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研究无锡地区人群中间隙性连接蛋白37 (connexin 37,CX 37)基因1019C/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在无锡市人民医院初次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 126例,87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均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对CX37基因1019多态性位点基因型进行检测,比较两组人群中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结果 (1)两组人群中均存在CX 37基因1019C/T多态性,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2)原发性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升高(57.37%vs.42.05%,P<0.01).C等位基因携带者(CC+TC)在原发性高血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46% vs.66.70%,P<0.01).与Tr纯合子相比,(CC+TC)基因型原发性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OR=2.06,95% CI:1.68~2.52).对性别进行亚组分析显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组C等位基因携带者频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男性:79.19%vs.69.05%,P<0.01;女性:81.75% vs.64.40%,P<0.01),C等位基因携带者原发性高血压患病风险明显高于TT型(男性:OR=1.71,95%CI:1.28~2.27;女性:OR=2.48,95% CI:1.85~3.31).结论 CX37 C等位基因可能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相关.  相似文献   

2.
内皮素-1基因Taq Ⅰ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基因Taq Ⅰ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对138例中国汉族CHD患者和112例对照组进行ET-1基因Taq Ⅰ多态性分析.结果 CHD组ET-1基因Taq Ⅰ多态性TT、TC、CC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TC和CC基因型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着性(χ2=17.5,P<0.01).T、C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C等位基因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着性(χ2=15.56,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CHD的危险因素显示,ET-1基因Taq Ⅰ多态性(C等位基因)为CH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T-1基因Taq Ⅰ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CHD的发生具有相关性,C等位基因可能是CHD的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连接蛋白37(Cx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川崎病发病及并发冠状动脉损伤(CAL)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多态性分析技术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45例川崎病患儿和6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Cx37基因C1019T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川崎病组Cx37基因C1019T多态性位点CC、TC、TT基因型分布和C、T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411和0.003,P>0.05)。川崎病患者中合并CAL组与无CAL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χ2=0.633和0.438,P>0.05)。结论 Cx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川崎病及其CAL的发生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间隙连接蛋白37基因C1019T多态性和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间隙连接蛋白37(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技术分析10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心绞痛57例,心肌梗塞49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和38例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异常者(对照组)的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同时将冠心病组分为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两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在心肌梗塞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中,connexin37C1019T基因型(CC型、CT型和TT型)在心肌梗塞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49.0%,30.6%,20.4%,在对照组中为15.8%,42.1%,42.1%,有明显差异(P=0.004);C等位基因(CC+CT)频率在两组中分别为(61.5%:40.7%,P=0.024)。在性别亚分组分析比较中,男性人群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心肌梗塞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CC基因型:56.0%:16.7%,P=0.0014,C等位基因频率:66.7%:40.0%,P=0.043),而女性心肌梗塞组中未发现上述明显差异。另外在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析比较中也未发现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皖北地区汉族男性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可能与心肌梗塞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173例冠心病患者和148例对照的Connexin37基因C1019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结果两组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冠心病组的Connexin37基因TT和TC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4.9%比39.2%,P<0.05),同样冠心病组T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5.3%比23.6%,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T等位基因携带者(TT+TC)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是CC基因型的2.34倍(95%的CI为1.03-5.32,P<0.05)。结论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危险性相关,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皮脂肪酶(endothelial lipase,EL)基因 584C/T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324例ACS患者和299例健康体检者内皮脂肪酶基因584C/T基因型。结果: ACS组血清HDL、ApoA-I水平及ApoA-I/ApoB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P(α)却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国常州地区汉族人群存在EL 584C/T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Weinberg平衡。ACS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2%、35.8%、4.0%;对照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6.2%、40.8%、3.0%;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389)。ACS组C等位基因频率为78.1%;对照组C等位基因频率为76.6%,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528)。经校正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等冠心病危险因素后,结果仍然表明该多态性与ACS无明显相关性。T等位基因携带者(CT+TT)血脂水平及其比值与CC基因型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国常州地区汉族人群EL 584C/T基因多态性与ACS无明显相关性,与血脂及其比值也无明显相关性,EL 584C/T多态性可能不是中国常州地区汉族人群ACS发病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7.
内皮素-1基因Taq I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基因Taq I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对138例中国汉族CHD患者和112例对照组进行ET-1基因Taq I多态性分析。结果CHD组ET-1基因Taq I多态性TT、TC、CC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TC和CC基因型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着性(X~2=17.5,P<0.01)。T、C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C等位基因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着性(X~2= 15.56,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CHD的危险因素显示,ET-1基因Taq I多态性(C等位基因)为CH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T-1基因Taq I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CHD的发生具有相关性,C等位基因可能是CHD的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 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677位单核苷酸多态性(C-T)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 ine,Hcy)水平及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122例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显示至少有1支血管狭窄≥50%)与56例对照组(冠脉造影未发现任何可辨认斑块或狭窄)的MTHFR 677位单核苷酸多态性(C-T);用荧光衍生化后高效液相色谱法(h igh?perform ance liqu id chrom atography,HLPC)检测血浆总Hcy水平。结果①冠心病组Hcy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②冠心病组中TT、TC、CC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45%、25%;T等位基因频率为53%,C等位基因频率为47%。在对照组中TT、TC、CC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5%、32%、43%;T等位基因频率为41%,C等位基因频率为59%。两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③两组的TT基因型者血浆Hcy浓度均显著高于CC和TC基因型者(P<0.05),而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THFR基因C677T点突变对冠心病发病有一定的关系。MTHFR基因纯合突变是引起高Hcy血症的一个重要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补体因子H基因1277T>C多态性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检测补体因子H 1277T>C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观察其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湖南籍汉族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146例健康时照者中的分布频率.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健康对照组TT、TC基因型和T、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显著(P<0.05),TC+CC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亦有显著性(OR为3.06,95%Cl为1.60~5.86,P<0.01).结论 湖南汉族人群中补体因子H 1277T>C多态性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明显相关性,该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冠心病遗传易感标志.  相似文献   

10.
早发冠心病患者的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G蛋白β3亚单位(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特点,分析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内切酶的方法检测了34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早发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男性275例,年龄<55岁;女性67例,年龄<65岁)及13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者(对照组)的GNB3基因C825T多态性.结果: 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冠心病组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C等位基因和CT、CC基因型频率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825T等位基因携带者和具有825TT基因型者早发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增加(825T等位基因携带:相对危险度=1.8,95%可信区间为1.117~3.040,P=0.017;825TT基因型:相对危险度=2.4,95%可信区间为1.312~4.254,P=0.004),C等位基因和CC、CT基因型频率与早发冠心病的关系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NB3基因C825T多态性的825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可能是冠心病早期发病的遗传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浙江省部分汉族人群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方法在浙江省地区收集1370例汉族人血液标本,对其ALDH2基因12号外显子的特定片段进行特异性扩增,应用基因芯片法判定基因型。结果ALDH2变异型等位基因在浙江省部分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为44.5%;此人群的ALDH2基因型频率分布与上海人群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而与洛阳人群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浙江省部分汉族人群ALDH2基因变异型有将近一半,表明此人群中ALDH2酶活性缺乏者占近半数;中国汉族人群的ALDH2基因多态性似存在南北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2.
肺癌组织中几种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几种基因的异常在肺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DNA/PCR直接测序及RT-PCR方法对59例原发性肺癌组织p53、myc基因和mdrl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在肺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或过表达占65%(37/57),myc基因过表达占59%(27/46),mdrl基因过表达占31%(15/48)。其特点是:p53基因异常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期和复发无相关性,而myc基因的过表达与之呈正相关,mdrl基因过表达在腺癌中占有较高比例,它与淋巴结转移及病期无相关性。p53和myc二者均异常者占63%(19/30),其复发率为76%,mdrl和myc均异常者为62%,其复发率为83%。结论p53、mdrl与myc基因的异常在肺癌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影响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myc基因高表达  相似文献   

13.
CD95基因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体外抑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CD95基因导入胃癌细胞 ,建立CD95基因表达株 ,并比较转导前后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观察CD95蛋白对体外培养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CD95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BK CMV的多克隆克隆位点之间 ,以脂质体介导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SGC790 1,用G418筛选克隆细胞 ;以Northernblot,Westernblot检测CD95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转导株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直接记数法描述转导株的细胞生长曲线 ;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基因转导前后细胞的克隆形成力。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BK CD95cDNA。转导细胞后 ,从 1× 10 5细胞中筛选出 10 0个抗性克隆以上 ,转导率大于 0 1% ,随机挑选 2个克隆扩增培养 ,获得了 1株稳定的抗性细胞 ,从而有效地建立了CD95基因表达株 (SGC790 1CD95cells)。杂交结果表明 ,转导株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高于非转导株。转导细胞的细胞倍增时间、对数生长期等均体现了比非转导株更为缓慢和处于抑制状态 ,集落形成能力低下 ,而对VCR、5 FU等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明显增强。结论 CD95基因在胃癌细胞中处于低表达状态 ;通过真核表达载体的介导 ,CD95基因导入胃癌细胞后 ,能有效地表达CD95mRNA及其蛋白。CD95基因转导株的表达蛋白能有效地抑制体外培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但最近十几年的研究证实基因突变与房颤的相关性。房颤相关基因的发现成为房颤基因治疗的前提,房颤基因治疗也随之逐渐被认识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在浆细胞增殖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以10例正常人骨髓标本为对照,对57例多发性骨髓瘤(MM)、11例未定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10例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进行了IgH基因重排的研究。MM的外周血和骨髓的IgH基因重排检出率分别为56.9%及84.4%。外周血IgH基因重排的分析显示Ⅱ、Ⅲ期患者检出率高于Ⅰ期。经化疗后缓解的病例其骨髓标本,仍可检出重排带。MGUS及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均未能测出IgH基因重排。本结果表明:IgH基因重排对MM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因多态性诊断芯片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点样法制备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多态性诊断芯片对HBV前C与BCP区和P区基因包括(YMDD基序)的6个位点进行检测。结果60例患者中58例出现了基因变异,但前C/BCP区/P区各位点突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97,P>0.05)。变异后血清ALT逐渐升高,在YMDD变异后,89.4%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3位点以上变异组为86.6%。3位点以上变异者出现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为56.6%。BCP区双突变者血清转换率为35.7%,YMDD位点血清转换率为42.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HBV感染的复发与病毒突变密切相关,但与何种位点突变更有关系,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自杀基因系统并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 SPDP法制备抗转铁蛋白受体与多聚赖氯酸(PLL)的复合物并用分子筛层析纯化。根据DNA阻断试验结果,pEBAF/tk重组质粒与Ab-PLL按1:6混合使二者结合形成PEBAF/tk—Ab PLL复合物。将此复合物转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G2和肺癌细胞株A549,并以脂质体转移为对照。加入不同浓度的更昔洛韦(GCV)以观察细胞的自杀效应。结果 加入GCV后HepG2/tk的增殖受抑制最明显。100mg/L和1mg/L时抑制率分别为60.5%和24.3%。SMMC7721/tk受抑制较低,而A549的增殖不受抑制。结论 本基因治疗体系具仃很好的靶向性和杀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肿瘤及瘤旁组织P^53基因表达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人甲状腺肿瘤和种瘤旁组织总RNA,经Northern印迹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显示:甲状腺肿瘤及瘤旁组织均有p~(53)基因表达,但前者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后者;甲状腺癌组织p~(53)基因的表达强于良性甲状腺腺瘤。提示,甲状腺种瘤p~(53)基因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可能有关;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可能与p~(53)基因突变、p~(53)基因超表达与导致种瘤组织细胞的异常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含载脂蛋白M(ApoM)基因启动子区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ApoM基因启动子区域-778C→T置换对ApoM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法扩增人染色体中含ApoM基因-1316 bp至+73 bp的DNA片段,筛选出含ApoM-778TT基因型(-778 bp无变异)及ApoM-778CT/CC基因型(-778bp变异)的DNA片段,构建含以上两个基因片段的PGL3重组载体。并采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细胞,经48 h培养,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以反映ApoM的表达水平。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显示,ApoM-778C基因型携带者引起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明显低于ApoM-778T基因型者。结论 ApoM基因启动子-778C→T对ApoM转录活性起抑制作用,它可能是影响ApoM基因表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把Ⅰ型人酪氨酸羟化酶(humantyrosinehydroxylasetypeⅠ;HTH1)cDNA连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LNSX上,构建成真核表达载体LNSHTH1,然后通过invivo途径转染帕金森病模型鼠的纹状体细胞。外源的HTH1,基因在宿主脑内得到了表达,并使其病理行为改善约70%。这种新的基因治疗帕金森病的方式,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