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N末端脑钠肽原(NT-pmBNP)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心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ACS患者76例,以合并有2型糖尿病患者36例为甲组,以未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为乙组,对两组患者HbA1c水平与NT-pmBNP含量进行对比.结果 甲组HbA1c、NT-pmBNP水平均显著高于乙组,ACS患者血清中HbA1c水平、NT-pmBNP含量与ACS心功能受损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 HbA1c水平与NT-pmBNP对ACS患者心功能受损有一定促进作用,可作为对ACS患者心功能受损情况进行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原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11年09月~2013年08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7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另外80例患者记为B组,对上述两组患者血清中HbA1c(糖化血红蛋白)和NT-mpBNP(N末端脑钠肽原)含量水平进行检测和对比。结果 A组72例患者血清中HbA1c含量水平和NT-mpBNT含量水平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和患者血清中HbA1c含量水平和NT-pmBNP含量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对于ACS患者,随着其体内血液中HbA1c及NT-mpBNP含量水平的上升,其心功能受损程度也会随之加重,临床上可将上述两项指标作为诊断ACS患者心功能受损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宋永生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541-3542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53例ACS合并2型糖尿病(T2DM)(T2DM组)和67例ACS(ACS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bAlc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含量并比较.结果 T2DM组HbAlc、NT-proBNP分别为(9.21±1.23)%、(3.56±1.12)ng/ml,均高于ACS组的(5.09±0.67)%、(0.14±0.04)ng/ml(t=6.495、9.277,均P<0.01);ACS患者心功能与HbAlc、NT-proBNP呈正相关性(r=0.517、0.589,均P<0.01),ACS患者HbAlc与NT-proBNP之间也呈正相关性(r=0.431,P<0.05).结论 HbAlc和NT-proBNP对ACS患者心功能损伤有促进作者,可作为ACS心功能受损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表达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检测ACS患者68例(A1组,38例,合并糖尿病;A2组,30例,无糖尿病)和健康体检者20名(B组)血清HbA1c和NT-proBNP水平.结果 A1组血清HbA1c水平明显高于A2组和B组[(9.47±1.62)% vs.(5.86±0.31)%和(5.64±0.22)%](P<0.01),但A2组和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1、A2组血清NT-proBNP均明显高于B组[(441.84±78.63) μg/ml、(217.31±34.52) μg/ml vs.(86.33±15.26) μg/ml] (P<0.01),且A1组NT-proBNP高于A2组(P<0.01).在ACS患者,血清HbA1c和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病情加重而明显增加(P<0.05或P<0.01).ACS患者血清HbA1c和NT-pro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24,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HbA1c和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联合检测血清HbA1c和NT-proBNP可以用于ACS患者心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12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蛋白阴性(A组)62例,尿蛋白阳性(B组)60例]和健康体检者(NC组)65例的血清Hcy、CysC、HbA1c和U-mAlb的含量。结果 T2DM患者Hcy、CysC、HbA1c、U-mAlb的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1),且B组较A组升高明显(P〈0.01)。结论血清Hcy、CysC、HbA1c与U-mAlb的水平与T2DM患者的早期肾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 411例T2DM患者分为两组:A组330例,HbA1c>7%;B组81例,HbA1c≤7%.测定两组空腹血糖、血肌酐和血尿酸水平,分析HbA1c与血清尿酸的相关性.结果 A组中男性血尿酸水平与HbA1c呈负相关(r=-0.25,P<0.05),B组中男性血尿酸水平与HbA1c呈正相关(r=0.38,P<0.05).女性T2DM患者血尿酸水平与HbA1c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男性T2DM患者,HbA1c>7%时,血尿酸水平随HbA1c增加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并发症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患者的HbA1c水平,根据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计算HOMA-IR,评估并发症种类,并采用多维度健康心理控制源量表(Multidimensional Health Locus of Control Scale,MHLC)调查患者的心理控制源状态。对比分析不同HbA1c水平、HOMA-IR水平及伴不同并发症T2DM患者的MHLC量表评分。结果 T2DM患者内控性量表(Internality Health Locus of Control Scale,IHLC)评分低于常模(P <0.05),而健康权威控制量表(Powerful Others Health Locus of Control Scale,PHLC)、机遇量表(Chance Health Locus of Control Scale,CHLC)评分均高于常模(P <0....  相似文献   

8.
目的: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相关性分析,探讨其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同时测定150例门诊就诊者FPG、HbA1c、2hPG,将HbA1c按不同切点分组计算各自对DM诊断的灵敏性及特异性。结果:150例就诊患者中确诊109例DM患者,其FPG、HbA1c、2hPG与非DM患者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DM组中,HbA1c与FPG、2hPG正相关;HbA1c对DM诊断的灵敏性较FPG好;HbA1c对DM诊断的最佳切点为6.5%。结论:FBG的波动性较大,2hPG检查繁琐,HbA1c测定对DM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及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细胞因子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T2DM伴胰岛素抵抗患者为A组(n=43),T2DM不伴胰岛素抵抗的患者为B组(n=38),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为C组(n=39),测定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6)和CRP水平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与B组FPG、HbA1c及FINS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A组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及C反应蛋白含量均较B组和C组明显增加(P〈0.05);A组和B组患者IL-6水平与HbA1c和FINS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FPG无相关性,TNFα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FPG、HbA1c及FINS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细胞因子过度激活,且与胰岛素抵抗具有密切相关性,在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范青云  方朝晖 《安徽医药》2013,17(9):1504-150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斑块形成的关系,以及影响IMT和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60例T2DM患者及50例正常人(NGT)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测,对颈总动脉IMT及颈内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的斑块进行比较,并计算IMT厚度和斑块数量;同时比较两组BMI、FPG、HbA1c、TG、TC、HDL-C、LDL-C水平的差异.结果 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吸烟史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T2DM组颈动脉IMT高于NGT组(P〈0.01),两组血管狭窄及斑块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BMI、FPG、HbA1c、TG、LDL-C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结论 T2DM与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有显著相关性.BMI、FPG、HbA1c、TG、LDL-C是T2DM患者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残余胆固醇(RC)和HbA1c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T2DM合并ACI患者(T2DM+ACI组)和100例T2DM未合并ACI患者(T2DM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生化检测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ACI的危险因素。将T2DM+ACI组分为轻度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分,50例]、中度组(5分≤NIHSS评分≤15分,31例)和重度组(NIHSS评分>15分,19例)三个亚组,比较三组RC和HbA1c水平。绘制ROC曲线评估RC和HbA1c对T2DM合并ACI的诊断价值。结果 T2DM+ACI组患者年龄、高血压患者比例及HbA1c、TC、LDL-C、RC水平均高于T2DM组,而HDL-C水平低于T2DM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高RC水平和高HbA1c水平是T2DM患者合并A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重度组RC和HbA1c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中...  相似文献   

12.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探讨OXLDL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对47例2型糖尿病(DM)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和44例无DR的DM患者分别检测血脂蛋白,HbA1c水平。结果 DR组OXLDL平均水平高于无DR组(P<0.05),DR组的糖尿病病程、HbA1c高于对照组。OXLDL、糖尿病病程、HbA1c与DR有独立的相关性。结论 DR患者血清OXLDL水平升高,并可能是DR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并比较2型糖尿病(T2DM)及T2DM伴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8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据24h尿蛋白的定量分为A组糖尿病组(尿蛋白定量UAlb<30mg/24h)44例,B组糖尿病肾病组(尿蛋白定量UAlb≥30mg/24h)42例,以及健康体检的正常对照组44例。检测血浆胰岛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T2DM两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比较,A、B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各指标多元线性相关分析,T2DM患者hs-CRP与HbA1c、INS、HOMA-IR之间存在正相关。HbA1c:r=0.286,P<0.05;INS:r=0.332,P<0.05;HOMA-IR:r=0.36,P<0.01。结论 T2MD患者hs-CRP与HbA1c、INS、HOMA-IR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钙素(OC)与左心室参数、颈动脉内膜厚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T2DM患者390例,询问病史,收集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左心室参数,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根据是否存在合并症分为4组:T2DM组、T2DM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组、T2DM微血管并发症组、T2DM大血管并发症组。比较4组相关指标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T2DM组相比,其他3组中OC含量明显减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OC与LVMI呈负相关;与LVEF、E/A比值呈正相关;与cIMT无相关性。同时OC与FBG、HbA1c、TC、TG、LDL-C、hs-CRP、HOMA-IR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OC对T2DM患者的心脏及血管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妍鹏  仝真真  李毅 《安徽医药》2023,27(8):1586-1590
目的 研究眼前段生物测量值在2型糖尿病(T2DM)病人中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就诊于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T2DM病人180例(180眼),均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每组6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60眼)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A型超声测量眼前段生物测量值,包括角膜中央厚度(CCT)、中央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和眼轴长度(AL),计算晶状体位置(LP)、前房拥挤率(CCR)、rACD、rLT、r,并检测T2DM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比不同视网膜病变程度HbA1c水平、四组及不同病程T2DM病人眼前段生物测量值,并分析CCT、ACD、LT、AL与HbA1c、DM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四组CCT[(559.21±26.53)、(545.36±25.12)、(532.18±24.35)、(520.23±22.36)μm]、ACD[(2.35±0.21)、(2.48±0.23)、(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 T2DM)患者检测血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O13年1-8月在本院确诊和治疗的符合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的T2DM患者6O例设为试验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6O例设为对照组,检测纳入人群的HbA1c和血脂的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HbA1c、TC、TG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O5),LDL-C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试验组 HbA1c水平与 TG 呈正相关( r =0.551,P 〈0. O5),HbA1c与TC、HDL-C、LDL-C无相关性( r=0. 091、-0. 038、0.075,P〉0.05)。结论 T2DM患者血脂水平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者,其HbA1c水平与血脂水平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联检对T2DM患者的病情诊断、监测、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初诊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谢书和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8):1092-109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初诊2型糖尿病(T2D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用空服血糖(FIG)或151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F)首次诊断的T2DM患者112例,同时检测HbA1c,观察其对T2DM的诊断价值。结果在112例初诊T2DM中,单纯FPG升高者16例(14.3%),单纯餐后2h血糖(2hPc)升高者50例(44.6%),FPG和2hPG同时升高者46例(41.1%),若以HbA1c≥6.3%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切点,则在单纯FIG升高者中,HbA1c升高11例(68.8%);单纯餐后2hPG升高者中,HbA1c升高45例(90.0%);二者同时升高者,HbA1c升高44例(95.7%);以HbA1c升高达诊断标准者98例(87.5%)。结论HbA1c水平基本可代表血糖代谢情况,采用FPG联合HbA1c诊断糖尿病,可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高伟伟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7):2643-2644
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CR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将该院T2DM患者按HbA1c含量分为大于或等于7%组与小于7%组,并分析大于或等于7%组、<7%组与对照组血清CRP及HbA1c含量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T2DM患者HbA1c≥7%组CRP含量与小于7%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均比对照组高。结论 CRP与HbA1c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0例T2DM,依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T2DM合并脑梗死组(DMCI组)30例及单纯T2DM组(T2DM组)20例。所有患者均佩戴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72h血糖监测,同时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应用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IMT,以IMT=0.9mm为切点,将DMCI组分为IMT正常组(IMT〈0.9mm)与IMT增厚组(IMT≥0.9mm)。比较DMCI组与T2DM组以及1MT正常组与IMT增厚组之间的血糖波动及血脂、HbA1c、血压水平,并将上述指标与IMT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DMCI组与T2DM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IMT、血压、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MCI组中IMT正常13例,IMT增厚17例,IMT正常组与IMT增厚组MAGE、收缩压(SBP)、LDL、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相关性分析:MAGE、SBP、LDL与IMT显著相关(r=0.912、r=0.851、r=0.850,P〈0.01),以IMT为因变量,MAGE、血脂、HbA1c、血压、病程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MAGE、LDL、SBP进入最终方程。结论T2DM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明显升高,且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重,在高效降糖的同时应平稳降糖,以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糖测定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70例为明确DM诊断而就诊者和DM高危患者进行HbA1c、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70例病例以FPG结果判定血糖异常者150例,异常率为55%;以2 hPG判断糖耐量异常者196例,异常率为72.5%;以HbA1c判断有186例患者异常,异常率为68.9%.HbA1c与FPG、2h PG之间呈正相关,2h PG与HbA1c相关性较FPG高.结论 HbA1c比FPG提示血糖异常更敏感,联合检测患者HbA1c和FPG对糖尿病或者葡萄糖耐量异常(IGT)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