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创伤后昏迷病人不同鼻饲体位与方式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为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27例创伤后昏迷病人在不同床头高度、卧位、鼻饲速度及鼻饲量条件下进行食管pH监测.结果 不同鼻饲速度时,pH<4的反流次数、pH<4的反流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及反流时间>5 min的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鼻饲速度10ml/min时数值最低.给予不同床头高度、卧位及鼻饲量时各项食管pH监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鼻饲速度10 ml/min时胃食管反流最少,床头抬高30°或45°及左侧卧位胃食管反流减少,而不同鼻饲量对胃食管反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儿科护理     
012603新生儿24h食管pH监测的护理/张敏刀实用护理杂志一2000,16(10)一25一26 1.pH导管的选择:选用细柔的外经约1.5~的检测导管,含外接参考电极的锑电极。2.电极位确定:准确测量患儿身长,根据Strobd公式计算鼻至LES的距离(公式为食管至LEs长度:身长x 0.252 scm),pH电极应置于经鼻至87%食管长度处的位置,胸部置参考电极。3.将pH导管经鼻腔缓缓插入胃内,缓慢向外牵拉,使PH电极置于所需位置后固定。插管过程中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插管。4.监测过程中患儿取平卧位,头下垫一小枕,发现体位改变及时记录,以免影响监测结果。5.密切观…  相似文献   

3.
不同鼻饲体位与方式食管pH监测结果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创伤后昏迷病人不同鼻饲体位与方式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为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27例创伤后昏迷病人在不同床头高度、卧位、鼻饲速度及鼻饲量条件下进行食管pH监测。结果不同鼻饲速度时,pH<4的反流次数、pH<4的反流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及反流时间>5 min的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鼻饲速度10 ml/min时数值最低。给予不同床头高度、卧位及鼻饲量时各项食管pH监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鼻饲速度10 ml/min时胃食管反流最少,床头抬高30°或45°及左侧卧位胃食管反流减少,而不同鼻饲量对胃食管反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通过24 h食管pH值监测,了解胃食管返流的次数、程度、时间、返流与症状之间的关系以及抗反流手术前、后评价.并对31例拟诊为GERD患者24 h食管pH值监测过程的进行护理.结果整个pH监测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熟练的操作技术,电极的定位,完整的监测日记,在食管pH监测中尤为重要.结论监测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诊断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凌慧芬  朱秀琴 《现代护理》2005,11(2):152-153
目的研究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通过24h食管pH值监测,了解胃食管返流的次数、程度、时间、返流与症状之间的关系以及抗反流手术前、后评价。并对31例拟诊为GERD患者24h食管pH值监测过程的进行护理。结果整个pH监测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熟练的操作技术,电极的定位,完整的监测日记,在食管pH监测中尤为重要。结论监测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诊断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食管裂孔疝患儿术前、术后行24 h食管pH监测,从监测结果了解术后患儿的恢复情况.方法:对收治的34例食管裂孔疝患儿行24 h食管pH监测,时间为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结果:34例患儿中,30例患儿为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术前存在胃食管反流,4例患儿为食管旁疝,无胃食管反流.术后1个月,有12例患儿出现胃食管反流,反流出现时间大多以睡眠期为主.术后3个月复查,有2例患者仍存在胃食管反流,该2例患儿于6个月后.再次行修补术.结论:对于术前存在胃食管反流的患儿,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加胃底折叠术,在术后1个月内约有40%(12/30)的患儿仍存在胃食管反流,经适当的药物治疗及睡眠时体位的调整后,术后3个月复查,仅有7%(2/30)存在反流.结论:通过24 h食管pH监测可以对患儿的预后做出正确的评价,同时针对不同的监测结果,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多选题(仔细阅读“继续医学教育园地”栏目的文章,即可找到答案)试题:1.鼻饲病人发生呼吸道误吸的原因有哪些?A.意识不清B.鼻饲管误入呼吸道C.鼻饲管头端位于食管D.鼻饲体位不当2.鼻饲管抽吸液pH值是多少时可以判断鼻饲管不在呼吸道而在胃内?A.7.73B.7.35C.5.35D.3.903.病人采取什么体位鼻饲可减少呛咳和呕吐?A.床头角≥30°B.床头角<30°C.平卧位D.半卧位4.鼻饲病人口腔致病菌群的改变与吸入性肺炎有关,请问什么菌大量繁植?A.金黄色葡萄球菌B.铜绿假单胞菌C.肺炎球菌D.肺炎克雷白菌5.预防鼻饲管堵塞的方法有哪些?A.药品应研成细末B…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体位的探讨及护理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严琼 《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1):1005-1006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体位的探讨。方法将 6 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编入对照组 (神经外科常用体位抬高床头 15°~ 30°角进食 )和实验组 (抬高床头 4 0°~ 5 0°角进行鼻饲和护理 )。观察两种不同体位鼻饲期间胃潴留、呕吐、呛咳发生情况并进行营养状况评估。结果实验组发生胃潴留、呕吐、呛咳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且营养支持状况优于对照组 (P <0 .0 1~ 0 .0 5 )。结论采用抬高床头 4 0°~ 5 0°角行鼻饲更安全 ,恰当的进食体位对减少并发症 ,保持和改善营养状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集束干预策略预防鼻饲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对预防鼻饲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1—12月收住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的408例机械通气鼻饲患者进行集束护理干预策略:鼻饲时采取左侧卧位、抬高床头30&#176;~45&#176;;鼻饲前监测气囊压力;监测胃内残余量;加强口咽部护理。选择2008年1—12月同科室行机械通气采取常规鼻饲护理方法的3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集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χ^2=25.748,P〈0.01)。结论集束干预策略能减少鼻饲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24hpH监测对诊断胃食管反流病、非心源性胸痛及抗反流手术前后评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但pH导管细软,在插管时易粘附于食管黏膜上引起打折、盘曲,易导致置管不成功;同时置管时食管pH监测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导致咽喉部肌肉收缩,导管不易通过咽喉部进入食管,  相似文献   

11.
小儿疾病     
930756小儿经食管心房调搏术检查的配合/俗民//中华护理杂志一l,92.27(Il)一5的一5。刁 小于3岁的患儿检查前30分钟口服10%水合氯醛1 ml/岁,肌肉注射安定。.3一0.smg/kg体重.使其快速入睡。3~7岁的患儿检查前主动与他们接近,交谈,使他们乐意接受检查.口服10%水合氯醛!ml/岁加以镇静。检查中要求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和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唱催眠曲.分散注意力。同时让家长用手轻压患儿腹部.一是可减少呼吸幅度.使电极管稳定;二是让患儿心理上得到安慰.产生安全感·检查朴保待良好的心理状态。7~12岁的患比有自控能力,不需片J任何镇静剂,做好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胃管因素对机械通气患儿误吸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并进行肠内营养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共收集患儿599例次样本,通过测定患儿支气管分泌物中胃蛋白酶含量判断误吸发生情况,同时收集鼻胃管相关因素,分析鼻胃管因素对误吸的作用。结果鼻胃管直径以8 Fr为主(64.77%),96.49%的患儿采用间断注射器重力输注,鼻胃管置入深度15~40(30.05±6.75)cm,鼻饲液量中位数为100 ml;15.86%的患儿出现了胃潴留。胃管置入深度、鼻饲液种类、鼻饲液量、鼻饲方式及胃残留量对误吸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鼻胃管是机械通气患儿进行肠内营养的主要途径,喂养时应保证患儿鼻胃管的置入深度,根据患儿病情需要选择适宜的营养液,匀速低速喂养,严密监测胃残留量,以降低误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24h食管pH监测的操作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探讨24h食管pH监测的操作方法和护理要点。介绍了该项检查的适应证,强调病人心理准备、充分空腹及禁用影响胃酸分泌药物和胃动力药物是保证监测成功的必要条件。提出综合量长法是保证电极在食管内准确定位的可取办法,肯定以表格记录法替代按键输入法是防止受检者向监测仪误输信息的重要手段。介绍了电极清洁方法和记录使用次数,以免早损和超期使用。  相似文献   

14.
熊勇  姜玉娥  骆翠媚  付四毛 《护理研究》2013,27(14):1338-1339
[目的]观察常规护理操作对婴幼儿食管pH值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86例婴幼儿在穿刺注射、叩背、吸痰护理操作前、中、后食管pH值情况进行监测,找出影响婴幼儿食管pH值的干扰因素。[结果]护士在对患儿进行穿刺注射、叩背、吸痰护理操作前后食管pH值≤4的百分率分别与操作时食管pH值≤4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24h食管pH值监测前完善相关准备,减少在监测过程中对患儿进行穿刺注射、叩背、吸痰护理操作的次数,以减少对患儿的刺激,避免医源性食管反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影响24h胃食管pH监测过程的因素,提高操作的完成率及准确性.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24h胃食管pH监测的患者共264例,对检查操作过程中患者的配合情况及感受;监测电极定位过程是否顺利;监测结果是否满足分析需要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 共264例患者接受检查,230例(87.1%)患者顺利完成检查,34例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电极插入困难、患者耐受问题和电极接触障碍等.结论 患者耐受程度、电极插入及定位、电极接触障碍及等会影响24h胃食管pH监测检查.细致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鼻饲后不同体位的胃潴留量。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仰卧位、B组侧卧位、C组俯卧位,每组30例。三组分别于鼻饲后采取相应的护理体位,每2 h鼻饲一次,于下一次鼻饲前抽吸胃潴留量并作记录。观察时间为每天9:00~17:00,连续观察7 d。结果三组总进奶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位组总胃潴留量为(5.32±0.54)ml,发生腹胀16例,呕吐15例;侧卧位组总胃潴留量为(2.73±0.57)ml,发生腹胀8例,呕吐7例;俯卧位组总胃潴留量(1.85±0.36)ml(P0.01),发生腹胀2例,呕吐1例(P0.05)。结论俯卧位与仰卧位、侧卧位相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VLBW总胃潴留量,降低腹胀及呕吐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期鼻饲患者单次合适的鼻饲量和鼻饲时间.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鼻饲患者6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速度、鼻饲液的组成、每日鼻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对照组按照护理文献中提到的常规鼻饲方法,每日6次,每次200~300 ml,q3h;观察组按照改进方法鼻饲,每日4次,每次400~450 ml,q5h.观察2组餐后返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情况.结果2组鼻饲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鼻饲所消耗的时间小于对照组,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延长,护士及家属的工作量减轻(P<0.01).结论鼻饲法单次鼻饲量400~450ml和间隔时间为5 h对长期鼻饲者更适宜,并能减少护士和家属的工作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鼻饲是最为普遍的一项医疗操作之一,使用胃管是为了满足患者的营养支持、药物服用、检查及诊断、评估胃内容物等作用[1]。鼻饲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并发症,如误吸导致的相关性肺炎、胃肠道反应、导管相关并发症、代谢异常等[2-3]。鼻饲护理就是鼻饲过程的管理及护理。鼻饲护理包括确定并维护鼻胃管的位置,鼻饲营养物质,鼻饲药物,预防鼻饲相关并发症等方面[3]。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证实,鼻饲护理能有效降低鼻饲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创伤后昏迷患者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便携式pH监测仪,将pH电极以pH梯度法定位于患者食管下括约肌以上5 cm处,对24例创伤后昏迷患者进行24 h食管pH监测,并将监测值与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 24例创伤后昏迷患者中19例占79.2%总评分大于正常值,其中除反流次数与正常值最高限接近外,pH<4的反流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反流时间>5 min次数,最长反流时间,Boix-Ochoa综合评分各指标均较正常值显著增高.结论 创伤昏迷患者胃食管反流多数异常,需加强此类患者预防反流及误吸的治疗与护理.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1]。 GERD 患者对标准质子泵抑制剂( PPI)方案产生不完全或缺失应答,持续表现严重而频繁的反流症状,称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RGERD)[2]。酸反流是 GERD 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食管 pH 监测可提供客观的酸反流证据,是目前诊断 GERD 的金标准。传统导管式 pH 监测需留置鼻导管,患者依从性差。近期我们采用国产食管 pH 胶囊监测系统对1例剑突下及咽部灼热感患者行72 h 食管 pH 监测,确诊 RGERD,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