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敏  王莉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651-2653
目的调查滕州市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为确定高危人群、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滕州市2007年1月—2009年5月期间,经病理学证实的10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1∶1的病例对照研究,用SPSS12.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因素为乳腺良性疾病史、不良性格、流产史、月经初潮年龄及哺乳史,其OR值分别为3.411,2.479,1.751,0.725和0.282。结论乳腺良性疾病史、不良性格、流产史、月经初潮年龄小的人群易患乳腺癌,母乳喂养是乳腺癌发病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及掌握深圳市宝安区女性人群乳腺癌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以便确定高危人群,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7年累积观察的7518名女性乳腺病人中乳腺癌患者的数量、年龄进行了统计分析。将232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同非乳腺癌患者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其妇科史、肿瘤家族史、乳腺良性疾病史、服用避孕药物史、吸烟史及饮酒史等。结果本地区该病的多发年龄为40-60岁,20-29岁妇女中也发现乳腺癌病患者。提示该病的流行出现年轻化倾向良性。乳腺疾病史、肿瘤家族史、流产次数多、服避孕药及被动吸烟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而哺乳是保护因素。月经初潮年龄、第一胎生育年龄及饮酒嗜好与乳腺癌发生无相关性。结论深圳宝安区女性乳腺癌流行出现年轻化倾向,重要危险因素为良性乳腺疾病史、肿瘤家族史及流产次数多。  相似文献   

3.
女性乳腺癌疾病状况及乳腺癌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以及掌握某地区女性乳腺癌疾病的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对高危人群及时确定,为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某院自2002年6月~2010年10月积累观察的546名女性乳腺病患者的确诊数量、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将148例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癌患者与非乳腺癌患者进行1︰1的配比病例对照性研究。研究包括妇科史、肿瘤家族史、精神创伤、乳腺良性疾病史、服用避孕药物史、吸烟、饮酒史等。[结果]该地区乳腺癌的多发年龄为38~58岁,20~29岁妇女中亦发现乳腺癌患者,该病的流行出现年轻化趋势。哺乳是降低乳腺癌患病几率的保护因素;乳腺疾病史、肿瘤家族史、流产次数多、服用避孕药物以及被动的吸烟是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而月经初潮年龄、生育第一胎的年龄以及饮酒嗜好与乳腺癌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该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向,重要危险因素为患有乳腺疾病史、肿瘤家族史以及流产次数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建德地区30~70岁女性乳腺癌发病影响因素,为女性乳腺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4月在该院就诊且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的166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正常健康女性166例为对照组。调查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包括乳腺癌家族史、生育史、既往月经状况、服药情况及乳腺疾病状况等。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生育史、初产年龄、哺乳史、流产史、初潮年龄、自然绝经年龄、行经时间、家族史、使用激素类药物、既往乳腺疾病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经调整年龄和绝经状态等因素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家族史、服用激素类药物、既往存在乳腺疾病史及初潮初产间隔时间长是女性发生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均P0. 05);而生育史、哺乳史及初潮年龄晚是女性发生乳腺癌的保护性因素(均P0. 05)。以绝经状态进行分析,绝经女性中,初潮年龄晚、有生育史及无流产史是女性发生乳腺癌的保护性因素(均P0. 05);未绝经女性中,初潮初产间隔时间超过17年是发生乳腺癌的高危因素(P0. 05)。结论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乳腺癌家族史、既往存在乳腺疾病史和初潮年龄等,生育史和哺乳史是有效保护女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可加强宣教,鼓励女性尽早母乳喂养,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同时做好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女性乳腺疾病发病情况和主要致病因素,探讨包括乳腺癌在内的乳腺疾病与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人工流产史、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关系,为预防和早期发现女性乳腺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乳腺病基本情况调查表》对2009-09~2012-09在内蒙古地区不同医院进行体检的18~78岁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建立Access数据库,分析内蒙古地区20000例体检女性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和主要致病因素.结果 20000例体检女性中患有乳腺疾病7427例,患病率为37.14%.其中乳腺增生症6480例,占32.40%,患病率最高;乳腺癌的患病率为0.18%;乳腺疾病的发病与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龄、人工流产史、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结论 内蒙古地区女性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以乳腺增生为主;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多次人工流产、高脂饮食等是乳腺疾病的致病因素;通过健康体检可做到对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预防及早发现、早治疗,对降低乳腺疾病患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儋州地区≥40岁女性乳腺癌患病情况,并分析乳腺癌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7年1月1月至2021年12月31日在儋州市某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女性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象进行问卷调查及乳腺超声医学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乳腺癌检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完成问卷调查及乳腺癌风险评估58 014人,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6.23±7.73)岁。问卷评估结果显示8 771例为乳腺癌高危人群,发生率为15.12%。超声医学筛查可疑或阳性者1 754例,发生率为3.02%。问卷评估或医学筛查可疑或阳性者共10 664例,初筛可疑或阳性率为18.38%。最终筛查出确诊为乳腺癌者107例,检出率为184.43/10万。在高危人群和医学筛查可疑或阳性者中检出率为1.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乳腺良性疾病史(OR=3.765)、乳腺外伤史(OR=1.508)、哺乳时间<12个月(OR=2.660)、流产史(OR=1.286)、末次怀孕年龄≥40岁(OR=1.807)、月经初潮年龄<13岁(OR=2.513)、乳腺癌家族史(OR=4.137)是乳腺癌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乳腺癌筛查能及时发现和预防乳腺癌,应加强≥40岁妇女健康教育,提高其筛查积极性,早期发现并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民勤县地区农村妇女乳腺癌危险因素,为乳腺癌防治提供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取2017—2019年民勤县地区农村妇女26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乳腺视诊、触诊等,并进行乳腺彩超检查,彩超阳性者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以病理组织学为金标准诊断是否为乳腺癌。参照临床经验和文献资料将患者的年龄、初潮初产年龄、婚育年龄、身高、体重、家庭组成情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总收入、年累积接触农药剂量、饮食爱好、乳腺癌家族史、乳腺良性疾病史和生活行为等进行分层,对比各指标不同层级受试者之间乳腺癌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各指标不同层级间乳腺癌发生率,对不同分层间乳腺癌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年龄、肥胖、未生育、初潮年龄、月经、乳腺癌家族史、饮食偏好和年累积接触农药剂量是农村妇女乳腺癌的相关因素(P=0.017、0.016、0.001、0.012、0.015、0.001、0.001和0.001),而与职业、学历、母乳喂养、家庭年收入、婚姻、流产次数和生活行为无关(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35~55岁)、未生育、肥胖(BMI25 kg/m~2)、初潮年龄早(12岁)、有乳腺癌家族史和有饮食偏好是民勤县地区农村妇女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妇女要控制体重,均衡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可能避免乳腺癌的相关因素和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近年佛山市南海区适龄妇女乳腺疾病分布状况及其影响的相关因素,为保障南海区广大女性的身体健康提供有效的措施。方法采用乳腺筛查方法免费对南海区丹灶镇5 197名≥30岁妇女进行临床检查、乳腺超声、乳腺钼靶检查及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和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明确本地区适龄妇女乳腺疾病的分布状况及其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发放问卷调查表5 197份,收回4 988份,收回率95.98%。女性乳腺良性疾病发病率23.28%,发病年龄多为50岁,以乳腺囊肿、结节、腺病为主;乳腺癌的发病率为120.29/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病年龄多为≥50岁。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初潮年龄、绝经状况、情志因素是影响本地区适龄女性乳腺良、恶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对本地区50岁女性要加强乳腺良性疾病的诊治,对≥50岁女性要加强乳腺癌的防治,尤其是要把那些初潮年龄14岁、未绝经、犹豫型性格、年龄40~70岁的女性作为防治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唐山市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用病例对照研究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唐山市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现精神创伤、乳腺良性疾病史、不良性格、肿瘤家族史、吸烟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并对不同病理类型进行了分类分析。  相似文献   

10.
林缨  王清妹 《工企医刊》2006,19(6):20-21
目的:通过对宁化县城乡已婚妇女乳腺疾病普查,分析其危险因素,为防治乳腺癌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913名已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乳腺触诊及乳腺红外线扫描。结果:月经初潮年龄早(≤13岁)、痛经、第一胎生育史、产后未哺乳等因素与乳腺疾病患病率呈正相关;居民患病率高于农民;乳腺疾病高发年龄为40岁~60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滕州市居民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5月至2012年6月,对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胃癌住院患者及1:1配对的同期住院的非肿瘤疾病史患者资料89对进行调查,并进行影响胃癌患病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α=0.05的水平上,进人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有7个因素,即多食新鲜蔬菜、多食水果者不易患胃癌(OR值分别为0.438、0.322),有家族肿瘤史、有不良饮食习惯、有胃慢性疾病史、多食腌制食品、吸烟者易患胃癌(OR值分别为5.312、4.899、4.187、3.014、1.744)。结论家族肿瘤史、不良饮食习惯、胃慢性疾病史、多食腌渍食品、吸烟是本地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福州市妇女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福州市妇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近2年在福州市各大医院进行手术并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145名患者开展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使用Epi-Info软件和SAS6.04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因素分析,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的危险因素有乳腺良性疾病史、BMI指数高、初潮年龄早、肿瘤家庭史、初产年龄大、流产次数多、未产年龄大和行经时乳房涨痛。哺乳和饮用井水是保护因素。条件Lo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农村青壮年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冈素,为制订干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选取滕州市新发肺结核病人121例,按照1:1配对方法选择同一社区内与病例同性别、年龄±3岁,无严重呼吸系统疾患病史的人群为对照。进行影响肺结核患病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a=0.05的水平上,进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有8个因素,接种卡介苗可降低肺结核发病危险性,OR值为0.54;经济状况差、饮酒、结核病接触史、劳动疲乏、住房类别、体重指数、外出打工易患肺结核,OR值分别为3.68、1.67、1.99、2.87、1.87、2.06和2.87。结论经济状况差、饮酒、结核病接触史、劳动易疲乏、住房通风不好、体质偏瘦、外出打工是本地青壮年肺结核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卡介苗接种是降低发病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北京、广东两地妇女罹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制订适合中国国情的乳腺癌危险度评价模型,探讨其评价标准,与Gail模型进行初步比较。方法: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到乳腺癌危险度评价模型,通过判别分析评价模型,通过计算ROC曲线下面积比较该模型和Gail模型的诊断效能,并利用ROC曲线寻找乳腺癌低、中、高危险性的合适分界点。结果:妇女罹患乳腺癌的可能危险因素中影响较突出的是:有绝经史、有流产史、有药物避孕史、有乳腺癌家族史、不良情绪、不良事件、情绪调节能力差、劳动强度大、年龄。在危险因素筛选的基础上建立危险度评价模型,建议以预测概率值P≤0.29判为低危险性人群,预测概率值P≥0.58判为高危险性人群,0.29<预测概率值P<0.58判为中危险性人群。结论:乳腺癌重在预防,应结合其危险因素开展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该研究得到的乳腺癌危险度评价模型可用于乳腺癌高风险性人群的筛选。  相似文献   

15.
武汉地区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及其变化情况。方法 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213例乳腺癌患者及430例匹配对照进行危险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乳腺良性肿瘤、初潮年龄、绝经年龄、肉类摄入量、油炸烧烤食物摄入、豆类食品摄入、水果摄入、哺乳时间。体重指数、10~19岁胸透次数、精神心理因素等28项因素与乳腺癌的危险性有关。联合多因素及分组多因素条件1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精神创伤、乳腺良性肿瘤史、绝经晚、行经年数和初产前行经年数长、体重指数高、常食油炸烧烤和烟熏腊制食物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初潮晚、哺乳时间长、豆类或水果摄入量高、常饮茶为保护因素。绝经前与绝经后的危险因素种类及效应强度有一定差别。经多因素分析,绝经前主要相关因素为乳腺良性肿瘤、初潮年龄、豆类摄入量;绝经后主要与绝经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和水果摄入量有关。另外,精神创伤及哺乳时间为绝经前后共同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论 武汉地区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中,饮食习惯和内源性雌激素暴露等相关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滕州市居民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经胃镜、临床病理检查确诊的86例新发食管癌住院患者,并选择91例同期住院的非肿瘤住院患者为对照,进行影响食管癌患病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a=0.05的水平上,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有8个因素,即经常摄入肉蛋类食品者不易患食管癌,OR值为0.39;喜硬食、经常吃腌制食品、进食快、饮酒、有精神刺激史、有食管癌家族史、好生闷气者易患食管癌,OR值分别为2.18、2.36、2.05、2.11、2.36、3.00、1.84。[结论]肉蛋类食品摄入不足、喜硬食、经常食用腌制食品、进食快、饮酒、精神刺激史、食管癌家族史、好生闷气是本地食管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评价国内外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997-2007年国内外有关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有关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共筛选出相关文献31篇,其中,国内15篇,国外16篇。良性乳腺病史(AORs=1.95,95% CI:1.59~2.38)、乳腺癌家族史(AORs=1.58,95% CI:1.35~1.85)、绝经年龄〉50岁(ORs=1.39,95% CI:1.22~1.57)和口服避孕药(AORs=2.12,95% CI:1.24~3.62)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足月妊娠数≥1胎(AORs=0.63,95% CI:0.60~0.68)和母乳喂养(ORs=0.76,95% CI:0.64~0.90)为乳腺癌的保护因素。结论控制人群乳腺癌的发生,应从降低良性乳腺疾病、提倡母乳喂养和注意高危人群筛检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月经、生殖因素与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评价江苏地区女性月经、生殖因素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经病理确诊的488例乳腺癌病例和482例对照进行月经、生殖因素与乳腺癌关系的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大、活产数多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危险性;首胎活产年龄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有流产史和无母乳喂养史者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亦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单因素分析结果较为一致。结论月经、生殖因素在江苏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成都地区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为确定高危人群、提出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过去3年中成都地区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265例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在单因素分析中,达到显著性水平的危险因素为行经期≥35年、服用避孕药、良性乳腺疾病史、被动吸烟及常食用蜂王浆等,达到显著性水平的保护因素为哺乳及常食豆类食品。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重要的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的乳腺癌危险因素是良性乳腺疾病史、被动吸烟,重要保护性因素是常食豆制品及哺乳。结论 成都地区女性乳腺癌重要危险因素为良性乳腺疾病史及被动吸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