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腹部手术患者应用生长抑素对于预防术后早期肠梗阻和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出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对比分析两组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率20.78%低于对照组的43.84%,P<0.05;观察组肠梗阻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75.0%,观察组在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恶心消失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上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有助于预防早期肠梗阻,采用生长抑素治疗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福建省屏南县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92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2组患者康复速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减压时间、排便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能有效促进排气、排便,减轻腹痛,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与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生长抑素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按照患者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比较2组术后腹胀、恢复排气等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恢复排气及腹胀等症状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更优(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用生长抑素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各项症状,加速其康复,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31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研究,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分组,分别为15例常规组与16例实验组,分别采用保守治疗方案与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另外,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与46.7%,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取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各项临床症状消失用时较短,药物安全性高,值得推荐采纳。  相似文献   

5.
黄鑫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230-231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疗效分析。方法对本院收治的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共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基本治疗,对照组在实验组的基础上加用通腑除胀汤,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6.7%,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的诊断以及积极的基础治疗措施,加用通腑除胀汤可以明显改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提高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按住院顺序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传统治疗措施,如禁食、营养支持、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照组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先缓慢静脉注射生长抑素,继之持续微量泵输入生长抑素,用药3~7d。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经胃管灌注复方大承气汤,直至肠梗阻缓解且患者能进食后停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每日胃液减压量少,腹痛缓解时间、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活跃时间、X线阳性征象消失时间短,手术中转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较好,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季良  涂建成  屈陈江 《安徽医药》2014,(11):2189-2191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在恶性肠梗阻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效果,以探索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以2010年7月-2012年7月来院治疗恶性肠梗阻或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两组均有41例患者。予对照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直至患者恢复肠功能。治疗14 d仍无效或者病情加重,可对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各项症状、体征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胃肠减压量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X线片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和胃肠减压量较对照组下降更多,经t检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为痊愈和好转的人数多于对照组,且有效率也较高,有效率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肠梗阻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中,生长抑素结合常规治疗较单纯采用常规治疗,能更好地缓解患者肠梗阻症状,并提高治疗成功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王安华  朱志华 《海峡药学》2012,24(3):100-101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与大黄联合治疗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生长抑素与大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浆LPS、TNF-α、IL-6、IL-8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用药前两组IL-6、IL-8、TNF-α和内毒素含量基本一致(P>0.05);用药后治疗组IL-6、IL-8、TNF-α和LPS下降速度均不同程度的快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15.3±3.2)d,明显多于治疗组的(10.6±3.1)d(P<0.05).结论 生长抑素与大黄联合治疗术后炎性早期肠梗阻可以降低患者外周血LPS、TNF-α、IL-6、IL-8含量,缩短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住院时间,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乌司他丁与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影响。方法选择腹部手术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92例,均为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对单用奥曲肽治疗(对照组,n=46)与联用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n=46)效果及血清炎性因子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炎性因子IL-8、hs-CRP、TNF-α水平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部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腹部手术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用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炎症反应,加快康复进程,具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生长抑素治疗结直肠术后早期炎症引起的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6例结直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入院日期均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之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5例,在禁食减压、抗感染、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生长抑素;对照组患者11例,只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减压引流量及血浆蛋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生长抑素在治疗结直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8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皮下注射奥曲肽0.1㎎,每8h一次,对比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胃肠减压量少、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短、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快、住院时间短(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能迅速改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引起的症状,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顾宏牵 《海峡药学》2013,25(1):154-156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动力和并发症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治疗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症状改善时间、胃肠减压量、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术后炎性肠梗阻、腹腔残余脓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65.6%)(P<0.05);研究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胃肠减压量均明显短于和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切口感染、腹腔残余脓肿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能在不同方位、不同环节对弥漫性腹膜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起到了有效的治疗作用,并且能明显减少了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普外科实施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外科常规保守疗法,观察组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用治疗小儿术后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接受腹部手术并诊断为术后炎性肠梗阻的56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乌司他丁联用奥曲肽进行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腹部症状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腹部症状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水平相比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用治疗小儿术后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促进患儿胃肠功能恢复,显著降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进一步提升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小肠内排列术)和对照组(传统肠梗阻手术)各30例。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管损伤、腹胀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肠管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效果优于传统肠梗阻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汪海 《海峡药学》2013,25(5):138-139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4例,随机分为生长抑素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解痉止痛、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内科保守治疗。生长抑素组在此基础上予生长抑素注射液0.1mg皮下注射,每8h 1次,直至肛门恢复排便排气或中转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减压引流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中转外科手术率,并随访观察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生长抑素组患者胃肠减压引流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生长抑素组中转外科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6,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生长抑素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3,P<0.01)。结论生长抑素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确切,能明显减少患者胃肠减压引流量,缩短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中转外科手术率;同时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具有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肠梗阻的诊断方法及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措施.方法 将我院102例术后发生早期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肠外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胃及静脉滴注川芎嗪.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在治疗后5、10、14d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27.45%、41.18%、64.71%;治疗组分别为41.18%、54.90%、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非手术治愈率76.47%,平均住院时间15.8d,治疗组治愈率92.16%,平均住院时间1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炎性肠梗阻具有自愈性,常规联合中药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并且减少中转手术率的优势,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彭铭  谢纲  张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27):549-550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76例肠梗阻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奥曲肽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缓解时间、胃肠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4%(37/38),对照组为84.2%(3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治疗无效者均中转手术处理。结论奥曲肽治疗肠梗阻,能明显改善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对结肠癌术后肠梗阻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6例结肠癌术后肠梗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6~9mg/d,静脉点滴。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腹胀腹痛消失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检测两组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胀、腹痛、肛门排气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处理基础上,生长抑素对结肠癌术后肠梗阻的疗效明显,且可抑制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20.
郭廪 《中国医药指南》2014,(32):268-269
目的分析对比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肠肠梗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胃肠功能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时间、胃肠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显著,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