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比较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甘肃省部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2008年3-12月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甘肃省的3个县(区)收集痰涂片阳性的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分离株。收集患者的性别、民族、病史、菌株耐药谱和菌株来源资料。药物敏感性实验采用比例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MIRU-VNTR)基因分型方法鉴定北京基因型及亚型菌株并绘制系统发育树。 结果 在146份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中,北京/W 系结核分枝杆菌84株,占57.5%。其中较现代的W菌/典型北京家族菌株66株,占78.6%。MIRU-VNTR基因分型方法将146株菌株分成140个基因型,其中包括134个独特型,6个成簇的基因型。 结论 在甘肃采样地区,北京/W 系的流行呈现明显优势,其中较为现代的W 菌/典型北京家族菌株的流行又呈较为明显的优势;而在新疆采样地区,以非北京/W 系菌株流行为主,两地结核分枝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鉴定杭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种类和特征,为结核病防治研究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结核分枝杆菌杭州临床分离株,应用Spoligotyping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基因聚类分析采用BioNumerics(Version 5.0)软件。结果 共在杭州市收集到99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可分为2个基因群,即北京家族(Beijing family)和非北京家族(Non?鄄Beijing family),分别占64.65%(64/99)和35.35%(35/99),20种基因型,其中9株为独特类型,剩余90株分为11簇。北京家族菌株中,89.06%(57/64)为典型北京家族(Typical Beijing family),35株非北京家族菌株可分为16个基因型,10株为独特的基因型。结论 杭州结核分枝杆菌存在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北京家族菌株占优势,但非北京家族菌株基因多态性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疆南疆地区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耐药情况及各菌株间的同源性。方法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分离菌株及初步鉴定菌种;用比例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实验;随机抽取50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用DiversiLab系统进行分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371株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314株,牛型结核分枝杆菌55株,非结核分枝杆菌2株。371株中119株(32.1%)有耐药性。根据DiversiLab系统同源性的判断,以相似性95%为分割点,50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分成27个群。其中,初治患者耐药菌同源率为41.2%(7/17),复治患者耐药菌同源率为18.8%(3/16);喀什市的耐药菌同源率为33.3%(5/15),莎车县的耐药菌同源率为41.2%(7/17)。结论南疆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获得性耐药仍处于较高水平,不同患者群分离的耐药菌均有一定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研究河南省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别与耐药性和地区分布关系。 方法: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序列(Spoligotyping)基因分型技术对344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分型。 结果:344株结核分枝杆菌分为4个基因群[Beijing和Beijing近似群(简称北京群)、T群、Manu2群、S和LAM3群],共24个基因型,北京基因型有299株,占87.7%,但北京型与非北京型之间耐多药(MDR)株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P>0.05);北京基因型在≤60岁感染者中分离率占83.6%;除个别地区外,不同地区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河南省结核分枝杆菌以北京基因型为主要流行型,与MDR和任意耐药无相关性,以≤60岁感染者居多,嵩县分离率略低。  相似文献   

5.
《疾病监测》2014,29(10):797-801
目的研究福建省长乐市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构成、主要流行株及其相关传播流行特征。方法选择15个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对来源于长乐市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分离菌株DNA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使用Bio Numerics 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80株结核分枝杆菌被分为Ⅰ、Ⅱ、Ⅲ、Ⅳ、Ⅴ、Ⅶ、Ⅷ7大基因群,以Ⅰ群为主,包含59(73.8%)个株菌;流动人口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群为Ⅰ、Ⅱ、Ⅳ、Ⅶ、Ⅷ,常住人口为Ⅰ、Ⅱ、Ⅲ、Ⅳ、Ⅴ、Ⅷ;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的结核分枝杆菌VNTR基因型存在一定差异,但均以Ⅰ群为主。Ⅰ群菌株耐药性与其他基因群的耐药性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明确长乐市结核分枝杆菌菌株有7大基因群,存在明显的基因多态性,以Ⅰ群流行为主,应加强此群菌株流行的监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替比培南(TBM)及联用-内酰胺酶抑制剂对结核分枝杆菌体外抑菌效果,分析菌株抗结核药物耐药表型和基因型与TBM药物敏感性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128株抗结核药物敏感(DS)和耐多药/广泛耐药(M/XDR)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其中96株(75.0%)属于北京家族,32株(25.0%)属于非北京家族。采用96孔微孔板显色法检测菌株药物敏感性(最小抑菌浓度)。采用2检验分析菌株对TBM及联用不同抑制剂组合物的耐药率差异。结果 TBM/克拉维酸(CLA)的抑菌活性最高(MIC90,2 g/ml),其次为TBM/阿维巴坦(AVI)(MIC90,4 g/ml),分别有2株和5株耐药。不同耐药类型菌株中,DS菌株的TBM,TBM/AVI和TBM/CLA耐药率均高于M/XDR菌株,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菌株中,北京基因型菌株TBM耐药率(60.4%)显著高于非北京基因型菌株(37.5%)(2=5.09,P=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对TBM/AVI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M联用CLA或AVI具有良好的体外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效果,北京基因型与TBM耐药表型之间存在关联性,尚不能确定抗结核药物多重耐药表型与TBM耐药是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和复合群的分型。方法选取广东省肇庆市结核病防治所2016年1-12月全部住院结核病患者,去掉相同患者分离的重复菌株,其他全部列入检测范围。患者标本均由临床科室负责进行采集及送检。结果该院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及利福喷叮的耐药率均大于31.00%,对利福平及链霉素的耐药率大于27.00%,对利福布叮及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率大于15.00%。616株结核分枝杆菌中,药物敏感株321株(52.11%),耐药菌株292株(47.89%)。依据单耐药结核、耐多药结核及泛耐药菌的定义,检测出的结核分枝杆菌中单耐药菌株占14.29%,多重耐药菌株占21.27%,泛耐药菌株占11.85%。在292株耐药菌株中,单耐药菌株占30.14%,多重耐药菌株占44.86%,泛耐药菌株占25.00%。在检测的所有结核分枝杆菌中,人结核分枝杆菌占82.00%,耐药率达到29.27%;牛结核分枝杆菌为18.00%,耐药率占11.11%。结论该院临床分离出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应根据药敏试验检测结果选取抗结核药物,控制耐药结核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VNTR)基因多态性和VNTR基因型构成,及不同VNTR位点在该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方法 从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收集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及其病例背景资料,采用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对收集的菌株进行22个VNTR 位点分析,计算Hunter-Gaston 指数(HGDI),分析各个位点的分辨率, 同时用BioNumerics 软件对VNTR结果进行聚类分析。且统计学分析民族与主要基因型间的关系。 结果 372株菌共分为308个基因型,47簇,261个独特基因型,成簇率为17.20%。22个VNTR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存在较大的差异,位点VNTR3820(HGDI 0.838)的分型分辨能力最高,MIRU23(HGDI 0.068)和MIRU27(HGDI 0.083)分型分辨能力较差。随着VNTR 位点的增加,分型的分辨能力也有所提高。Ⅰ群基因型菌株与民族易感性的分析表明,汉族与蒙古族间Ⅰ群基因型菌株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7, P=0.561>0.05)。 结论 内蒙古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具有多态性,不同VNTR位点在内蒙古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中具有不同的分辨能力。且Ⅰ群基因型为该地区主要流行株,而Ⅰ群基因型菌株与民族易感性间无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长沙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临床分离的1 031株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方法将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并经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1 031株菌株,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常规药敏检测,同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相关的rpoB、katG和inhA基因上的位点突变,并对2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基因芯片法检测利福平耐药性中,其敏感株896株,耐药株135株;检测异烟肼耐药性为敏感株901株,耐药株130株。与绝对浓度法比较,基因芯片检测利福平耐药结果与其一致的菌株共1 011株(包含敏感株894株,耐药株117株),符合率为98.00%;基因芯片检测异烟肼耐药结果与其一致的菌株共1 005株(包含敏感株890株,耐药株115株),符合率为97.48%。与利福平耐药相关的rpoB基因的突变位点最常见的为531TCG→TTG突变,占耐药株的51.11%;其次为526CAC→TAC突变耐药株的10.37%;526CAC→GAC共11株菌株突变,占耐药菌株的8.15%。异烟肼耐药主要是由katG315AGC→ACC位突变引起,占耐药株的83.85%,inhA-15C→T突变仅占12.30%。结论基因芯片法与绝对浓度法结果高度一致,可成为筛查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的快速有效方法,长沙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以rpoB531,526及katG315突变位点为主。  相似文献   

10.
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的分子机制及其快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EMB)耐药的临床分离株embB基因突变的情况,并探索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EMB耐药性的实验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和PCR扩增产物测序方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EMB耐药和敏感各30株的embB基因。结果: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为对照。发现30株EMB耐药株中有11株(36.7%)embB基因扩增产物SSCP泳动异常,部分耐药菌株测序分析证实为306位密码子突变;而30株敏感株的embB基因扩增产物SSCP泳动均无异常。结论:embB基因突变是结核分枝杆菌EMB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PCR-SSCP技术可能成为一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EMB耐药性的准确和快速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A total of 204 isoniazid (INH)-resistant strain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patients in the northwestern region of Russia from 1996 to 2001 were screened by a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assay. This assay uses HapII cleavage of an amplified fragment of the katG gene to detect the transversion 315AGC-->ACC (Ser-->Thr),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INH resistance. This analysis revealed a 93.6% prevalence of the katG S315T mutation in strains from patients with both newly and previously diagnosed cases of tuberculosis (TB). This mutation was not found in any of 57 INH-susceptible isolates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specificity of the assay was 100%; all isolates that contained the S315T mutation were classified as resistant by a culture-based susceptibility testing method. The Beijing genotype, defined by IS6110-RFLP analysis and the spacer oligonucleotide typing (spoligotyping) method, was found in 60.3% of the INH-resistant strains studied. The katG S315T shift was more prevalent among Beijing genotype strains than among non-Beijing genotype strains: 97.8 versus 84.6%, respectively, for all isolates, including those from patients with new and previously diagnosed cases, isolated from 1999 to 2001 and 100.0 versus 86.5%, respectively, for isolates from patients with new cases isolated from 1996 to 2001. The design of this PCR-RFLP assay allows the rapid and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the katG 315ACC mutant allele. The simplicity of the assay permits its implementation into routine practice in clin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ies in regions with a high incidence of TB where this mutation is predominant, including northwestern Russi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选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方法对有中国代表性的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研究不同基因型在中国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2008年,按照流行病学抽样的原则从中国31个省收集涂片阳性的结核病患者的临床分离株4 017株,采用比例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选用寡核苷酸分型方法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基因型检出率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在401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北京基因型菌株包括2 500株(62.2%).北方地区来源菌株北京基因型检出率达76.5%(1 913株),高于南方地区检出率(53.2%,1 330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69,P<0.05).南方地区T1型检出率达13.3%(332株),高于北方地区检出率(4.3%,108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07,P<0.05).北京基因型在耐利福平(21.7%)、耐氧氟沙星(4.9%)和MDR( 11.3%)的比例都高于非北京基因型的相应菌株比例18.4%、2.4%和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2.10、14.42和14.83,P均<0.05).结论 北京基因型目前仍然是中国主要流行基因型,并且比例呈现出地域差别,北方地区显著高于南方地区.北京基因型菌株与耐利福平、耐氧氟沙星和MDR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D1区编码PE/PPE蛋白家族中的PE 35和PPE 68基因的多态性,并评估其基因多态性对免疫识别的影响。方法笔者从本实验室保存的来自国内不同地区的2346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临床分离株中,选取代表不同Spoligotyping类型的161株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基因扩增后进行序列比对,比较其在T细胞抗原表位的差异。结果在161株菌株中,23株显示有PE 35基因多态性,8株有PPE 68基因多态性。在PE 35基因中,除了菌株JL06018的突变外的其余突变都导致其T细胞抗原表位的改变。PPE 68基因中,62个T细胞表位中有58个(占93.5%)发生了改变。非北京家族PE 35基因的突变率明显高于北京家族(P0.05),而PPE 68基因突变虽是非北京家族高于北京家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E 35和PPE 68的编码基因存在明显的多态性,并很有可能导致蛋白功能的明显改变。此外,这2个蛋白的人类T细胞表位是高度可变的,提示这2种蛋白可能通过参与分化选择来逃避宿主免疫。北京家族可能比非北京家族更容易被宿主T细胞识别,进而更容易传播。  相似文献   

14.
车洋  杨天池  平国华  林律 《疾病监测》2017,32(12):962-965
目的 初步探讨北京基因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在宁波地区的流行现况及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相关性,为本地区耐多药结核病的有效防控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RD105缺失基因检测法对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106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MDR-TB)进行北京基因型鉴定,并采用1%比例法对106例MDR-TB菌株进行3种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LFX)、氧氟沙星(OFX)、莫西沙星(MXF)耐药性检测。结果 106株MDR-TB菌株中,北京基因型83株(78.3%,83/106),非北京基因型23株(21.7%,23/106)。北京基因型耐喹诺酮类药物28株(33.7%,28/83),非北京基因型耐喹诺酮类药物6株(26.1%,6/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483,P0.05)。结论 宁波地区MDR-TB流行以北京基因型为主,MDR-TB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与北京基因型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金葡菌的耐药性和分子特征。方法对2011年511月在成都某医院分离的56株金葡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检测菌株携带mecA基因和pvl基因情况,并进行spa基因分型分析。结果56株金葡菌中,共检出耐甲氧两林金葡菌(MRSA)21株(37.5%),其中mecA基因阳性20株(95.2%);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35株(62.5%)。与MSSA相比,MRSA对利福平、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四环素的敏感率显著降低(P〈0.05),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喹奴普丁达福普汀和呋喃妥因全部敏感。MRSA分为6个spa型别,以t030(66.7%)为主,MRSA~t030、MRSA—t002具有突出的多药耐药特征。MSSA共分为18个spa型别,以t189、t377和t034列前3位,分别占14.3%、/4.3%和1I.4%,并在脓液标本榆出I株新spa基因型new1。检出5株杀白细胞毒素(PVL)阳性菌株,其中3株为MSSA—t189。结论t030是医院MRSA临床分离株中的spa优势型别,具有突出的多药耐药特征,在医院内广泛传播。MSSA遗传多样性高,以t189、t377和t034列前3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IB6110-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IS6110-RFLP)和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技术(spoligotyping)两种方法在结核病流行病学上的应用,探讨我国各地区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特点。方法 收集15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分别应用IS6110-RFLP和Spoligotyping两种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1)IS6110-RFLP的分辨力大于spoligotyping分型。(2)将本次试验结果与国际spoligotype数据库进行比较。结果 有14个类型属于共有类型,其中类型1为流行的类型,分布广泛,即所说的北京基因型。(3)广东地区与其他地区成簇率和北京基因型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东地区成簇率和北京基因型所占比例均显著低于其他地区。结论 同时应用IS6110-RFLP分型和Spoligotyping两种方法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非常有效,在中国不同地区的菌株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Genotypic analysis of 103 multidrug-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trains isolated in Germany in 2001 revealed that mutations in codon 531 (75.7%) of the rpoB gene and codon 315 (88.4%) of the katG gene are most frequent. Beijing genotype strains (60.2% of all isolates) displayed a 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resistance mutations than non-Beijing strain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结核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探讨多耐药结核病(MDR-TB)流行特点。方法采用匡氏琼脂培养基按比例法测定287株结核菌(56株来自初治病例)对8种抗痨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初治病例菌株和复治病例菌株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高度耐药率分别为1.8%、3.6%、17.9%、0%和74.9%、58.0%、68.4%、32.0%,差异均极显著(P〈0.001)。复治病例MDR株占63.2%,广泛耐药(XDR)株占10%,15.8%的MDR株为XDR株;初治病例无XDR株感染,MDR株占1.8%,极显著低于复治病例MDR株比率(P〈0.001)。结论住院结核病患者MDR株和XDR株感染率高,且主要由获得性耐药产生。DOTS策略仍是我国耐药结核病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