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6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向亮  李皿  梁裕盛 《右江医学》2007,35(4):436-437
中枢神经系统(CNS)黑色素瘤是极罕见的恶性肿瘤,我们1972年以来收治6例.其中颅内5例、脊髓1例、2例于1978年中华外科杂志报道。结合复习文献讨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我院9例外科手术切除的食管黑色素瘤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回访。结果患者9例,男8例,女1例,平均年龄(59.7±7.42)岁;肿瘤位于食管中段2例,食管下段7例;术前胃镜病理误报为其他类型食管癌5例;1例行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联合皮肤黑色素瘤切除术,其余行食管切除,食管、胃食管吻合术;术后行辅助放化疗5例;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为(7±2.34)月,从明确肿瘤转移到死亡的平均时间为2.42个月。结论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罕见,预后较食管鳞癌差;食管黑色素瘤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及影像学征象;术前胃镜下病理误报率高;手术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但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其在延长生存期方面较内科保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总结原发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影像、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17例原发性CNS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4种类型,分析不同类型患者的年龄、影像特点及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17例患者中6例为A型(脑表型),5例为B型(脑池型),4例为C型(深部孤立型),2例为D型(椎管及其他型)。表现为颅高压症状者11例、局部神经功能障碍者9例、癫痫者3例。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出现T1高信号者12例。播散转移13例,其中11例呈线片状。手术切除14例、活检3例,6例术后进行了抗肿瘤治疗。总体中位生存期7个月,综合治疗的患者较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20.6±7.9)个月vs (3.3±0.9)个月]。各分型间症状、影像及治疗方式均有明显差别。结论 原发CNS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低,多具有较明显的影像特点,临床可分为4种类型。该病需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等进行综合治疗,但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5.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疾病,其发生率占全部恶性黑色素瘤的1%以下[1],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本院1970-1995年共收治本病1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32-62岁,平均49.9岁。1.2症状体征门例中出现单侧鼻塞、鼻峻6例,单侧鼻塞、鼻呢、流脓涕2例,单纯鼻峻2例,涕血1例。其中1例伴颈淋巴结肿大。鼻部检查:肿物呈紫黑色或乌黑色或灰黑色8例,暗红色表面光滑者1例,蓝黑色表面凹凸不平1例,肿物溃疡有血粘附1例,肿瘤原发于下鼻甲3例,中鼻甲2例,中鼻道2例,鼻腔顶部1例,余3例病变…  相似文献   

6.
^60Co放疗恶性黑色素瘤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黑色素瘤多发于皮肤 ,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 ,以往多用手术切除 ,近来由于放疗技术不断改进 ,临床经验的积累 ,该病采用放疗同样也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现将我们收治的经 6 0Co放疗 6例病人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6例临床资料表病例性别年龄病变情况病理治疗随诊结果例 1女 2 4岁腹壁黑痣 2 0年增大伴痒感 2个月局部广泛切除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恶性黑色素瘤(交界痣恶变 )大分割放疗DT70 0cgy× 6次 2 1天 5年仍存活 例 2女 73岁左足跟部小结节隆起两个月 ,痒伴疼痛。局部切除后复发。区域淋巴结无转移恶性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7.
报告原发性淋巴瘤10例,发生于颅内7例,脊髓3例。经免疫组化检测,证实为B淋巴细胞源性。8例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10个月。着重对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在国内过去报道较少[1] ,随着对该病警惕性及新型球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提高 ,近年来日渐增多 ,但误诊率及死亡率仍然很高。本文就我院从 1 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4月间诊治的 1 0例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点 ,及药物与鞘内注射 ,脑室引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总结如下。1 临床表现1 .1 一般资料  1 0例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患者均经脑脊液病原学证实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1 4~ 42岁 ,平均 2 8岁 .病程最短 1 5天 ,最长达 4月余 ,平均 40天 ,其中外院误…  相似文献   

9.
21例结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980~2000年我院病检证实为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进行病例回顾及随访,随访11个月至4年,平均27个月。结果21例结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多为中老年人,以农民居多。多数病人首次就诊时间晚、肿瘤大、多中心、累及范围广,部分伴发原发性获得性黑变病,且首次治疗欠彻底,因此,预后相对较差。局部复发6例(46.2%),眼球内扩散1例(7.5%),侵犯眼眶3例(23.1%),远处转移2例(15.4%)。结论结膜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与肿瘤的厚度、解剖部位、累及范围、单中心或多中心、有无原发性获得性黑变病、首次就诊时间和首次治疗是否彻底等有关。早期诊断和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毅明  肖静  叶开英 《四川医学》2001,22(10):977-977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MM)是成年人较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 [1]。我院眼科从 1976年 4月至 1999年 8月共收治本病 15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患者全部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3例。年龄 2 5~ 63岁 ,平均 4 3.4 6岁。 <33岁者 2例 ,33~ 4 9岁者 4例 ,5 0~ 60岁者 8例 ,>60岁者 1例。病程 2 0天~ 5年。右眼 7例 ,左眼 8例 ,无双眼患者。临床表现 :视力≤ 0 .0 5者 10例 ,0 .0 5~ 0 .6者 5例。眼底不能窥见者 6例 ,9例可见眼底病变呈青灰色或棕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隆起 ,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18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外科治疗和预后情况. 结果:18例颅底脊索瘤患者中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手术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13例.经病理证实其中典型脊索瘤17例,软骨样脊索瘤1例.14例获得随访,其中4例死亡,10例恢复正常生活. 结论:颅底脊索瘤发病率低,手术全切除的难度大,需结合放射治疗.本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系统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自1978年至2003年收治的7例神经系统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外科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4例体表有黑色素痣,其余临床表现无特异性。6例患者均全部切除病灶。病理检查确诊转移性黑色素瘤6例,原发性黑色素瘤1例。对4例患者随访,3例患者术后3~11个月复发,其中1例行二次手术,4例均在术后3~14个月死亡。结论 神经系统黑色素瘤发病率低,术前误诊率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本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方法结合文献分析本院收治的6例神经梅毒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治疗经过、预后等。结果6例患者,年龄25~70岁,均无明确梅毒感染的全身症状。其中脑血管梅毒3例,脊髓脑膜血管梅毒2例,脑膜梅毒1例。MR及CT表现有:单发的梗死灶、脊髓脱髓鞘样改变、颈段脊髓空洞、双侧脑室及3脑室扩张。结论神经梅毒以男性多见,尤其是青壮年,均以CNS症状起病,梅毒全身症状可不明显,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艾滋病神经系统原发性感染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艾滋病神经系统原发性感染6例临床资料。结果:诊断为慢性HIV脑膜炎1例,艾滋病痴呆综合征4例,空泡性脊髓病1例。经抗病毒及综合治疗死亡4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病情好转1例。结论:艾滋病神经系统并发症较常见,包括神经系统原发感染,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神经系统肿瘤及抗艾滋病药物诱导疾病,神经系统原发性感染常在艾滋病晚期发生,表现形式复杂,易和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相混淆,死亡率高,疗效差,以艾滋病痴呆综合征常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胡蜂蛰伤引起神经系统损害的因素。方法将胡蜂蛰伤引起神经系统损害患者从年龄、入院时间、被蛰数量及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四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年龄>60岁、入院时间>24h、蛰伤数量在20处以上及采用A方案治疗的患者引起神经系统损害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胡蜂蛰伤后引起神经系统损害与患者年龄、入院时间、被蛰数量、接受不同治疗方法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HIV/AIDS住院患者中伴发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病率、疾病谱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2011年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治疗的HIV/AIDS伴发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表现、诊治情况及预后。结果 620例HIV/AIDS住院患者中,伴发神经系统病变者60例(9.7%)。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头痛46例(76.7%)、发热43例(71.7%)、呕吐28例(46.7%)、肢体活动障碍23例(38.3%)、脑膜刺激征20例(33.3%)、意识障碍18例(30.0%)等。一般神经系统病变主要包括脑梗死5例(8.3%),多发性神经根炎5例(8.3%),不明原因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例(11.7%);AIDS中枢神经系统指征性疾病40例,主要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16例(26.7%),弓形体脑病10例(16.7%),结核性脑膜炎5例(8.3%)等。一般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病死率为0.0%,40例中枢神经系统指征性疾病患者的病死率为10.0%(4/40),8例不明原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占位的患者的病死率为50.0%(4/8)。结论 HIV/AIDS患者合并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比较多见,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发热、呕吐等。在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指征性疾病中,以隐球菌性脑膜炎和弓形体脑病的发病率最高;早期诊断可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淋巴瘤全部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术后生存期5 d~40月。术后18例患者接受放疗。经影像学证实的术后复发共16例。其中最短复发时间为术后第29 d。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史短、临床症状重,影像学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即使于显微镜下全切除,也可于术后短期内复发。大多数淋巴瘤对放疗敏感。  相似文献   

18.
孙恒 《海南医学》2012,23(14):60-61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2)在手术的基础上联合放疗或化疗治疗,观察组(n=54)在手术的基础上联合放疗和化疗进行综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39例(72.22%),对照组完全缓解18例(42.8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6年,观察组在1、3、5年及以上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疗法应用于PCNSL治疗,疗效显著,安全稳定,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4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10年我科48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静脉输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6例;在静脉使用抗生素的同时,选择性地进行腰大池置管引流15例;腰大池置管引流+鞘内注射抗生素27例。药物选择:美罗培南+稳可信25例;罗氏芬+稳可信23例。结果多种不同的易感因素与颅内感染的发生有关,在全身使用大量有效抗生素的同时行脑脊液外引流、鞘内注射抗生素可收到良好疗效。结论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根据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膜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膜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总结11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膜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特点以及手术切除和预后情况.结果 111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全切除85例,近全切除18例,大部切除8例.术后死亡2例,1例死于消化道出血,另1例死于脑于功能衰竭.术后均行放射治疗.术后77例随访0.5~10年,平均5.5年,51例恢复良好,14例存有神经功能障碍,21例肿瘤复发,12例死亡.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膜细胞瘤生长活跃,复发率高,预后较差.手术辅以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