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天津市慢性乙型肝炎跨年度重复报告数量及对报告发病率的影响,以规范慢性肝炎报告标准.方法 应用Microsoft Excel程序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天津市乙型肝炎疫情数据库作前期处理,根据患者的姓名、性别和年龄3个主要字段进行查重,其要求是姓名、性别完全相同,年龄3岁,姓名同音不同字.运用函数提取姓名的1、2、3字分别放在3个单元格内,同时把每个汉字转成拼音附后单元格内,年龄转成数值型,运用Access查询功能汇总分析.用卡方统计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2007年1-4月份慢性乙型肝炎病例与2004、2005、2006年比较累计重卡率为28.76%(700/2434),分年度重卡率分别为6.57%、11.79%和17.09%;其中姓名、性别相同,年龄基本一致的累计重卡率为24.24%;姓名同音不同字累计重卡率为4.52%,二字姓名重卡率(10.65%)高于三字姓名(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27,P<0.01).由于重卡(跨年度重复报告)致2007年报告发病率上升幅度较2006年同期增加32个百分点.结论 制订慢性肝炎报告标准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湖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报告发病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监测和防控建议。 方法 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乙肝病例、乙肝病例报告质量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湖北省乙肝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无明显季节高峰,但不同人群发病趋势不同,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和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15岁以上青壮年为高发人群,发病人群职业一直以农民为主,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各级医务人员对乙肝诊断分类标准掌握均不够,乙肝病例存在误报、重复报告。 结论 实施儿童乙肝计划免疫后,儿童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乙肝报告发病率升高与误报、慢性病例重复报告有关,需进一步完善乙肝监测系统,加强各级临床医生乙肝知识培训,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08-2010年湖北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例报告现状,探索改进乙肝病例报告质量的措施。 方法 对2008-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湖北省乙肝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乙肝报告病例数中县级医疗机构报告最多,占40%左右,并有逐年上升趋势;按医疗机构类型分析,综合医院报告最多,超过50%,其次是乡卫生院,占12%~14%。乙肝报告病例在全部病毒性肝炎病例中的比例最高,占86.66%。其中实验室诊断占80.68%,并有逐年上升趋势。乙肝报告病例以慢性乙肝为主,占56.54%,急性乙肝病例占3.91%。 结论 乙肝病例分类报告和确诊病例报告方面有很大改进,但需进一步提高乙肝病例的报告质量,增强乙肝病例报告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991-2007年浙江省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报告发病特征。方法对浙江省1991-2007年乙肝疫情资料、病例报告质量调查资料等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浙江省乙肝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40岁发病占66.43%;发病职业人群以农民为主,占44.42%;民工发病构成逐年上升。2005-2007年急性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15岁儿童发病率明显低于15岁以上成年人的发病率。各级医疗机构诊断符合率低,仅为49.11%。结论浙江省乙肝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应在积极采取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的基础上提高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06年浙江省温州地区医疗机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例报告现状以及报告质量情况。方法 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相结合开展调查。利用2005年不同县(市、区)乙肝报告发病率高、中、低3个层次,选取3个县(市、区)内18家医疗单位,按国家诊断标准对报告的乙肝病例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核实。选取18家医疗单位内从事传染病诊治的临床医生1名接受有关乙肝病例诊断分类、报告等问题的访谈。结果 调查共抽取1017例乙肝病例进行核实,其中符合乙肝病例诊断的有598例,符合率为58.80%;乙肝诊断符合率以县(市、区)级医院最高,省级医院次之,乡镇卫生院最低。导致不符合诊断标准的最主要原因是乙肝病原携带者判定为乙肝病例,占81.38%。结论 受访的临床医生对乙肝病例诊断分类、报告等知识的掌握不理想。乙肝诊断符合率过低,尤其在乡镇卫生院,加强开展医疗机构临床医生传染病诊疗水平及报告培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信息整合对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的作用,提出改善监测建议。方法选择按现住址为章丘市的45例乙肝报告病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报告医院、病人随访和采血检测3个来源的信息,按照统一病例定义,依次整合信息,对报告病例感染状态进行重新判定,评价信息整合对改善乙肝监测的作用。结果通过对医疗机构和病例随访信息的整合,判定报告病例中乙肝携带者31%,急性乙肝9%,慢性乙肝7%,重报病例4%,非急性乙肝40%(仅基于病史),不能明确病例9%;再整合采血检测信息,判定乙肝携带者33%,慢性乙肝20%,急性乙肝13%,非病毒性肝炎2%,非急性乙肝20%,不能明确病例7%。结论乙肝报告病例是多种感染状态的混合体,其中急性乙肝仅占13%。通过整合不同渠道信息,可将报告病例中的多种感染状态进行分类,从而准确掌握我国乙肝实际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2004-2008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发病年报现状。方法对全区2004-2008年乙肝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嘉兴市秀洲区2004-2008年累计报告乙肝病例108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7.71/10万,分别低于2004年全国报告乙肝发病率低水平的50/10万和2006年乙肝监测点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乙肝发病率的78.44/10万。结论 2004-2008年乙肝年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存在乙肝报告"虚高"现象。 相似文献
8.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病。近年来,我市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解我市中小学生乙肝病毒HBsAg携带者情况,为今后防治乙型病毒性肝炎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保护中小学生身体健康,我们于2006年进行了中小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HBsAg、anti—HBs、anti—HBc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血清新蝶呤水平变化及其与HBV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150例儿童HBV携带者和60名健康儿童的血清新蝶呤水平、HBV DNA载量。结果慢性HBV携带者血清新蝶呤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和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和健康儿童的血清新蝶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新蝶呤水平与HBV DNA载量在统计学上无显著相关性(r=0.131,P0.05)。结论在儿童HBV携带者中,慢性HBV携带者比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体内更容易引起细胞免疫激活,慢性HBV携带者在随访监测中更应被关注,其血清新蝶呤水平升高能提示病毒复制,但不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存在是慢性乙肝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因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根治乙肝的关键。我院于2002年6月-2005年2月应用国产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2002年6月~2005年2月在我院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118例,诊断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990-2008年浙江省宁波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规律。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0-2008年宁波市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宁波市1990-2008年报告乙肝4246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9.05/10万,发病率最高为53.99/10万,最低为24.46/10万。乙肝患者20~44岁占乙肝发病总数的67.38%,0~7岁儿童乙肝的发病构成比从1990-1991年的6.40%下降到2002-2008年的0.96%。男女性别比为2.73:1。职业分类中,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46.64%和18.56%。结论宁波市1990-2008年报告乙肝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农村发病高于城市;乙肝多为散发,无明显的季节高峰;乙肝病例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0~7岁儿童乙肝的发病构成比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浙江省奉化市新生儿接种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HepB)17年后预防乙肝的效果。方法对1991-2007年奉化市乙肝疫情分为早期(1991-1993年)、中期(1994-2000年)和近期(2001-2007年)进行比较;以奉化市承担全国1992年(新生儿接种HepB刚开始2年)和2006年(儿童接种HepB已17年)二次乙肝血清学调查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1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和乙肝发病率分别下降89.49%和87.70%,1~4岁儿童抗-HBs阳性率上升1.05倍;1~4岁、5~9岁、10~14岁儿童乙肝发病率中期比早期分别下降85.00%、66.05%和30.20%,近期又比中期分别下降50.27%、73.64%和58.72%。结论新生儿接种HepB对降低HBsAg阳性率和乙肝发病率效果明显;为实现全国乙肝防治规划,建议对儿童进行HepB加强接种和对15~30岁青少年普种HepB。 相似文献
13.
2004-2007年福建省病毒性乙型肝炎重复报告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福建省2004-2007年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重复报告情况并提出控制建议。 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乙肝报告卡运用 SAS 9.0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查重时应以患者姓名、性别、病种、现住地址国标编码信息且重卡间年龄相差2岁为重卡判定条件;福建省2004-2007年各年度分别有重卡70张(占该年度总报告卡数的0.18%),149张(占0.45%),515张(占1.22%),716张(占1.24%);2007年有3513张(占6.07%),2006年有2300张(占5.43%),2005年有868张(占2.64%)跨年度重复报告。 结论福建省乙肝各年度内重复报告卡逐年增多,跨年度重复报告严重影响了报告发病率。应优化查重功能,修订重卡判断标准,建立跨年度个案化管理制度,并强化报告卡信息的填写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监测数据的网络直报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结果2004-2007年乙肝累计报告发病114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3.03/10万,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构成逐年递增,订正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6.39/10万。病例报告分类以慢性乙肝为主,占74.66%,年度丢失病例数为2%~3%。结论报告发病以15~54岁的中青年为主,15岁以下儿童一直处于低水平,55岁以上老年人有逐年递增趋势;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较集中在工人、家务及待业、农民、公务人员及职员等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陕西省医疗机构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例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乙肝为例规范慢性传染病的报告和管理。 方法 于2006年12月7-20日,参照国家《2006年医疗机构乙肝病例报告专题调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本省5个市15个县(区)的69家医疗机构的乙肝病例报告情况进行调查。数据库间的匹配连接及统计学检验使用SPSS软件并结合手工核查完成。 结果 调查5市平均诊断符合一致率仅为39.59%;乙肝确诊病例急慢性符合一致率 5市平均为27.54%;慢性乙肝多次就诊;乙肝病例诊断分类回答正确率仅为15.07%。 结论 乙肝报告病例分类混乱;报告病例的诊断符合一致率低,报告乙肝确诊病例急慢性符合一致率低,临床医生对乙肝病例诊断、报告知晓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太原市健康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hepatitis B)表面抗原抗体水平,为降低人群乙肝感染率及制定相应防制措施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根据《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学调查方案》的要求,结合太原市具体情况,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在全市随机抽取3~59岁常住人口,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及抗体。结果太原市健康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5%,表面抗体阳性率为44.3%,各县(市、区)有差异;各年龄组间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及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别间免疫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和不同免疫史人群间免疫水平存在差异。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太原市健康人群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较低,应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免疫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许昌市乙型肝炎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1~2005年许昌市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1~2005年许昌市累计报告乙型肝炎26451例,乙型肝炎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0.82/10万。2000~2005年,报告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1991~2005年,各年龄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14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缓慢;农民发病居多,占乙型肝炎发病总数的56.43%。结论2000~2005年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在加强传染病监测系统敏感性的同时,加强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