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Hidalgo于1989年首次报告利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以来[1],游离腓骨瓣在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迅即为头颈重建外科医师所接受.游离腓骨骨皮瓣已经成为修复各种类型下颌骨缺损最常用的方法[2].其修复部位通常为深部组织缺损,为了监测深部移植的游离组织瓣血供情况,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我们对14例深部移植腓骨肌瓣设计外置的远心端静脉留置管观察血供,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Hidalgo于1989年首次报告利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以来[1],游离腓骨瓣在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迅即为头颈重建外科医师所接受.游离腓骨骨皮瓣已经成为修复各种类型下颌骨缺损最常用的方法[2].其修复部位通常为深部组织缺损,为了监测深部移植的游离组织瓣血供情况,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我们对14例深部移植腓骨肌瓣设计外置的远心端静脉留置管观察血供,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吻合血管的腓骨瓣移植一期重建双侧下颌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i JS  Chen WL  Pan CB  Wang JG  Chen SW  Huan HZ  Yang ZH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8):1139-1141
目的探讨下颌骨巨大肿瘤截骨切除后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一期重建双侧下颌骨方法和疗效。方法2000年7月至2002年10月,分别对波及双侧下颌骨的4例巨大成釉细胞瘤、2例牙龈癌施行截骨切除,手术造成跨中线的双侧下颌骨巨大缺损。根据下颌骨缺损的特点,以腓动静脉为血管蒂切取腓骨肌(皮)瓣,经截骨塑形后,用微形钛板将移植骨与双侧下颌骨残端坚固内固定,腓动、静脉与颈部小血管吻合,形成血管化腓骨复合组织瓣一期重建双侧下颌骨。结果6例移植腓骨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2年,面下部外形恢复良好,移植腓骨与上颌骨相对位置正常,接受活动义齿修复后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均较满意。结论腓骨复合组织瓣节段性的骨膜供血和骨髓滋养动脉的双重供血特点十分适合塑造成下颌骨的弓状形态,是修复下颌骨巨大肿瘤导致的跨中线双侧下颌骨巨大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4.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瓣移植与钛板固定一期修复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颌骨缺损修复新途径。方法:对22例因各种原因所致下颌骨缺损患者采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瓣同期移植修复。结果:全部游离腓骨瓣均获成活,所有病例下颌骨形状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游离腓骨瓣血供良好,骨量充足,可塑性强,修复下颌骨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带皮岛游离腓骨骨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的上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Hidalgo(1989)首次报告利用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以来,游离腓骨瓣在口腔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很快为头颈重建外科医师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腓骨复合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的 总结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11月对5 8例应用腓骨复合瓣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作回顾性研究 ,其中男 37例 ,女 2 1例。年龄 12~ 6 5岁 ,平均4 0 .9岁。分析下颌骨缺损原因 ,分析腓骨瓣设计、受区血管、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5 8例中 5 2例为肿瘤切除术后修复 ,其中 4 3例为一期修复 ,9例为二期修复。采用游离腓骨复合骨瓣的腓骨长度 4~2 1cm ,平均 11.4 cm ;腓骨的截骨为 1~ 4次数 ,平均 2 .1次 ;骨瓣带皮岛最大范围 12 cm× 8cm,最小 3.0 cm×1.5 cm。术后游离腓骨瓣的临床成功率为 96 .6 % (5 6 /5 8) ,失败 2例。受供区并发症主要为血肿、积液、创口感染和腺瘘 ,有 4例为植皮坏死和创口感染 ,发生率为 2 4 .1% ,但不影响效果。结论 游离腓骨瓣在修复下颌骨缺损中具有操作灵活 ,安全可靠 ,制备简便 ,并发症少 ,可以满足各种类型下颌骨缺损修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监测皮岛在多种深部移植组织瓣血供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关节与软组织缺损、神经损伤等通常需进行深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来修复和重建。为了能像监测体表组织瓣一样监测深部移植组织瓣,1989年9月~2003年6月,我们根据深部移植组织瓣的解剖学特点,对85例多种深部移植组织瓣设计外置的血供同源的监测皮岛来观察血供,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移植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患者下颌骨缺损8例,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进行缺损修复,根据缺损大小用线锯切取长为7~ 15cm的腓骨块、塑形,先固定骨块,再吻合血管.观察修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8例移植骨瓣成活良好,术后未见明显血肿、积液等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5年,面部外形、健侧咬合情况良好,语言、咀嚼、吞咽功能恢复正常,供区愈合良好,行走正常,未出现踝关节不稳定情况. 结论 应用游离腓骨修复下颌骨缺损,在恢复患者面部外观及口腔重要生理功能方面都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同期修复上颌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同期修复上颌骨缺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2004年10月共5例因上颌骨肿瘤行上颌骨切除,同期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病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腓骨复合组织瓣成活率为100%,面型、进食及语言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咀嚼效率较上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明显提高,术后3个月摄片示移植骨愈合良好,下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血供良好,可塑性强,不仅可以修复牙槽突缺损,还可以利用游离去骨髓腓骨段塑形后修复眶下缘、颧牙槽嵴等重要骨性结构,同时可以利用所带皮岛或肌瓣修复口腔缺损、填充上颌骨切除后的空腔、重建患侧鼻腔,具有其独特优点,同时游离腓骨瓣相对其他重建术费用较低,操作方便,成功率高,是基层医院开展上颌骨缺损重建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腓骨游离瓣重建口腔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腓骨游离瓣在口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1996 年4月以来以腓骨游离( 皮) 瓣一期修复口腔下颌骨缺损的26 例进行回顾分析,记录供、受区创口愈合及骨瓣存活情况,分析术后3 个月颜面外形、张口度及供区并发症,并摄 X 线片了解移植骨愈合、固位以及剩余腓骨段及踝关节变化情况。 结果 17 例移植骨瓣及9 例骨皮瓣全部成活。25 例受区创口一期愈合。术后3 个月颜面外形15 例为优,7 例中等,4 例差;23 例张口度大于25 cm 。所有吞咽功能均正常。2 例供区有肿痛,1 例小腿外侧皮肤麻木,2 例跑步受限,1 例轻度跛行。 X 线片显示24 例端对位良好,骨痂形成正常,除1 例远端残余腓骨段外移外,其余未见腓骨及踝关节位置变化。 结论 腓骨游离瓣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下颌骨缺损修复材料。可用于修复各类下颌骨缺损,尤其适应于涉及双侧下颌体直线缺损的修复;可同期植入种植体,恢复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下颌骨肿瘤切除后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 对16例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行下颌骨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修复的病例作回顾性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下颌骨的缺损,所采用腓骨肌皮瓣的设计,复合组织瓣的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16患者游离腓骨肌皮瓣成活率100%.结论 血管化的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具有血供丰富、抗感染力强、骨愈合快、成活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技术(CTA)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技术(CAD\CAM)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瓣移植下颌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游离腓骨瓣下颌骨复杂缺损重建的患者7例,术前常规行下肢CTA检查;并经CAD\CAM技术模拟下颌骨切除及重建、制作手术模板,进行游离腓骨瓣下颌骨重建。结果 患者术前CTA检查顺利,术前拟了解的下肢解剖情况显示清晰。手术过程顺利,所有游离腓骨瓣及皮岛均成活(成功率100%),外形基本对称,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CTA及CAD\CAM技术在游离腓骨瓣复杂下颌骨重建的术前供区评价选择、手术设计及术中腓骨瓣塑形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吻合两根静脉的游离腓骨瓣移植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同时吻合两根静脉的游离腓骨瓣移植修复上、下颌骨缺损206例,选用的受区静脉包括颈外静脉、面前静脉、面总静脉和颈内静脉,占全部受区静脉的86.9%。结果 术后1块腓骨瓣因动脉血栓而改用非血管化骨移植,游离腓骨瓣的临床成活率为99.5%,术中和术后均无静脉危象发生。结论 同时吻合两根静脉的游离腓骨瓣移植可有效防止或降低静脉危象的发生率,提高游离腓骨瓣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以腓动脉为蒂腓骨瓣修复上颌骨切除术后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上颌骨恶性肿瘤切除术的病例,切取自体带监测皮岛、以腓动脉为蒂的腓骨瓣,Ⅰ期移植修复上颌骨切除后的组织缺损,在手术显微镜下吻合腓动静脉与受区的动静脉,通过观察监测皮岛的血供变化,及时了解移植腓骨的血供情况。结果 以腓动脉为蒂腓骨瓣修复9例Ⅱ类上颌骨缺损和3例Ⅲ类上颌骨缺损,12例移植瓣全部存活。术后外形和功能短期内均基本恢复。结论 以腓动脉为蒂腓骨瓣Ⅰ期修复颌面部切除术后大范围组织缺损成功率高,有利于尽早改善患者术后的功能和外形,是修复重度颌面畸形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血管化游离腓骨肌皮瓣重建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芳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8):1227-1229
目的:总结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对25例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行下颌骨缺损修复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不同类型下颌骨缺损,所采用腓骨肌皮瓣的设计,复合组织瓣的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25例患者游离腓骨肌皮瓣成活率100%,最长的腓骨为16cm,分为三段者3例,两段者20例。结论:血管化的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血供丰富、抗感染力强、骨愈合快、塑形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6.
前臂严重复合组织缺损的急诊修复与一期功能重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报道游离组织瓣移植与一期功能重建急诊修复前臂严重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1994年3月至2003年8月,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游离皮瓣与游离腓骨瓣移植或游离腓骨皮瓣移植,同时一期功能重建急诊修复4例前臂严重复合组织缺损。结果 4例均获得成功,经1~3年(平均1年8个月)的随访,骨支架愈合良好,皮瓣血运、质地、弹性好。拇指均可与手指对指,手部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 游离组织瓣移植与一期功能重建手术是急诊修复前臂严重复合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显微外科先驱Iacobson和Suarez创始性工作的开展以及显微器械和技术的发展,1971年McKeer首先报道了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的实验研究,1974年Ueba和Fujikawa完成了世界上第1例吻合血管的腓骨瓣。1975年Taylor等首先报道了临床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重建经传统骨移植治疗失败的创伤性胫骨大段缺损2例,1例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前臂骨与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前臂骨与软组织重度缺损的效果. 方法 自2004年3月至2011年2月,采用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治疗前臂骨与软组织重度缺损11例,移植复合组织瓣腓骨长度8 ~ 14 cm,皮瓣面积5cm×8cm~20cm×20cm.术后3、6、12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1年后评定伤肢功能. 结果 11例腓骨复合组织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3个月即可见骨折端已有愈合征象,半年即可见腓骨与前臂骨折愈合良好,术后1年按Enneking系统评分平均22.9分;前臂旋转功能:优3例,良6例,差2例;2例腓肠神经桥接移植中,1例修复桡神经虎口静态两点辨别觉(s2PD)9 mm,1例修复尺神经小指末节掌侧s2PD 15 mm,所有病例拇指握拳、拇指与其他4指对指均可,供区踝关节活动正常. 结论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是修复前臂骨与软组织重度缺损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应用游离腓骨组织瓣修复口腔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腓骨组织瓣修复口腔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游离腓骨组织瓣修复口腔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的临床资料15例。其中下颌骨造釉细胞瘤5例,下颌骨纤维肉瘤2例。颌下腺腺样囊性癌3例,颌下腺粘液表皮样癌2例,口底黏膜高分化鳞癌3例。单纯腓骨骨瓣修复10例,腓骨骨皮瓣修复5例。结果14例腓骨瓣成活,生长良好,1例腓骨骨皮瓣因术后发生血循环危象,经抢救无效而坏死。结论游离腓骨组织瓣修复口腔肿瘤切除后下颌骨缺损可较好地恢复容貌和口腔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双侧上颌骨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组织瓣移植行双侧上颌骨缺损修复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1999年7月~2003年8月期间完成的16例应用游离组织瓣行双侧上颌骨缺损修复的病例作回顾性研究,分析上颌骨缺损的原因、缺损的分类、所采用组织瓣的类型、受区血管、游离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应用游离组织瓣行双侧上颌骨缺损修复的适应证和可行性。结果 所采用的游离瓣包括腓骨瓣(9块)、腹直肌皮瓣(6块)、前臂皮瓣(3块)。术后1例腓骨瓣出现血管危象,经抢救成活,其余的游离瓣术后均未出现血管危象,并全部获得成活。受区和供区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除了早期的2例供区并发症外,其余的并发症均不严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结论 应用游离组织瓣行双侧上颌骨缺损修复安全可靠,成功率高,且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功能和外形,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应根据不同缺损的具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游离组织瓣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