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年龄25~72岁,平468岁,其中26例被X线静脉造影证实,2例手术证实。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声像图特征是静脉管腔内出现实性回声,探头加压管腔不能被压瘪;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处缺乏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消失;脉冲多普勒显示频谱异常,即不随呼吸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可重复检查等优点,是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2.
闫文杰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816-1816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方法:于2009-01-12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57例。结果:本组病例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125例,陈旧性下肢深静脉血栓32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血栓回声及血流状况等,为及时治疗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重要依据。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准确性高,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岳巍  鲁增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2):141-141,143
目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分析和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分析15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四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形成前期的图像特点及临床治疗经过与疗效复查情况。结果:彩超检查下肢深静脉血管可了解血管的形态结构、管腔血栓形成的程度及彩色血流动力学等改变。及早发现血液高凝状态即血栓前期,并在血栓形成之前及时采用药物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结论:彩超检查对四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可靠的诊断依据,对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7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接受诊治的下肢无病变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内径和CDFI值。结果7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栓分型:中央型43例,占59.72%;周围型15例,占20.83%;混合型14例,占19.44%。急性期血栓见静脉管径扩张,回声低或近似无回声;而亚急性、慢性期管径无明显扩张,回声渐渐增强,管腔内见密集实性低回声充填,栓塞部位血管内径正常或增宽,探头加压管腔不能被充分压瘪;CDFI显示管腔边缘或中央可见细条状血流信号,局部出现"断流"或者血流呈"轨道"样。研究组患者的CFV、SFV、PTV、MGV内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CFV、SFV、POV的CDFI值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及时准确诊断血栓形成,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无创伤、无禁忌证、实时、可重复性等优点,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深静脉血管腔内多发动静脉瘘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下肢深静脉血栓腔内继发性动静脉瘘患者59例,行双侧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确定的病变位置和范围,测量最大流速,阻力指数。结果本组59例病例中累及髂外静脉者18例,股总静脉15例,股浅静脉12例,腘静脉7例,肌间静脉6例,其中1例发生于浅静脉血管腔内,病变血管血栓再管化率低于10%,血管阻力指数为0.33~0.48。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深静脉血管腔内多发动静脉瘘形成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现象中具有特征性表现,是诊断本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谱勒超声 (2D CDFI)在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 30例 5 2条DVT进行 2D CDFI检查 ,平卧位检查股静脉、俯卧位检查静脉及小隐静脉。记录分析每一静脉节段纵切和横切观察资料。结果 :DVT超声可表现为腔内强弱不等回声和充盈缺损 ;CDFI示无血流信号或血流频谱变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 0 % (18/30 )。结论 :2D CDFI是临床诊断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的一个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肿瘤患者下肢肿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下肢肿胀的肿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患者均经血管造影或手术证实。结果:本组32例中,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静脉受压,6例静脉受侵犯,3例淋巴水肿。深静脉血栓声像图表现为管腔内见实性回声,加压探头管腔不能闭合,CDFI栓塞部位无血流信号或血流充盈缺损;静脉外机械性压迫声像图表现为受压处静脉突然明显变细,管腔内未见异常回声,周围见实性团块回声,受压远端静脉未见异常;静脉受侵犯声像图表现为受侵血管旁见肿块包绕,管壁不连续、显示不清,管内充满与肿块相似的实性回声;淋巴水肿表现为皮下组织增厚,呈"颗粒状"。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肿瘤患者下肢肿胀原因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声像图改变中的也用价值。方法 36例产褥期下肢深静脉栓塞病人以实时超声观察下肢静脉管壁、管腔及周围结构,记录血栓部位、大小及栓塞情况、彩色多普勒检查静脉管腔血流充盈情况,充盈缺损程度。结果 36例中有39条静脉受累,其中急性血栓形成26例,慢性血栓形成10例,血栓累及双下肢者3例。39条下肢静脉血栓中左侧30条,右侧9条。结论 血流迟缓、静脉壁损伤、高凝状态及髂血管的解剖学结构特点是导致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简便快速,准确性高,且无创、无痛、能追踪观察治疗效果,是目前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方法选取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深静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100例临床可疑下肢DVT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阳性75例,诊断率75%,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行一致性检验,Kappa为0.7590.05,表明两种影像学方法诊断下肢DVT有较高的一致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明显,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移植术后下腔静脉栓塞及狭窄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成人肝移植术后9例下腔静脉栓塞及狭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超声发现下腔静脉栓塞7例,下腔静脉狭窄2例,均经血管造影、磁共振或临床证实。下腔静脉栓塞超声表现为吻合口及下腔静脉内部分或完全被等回声充填,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显示充填部分血流信号消失;下腔静脉狭窄的超声表现为吻合口血流紊乱且血流速度加快。结论: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术后下静脉栓塞及狭窄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普勒超声诊断与手术对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94例急性DVT病例进行了常规超声和CDFI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结果 :DVT声像表现为静脉内径增宽 ,腔内实质回声 ,按压静脉未变形 ,静脉瓣固定等 ,彩色多普勒可无血流信号或腔内充盈缺损确诊。本组病例均经手术证实 ,无一误诊。结论 :彩色多普勒与常规超声联合应用为诊断急性DVT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辅助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对治疗的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疑似病例通过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例疑似病例中,通过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后,确诊27例,准确率为96.42%。结论应用彩超的诊断结果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临床分析诊断,效果显著,是目前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多谱勒超声诊断不仅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而且具有安全、无痛苦、方法简便、费用低及可反复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临床下肢静脉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下肢静脉病变90例107条下肢静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结果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迅速清晰地显示下肢的解剖图像,其中检出61例64条下肢静脉有血栓形成(急性血栓31例,慢性血栓30例),8例9条深静脉瓣功能不全,31例34条为下肢静脉曲张。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的声像特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出敏感性高,可对血栓作出定位,定范围和管腔阻塞程度的判断,是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客观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方法。判断有无深静脉功能不全,可为临床手术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主动脉瘤诊断与分型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腹主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首先检出的腹主动脉瘤21例,并与CT强化扫描检查对照。全部病例均经X线血管造影证实。结果:超声与CT对腹主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强,诊断结果可靠,但对夹层动脉瘤破裂口、真假腔问剥脱的内膜及假腔内血栓的显示等方面彩色多普勒超声比CT更为实时、便捷。根据腹主动脉瘤的声像图表现,我们将其分为:无回声型、混合回声型和膜状两腔回声型三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主动脉瘤的诊断与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90例,118条病肢,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深、浅静脉管壁、管径及周围结构,血栓部位、大小、范围,彩色血流变化,检测静脉瓣功能。结果: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阳性患者41例,53条病肢。中心型12条(22.6%),周围型25条(47.2%),混合型16条(30.2%)。病肢左右侧之比3.1:1(P<0.001)。结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二维彩色多普革超声具有特异性表现,在其病因及危险因素判定方面可以起到筛选作用,可作为下肢不明原因肿胀的首选方法。同时在观察病程演变及对静脉瓣功能影响等方面,具有其他影像检查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四肢假性动脉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肢假性动脉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动脉造影/手术证实的四肢假性动脉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31例在受损动脉旁探及搏动性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区,囊壁无正常动脉壁的3层结构。囊腔内可见五色镶嵌或红、蓝各半血流信号。囊腔通过破口与受损动脉相通,在破口处探及高速“双向双期”血流频谱。压迫病变近端动脉时囊瘤变小、彩色血流信号减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假性动脉瘤准确、简便、无创,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功能超声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78例下肢动脉硬化性栓塞病例的二维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改变。结果:二维超声图像上表现为病变血管内中膜呈不规则增厚,局部呈强回声斑显示,并向血管腔内突起,血管腔内径呈不规则狭窄,病变段血管腔内可见实性光团充填,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血管腔内未见血流信号显示。结论:双功能超声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变中的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8条经X线血管造影确诊为深静脉血栓的患肢进行探测,对所获得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与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所显示的血栓存在部位与造影相符,血栓的形态、阻塞情况各不相同,显示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及测值亦不相同。结论:与有创的X线造影相比较,CDFI具有无创、实时、安全可靠的特点,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变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在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对306例患者的462条大隐静脉曲张下肢的髂静脉、股深静脉、股浅静脉、静脉和大隐静脉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有无深静脉血栓,做Valsalva试验或远端小腿挤压试验检测深静脉瓣膜功能,术后复查大隐静脉闭合情况。结果:462条患肢中,下肢深静脉未见明显返流、深静脉瓣功能正常者31条(6.7%);深静脉瓣功能不全431条(93.3%),其中Ⅰ级96条(20.8%),Ⅱ级123条(26.6%),Ⅲ级143条(30.9%),Ⅳ级69条(14.9%);发生深静脉血栓13例(2.8%)。对其中380条适合手术治疗的病例,行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手术治疗,术后14天、30天复查,大隐静脉基本闭合,总疗效达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直观观察大隐静脉情况,方便快捷、无创的评价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病变程度,检测静脉血栓的位置、范围。对术前诊断、手术病例选择及术后疗效观察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CTPV的19例患者与血管造影、CT和MRI及部分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彩超诊断符合率100%。彩超显示门静脉主干及分支周围呈蜂窝状、多条迂曲扩张的管状无回声,内充满红蓝相间彩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示无回声内血流信号为门静脉样低速血流频谱。结论CTPV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彩超诊断CTPV准确率高,简便,无痛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