟愈合。结论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胫骨远端开放性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标准化、程序化操作性强,手术风险低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复杂性胫腓骨骨折137例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目的 探讨复杂性胫腓骨骨折治疗中骨折与软组织损伤处理的方法。方法 对137例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进行分析。其中胫腓骨多段骨折89例,伴有软组织缺损的胫腓骨开放粉碎骨折27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胫腓骨骨折21例,有118例获得10个月 ̄5年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2年3个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适合胫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病例67例,根据选择手术方式不同,将病例分为交锁髓内钉、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3组,临床观察结合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延迟愈合、不愈合作为判断临床疗效标准。结果 髓内钉组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组,外固定组的骨折延迟愈合率高于其他两组;并发症包括骨不连、关节僵硬及畸形愈合,发生率为22.4%,其中骨不连发生率为13.4%。结论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骨不连为胫骨骨折常见并发症,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6.
内固定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肘关节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结合内固定治疗复杂肘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46例,26例行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外固定支架组),其中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2例,后孟氏骨折6例,经鹰嘴骨折脱位8例;20例行内固定结合可调节支具外固定治疗(可调节支具组),其中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0例,后孟氏骨折5例,经鹰嘴骨折脱位5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组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固定,可调节支具组术后采用可调节支具外固定。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得术后10~24个月(平均16.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外固定支架组愈合时间为(12.6±2.4)周,可调节支具组愈合时间(13.8±3.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支架组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为129.98°±12.59°,前臂平均旋转范围为142.15°±15.35°,MEPS评分平均为91分(58~96分),优21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可调节支具组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为106.98°±10.36°,前臂平均旋转范围为121.32°±17.67°,MEPS评分平均为82分(55~92分),优10例,良4例,可2例,差4例,优良率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架可以使肘关节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股骨干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股骨干骨折最佳固定方法。方法:采用加压钢板,梅花钉,Ender钉,交锁髓内钉等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173例18-63岁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交锁髓内钉组5个月,梅花钉组5.5个月,Ender钉组6个月,加压钢板组7个月。加压钢板组术后感染3例,内固定断裂松动6例;梅花钉组术后感染2例,内固定断裂2例;Ender钉组内固定断裂1例,感染1例;交锁髓内钉组无断裂,感染发生。结论:交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合适手段,但软组织条件差者,以外固定支架为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双边外固定架牵张治疗难治性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治疗Redi-AllgwerⅢ型pilon骨折13例,其中闭合骨折9例,开放骨折4例,采用双边外固定架牵张治疗。结果 1例创面感染,2例出现针道红肿,1例开放骨折4月后仍无明显骨痂形成,手术植骨后骨质愈合。踝关节功能:优3例,良8例,可1例,差1例。1例患者出现明显创伤性关节炎,于1年后行踝关节融合术。结论应用双边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牵张治疗难治性pilon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胫骨中远1/3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时同水平腓骨骨折不予固定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骨科2014年5月-2017年7月胫腓骨中远1/3骨折患者34例,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19~63岁,平均40.5岁,均采用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腓骨骨折不予固定。术后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情况。结果 3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3.6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2~3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无骨髓炎、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内固定断裂失效等病例。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分84~96分,平均91.5分;其中优28例,良6例。结论胫骨中远1/3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腓骨骨折不予固定时患者胫腓骨骨折愈合率高,无胫骨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外侧髌旁切口膝关节半伸直位关节外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9月收治的胫骨干骨折患者24例,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17~63岁,平均40岁。其中胫骨上1/4骨折17例,胫骨干骨折合并髌骨前皮肤软组织挫伤7例;均符合髓内钉固定治疗。24例患者均采取经外侧髌腱旁入路,关节外髓内钉植入技术,并得到了12个月以上的随访。随访期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客观的活动度评分和功能障碍评分来反映膝前痛程度、关节的活动度。结果 7例胫骨干骨折合并髌骨前皮肤软组织挫伤的患者由于采用了髌旁外侧切口,切口均良好愈合。所有24例患者在术后3~6周的随访期间,80.16%的患者有膝前疼痛;但术后3个月的随访显示79.6%的患者膝前疼痛均消失,膝关节的屈伸功能及活动度均较满意。根据VAS评分及活动度评分,优15例,良7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91.66%。各年龄阶段无明显差异。结论外侧髌旁切口膝关节半伸直位关节外髓内钉技术,尤其对于合并髌骨前皮肤软组织挫伤者,可以大大减少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的概率,而且手术复位操作简便,影像学透视优势明显。术后膝关节膝前痛的发生率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尤其适用于胫骨上1/4骨折及胫骨干骨折合并髌骨前皮肤软组织挫伤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