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阶梯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头三天静脉滴注、针灸后,再选用天麻素0.2 g风池穴注射,针灸推拿整复,恢复期中药汤剂和自身调护.结果 治疗180例中,临床治愈145例,显效32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分阶梯综合治疗颈性眩晕在治疗和巩固预防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任伟  张建玲 《中外医疗》2013,(25):136-137
目的观察和比较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8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组(试验组)和单独针灸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采用组间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81.4%,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较单纯应用针灸治疗临床疗效好,见效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和针灸并用治疗眩晕1800例患者。结果治愈眩晕患者1170例,占65%;显效眩晕患者432例,占11%;有效198例,占11%;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药并用治疗眩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针灸与中药熏蒸联合治疗中老年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3 -2015.03 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4例颈性眩晕症中老年患者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2组 ,对照组52例患者应用西药进行治疗 ;治疗组52例患者应用针灸与中药熏蒸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约为96.15% (50/52 )显著大于对照组的86.54% (45/52 ) ,差异 P< 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眩晕症状及功能评分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与中药熏蒸联合治疗中老年颈性眩晕症的疗效甚好 ,能明显改善眩晕症状及功能 ,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四川省名老中医何洪阳教授应用辨证内服中药结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标准的颈性眩晕124例,辨证分型分别内服相应中药,配合推拿手法两者结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根据疗效标准治愈70例(56.5%);好转47例(37.9%);无效7例(5.6%)。结论:中药辨证内服结合手法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学习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治疗措施.方法:腹针、推拿、中药热敷综合治疗颈性眩晕62例.结果:治愈45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l例,有效率达98.3%.结论:运用腹针配合推拿、理疗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治疗措施.方法:腹针、推拿、中药热敷综合治疗颈性眩晕62例.结果:治愈45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l例,有效率达98.3%.结论:运用腹针配合推拿、理疗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颈性眩晕症的中医分型,升清降浊法治疗颈性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辨证论治原则,运用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症227例。结果:显效138例,好转63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88.5%。结论:治疗颈性眩晕,关键在于升清降浊。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中药治疗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观测98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前后椎动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愈15例、显效41例、有效3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5.5%,2个疗程后治愈18例、显效45例、有效3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81.6%,2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优于1个疗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后椎动脉内径较治疗前增宽,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PSV)、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ime averagepeakvelocity,TAPV)、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上升,阻力指数(pulsati1ity ind,R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有效显示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及其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助于眩晕患者的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0.
特定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特定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符合颈性眩晕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选取特定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对照组60例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5d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60例,治愈55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60例,治愈36例,显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定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良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整脊疗法配合中药外敷及神灯理疗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对150例颈椎病眩晕患者使用手法整脊配合中药外敷及神灯理疗治疗。结果:优127例,良12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结论:手法整脊配合中药外敷及神灯理疗治疗颈性眩晕,疗程短,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艾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艾灸治疗50例颈性眩晕患者,并对比治疗前后颈椎X线检查结果.结果 治愈25例,占50%;显效14例,占28%;好转7例,占14%;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为92%.结论 艾灸治疗颈性眩晕有确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观察川芎嗪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颈性眩晕患者行川芎嗪穴位注射治疗。结果:60例中32例痊愈,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观察川芎嗪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门诊106例胃脘痛就诊患者,根据中医分型以中药配合针灸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疗效评价,痊愈32例,显效49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94.34%。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胃脘痛,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朱伟雄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3):474-475
目的探讨苯海拉明与利多卡因、西比灵合用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A、B2组,每组各31例。A组为对照组,常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敏使朗合用治疗;B组为治疗组,给予苯海拉明、利多卡因、西比灵合用治疗。结果A组显效3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7.7%;B组显效8例,有效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苯海拉明与利多卡因、西比灵合用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作为颈性眩晕临床治疗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端提手法结合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方法]使用端提手法从下向上持续用力托起端送,应用小角度的左右摆动,配合中药辨证施治。[结果]经过1~3个疗程,痊愈31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23%.[结论]端提手法与中药结合治疗,相得益彰,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肖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5):2012-2013
目的:通过针刺与推拿的治疗,观察其对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对58例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1%,该方法疗效可靠。结论:针刺结合推拿对于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明显,针对性强,治疗过程安全,疗效确切而且持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纯针灸治疗与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差异。方法:根据患者的来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5例,采用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疗程为7~21d。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显效4例,好转2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20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配合中药内服综合疗法的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龙氏手法配合针刺晕听区治疗钩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钩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60例,采用龙氏手法结合针刺晕听区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的改善情况及钩椎关节影像学变化。结果:治疗60例中,临床治愈29例,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0%,治疗后疗效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像学改变提示,经治疗后,明显改善了钩椎关节偏歪不对称,椎体偏移及钩椎关节错位的现象。结论:龙氏手法配合针刺晕听区治疗钩椎关节紊乱所致颈性眩晕能够有效改善头晕、钩椎关节偏歪、椎体偏移、错位等症状,是治疗由钩椎关节紊乱引起的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活血通脉法治疗颈性眩晕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活血通脉汤(川芎、葛根、丹参、黄芪、穿山甲、鸡血藤、白花蛇等)为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观察40例颈性眩晕患者。结果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活血通脉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