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枝汤新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开泽 《陕西中医》1997,18(2):86-87
<正> 1 脑震荡 李某,女性,33岁。因头部被石块击伤,头痛、头晕、乏力、怕冷月余,于1990年12月7日初诊。自诉于11月6日上斑行走途中被飞来石块砸伤头部,伤后有短暂昏迷史。曾在某医院诊治月余,效果不佳。来诊时自觉头痛、头晕,动则尤甚,伴畏冷乏力,四肢不温,记忆力下降,时有恶心,行走困难。查:神清,头顶右侧稍肿,压痛,颈部无异常。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诊断:脑震荡。拟桂枝汤加味:桂枝15g,白芍、生姜各20g,大枣30g,当归、川芎各10g,田七、甘草各6g,人参5g。服药3剂后于10日复诊,上述症状明显好转,继服以上原方20余剂而愈。  相似文献   

2.
例1:周某,女,39岁,2005年10月7日初诊。带下量多1年。其色黄白相兼,稠而气秽,伴阴痒不适,头晕,腰酸乏力,足跟疼痛,口干喜饮,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弦细。辨证属湿热下注,肝肾不足。故宜清养并治。药用:熟地、焦白术各18 g,枸杞子、海螵蛸、山萸各12 g,知母6 g,金毛狗脊、黄柏、土茯苓、菟丝子各10 g,川断9 g,甘草3 g。5剂,每日1剂,水煎服。  相似文献   

3.
1 美尼尔病张某某 ,女 ,5 2岁 ,干部 ,1997年 5月 30日初诊。头晕、目眩 4天。患者素有头晕病史 ,近日因劳累复发。头晕目眩耳鸣、平卧及闭目皆晕 ,且伴恶心、呕吐 ,晕甚心下悸动 ,肢体不温 ,背冷 ,腰痛 ,夜尿多 ,大便正常。舌质淡、苔白厚 ,脉沉细弱。BP :15 / 10kPa。心电图大致正常 ,脑CT检查未见异常。确诊为美尼尔病。证属阳虚寒盛 ,浊阴上淫。治以温肾壮阳 ,散寒利水。用真武汤加味。药用 :制附子 (先煎 )、茯苓各 12 g ,白芍、生姜各 6g ,炒白术15 g ,泽泻 30 g。每日 1剂 ,水煎服。服药 3剂 ,头晕已愈 ,仍感乏力 ,肢体不温 ,心下…  相似文献   

4.
1 泻肝利湿治头痛 刘某,女,63岁,2003年10月9日就诊.有头痛病史10年,每间断发作,逢情绪波动加剧,伴头昏、寐差梦多、口干苦.多次检查诊断为神经性头痛,经治疗效不显.刻下:患者面色红似饮酒状,唇红,舌深红,苔黄腻而干,脉弦.自诉平素性格暴躁,喜食辛辣.处方:龙胆草、枸杞子、当归、泽泻各12g,栀子、黄芩、生地、车前草各15g,炒柴胡3g,甘草、天麻各9g,5剂.药后症减,原方加木通6g,再进7剂,药后头痛消失,黄腻苔已去大半,续上方调理两周而愈.随访3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5.
林某 ,男 ,6 5岁 ,于 2 0 0 1年 6月 15日入院。主诉 :突发头晕、左眼视物模糊伴幻视 12天。现病史 :患者 2 0 0 1年 6月 3日突发头晕 ,左眼视力模糊 ,站立不稳 ,无头痛、四肢麻木乏力等不适。 6月 6日感全身乏力 ,视物模糊 ,应答失误 ,幼视 ,时兴奋 ,时嗜睡。头部CT检查示“左  相似文献   

6.
例 1 :吴某 ,男 ,35岁 ,2 0 0 1年 8月 2 6日初诊。1 5天前跌倒后左侧头部碰伤而出现头晕头痛 ,局部青紫 ,肿痛等 ,经在当地治疗 2天 (用药不详 ) ,疗效不佳。诊见左侧头部疼痛 ,局部青紫、肿痛 ,左眼睛出现红色斑点 ,面色无华 ,神疲乏力、头皮发麻 ,舌质暗而淡红 ,苔薄白 ,脉细涩。证属气虚血淤 ,清窍不利。治法补气通窍 ,活血化淤。处方 :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防风、姜蚕、白芷各 6g,赤芍 1 0 g,黄芪 1 5g,蝉蜕4g,葱白 7支 (后下 )。水煎服 ,日 1剂。服药 1剂后头痛减轻 ,3剂后头痛缓解 ,5剂后肿消痛除 ,仍头晕乏力 ,舌淡红、苔薄白 ,…  相似文献   

7.
验案二则     
刘某,女,27岁,1990年3月24日诊。自诉头晕,头痛绵绵2个月,重则头痛如裂,用安定、安乃近等西药治疗,可暂时缓解症状。伴失眠,心悸,健忘,乏力,血压16/9.5kpa,舌质红,有瘀斑。脉弦涩。中医辨证为血虚血瘀。以菊花茶调散加味:川芎100g,菊花10g,僵蚕6g,细辛12g,白芷10g,荆子10g,全蝎6g,藁本10g,柴胡10g,元胡10g,夜交藤30g,炒枣仁30g。日1剂,水煎服。6剂后,疼痛减轻,双目干涩。将川芎减半,去白芷加何首乌120g,枸杞子30g,白芍20g再服6剂,疼痛已止。以当归、川芎、白芍各30g,荆子、柴胡、藁本各10g,细辛3g,甘草6g,继服6剂,以固  相似文献   

8.
大黄附子泻心汤加减治疗神经性头痛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治疗方药 生大黄、附子、黄芩、半夏、木通、干姜、川芎、白芷各10g,黄连6g,茵陈15g,滑石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若伴风寒头痛加细辛3g,羌活15g,防风15g;风热头痛者加菊花、连翘各10g;风湿头痛者加苍术10g,藁苯15g;瘀血头痛者加桃仁12g,红花、当归各10g;肝阳上亢头痛者加牛膝15g,石决明20g;阴虚头痛者加熟地20g,天冬10g;阳虚头痛者加黄芪、党参各15g。 治疗结果 40例中,治愈:头痛症状消失,伴随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28例;好转:头痛症状减  相似文献   

9.
<正> 例一安某,男,52岁。1985年4月4日初诊。患者头晕头痛、目眩已4个月余。经多次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现头晕头痛、目眩,早晨6点半始眩晕头痛加重,8点后可自行缓解,每天如此,已持续近10日,并见面部发热,口干欲饮,小便黄,大便干,日一行,舌质红、苔少,脉滑稍数。证属胃肠热盛,上扰清窍。治宜清胃滋阴。药用:生石膏30g(先煎),沙参30g,麦冬20g,生地12g,玉竹15g,知母12g,川牛膝9g,丹皮9g,升麻3g。水煎早6点服药,日1剂。二诊:服上方3剂后,眩晕头痛大减,继服6剂,眩晕头痛止,余症悉除。并嘱患者忌食辛辣之品,以防胃燥太过,病情反复。  相似文献   

10.
1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赵某,女,40岁,农民。头痛3年余,曾多处就诊,按"神经性头痛"治疗效果不佳,近周头痛持续,胃部隐痛伴紧缩感、泛恶、呕吐痰涎、四肢不温。检查:颜面少华。舌苔薄白兼滑,脉沉弦。辨证属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治宜温肝暖胃,驱寒降逆。选用仲景吴茱萸汤加味治之:吴茱萸9g,生白术、党参各12g,半夏、生姜各10g,大枣12枚,砂仁、公丁香各6g。水煎服。连服4剂.头痛减轻,继服4剂痊愈。  相似文献   

11.
临床集锦     
<正> 芷芩散治治疗方法:白芷、黄芩各30~疗额窦炎60g,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加减法:鼻塞流涕者加苍耳子9~12g;兼后头痛者加葛根20~30g;舌质红绛者加赤芍15~30g;舌质紫暗或有淤斑淤点者加川芎9~15g。病案举例:刘某,男,32岁,1987年11月6日初诊。自述前额部头痛2年余,近20余天来因感冒前额头痛加重,两目眶内上角头痛尤甚,伴鼻塞流涕,曾服去痛片、桑菊感冒片、红霉索等药无效。每天早饭后头痛隐隐,至上午9时许头痛加剧,下午头痛渐渐缓解。检查:额窦底壁有明显压痛,舌尖红,舌边有淤点,苔黄腻,脉象略数。诊为:西医:额窦炎;中医:头痛(风热郁肺上蒸)。处方:黄芩60g,白芷60g,苍耳子9g,赤芍15g,川芎12g,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11月8日复诊,头痛消失,无鼻塞流涕,窦底壁略有压痛,舌边淤点,苔薄黄,上方去苍耳、赤芍又  相似文献   

12.
例一:彭×,男,47岁,工人。1988年2月3日门诊就诊。前额部疼痛加裂持续不解,伴头晕1月余。自述平素常头晕头痛未加注意,月前偶感风寒后头痛加剧,伴呕吐,恶寒发热,曾在某医院治疗,效不显而自动出院求诊于余。刻诊:前额部头痛如裂,持续不解,伴面赤,气粗,头晕,乏力,纳呆,口  相似文献   

13.
补中益气汤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倾倒综合征男 ,45岁 ,1992年 6月 17日就诊。 3个月前因胃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 ,愈后出现上腹部不适 ,稍食则腹胀、嗳气 ,伴头晕、乏力、气短、汗出 ,进食肥腻之品则出现腹泻。西医诊为倾倒综合征。口服多酶片、维生素 B1 、庆大霉素等症状不减。刻诊 :面色白 ,语声低微无力 ,舌淡边有齿痕 ,苔薄白 ,脉沉细无力。脉症合参 ,辨为脾胃虚弱 ,治以益气健脾。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 30 g,党参 15 g,陈皮 10 g,当归 10g,炒白术 10 g,茯苓 10 g,半夏 9g,柴胡 6 g,升麻 3 g,炒山药 15 g,甘草 3 g。日 1剂 ,分 2次服。服 12剂腹胀、头晕…  相似文献   

14.
补中益气汤见于李东垣《脾胃论》,为治疗气虚证的常用方。笔者以此方化裁,治疗妇科经、带、胎、产诸病,均取得较好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1经行头痛王某,女,31岁,已婚。1994年4月8日初诊。自诉每月经期头痛已1年。且头晕神疲,气短钠差,面色少华,经期劳累则头痛加重。舌淡,脉沉弱。症属脾气虚弱,清阳不计,浊阴上扰所致。治当益气升阳,养肝祛风。处方:黄芪20g党参15g焦术12g当归10g川芎8g柴胡8g开麻8g枸杞子15g菊花10g白蒙象12g怀个股12g。AR‘剂后头痛减轻,于经净后续服7剂,下月经行头痛未发。继服补中益气九ZO日以巩固疗…  相似文献   

15.
<正> 笔者用自拟芎蝎汤治疗血管性头痛,自1973年以来治疗178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患者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34例,女144例;年龄12岁~30岁46例,31岁~50岁104例,51~83岁27例;全部病例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9月第7版《实用内科学》的诊断标准确诊。治疗方法基本方:川芎30g,蔓荆子20g,全蝎10g,红花15g,葛根30g,龙胆草6g。水煎服,每日1剂。痛剧者可日服1剂半或2剂,或加蜈蚣9g;伴恶心、呕吐者加半夏10g,竹茹10g,生姜10g;伴头昏头晕者加制首乌15g,枸杞子30g。5天为1疗  相似文献   

16.
1998年2月以来,笔者自拟补肾汤治疗原发性低血压3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8例,血压持续低于12/8kPa,排除体位性低血压和症状性低血压.男3例,女35例;年龄19~58岁,平均30.5±3.2岁;病程0.5~10年,平均1.8±1.3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记忆力差,腰膝酸软等症状. 2 治疗方法 补肾汤:熟地30g,山茱萸、枸杞子、肉苁蓉各15g,山药、制首乌、黄精各20g,鹿角胶、龟板胶各9g(烊化),菟丝子12g.若乏力明显,纳少,汗多者加党参、黄芪各20g;面色萎黄,眼花,心悸者加当归、桑椹、白芍各15g;畏寒肢冷者加熟附子10g,巴戟12g;失眠多梦,口苦咽干者去肉苁蓉、菟丝子,加知母12g,丹皮10g,麦冬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每周复查血压2次,治疗2周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 患者王某,男,20岁,溴厂工人。氯气中毒抢救脱险后半月,遗留咳嗽胸闷、头晕头痛、身重乏力、纳呆。诊见患者精神不振,苔腻略黄,脉濡。证属湿困肺卫,清阳被遏。治宜宣肺除湿、理气开窍。拟方:麻黄6g,杏仁9g,苍术10g,柴胡12g,枳壳9g,薄荷6g,菊花6g,石菖蒲9g,远志9g,木通6g,黄芩12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3剂后复诊,头痛、头晕等症大减,唯咳嗽胸闷如故。舌脉同前,上方加麦冬30g以润肺,共进10剂,诸证悉除。  相似文献   

18.
笔者根据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不同表现 ,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将本病分为阴虚火旺型、阴阳两虚型、肝气郁结型 3型进行治疗。1 阴虚火旺型例 1:杨某 ,女 ,4 8岁。月经不调半年 ,近 2月出现颜面阵发性轰热汗出 ,每天发作十余次 ,头晕耳鸣 ,寐差心烦 ,口干 ,手足心热 ,腰酸 ,舌红少苔 ,脉细数。治以六味地黄丸加味 :熟地 2 4g,山茱萸 12g,山药 12g ,牡丹皮 9g ,泽泻 9g,茯苓 9g,炒酸枣仁 30g ,白薇 10g ,白芍 2 0g ,地骨皮 10g ,黄连 6g ,龙骨、牡蛎各 30g。每日 1剂 ,水煎服。服上方 10剂 ,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再服 10剂 ,诸症消失。…  相似文献   

19.
于1980~2004年笔者自拟解郁安神汤治疗失眠1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8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79例,女101例;20~40岁141例,40岁以上39例。诊断标准为难以入眠,寝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易入睡,入睡易于惊醒。醒后常伴头晕头痛,神疲乏力。平时易怒,常叹息。各系统和实验检查无异常。2治疗方法解郁安神汤:柴胡、甘草各6g,白芍、刺蒺藜、枸杞、山药各15g,酸枣仁20g,茯苓50g,合欢皮、夜交藤、龙骨、牡蛎、石决明各30g。失眠重者加川芎、丹参,口干、烦躁、舌红苔黄、头痛、目赤、加夏枯草、栀子。日1剂,一煎午睡前服,二煎睡前0.5h服…  相似文献   

20.
顾仲道 《山西中医》2002,18(5):35-35
例 1:陈某某 ,女 ,6 6岁 ,1990年 9月 14日初诊。既往有乳糜尿史 15年 ,近因多食肥脂引起小便色黄而浑浊挟有脂块 ,伴乏力 ,气短 ,腰酸 ,口干 ,大便偏软 ,舌质偏红有齿印、苔薄黄根腻 ,脉浮弦。证属脾肾气阴两亏 ,湿热下注。拟方益气健脾 ,养阴补肾 ,清热化湿。药用 :苍白术各 10g,元参 12 g,生黄芪 12 g,大生地 12 g,砂仁 3g(后下 ) ,山萸肉 12 g,淮山药 15 g,猪茯苓各 12 g,泽泻 12 g,萆 12g,薏苡仁 12 g,石菖蒲 10 g,川柏 6 g,大小蓟各 12 g,荠菜花 30 g,车前子 12 g。 5剂 ,每日 1剂 ,早晚分服。9月 19日二诊 :小便仍浑浊 ,淡黄 ,尿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