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9年6月广东省江门市一所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分析所采取防制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全校1333人,有13名学生发病,罹患率为0.98%。采集41份现症患者咽拭子,13份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该起疫情首发2009年6月19日,22日为高峰,6月23日结束;疫情局限于学校的六年(4)班;男女发病比例为1.6∶1,发病年龄在12~14岁,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咽痛为主,无危重病例及死亡病例。结论该事件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社区获得;居家隔离治疗与住院治疗相结合,是控制该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辽宁省锦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动态,为及时预警流感活动强度和流感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锦州市2009-2011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和病原学检测数据,分析ILI占门诊就诊病例百分比(ILI%)、病毒分离率及流感病毒各亚型的变化规律。 结果 锦州市2009-2011年共报告ILI 26 483例,ILI%为2.86%;2009-2011年共采集3382份ILI咽拭子标本,其中阳性428份,平均病毒分离率为12.65%;其中甲型H1N1流感占阳性标本的42.52%。 结论 2011年各月份 ILI%均低于2010年,提示2011年流感病毒活动较2010年减弱;ILI%与病毒分离率之间正相关(rs=0.352,P=0.035), ILI%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当地流感病毒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3.
李冬林  周红俊 《疾病监测》2010,25(8):603-605
目的揭示新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在湖北省咸宁市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分别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咸宁市2009年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感)、流感样病例(ILI)的流行病学监测数据(以发病日期统计),用Excel 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咸宁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41例,其中危重病例2例,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为境内感染的本土病例。疫情发病高峰与当年普通季节性流感发病相当。发病集中于市区,暴发主要出现在学校,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绝大多数病例属于轻症病例。流感网络实验室监测结果提示,随着疫情的进展,甲型H1N1流感病毒逐渐成为流感大流行的优势毒株。结论咸宁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特点与当地普通季节性流感不尽相同。由于防控得力,未造成疫情大面积传播,为进一步调整防控措施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琳琳  韩诗  余晓  李翔  叶国军  方斌 《疾病监测》2020,35(12):1105-1109
  目的  了解2016 — 2019年度湖北省流感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政策和风险评估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  结合流感网络监测实验室的病原学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湖北省流感监测数据开展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6 — 2019年度湖北省流感样病例(ILI)占门急诊病例总数百分比(ILI%)平均为2.90,其中0~5岁年龄组人群在ILI%中所占比重最大(61.83%),6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所占比重最低(3.69%);3个年度哨点监测标本平均阳性率为14.06%,共分离出4991份毒株,对其中565份毒株进行抗原性分析;新甲型H1N1、季节性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Victoria系随季节(时间)呈现明显的交替现象;期间共报告343起ILI暴发疫情,疫情报告时间分布主要为每年的冬春季。  结论  2016 — 2019年度湖北省流感病毒的流行规律呈现冬春季高流行峰,夏季低流行峰,各型别交替流行,冬春季易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2006-2010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病原学及流行特征。方法 2006年4月至2010年3月在本院儿内科门诊、急诊就诊的病例1 833 507例,其中流感样病例(ILI)129 062例。每周采集门诊就诊的ILI鼻咽拭子10~15份送省疾病控制中心作病毒分离鉴定。结果共统计上报ILI 129 062例,采集ILI鼻咽拭子1 796份,分离出流感病毒320株,检出率为17.82%。其中H1N1型51株(15.94%),H3N2型76株(23.75%),B型122株(38.12%),新甲型H1N1型71株(22.19%)。2009-2010年度新甲型H1N1型为流行优势株。结论 4年的流感病原学监测中发现了新的突变株,流感病毒的流行每年都发生了型别的变化。流感样病例就诊无明显季节变化,0~5岁年龄段患儿ILI就诊率高于〉5~15岁年龄段的患儿;就诊的流感患儿由H1N1型、H3N2型、B型、新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甘肃省白银市2010-2013年国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结果,掌握本地区流行性感冒的流行趋势及病毒株变化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哨点医院ILI就诊数、门急诊病例总数,采集ILI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ILI分年度、诊室、年龄段分布及ILI核酸检测情况. 结果 4年ILI就诊百分比(IL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93.678,P=0.000),ILI%最高的年份为2013年,为1.58%,最高的月份是12月,最低在8月,就诊比例最高诊室是儿内科急诊,占5.2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占65.03%;4年核酸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4.680,P=0.000),阳性率最高的是2012年,为26.37%;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构成比逐年上升(2趋势=58.773,P=0.000);分月核酸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46.743,P=0.000),阳性率最高的是11月,为50.39%;5个年龄组核酸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3.568,P=0.000),阳性率最高的是15~24岁组,为36.04%. 结论 白银市流感发病呈冬春季高峰且冬季流感来临较早,儿童和青少年是防控重点人群,甲型H1N1型流感近4年病毒活性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流感监测结果,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2009年流感样病例的流行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职业暴露人群人禽流感血清抗体监测、重点人群血清抗体监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09年龙岗区监测流感样病例78 650例,占监测就诊病例总数的7.29%;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0~及5~岁年龄组,占79.92%;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主要集中在4-8月,占55.89%;3年间共分离出流感病毒毒株316株,阳性率为16.89%(316/1871);其中季节性流感A型25株、B型60株,甲型H1N1流感183株。3年共发生流感暴发疫情126起,累计发病例数1381例;暴发时间多在6-7月及9-11月,占总暴发疫情数的78.57%,流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占80.95%;病原学检测2007年以A型流感病毒(60.00%)为主,2008年以B型流感病毒(57.58%)为主,2009年8月后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56.96%)为主。结论龙岗区2007-2008年季节性流感发病相对平稳,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暴发流行,2009年8-11月甲型H1N1流感较为活跃。  相似文献   

8.
王亚丽 《疾病监测》2011,26(10):788-789,796
目的 对河南省开封市2010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流感的流行趋势、病原学变化特点,为今后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方法 哨点医院对流感样病例(ILI)进行监测,并按要求采集ILI咽拭子标本运送至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在24小时内采用real-time 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并完成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 结果 2010年开封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监测门、急诊就诊病例91 661例,ILI 853例。病例以25岁~年龄组为主(占35.99%),60岁~年龄组最少。第1周(1月4-10日)至第18周(5月3-9日),25岁~和15岁~年龄组所占比例较大,但自第43周(10月25-31日)开始,以0岁~年龄组为主。全年共采集ILI咽拭子标本571例,经实验室检测,新甲H1N1流感病毒18例(占3%),A未分型57例(占10%),B型9例(占2%),季H1和季H3均未检出,全年无流感及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生。 结论 流感发病有季节性,2010年第3周ILI数达高峰,随后呈明显下降趋势,ILI构成以25岁~年龄组为主,流感病毒以A未分型为优势流行株。  相似文献   

9.
孙丽娜  袁兆虎  刘金  缪春华 《疾病监测》2021,36(12):1302-1307
  目的  了解2013 —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流感样病例(ILI)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流感病毒的病原学变化趋势,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镇江市现有的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病例和病原学监测,并对2013 — 2020年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3 — 2020年镇江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共报告207 252例ILI,年平均ILI百分比(ILI%)为3.50%,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30 554.00, P<0.001)。 ILI中,0~4、5~14、15~24、25~59、≥60岁年龄组病例分别占39.91%、27.53%、7.40%、17.93%、7.23%。 在同一个流感监测年度内ILI%存在2个高峰(12月至次年2月、6 — 9月)。 2013 — 2020年镇江市共检测ILI标本25 318份,流感阳性标本2 780份,流感病毒检出率为10.98%,甲型流感(检出率为7.08%)的流行强度高于乙型流感(检出率为3.90%),甲型H1N1流感集中在1 — 3月,甲型H3N2集中在7 — 12月,乙型Victoria系集中在4 — 6月,乙型Yamagata系集中在1 — 3月。 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流行存在2个特点:一是以某种型别毒株单独流行为主,二是多种型别毒株混合流行。 2013 — 2019年镇江市共报告39起ILI暴发疫情,其中37起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2020年未报告ILI暴发疫情。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镇江市ILI%(6.82%)较2013 — 2019年均值(3.03%)增加125.08%,并以≥60岁人群增加最多,增幅为176.61%;2020年1月流感病毒检出率为52.21%,2月为11.20%,3月为0.37%,4 — 12月为0,全年检出率(5.37%)比2013 — 2019年均值(11.79%)减少54.41%。  结论  镇江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地ILI和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流感防控工作,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0—2011年绵阳市流感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绵阳市2010~2011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以及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共上报ILI12100例,ILI就诊比(ILI%)为2.72%。2011年报告ILI 8364例,ILI%为1.83%,较2010年减少32.47%。两个年度中,ILI就诊比例的时间分布均呈“双峰”型增高。病例以0岁~最多,占46.24%。发热门诊的ILI%最高,为88.56%。共采集788份ILI病例标本,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共34份,阳性率为4.31%,包括甲型HIN1流感病毒5份(0.63%),A型未分型流感病毒8份(1.02%),季节性H3型流感病毒1份(o.13%),B型流感病毒20份(2.54%)。两年中未发生流感暴发疫情。结论2010~2011年绵阳市流感发病相对稳定,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暴发流行。哨点医院ILI报告质量有待提高,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应积极准备开展流感病毒分离工作,加强对各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以预防、控制流感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浙江省湖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及掌握病毒毒株变异情况。方法 收集湖州市2006-2007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以及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7年监测医院上报ILI 36 849例,占门诊总病例数的5.57%,病例以14岁儿童为主,占80.48%;2006年在3-4月、7-8月呈现2个发病高峰,2007年疫情平稳,无明显季节性波动;2年共分离到47株流感病毒毒株,阳性率9.51%,包括A型H3N2亚型、H1N1亚型和B型毒株;暴发疫情11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结论 湖州市可能存在春季和夏季流行高峰,每年流感流行毒株各不相同;流感监测网络的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该起学校暴发为新加坡输入病例引起,疫情持续8 d,共发生流感样病例12例,皆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罹患率为2.61%(12/460)。对所有流感样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传播一代的时间平均65.2 h(32~96 h)。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浙江省金华市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和临床相关特征,为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金华市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监测资料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以及重症(危重)病例既往慢病史、并发症、转归等相关临床特征。结果 2009-2010年金华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687例,累计报告发病率为13.5/10万,其中轻症579例,重(危重)病例108例,死亡6例,分别占84.3%、15.7%和0.9%。病例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人口流动较频繁的县(市、区),发病人群以儿童、青少年、学生为主。在不同年龄组的重症(危重)病例中,危症病情发生率不同(χ2=7.718,df=2,P0.05);既往有慢病史有31人,占28.7%,与既往无慢病史者相比,有慢病史者较易发生危症病情(χ2=6.651,P0.05);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为重病(危重)病例主要并发症。结论 2009-2010年金华市甲型H1N1流感以青少年儿童、轻型感染为多见;甲型H1N1流感病例临床严重性存在年龄分布差异,有慢性疾病史是危重病例发生的危险因素,肺炎、呼吸衰竭、ARDS为甲型H1N1流感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龙江  李勤  凌华  冯燕  肖达勇  王豫林  肖帮忠 《疾病监测》2010,25(10):777-780
目的了解重庆市医疗机构就诊病例及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分析和预测流感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38名门诊病例和171名健康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不同年龄组血清进行甲型H1N1流感血凝抑制试验。结果 HI总体阳性率为15.4%(95%CI:12.1%~9.4%),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高滴度者(≥1∶160)占阳性数的6.4%(95%CI:0.4%~19.5%);性别之间、2周前是否出现过流感样症状之间、5~岁年龄组与其余3个年龄组间和是否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之间阳性几何平均倒数滴度(GMR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阳性率、滴度分布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2周前出现过流感样症状者为主要影响因素,但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庆市甲型H1N1流感免疫水平较低,易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5.
傅伟杰  程慧健  余平 《疾病监测》2012,27(5):346-348
目的 了解江西省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探讨流感病毒流行亚型的变化,为流感防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江西省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监测的流感样病例(ILI)以及网络实验室对哨点医院采集标本的核酸检测结果,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导出相关数据,通过统计ILI就诊百分比(ILI%)、ILI年龄构成、ILI采样标本检测的阳性率及亚型构成等指标来进行分析。 结果 哨点医院共监测ILI 167 346例,ILI%平均为3.74%,并且在春秋季分别出现峰值;网络实验室共检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标本12 778份,阳性率为25.76%,其中A(H1N1)占53.24%,A未分型占23.46%,B型占21.45%,季节性H3型占1.82%,季节性H1型占0.24%,混合型占0.09%。 结论 在近3年的监测中,流感存在明显的春秋季流行的周期性特点,且在流行峰值出现的时候,存在某些亚型会成为流行亚型,新甲型H1N1在流行后期的偶尔活跃可能会导致季节性流感的流行优势株构成发生一些微弱的变化,但是B型流感无论是在流行季节还是非流行季节都存在一定的阳性比例。  相似文献   

16.
常玥  翁坚  张宗祥  胡雅飞  李未  靳妍 《疾病监测》2014,29(11):888-892
目的了解浙江省台州市2010—2013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趋势及其病原学变化特点,为本地区防控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3年台州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和流感网络实验室病原学监测结果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台州市流感流行大致呈1—3月、6—8月和11—12月三峰型,平均ILI就诊百分比(ILI%)为3.42%;ILI以15岁以下少年和儿童为主,占76.86%,构成比逐年上升。优势流感病毒2010年为B型;2011年为新型H1和B型流感病毒;2012年为H3型和B型流感病毒,2013年为新型H1。结论台州市流感流行呈现春、夏、冬三峰型,ILI的高峰与流感病毒检测阳性情况基本一致;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H3型、新型H1型、B型流感病毒交替成为年检测、分离优势病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2005-2011年山东省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规律,病毒型别及其活动水平,为流感的监测预警提供信息。 方法 收集2005-2011年山东省流感监测系统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和ILI鼻咽拭子标本的流感病毒检测结果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05-2011年6个年度,哨点医院内科(儿内科)门诊患者合计9 729 498例,其中ILI 246 904例,占2.54%。6个年度ILI%分别为2.78%、2.02%、1.82%、2.05%、3.84%和2.24%(P0.05);70.59%的ILI集中在5岁以下年龄组。合计检测ILI标本10 901份,检出流感病毒1563株,阳性率为14.3%。6个年度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3.8%、19.2%、26.4%、13.7%、24.8%和5.5% (P0.05)。对ILI%与病毒分离率两条序列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293(P0.05),呈正相关。 结论 2009-2010年流感病毒较为活跃,6个监测年度中流感优势毒株亚型之间呈交替变化趋势并有一定的规律,ILI流行特征与流感病毒活动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2009-2010年河南省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河南省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0年2月底前河南省甲型H1N1流感监测资料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河南省甲型H1N1流感流行状况进行分阶段的描述比较分析。结果河南省2009年8月上旬以前的病例均为输入性或输入相关病例,发生地集中于郑州市,以外籍学生和回国度暑假的中国留学生为主;2009年8月中旬起,学校暴发相继发生,病例迅速增多,发病地区从局部扩散到全省,从城市扩散到农村,主要发病人群由学生转成农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大量出现;疫情12月中旬起迅速下降,至2010年2月底已基本平息。结论甲型H1N1流感流行初期采取的严格的监测及隔离防控措施,延缓了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各流行阶段发病地区和主要发病人群不同,重症病例发生率没有差异;学生是疫情扩散和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主要人群;甲型H1N1流感与既往季节性流感的流行规律不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