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主-髂-股动脉多发病变腔内治疗的策略、技巧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组8例主-髂-股动脉多发病变患者,术前均行CTA或MRA血管成像,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完全闭塞2例,腹主动脉远段闭塞4例,腹主动脉远段狭窄1例、膜性闭塞1例;病变累及髂总动脉12条,髂外动脉8条,股动脉1条,腘动脉2条;选择不同的路径,贯通、溶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结果术后8例患者腹主动脉全部开通,12条髂总动脉除3条未处理外9条全部贯通,髂外动脉均贯通,股动脉、腘动脉未处理。随访1~12个月,5例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消失,2例明显改善;1例1年后又形成血栓闭塞,插管溶栓后恢复正常。结论血管腔内治疗主-髂-股动脉多发病变,对改善下肢缺血症状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入治疗急性髂总动脉和肢体动脉栓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急性髂总动脉和肢体动脉栓塞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血管内尿激酶溶栓术11例,8例腘动脉狭窄9段,3例髂外动脉狭窄6段;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PTA)8例,2例髂总动脉狭窄3段,6例股动脉狭窄10段。支架置入1例为髂外动脉狭窄。共治疗患者20例28段。男16例,女4例,年龄30~83岁,平均56岁。结果:溶栓治疗成功率66.67%(10/15段),PTA治疗成功率92.31%(12/13段),支架置入术成功1例(1/1)。结论:采用血管内局部溶栓和PTA、支架置入是治疗急性髂总动脉和肢体动脉栓塞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1141个病人1642个血管段施行了PTA治疗。都由受过PTA 技术训练的主治医师在上级医师的严密监督下操作。采用统一操作技术,选择的球囊导管不能超过被治疗血管的直径。膨胀压为5~10个大气压,如果病人感到不适可适当减小。扩张前常规经动脉给予3~5000U 肝素。在髂段,无并发症、越过病变区收缩压变化小于20mmHg、收缩压变化改善大于50%为技术成功。在股-腘动脉,治疗后血管造影片显示残余狭窄少于50%及无并发症即被认为是技术成功。结果见到,PTA 治疗1642个血管段中,髂段占46;股动脉以远占54%。髂段扩张总的初始成功率为94%;股-腘动脉成功率为88%。节段性狭窄比全部闭塞更容易成功。髂段和股远段狭窄成功率为99%;髂段和股远段闭塞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Straub Rotarex System血栓旋切器治疗动脉血栓栓塞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9例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其中胭动脉栓塞4例,股动脉栓塞3例,髂动脉栓塞1例,髂动脉闭塞合并胭动脉栓塞1例。栓塞原因5例为动脉硬化,4例为心脏栓子脱落;病程1d~5个月;栓塞长度为5~13cm;对1例左髂动脉闭塞及胭动脉栓塞患者先行左髂动脉血管内扩张成形及支架置入术后再对胭动脉血栓行旋切治疗,8例动脉栓塞患者直接采用血管内血栓旋切治疗,对其中2例旋切治疗术后血管狭窄〉50%的患者行球囊扩张治疗。术后给予抗凝、抗感染治疗1周。结果9例患者顺利完成了血栓旋切、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治疗,血栓被清除、血管狭窄消失、血流恢复正常,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Straub Rotarex血栓旋切器治疗动脉血栓栓塞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新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内支架植入结合旁路转流术在四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8例支动脉慢性闭塞患者,左下肢2例,右下肢5例,左上肢1例。采用介入方法将内支架植入髂动脉或锁骨下动脉狭窄段,同时行远侧肢体动脉病变段旁路转流术。结果:内支架植入及手术均全部成功,无1例发生相关并发症。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随访8个月-2年的均保持通畅。结论:内支架植入加旁路转流术是治疗四肢血管闭塞性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分析三明治技术应用于腹主动脉瘤(AAA)累及髂总动脉腔内治疗保留髂内动脉的近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采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的9例AAA累及髂总动脉患者(累及单侧髂总动脉3例,双侧6例),术中均接受髂内动脉三明治重建。术后观察和随访围手术期死亡率、腔内修复效果、内漏、支架一期通畅情况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9例患者EVAR术和髂内动脉三明治重建技术均获成功,围手术期无死亡。术中即刻造影显示9例支架均获通畅,瘤腔均成功修复。出现1例Ⅰ型内漏,2例Ⅲ型内漏,随访时自行消失;1例左上肢急性缺血,再次予急诊肱动脉修复术;3例左肱动脉切口处血肿形成,2例右股动脉穿刺点处血肿形成。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复查CTA分别显示支架通畅9例、8例、8例,均无肠缺血、脊髓缺血或瘫痪症状。 结论 三明治技术在AAA累及髂总动脉腔内治疗中保留髂内动脉安全可行,术后臀肌跛行发生率低,近期随访支架通畅率可,值得临床推广,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随访及更大临床样本验证。  相似文献   

7.
病例1 女性,50岁,以“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于1991年5月21日入院手术治疗。术后第19天晚突感左小腿及足部疼痛,逐渐加剧,左下肢麻木。查:左下肢苍白,冰凉,左足背动脉及股动脉搏动均未触及,诊断“左下肢动脉急性栓塞”,10小时后局麻下右股动脉 Seldinger 穿刺,置入6.5F Cobra 导管,行 DSA 检查。见左髂总动脉距开口约1cm 处完全栓塞,呈杯口状充盈缺损,左髂外动脉始终未显影,明确诊断为“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感染性髂外动脉吻合口出血的处理。方法报告1例髂内动脉自体移植治疗肾移植后感染性髂外动脉吻合口大出血,结合献复习讨论。患,男性,25岁,肾移植术后20d、23d、37d3次出现感染性髂外动脉吻合口大出血,均得到及时处理,最后将感染病变严重的髂外动脉段切除,并以相应长度的髂内动脉段移植修复。结果开放后血流通畅,术后患恢复顺利,患侧下肢血供良好,功能正常。结论介绍了肾移植术后感染性髂外动脉出血的各种处理方法,认为以自体髂内动脉移植修补缺损是合理可行,效果较好,操作简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主-髂动脉闭塞伴侧支血管形成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表现. 资料与方法 分析9例主-髂动脉闭塞伴侧支血管形成的MSCTA表现. 结果 9例主-髂动脉完全性闭塞,CTA显示侧支血管主要通过以下三条通路吻合:下位肋间后动脉与旋髂深动脉吻合、腹壁上动脉与腹壁下动脉吻合以及肠系膜下动脉(IMA)远段通过迂曲扩张的Riolan动脉弓与肠系膜上动脉(SMA)形成吻合. 结论 MSCTA可显示主-髂动脉闭塞患者的主要侧支血管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主-髂-股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的技术探讨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目的探讨主-髂-股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的技术要点。方法本组34例主-髂-股动脉闭塞的患者中,腹主动脉下段、双侧髂动脉完全闭塞8例,同时肾动脉受累3例;单侧髂动脉闭塞23例,其中病变累及股总动脉4例;单纯单侧股浅动脉长段闭塞3例。分别行闭塞段开通、经导管局部溶栓、血管腔内成形术(PTA)和内支架置人等多种介入方法综合治疗。结果除3例髂动脉闭塞未能开通外,8条腹主动脉,36条髂动脉,4条股总动脉和3条股浅动脉均得以开通,开通率为94%。共置入裸支架46枚,覆膜支架3枚。其中包括腹主动脉支架6枚,髂动脉支架34枚,股总动脉支架2枚、股浅动脉支架4枚和肾动脉支架3枚。在治疗成功的31例中,9例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缓解,21例明显改善,1例因长期慢性肾功能衰竭于术后第2天死亡;其中4例合并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21.5个月(2~53个月),除2例分别在术后2个月和14个月发生支架内再闭塞行二次介入治疗外,其余患者症状均无加重或复发。结论综合应用多种介入方法治疗主-髂-股动脉闭塞性病变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内膜下再通术治疗外周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内膜下再通技术(SIR)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病变的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使用内膜下再通技术治疗18例患者的20处外周动脉完全闭塞病变。闭塞病变分别位于下肢动脉(髂股动脉14处、膝以下动脉4处)和左锁骨下动脉(2处)。内膜下再通的基本操作步骤:血管造影后导管抵近闭塞动脉近端,使用直径0.035in(1in=2.54cm)的TERUMO超滑导丝,穿通动脉内膜后在闭塞段动脉内膜下腔中前行,通过闭塞段后重入动脉真腔。建立闭塞段动脉内膜下通道后使用球囊扩张成形。除膝以下动脉和1处髂动脉之外,均在开通的内膜下通道起始部或全程置放自膨式支架。结果15例患者的17处病变内膜下再通治疗获得成功,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动脉穿孔、血栓形成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栓塞等并发症。3例技术失败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失败原因分别是导丝不能重入内膜真腔和内膜下腔,扩张成形不满意。结论内膜下再通技术治疗外周动脉闭塞病变可行性强、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技术相对简便;在治疗比较复杂的动脉闭塞病变时是传统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6 9岁。于 2 0 0 3年 1月 14日因“B超发现腹主动脉瘤”收住我院胸心外科 ,入院后行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右髂总动脉、左髂内动脉、左髂内动脉动脉瘤”。并于 2 0 0 3年 1月 2 4日行“右髂总、左髂总血管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术前患者曾于 2 0 0 2年 12月 2 3日行B超检查 ,发现左肾下极一直径 2cm囊肿 ,右肾及膀胱未见异常。 2 0 0 4年 3月 ,患者于体检时行B超检查发现右肾积水 ,6月 30日再次行B超复查 ,发现右肾积水加重 ,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发现右输尿管中上段扩张 (图 1) ,遂入住我院。入院后于 7月 16日行大剂量静脉肾盂…  相似文献   

13.
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目的 探讨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对9例产后大出血 病例,采用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 9例选择插管栓塞成功,除1例术后发生左下肢动脉血栓外,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髂内动脉栓塞术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分析先天性肾异位和融合畸形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中的表现。方法:搜集4例盆腔异位肾、4例交叉异位肾、8例马蹄肾的MSCTA资料,采用容积再现(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肾脏及血管重建,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4例盆腔异位肾中,2例肾动脉起自腹主动脉下段、1例起自左侧髂总动脉经肾门进入肾脏,1例3支副肾动脉分别起自左侧髂总动脉,于侧后方和背侧进入肾脏,4例肾静脉发自肾门,汇入下腔静脉下段。4例交叉异位肾中,3例双肾下极、1例内侧缘融合,双侧肾动脉分别起自腹主动脉下段或同侧髂总动脉,3例双肾静脉分别汇入下腔静脉下段,1例双肾静脉汇合成1支主干后再汇入下腔静脉。8例马蹄肾中,6例双侧肾动脉开口位置低于正常,3例双肾副肾动脉、1例左肾2支副肾动脉(发生率50%),1例左肾2支副肾静脉、2例左肾静脉肾门外汇合变异(发生率37.5%)。结论:MSCTA能清楚显示先天性肾脏融合和异位的肾脏位置、形态及血管异常。  相似文献   

15.
急性双下肢动脉闭塞导管溶栓致高血钾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74岁.因腹痛1d,伴双下肢疼痛4h入院.患者原有糖尿病史12年,5年前出现全身浮肿,无尿,查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诊断为"尿毒症",曾行血液透析治疗,后改为腹膜透析.入院前突然出现中腹部疼痛,2h后腹痛消失,但出现双下肢剧烈疼痛,肢体皮肤苍白.入院次日行双下肢血管彩超示双侧股动脉闭塞.急诊经肱动脉插管行腹主动脉造影,显示腹主动脉在L3水平完全闭塞,肠系膜下动脉不能显影.遂引入导引钢丝往前推进,穿过血栓,到达右髂总动脉及股动脉,继将导管插至髂总动脉处,缓慢注入稀释后的尿激酶50万U,造影显示右髂总动脉处有血栓,但有血流通过,达股动脉以下.再将导管退出,使钢丝通过左髂总动脉,继将导管插至左髂总动脉处,经导管缓慢注入稀释后的尿激酶35万U,见少许血栓溶解,造影显示左髂总动脉、股动脉有血流通过.  相似文献   

16.
Straub Rotarex System血栓旋切器治疗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Straub Rotarex System血栓旋切器治疗动脉血栓栓塞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9例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其中动脉栓塞4例,股动脉栓塞3例,髂动脉栓塞1例,髂动脉闭塞合并动脉栓塞1例。栓塞原因5例为动脉硬化,4例为心脏栓子脱落;病程1 d~5个月;栓塞长度为5~13 cm;对1例左髂动脉闭塞及动脉栓塞患者先行左髂动脉血管内扩张成形及支架置入术后再对动脉血栓行旋切治疗,8例动脉栓塞患者直接采用血管内血栓旋切治疗,对其中2例旋切治疗术后血管狭窄>50%的患者行球囊扩张治疗。术后给予抗凝、抗感染治疗1周。结果9例患者顺利完成了血栓旋切、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治疗,血栓被清除、血管狭窄消失、血流恢复正常,未出现并发症。结论StraubRotarex血栓旋切器治疗动脉血栓栓塞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新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病例男,34岁,因左臀部及左大腿刀伤半月,半月前急诊在外院行剖腹探查术,具体手术情况不详,术后伤口愈合出院。2d前突发左下腹及左下肢剧烈疼痛,表现为持续性胀痛,向腰部放射,疼痛逐渐加重不能耐受,遂来本院就诊。入院查体:血压90/60mmHg,心率110次/min,贫血貌,腹部平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左臀部可闻及血管杂音。左下肢被迫弯曲体位,伸直左下肢疼痛明显加重,左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B超检查示:左臀部及后覆膜低回声包块,约15cm×12cm,可探及一动脉破口,并有动脉血流信号,左股总动脉正常。考虑假性动脉瘤。诊断:左臀部刀外伤性假性动脉瘤。行动脉介入治疗:局部麻醉,经右股动脉穿刺置入6F鞘管,0.035in导丝引导Corbra导管达左髂总动脉,造影示:左髂内动脉远端可见造影剂外溢,左髂外动脉造影剂无外溢;导管选择进入髂内动脉造影示:臀下动脉断裂,远端可见造影剂外溢;导丝导管选择到臀下动脉,放置1枚弹簧圈后造影示:仍有少许造影剂外溢;再次放置弹簧圈1枚后造影示:臀下动脉完全栓塞。拔出导管及导丝,穿刺点压迫30rain,手术完毕。患者术后立即感左下腹及左下肢疼痛明显缓解,左臀部血管杂音消失,左膝关节能伸直,仍有左下肢肢体轻度麻木。术后给予抗炎治疗,术后7d肢体麻木症状消失。复查彩超示:液性暗区包块缩小,内无血流信号,给予出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ASC(Ⅱ)D型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内成形术辅助置管溶栓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并对髂-股/股深动脉血管内成形术的可行性作一探索。方法 8例主髂动脉闭塞患者病变均为TASC(Ⅱ)D型,其中3例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闭塞,主动脉闭塞长度为2~6 cm,1例腹主动脉远端重度狭窄伴右侧髂总动脉、髂外动脉闭塞,另外4例为双侧或单侧髂总动脉及髂外动脉闭塞。其中4例伴有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所有患者均采用PTA+内支架治疗,5例于血管内成形术后行辅助置管溶栓治疗。结果8例患者主髂动脉闭塞段病变均成功开通;4例伴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患者仅行主/髂-股/股深动脉内支架成形术,而股浅动脉病变未予处理。技术均获成功,症状均获缓解,踝臂指数术前为0.58,术后为0.76。1例于术后出现左侧小脑小面积梗死,未发生严重后遗症。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无再狭窄发生。结论慢性广泛主髂动脉闭塞病变,血管腔内成形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及近中期通畅率;支架植入后留置导管溶栓可以有效防止血栓形成的发生;髂-股深动脉血管内成形术可以达到改善患肢症状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支架治疗髂动脉闭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未经先期溶栓直接机械性开通完全闭塞的髂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材料与方法:18例髂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接受了机械性管腔开通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其主要方法是采用导丝与导管组合逐渐通过髂动脉闭塞段。结果;成功通过18例髂动脉闭塞段,辅助球囊扩张随后血管内支架植入。平均踝肱指数从术前0.39±0.33(x±s)上升至术后0.86±0.13(P<0.01)。所有患者的临床分级术后均得到提高。随访1~23个月(平均17个月),踝肱指数稳定在平均0.96,并且临床分级无显著变化。髂动脉吏架植入后的所有的髂动脉开通率是满意的。结论:完全闭塞的髂动脉用机械性血管再通和支架植入的方法进行治疗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7岁,因车祸致左小腿毁损伤左足背至左膝关节下胫腓骨多处骨折,肌腱、血管裸露,动脉无博动,左股骨下段骨折,左股骨颈骨折,左骶髂关节分离,耻骨联合分离,血压测不到,脉博无,呼吸30次/min,立即输血,升血压,行左侧股骨干下段截肢,术中出血约700ml,伤后至左下肢截肢术后7h输血2200ml。血压维持在70/35mmHg,9h后血压仍继续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