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捷克学者Emil Ginter(埃米尔·金特)对豚鼠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实验。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10毫克/日,实验组给予0.5毫克/日,并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胆固醇注射豚鼠。在三个月以后计算对胆酸的转化。结果表明,实验组缺乏维生素C的豚鼠肝脏中维生素C的量是对照组的1/5,但血液中的胆固醇量则是对照组的一倍,实验组的胆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C对豚鼠胆囊结石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75只普通级雄性豚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全价颗粒饲料,致石组饲喂含致石制剂全价颗粒饲料,实验组饲喂添加维生素C的致石制剂全价颗粒饲料,饲养80d后取血清及胆汁分别作生化测定,肉眼及光镜下观察胆汁中结石形成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豚鼠胆囊结石成石率、血液和胆汁中胆固醇及总胆红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豚鼠胆囊结石成石率、血液和胆汁中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致石组(P<0.01)。结果提示,维生素C有助于预防豚鼠胆囊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豚鼠胆结石形成过程中胆汁酸肠肝循环各个环节的变化,探讨其对胆结石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第5代循环酶法测定胆汁中胆汁酸,液体闪烁示踪技术测量胆酸池,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粪便中胆汁酸。结果胆固醇喂养豚鼠后,胆酸池在各组均趋向减小并且随着喂养胆固醇时间的延长进一步降低。两周组下降11.05%,维生素C组下降12.58%,4周组减小42.75%,8周组减小57.24%。此外,胆酸池在两周组与维生素C组无显著性差异;胆汁中胆酸浓度(BA)与对照组相比,在4周组与8周组显著降低,在两周组与维生素C组无显著性差异;反映新胆酸合成的粪胆酸在1%胆固醇喂养的8周组,4周组,维生素C组,两周组分别升高3.3倍,2.1倍,1.5倍和1.4倍,在两周组与维生素C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虽然胆汁酸生成增加,引起粪胆汁酸生成增加,但同时过多的胆固醇限制了回肠胆汁酸的重吸收,最终导致胆酸池减小,促进了胆结石的形成。维生素C可阻止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豚鼠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胃肠移行性复合波(MMC)与胆酸池大小的变化。方法 75只豚鼠分别给予正常饮食8周,1%胆固醇饮食2、4、8周,胆固醇加维生素C饮食8周。喂养结束后,评估胆囊动力并将4对电极植入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回肠。7d后,记录MMC并测量胆酸池大小。结果 胆固醇喂养后,胆囊动力在4周与8周组下降。胆酸池在4周组减小42.75%(P<0.05),8周组减小57.24%(P<0.05)。与对照组相比,MMC以十二指肠起源为主,周期延长(4周组1.32倍,P<0.05;8周组1.44倍,P<0.05),而波幅降低(4周组降低40.91%,P<0.05;8周组降低60.17%,P<0.05)。加维生素C引起的变化与胆固醇喂养的2周组相似。结论 高胆固醇饮食抑制MMC并减小胆酸池,与损伤的胆囊动力一起导致胆固醇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5.
导言维生素C在脂肪代谢及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提示为(1) 在许多组织中总胆固醇堆积;(2) 胆固醇分解降低;(3) 促进腹膜内注射的26~(-14)C胆固醇转化为~(14)CO_2;及促进试管中7-羟胆固醇的氧化和(4)在坏血病豚鼠肝中促进胆固醇形成胆酸。可是,男人血清胆固醇与维生素C含量的关系,以往的报告因有争议而未有结论。Bronte-Stewart等首先报告确定维生素C对患坏血病的班图人,尽管在摄取低胆固醇  相似文献   

6.
熊胆预防豚鼠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皓  施维锦 《上海医学》2000,23(7):417-419
目的 探讨熊胆粉对豚鼠胆囊胆固醇结石的预防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80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致石组、熊胆粉预防组、熊去氧胆酸(UDCA)预防组。喂养2个月后检测胆石生成情况及胆汁生化。结果 熊胆粉能显著降低豚鼠的胆石生成率,升高胆汁酸浓度,降低胆汁中胆固醇浓度及致石指数。结论 熊胆粉对豚鼠胆囊胆固醇结石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豚鼠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胃肠移行性复合波(MMC)与胆酸池大小的变化.方法75只豚鼠分别给予正常饮食8周,1%胆固醇饮食2、4、8周,胆固醇加维生素C饮食8周.喂养结束后,评估胆囊动力并将4对电极植入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回肠.7 d后,记录MMC并测量胆酸池大小.结果胆固醇喂养后,胆囊动力在4周与8周组下降.胆酸池在4周组减小42.75%(P<0.05),8周组减小57.24%(P<0.05).与对照组相比,MMC以十二指肠起源为主,周期延长(4周组1.32倍,P<0.05;8周组1.44倍,P<0.05),而波幅降低(4周组降低40.91%,P<0.05;8周组降低60.17%,P<0.05).加维生素C引起的变化与胆固醇喂养的2周组相似.结论高胆固醇饮食抑制MMC并减小胆酸池,与损伤的胆囊动力一起导致胆固醇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8.
英《泰晤士报》报道:维生素C有助于预防心脏病。最近的动物实验表明,维生素C缺乏可能与身体破坏胆固醇的能力有连系。胆固醇这种脂肪在体内的量过多时能导致动脉的硬化和狭窄。在发达的国家中,隐性的维生素C缺乏症是很普遍的。除非发生坏血病,维生素缺乏症很少是急性的,许多人缺少这种维生素,虽然并无明显的缺乏症状。维生素C对于人体的整个作用还未清楚了解,许多科学家关于维生素C对于普通感冒和胆固醇水平的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对大鼠脂质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维生素对大鼠血浆胆固醇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各组大鼠均灌胃给予胆固醇乳化剂 ,并在饮水中加入 0 .5 %的蛋氨酸 ,同时各实验组分别给予相应维生素 ,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连续 4周。用酶法和TBA荧光测定法分别检测血清胆固醇和脂过氧化物的水平。结果 维生素E、C、B6、B12 及叶酸单用或联用均能显著降低血清脂过氧化物的水平 ,其中维生素C、B6、B12 +叶酸还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结论 维生素的适当补充对消除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和甘胆酸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医院就诊的5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于我医院就诊体检的55例健康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甘胆酸含量,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实验组血清胱抑素C为(2.89±1.13)mg/L,视黄醇结合蛋白为(104.70±29.87)mg/L,甘胆酸含量为(19.93±5.22)mg/L。实验组在上述指标的比较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胱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甘胆酸含量较健康患者有显著升高,对疾病诊断有显著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组合型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方法:将35例急性高脂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及组合型(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血液净化,实验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尿素氮、肌酐、淀粉酶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PACHEⅡ);比较两组治疗7 d后血浆内毒素及C反应蛋白变化,同时比较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形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组合型血液净化后,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及APACHEⅡ均下降,治疗后第7天实验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为(25.1±7.3)EU/L、C反应蛋白(83.2±4.6)mg/L,对照组为(51.5±8.5)EU/L和(101.1±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型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能显著降低血脂并保护肠道黏膜屏障,使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得到较好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组合型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方法:将35例急性高脂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及组合型(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血液净化,实验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尿素氮、肌酐、淀粉酶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PACHEⅡ);比较两组治疗7d后血浆内毒素及C反应蛋白变化,同时比较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形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组合型血液净化后,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及APACHEⅡ均下降,治疗后第7天实验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为(25.1±7.3)EU/L、C反应蛋白(83.2±4.6)mg/L,对照组为(51.5±8.5) EU/L和(101.1±5.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型血液净化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能显著降低血脂并保护肠道黏膜屏障,使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得到较好治疗.  相似文献   

1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6):541-543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静脉用维生素C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铁过量的疗效。方法:将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32名MHD患者,其血清铁蛋白(SF)>800μg/L和(或)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50%,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名)。实验组患者于每次透析结束前15 min从泵后静脉滴注1.0 g维生素C;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实验前后血红蛋白(Hb)、SF、TSAT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实验组患者Hb上升,SF、TSAT和CRP下降,与用药前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联合应用维生素C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安全有效地提高MHD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改善贫血,控制铁超载。  相似文献   

14.
梁惠怡 《当代医学》2014,(6):112-1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D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对小儿乳牙萌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从化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缺乏维生素D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维生素D突击治疗,每5~6周肌肉注射一次维生索D,6个月要使用2~3次;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维生素D口服治疗,2000~4000U/d,1个月后改为400~800U/d,比较两组患儿乳牙萌出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乳牙月萌出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乳牙月萌出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突击治疗可以有效的促进乳牙的萌出,对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有明显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天麻素对豚鼠噪声性耳聋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及耳蜗外毛细胞的影响,同时探讨预防及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纯白豚鼠共50只,随机分5组:正常组、预防实验组及预防对照组,治疗实验组及治疗对照组.将除正常组以外4组动物置于隔音室,暴露于105dB SPL稳态白噪声,噪声持续时间4h/d并且连续7天.预防实验组暴露噪声前3天开始腹腔注射天麻素100mg/kg,连续每日注射至噪声结束当天,预防对照组同条件下使用注射用水;治疗实验组于噪声结束后次日给予天麻素100mg/kg腹腔注射,每日注射连续10天,治疗对照组同条件下予注射用水.记录ABR听阈值变化;采用耳蜗基膜铺片技术观察耳蜗毛细胞形态学改变同时计算外毛细胞损伤率;观察外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蓝染沉淀的活性改变.结果 预防实验组ABR听阈值和耳蜗外毛细胞缺失率均低于预防对照组(P<0.05);预防实验组耳蜗外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蓝染细胞明显优于预防对照组.治疗实验组与治疗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进一步证实了天麻提取液天麻素对噪声性耳聋的预防作用,但其治疗作用在本实验不明显.天麻素能保护细胞膜稳定并增加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增加细胞能量供应改善耳蜗微循环.  相似文献   

16.
张雪梅  董蕾  刘丽娜  畅碧侠  何谦  李谦 《医学争鸣》2005,26(18):1649-1652
目的:研究豚鼠胆囊切除术后胃肠移行性复合波(MMC)是否与胆酸池大小有关. 方法:60只豚鼠分别给予正常饮食8 wk(A组、B组),10 g/L胆固醇饮食8 wk(C组、D组),喂养结束后,评估胆囊动力并将电极植入胃肠道;其中B组、D组同时行胆囊切除术,术后4 wk记录MMC并测量胆酸池大小. 结果:胆囊切除后,正常与胆结石豚鼠MMC I,II,III期时限与总周期平行缩短而波幅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 胆结石豚鼠比正常豚鼠胆酸池减小(P<0.05),并且手术后再轻微下降;而胆酸、粪胆酸轻微升高,其程度与正常豚鼠手术后的变化一致. 然而,这些变化没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在正常与胆结石豚鼠,胆囊切除术没有引起MMC与胆酸池大小改变,但MMC运动与胆酸池密切相关,因此,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不是胃肠动力障碍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老年骨折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表达及动态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90例老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根据骨折性质给予骨科处理,口服碳酸钙D3片600 mg/d或醋酸钙胶囊600 mg/d。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肌注维生素D2注射液,1次/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25(OH)D表达变化,X线评估骨折愈合效果。根据12导联连续24 h动态心动图监测结果,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血清25(OH)D表达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3个月后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实验组血清25(OH)D表达均有显著升高(P<0.05),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X线骨痂量明显增多,骨折线趋于消失,骨折愈合效果评估优于对照组;两组心电图监测显示心血管事件以心肌缺血、心率失常为主,且实验组心肌缺血、室上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vs.44.44%,24.44%vs.53.33%,4.44%vs.17.78%,P<0.0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加用维生素D治疗可提高血清25(OH)D表达,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减轻骨折引起的动态心电图异常改变,对减少骨折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胆固醇结石与饮食营养有密切关系。我们对接受致石饮食豚鼠给予绿茶,观察豚鼠成石情况。结果表明,绿茶具有预防豚鼠胆固醇结石形成作用,其主要机理是绿茶能抑制豚鼠胆囊胆固醇吸收功能,防止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  相似文献   

19.
3组雄性豚鼠分别腹腔注射维生素C 0mg/d、10mg/d、100mg/d,共4周。在实验2周时,每只动物用完全F氏佐剂进行免疫。未补充维生素C组豚鼠,从实验第2周始,体重明显减低,整个实验期,平均减低体重106g,而每天补充维生素C10mg、100mg组豚鼠体重分别增加68g、78g。实验结束时,未补充维生素组豚鼠,E-玫瑰花环形成率、总补体均明显低于另外2组,而白细胞总数、脏器/体重比值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旨在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狂犬病毒药物,为狂犬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小鼠动物模型的随机对照实验,实验组腹腔注射0.4 mg/只、3.2 mg/只西咪替丁及50 mg/只维生素C,用生存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生存差异,评价药物的疗效.结论 0.4 mg/只和3.2 mg/只的西咪替丁药量治疗狂犬病毒感染的小鼠,实验组和对照组生存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维生素C 50 mg/只剂量经腹腔给药,其实验组与对照组生存率也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小鼠狂犬病模型中并没有发现西咪替丁及维生素C具有抗狂犬病毒的作用,目前仍然没有单一有效的抗狂犬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