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猝死的高危因素,早期识别高危人群,探讨猝死的预防,从而减少猝死发生。方法:对近3年来我院急诊收治的288例猝死患者的性别、年龄、死亡时间、季节、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共6方面的猝死原因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猝死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74∶1,其中40~79岁男性占55.2%。猝死发生时间在24h分布有2个高峰,分别在7∶00~9∶00和19∶00~21∶00。猝死发生季节以第一、四季度较高。猝死基础疾病中,心血管疾病占76.4%。有明确诱因的猝死病例119例,其中因过度劳累引发的猝死占12.8%,其次与情绪、饮酒、吸烟相关。心脑血管疾病占猝死原因的68.8%。结论:患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40岁以上男性是猝死高危人群,应加强这类高危人群在冬末春初的猝死预防,包括戒烟戒酒,保持良好心情,避免过度疲劳,适当体育锻炼及健康教育与定期体检。  相似文献   

2.
院前猝死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院前猝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防治措施,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院前猝死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猝死发病率较高的年龄段是66-75岁(36%)和45—55岁(19%);既往有明确心血管病史者41例(66%);有前驱症状者22例(36%),院前抢救仅1例获得Ⅰ期复苏成功。结论:院前猝死以心源性猝死为主,应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注意识别高危患者及前驱危险信号.可减少猝死的发生;合理调配院前急救资源,缩短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时间,可提高院前猝死急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院前猝死病例分析及抢救体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分析院前猝死发生的特点及现场心肺复苏(CPR)成功的因素,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09~2007-08间猝死病例的特点以及抢救成功因素,将不同人工呼吸方式的院前猝死病例分成两组,A组为徒手人工呼吸,B组为球囊面罩给氧,进行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比较.结果 猝死多发生在家中或工作地,以60~69岁患者居多,男性占多数.多数患者有疲劳或情绪激动等诱因.抢救成功10例患者,占猝死抢救病例的1.26%,AB两组病例比较,A组成功率为0.7%,B组成功率为2.76%,经统计学分析P<0.05,二者抢救成功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及时、正确地施行CPR是提高院外猝死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在心肺复苏中球囊面罩呼吸给氧,比徒手人工呼吸明显有效;对有心血管病基础的患者应注意其发生猝死的高度危险性,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心内科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老年住院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49例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结果 猝死患者多患有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因冠心病而猝死者居其他各病之首.绝大多数患者猝死之前,常出现一种或多种先兆症状,最常见为胸闷、心悸以及气促.多数患者在猝死前都有明确的诱发因素,其中以情绪激动触发猝死者较为多见.猝死时间一般在1h之内,而且猝死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早晨是猝死的高峰期.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出现先兆症状时,尤其是频发或反复发作性室性早搏、缺血性ST段改变时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结论 在预防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时,重点观察冠心病以及先兆症状的患者,要避免患者接触诱因,在早晨应加强监护,治疗时应参考患者以往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达到最佳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心内科发生心源性猝死的老年住院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49例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原因.结果 猝死患者多患有冠心病等心脏疾病,因冠心病而猝死者居其他各病之首.绝大多数患者猝死之前,常出现一种或多种先兆症状,最常见为胸闷、心悸以及气促.多数患者在猝死前都有明确的诱发因素,其中以情绪激动触发猝死者较为多见.猝死时间一般在1h之内,而且猝死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早晨是猝死的高峰期.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出现先兆症状时,尤其是频发或反复发作性室性早搏、缺血性ST段改变时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结论 在预防老年心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时,重点观察冠心病以及先兆症状的患者,要避免患者接触诱因,在早晨应加强监护,治疗时应参考患者以往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达到最佳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猝死风险量表评估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2例有10年饮酒史且诊断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通过自制的风险评估量表评估出不同的风险级别,并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结果一般风险13例,占18.06%;中度风险33例,占45.83%;高度风险26例,占36.11%,72例患者无一例发生猝死。结论应用住院患者猝死风险评估量表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不同的风险措施,有利于减少或者预防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猝死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镇区医院院外猝死发生的临床特点,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救治的院外猝死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猝死前有心血管病史者24例,有前驱症状者14例,猝死高发年龄为40~60岁,家中猝死者占71.4%;由目击者进行心肺复苏(CPR)的3例中复苏有效1例;呼叫至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为11.4分钟.结论:对已有心血管病基础病史的患者应关注其发生猝死的可能性,在人群中普及以CPR为主的初级救护知识和努力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可提高CPR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急诊抢救患者的发病年龄、疾病类别及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756例急诊抢救病例。结果:急诊抢救病例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人群,位居前五位的疾病是中毒、心血管病、外伤、神经系统、猝死。在40岁以下的年龄组中,中毒患者的发病率最高;61岁以上的年龄组中,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最高。2756例患者中死亡297例,占10.8%,位于前五位的死亡原因是猝死、外伤、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毒。41~50岁的年龄组死亡率最高(23.9%)。其次为51~60岁的年龄组死亡率,占18.2%。结论:进一步加强急诊抢救,尤其加强中青年创伤外科及老年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救护力量,加强社区基层医院的绿色通道建设,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率,是提高急诊患者救治水平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猝死是指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1].1982年我国制定的猝死诊断标准为突然死亡的时间不超过6 h.肿瘤患者猝死比较少见,因常在无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无法预见,很多时候会令医护人员始料不及,所以抢救成功率一般较低[2].为了减少和预防肿瘤患者猝死的发生,我们应加强住院患者病情的观察与围手术期的护理、健康教育知识宣教等,控制引发猝死的诱因以达到预防猝死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院前猝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防治措施,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2003年1月—2010年7月院前猝死32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21例病人中254例有明确心血管病史,高发年龄为6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冬季多发,夜间多发。院前急救仅5例复苏成功。结论院前猝死以心脏性猝死为主,加强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可减少猝死的发生;对公众普及心肺复苏术技能,可提高院前猝死急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调查分析我中心116例院前猝死的流行病学资料,探讨有效提高本地区猝死综合防治能力的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7-01~2009-01间院前猝死116例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患者发病的年龄、性别、时间、地点、死因、现场心电图表现、反应时间.结果 本组116例猝死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7∶1;平均年龄66.6岁;每日多发时段为8∶00~11∶00(28.45%)及16∶00~19∶00时(20.7%);且约3/4的患者发生在家中(74.14%),现场无一例目击者行心肺复苏术;死因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68.98%);现场心电图多为室颤(42.24%)、心室停搏(46.55%);我中心平均反应时间为8.34 min.结论 通过本研究分析,我们提出"四早",即早期预防、早期监测、早期复苏、早期除颤,这对于提高本地区院前猝死的综合防治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金玉华 《临床医学》2001,21(11):24-24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压力的增加,猝死在临床上亦随之增多,本文收集了近二年在我院急诊收治的猝死病例,探讨其猝死的病因,以提高预防水平及抢救成功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3例均为青壮年男性,年龄为28~43岁。发病时问:18例发生在夜间,且以睡眠时多见;发生在上午者2例,下午3例。 1.2 发病时情况及诱因:突发昏迷15例,头痛4例,尖叫3例。死前有明确病史者、高血压病者2人,心肌炎者1例,自觉胸闷者3例,“上感”者5例。猝死前可查诱因:有饮酒史者1例,情绪激动者2例,疲劳者2例。 1.3 就诊时情况:23例患者送至我院急诊时,均  相似文献   

13.
突发性哮喘猝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哮喘猝死是指患者突然发病 ,迅速恶化 ,可在发作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我们对 7例猝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其病情特点 ,以提高临床防治及抢救水平。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来源于本院急诊内科 1993~ 2 0 0 0年期间 7例突发性哮喘猝死患者 ,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18~ 6 2岁 ,平均为 2 9.1岁 ;发病季节 :4~ 5月 2例、10~ 11月 5例 ;发作至猝死时间 :发病后 1小时内死亡者 3例、6小时内 3例、16小时内 1例 ;发病情况 :突发猝死前数年内发病次数并不多 ,1次 / 1~ 2年 ,甚至已有数年未曾发作。1.2 抢救情况  3例患…  相似文献   

14.
住院精神科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分析住院精神科患者的死亡资料,探讨死亡原因及相应护理对策,为精神科临床护理和医疗服务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128例精神科住院死亡患者的病历,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8例精神科住院死亡患者中,死亡原因以躯体疾病、意外事故和猝死为主,分别占50.8%、19.5%和19.5%;首次住院死亡91例占71.1%;住院10 d内死亡60例占469%;死亡多发生在夜间、午休和三餐时间.结论 躯体疾病、意外事故和猝死是精神科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首次住院、住院10 d内的精神科患者,并加强特殊时间段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急诊科猝死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猝死的认识和急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2月我科急诊及院前急救猝死1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6例猝死者中男性139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43.4岁;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97例(52.2%),脑血管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代谢内分泌系统等疾患49例(26.3%),无明显疾病40例(21.5%);发生在日常工作93例(50.0%),情绪激动31例(16.7%),进餐后发生20例(10.8%),休息或睡眠中发生24例(12.9%),其他18例(9.7%)。结论:猝死者男性多于女性,呈年轻化趋势,心脏性猝死是主要原因。提倡健康生活和工作方式,做好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防治能减少猝死的发生;提高及改善急救水平和条件,普及大众急救知识,对提高猝死抢救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猝死风险的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进行导管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从85例合并有AF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选取63例AF类型相匹配的患者。根据HCM Risk-SCD猝死风险预测模型,将63例HCM合并AF患者分为中高猝死风险组(n=18)和低猝死风险组(n=45)。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导管射频消融的远期预后。结果:平均随访期为(41.7±36.4)个月。中高猝死风险组患者首次消融成功率明显低于低猝死风险组(22.2%vs 53.3%,P=0.021)。中高猝死风险组患者重复消融后远期预后差于低猝死风险组(33.3%vs 73.3%,P=0.00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房直径(OR=1.915,95%CI 1.071~3.445,P=0.006)和患者5年猝死风险(OR=2.901,95% CI 1.203~4.679,P=0.008)是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中高猝死风险HCM患者首次AF消融的有效性和重复消融的远期预后均差于低猝死风险HCM患者;对这些患者实施AF射频消融,尤其是重复消融应综合考虑手术风险及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院前心肺复苏(CPR)的有效措施,提高CPR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院前急诊救治的2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院前猝死病例247例,约72%有明确的心血管病史,猝死的高发年龄段有2个:66~75岁(27.3%)和46~55岁(22.6%).发生猝死病例中,既往有明显心血管病史者177例(71.66%),不明原因者20例(8.10%),其它原因者50例(20.24%).引发猝死的直接原因为:室速、室颤(77.0%).结论 院前猝死事件中,以急性心血管事件所致比例最大,及时救治更为重要;对于已有心血管病病史的患者应注意其发生猝死的高度危险性,同时应注意低年龄组人群也有较高比例的猝死事件发生.心脏骤停患者尽早实施电除颤可明显提高CPR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原因及护理防范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查阅病史的方法了解6例精神科住院猝死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猝死发生季节及时段、抗精神病药物服用情况、患者死亡时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猝死发生在冬季4例,春季1例,夏季1例;猝死发生时段:17:00~17:30者2例,14:10者1例,22:10~4:00者3例;本组患者服用氯氮平3例,地西泮1例,氯丙嗪1例;行保护性约束5例.结论:保护性约束、进食差、肥胖等因素可导致患者猝死,应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以降低其猝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性调查分析福州市中心城区所属社区人群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有效提高本地区院前急救能力及常见急诊疾病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福州市中心城区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类型、年龄、性别、月份分布、呼叫反应时间及转归等.结果 福州市中心城区2010年院前急救病例总计2130例.在2130例院前急救中,创伤类占院前急救比例最多,以31 ~40岁青壮年阶段为主;其次是心脑血管疾病,以50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明显居多,约占该年龄段的50.57%.男性院前急救的数量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57∶1.院前死亡190例,主要死因是创伤(69例,占36.32%),其次为心脑血管疾病,以50岁以上年龄段明显居多(53例,约占该年龄段81.54%).院前猝死患者中,从发病至120现场抢救期间,目击者无一例行心肺复苏.院前急救与院前死亡患者均以冬春季节为最多.院前急救患者的呼叫反应时间、现场时间分别为(10.0±6.1) min、(11.8±5.9) min;院前死亡患者的呼叫反应时间、现场时间分别为(11.2±6.2) min、(29.0±21.1)min.结论 (1)加强社区人群的卫生健康宣传力度,提高社区高危人群自身的防病意识,尤其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可有效减少院前急症、甚至猝死的发生.(2)重视社区人群院前急救常识及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对于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减少死亡有着重要意义.(3)加强急诊网络建设、严格遵循“就近原则”、院前120同相关部门紧密联合处理突发事件,可有效提高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归纳分析尸解猝死(SD)病例,探讨其不同亚群(性别、年龄、危险因素、病谱等)的流行特征.方法搜索CBM、万方、知网、维普、百度文库等国内的常见数据库,分别检索到我国28个省级行政区,首篇自1964年以来至2018年8月长达约55年期间的相关文献428篇.纳入明确病例为猝死并进行尸体解剖且数据资料较完整的文献231篇.进一步统计分析5516例猝死者的人群分布、疾病特点、发生时间及地点分布等.结果①人群分布: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中,男:女=2.63:1.年龄最小为出生后21 h,最大97岁,平均年龄41.60岁.②发作特点及病谱分布:情绪激动(25.66%)、劳累(24.53%)等.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常见为:突发(20.10%)、休息睡眠中(16.71%)等.有既往病史者中,最多见高血压(37.95%)、心脏病(30.02%)、糖尿病(23.79%).5516例尸解中,猝死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为3186例,占57.76%(95%CI44.8%~70.8%),这其中又以冠心病猝死占最高55.24%(95%CI53.51%~56.97%);肺源性猝死占猝死总病谱的第二位(21.63%),第三是脑源性猝死(9.21%).不同年龄组总体病谱构成不同,Pearson值为1145.321,P<0.001.其中0~3周岁多见肺源性猝死,3~15周岁多见脑源性猝死,青年人多心源性猝死.31~63周岁为心源性猝死高峰,高于其他年龄段,包括63岁以上.并且,年龄不影响冠心病猝死的发生.③时间分布:极端气温的冬夏季猝死发生率高于平均气温的春秋季(P<0.001).猝死尸解时间中,3天内解剖者94.17%.④空间分布:2447例有地点记录者中院内猝死(62.73%)高于院外(37.27%,P<0.001).结论预防猝死的关键在于识别高密度低风险人群.猝死的预防需避免劳累、情绪激动,要戒烟限酒,注意极端气温,适当运动,控制“三高”及冠状动脉痉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