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艾曲波帕联合环孢素A(CsA)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树兰(杭州)医院收治的13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一线糖皮质激素、二线艾曲波帕治疗无效或复发,均接受艾曲波帕与CsA的联合方案治疗.结果 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41(36~756)d.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艾曲波帕治疗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性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性IT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注射用人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艾曲波帕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曲波帕联合激素药物对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东台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52例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激素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艾曲波帕联合激素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小板(PLT)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LT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4周,观察组PLT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曲波帕联合...  相似文献   

4.
5.
报道1例干燥综合征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sITP)患者口服艾曲波帕25 mg/d、12 d治疗效果不明显, 剂量增加为75 mg/d, 出院后伴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停用艾曲波帕, 行积极对症治疗后明显好转。提示在治疗sITP患者的过程中, 需密切观察患者凝血功能, 血小板迅速提升可能增加血栓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艾曲波帕及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医学中心小儿血液与肿瘤科200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51例cITP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3例,女性28例,年龄3~15岁,平均(7.65±2.31)岁。51例cITP患儿分为艾曲波帕治疗组(n=19)与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组(n=32)。定期监测所有患儿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出现完全反应、反应、持续反应、无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1个月血小板计数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曲波帕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9%,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组为71.88%;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曲波帕及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cITP,在促进血小板回升的疗效上基本相似,但艾曲波帕在提升血小板过程中作用更持久,疗效不易反弹,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血小板受体激动剂代表药物——艾曲波帕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ITP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但药物依赖、耐药、费用昂贵等相关问题逐渐凸显,从而寻求中药治疗以减撤促稳。中医“调肝扶脾法”介入艾曲波帕治疗能够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促进病情稳定,值得总结关注。文章分享3则典型病案,以期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背景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的一大难题,目前尚无统一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且对于部分血小板计数(PLT)极度下降的患者有致死的出血风险。艾曲波帕作为升血小板的新药,为RITP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 探究艾曲波帕联合硫唑嘌呤治疗RITP的疗效,并观察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8月1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46例RITP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环孢素(CSA)组,各23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5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艾曲波帕联合硫唑嘌呤治疗;CSA组患者给予环孢素联合达那唑治疗。治疗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比较治疗组与CSA组临床疗效。收集治疗组和CSA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外周血Th1细胞因子〔白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和Th2细胞因子(IL-4、IL-5)、B1淋巴细胞(CD+19淋巴细胞百分数、CD5+CD+19淋巴细胞百分数)、PLT,并与对照组比较。记录治疗组和CS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9.9%(16/23),CS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9%(17/2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7,P=0.743)。治疗组、CSA组患者治疗前IL-2、IFN-γ、CD+19淋巴细胞百分数、CD5+CD+19淋巴细胞百分数高于对照组,IL-4、IL-5、PL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SA组患者治疗3个月IL-2、IFN-γ、CD+19淋巴细胞百分数、CD5+CD+19淋巴细胞百分数低于本组治疗前,IL-4、IL-5、PLT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8例患者发生肝功能损伤,CSA组16例患者发生肝功能损伤;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损伤发生率(34.8%)低于CSA组(69.6%)(χ2=6.527,P=0.013)。结论 艾曲波帕联合硫唑嘌呤治疗RITP,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艾曲波帕联合硫唑嘌呤可能通过调节RITP患者外周血Th淋巴细胞及B1淋巴细胞,进而促进血小板生成,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艾曲波帕治疗激素耐药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中国联勤保障部队920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激素耐药性ITP患者24例,行单臂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艾曲波帕治疗,对照组采用艾曲波帕单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并总结药物的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7、14天、1个月的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6个月观察组血小板数量较对照组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艾曲波帕治疗激素耐药性ITP可显著提升患者血小板数量,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艾曲波帕单药治疗,且不良反应较轻,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刘珂菲  管佳恒  陈宝安 《现代医学》2021,(12):1480-1484
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对孕妇和胎儿具有重大影响,目前医院内使用的常规疗法尚不能完全适用于全部患者,本文作者拟探讨孕妇ITP的治疗进展.除口服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等常规治疗方法外,艾曲波帕、氨肽素、升白胺、咖啡酸、巴曲酶、美罗华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也在孕妇ITP的治疗中发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艾曲波帕在干扰素-γ(IFN-γ)介导的炎性环境中对造血干细胞(HSPCs)衰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获取15例健康志愿者的HSPCs,分为3组:IFN-γ组(100 μg/LIFN-γ)、艾曲波帕组(3 g/mL艾曲波帕)、艾曲波帕+IFN-γ组(3 g/mL艾曲波帕+100 μg/L IFN-y),干预2...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艾曲波帕(Eltrombopag)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通过电子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VIP,CNKI,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纳入Eltrombopag治疗ITP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4篇,4个试验包括451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进入本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Eltrombopag的有效率优于安慰剂组[RR=3.47,95%CI(2.45,4.91)];Eltrombopag组和安慰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RR=1.16,95%CI(0.78,1.73)],Eltrombopag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RR=0.82,95%CI(0.73,0.92)]。结论:Eltrombopag对ITP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肺栓塞1例慢性期溶栓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杭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3):288-288,F003
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心肺疾病 ,病死率高 ,临床易误诊、漏诊 ,对健康危害甚大。急性肺栓塞患者约 11%死于发病后1h内 ,而 89%即多数患者是应该有机会进行检查和治疗的。但遗憾的是能得到及时正确诊断者仅占 2 9%。肺栓塞患者经治疗的比不治疗者病死率低 5~ 6倍 ,经治疗的患者中约92 %的人可生存下来。患者只要能度过危机期 ,预后多良好。现报道 1例肺栓塞患者慢性期溶栓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1 病例患者 :男 ,46岁 ,农民 ,主因胸闷气短 5 0d ,右下肢肿痛明显 2 0d ,低热伴咯血 10d于 1999- 0 4- 12就诊。发病后曾在当地医院按心脏病给…  相似文献   

14.
15.
1临床资料男性患者,76岁,主因左下肢疼痛肿胀20d于2001年11月6日入院,患者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病史,入院后行下肢血管超声确诊为左下肢腘静脉血栓,予以低分子肝素(法安明)5000U皮下注射等药物应用,于入院第3天患者突然出现发热,体温39℃,咳嗽、咯血痰,左侧胸痛  相似文献   

16.
张平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2):1726-1727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临床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心肺血管性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往往缺乏特异性,在临床上造成较高的误诊率,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对于不能及时诊治的急性重症肺栓塞患者其病死率可达30%,在美国每年至少有20万人死于APE。急性重症肺栓塞(Acute serious pulmonary embolism,ASPE)是指临床表现为心搏呼吸骤停、休克、晕厥、严重呼吸困难及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的急性病例。  相似文献   

17.
陈桂香  吴建龙  王学文 《河北医学》2014,(12):2147-2148
肺栓塞(PE)是指栓塞物质随静脉血流进入到肺动脉及分支,导致管腔闭塞所出现的临床与病理形态。最为常见的为血栓栓子,其它为不多见的羊水物质、脂肪滴、气泡等。肺栓塞患者大多无特异性症状因此易漏诊及防治而引起猝死。较大的栓子引起的栓塞,临床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巨大PE常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引起猝死…。现就我们遇到的1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于手术中发生急性肺栓塞猝死的病例,结合尸检结果及病理形态进行报告,以提高该病的临床认识和防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倾向 ,血小板显著减少 ,按其病因不同 ,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临床治疗比较棘手收效甚微 ,《灵枢·百病生成篇》有“起居不节 ,用力过度则络脉伤 ,阳络伤则血外溢 ,血外溢则衄血 ,阴络伤则血内溢 ,血内溢则便血 ,肠胃之络伤 ,则血溢于肠外”。我们根据祖国医学理论 ,自拟胶艾四物加味治疗本病 2 8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 8例病例 :男性 1 6例 ,女性 1 2例 ,其中年龄最大者72岁 ,最小者 2 2岁 ,病程最长者 1 5年 ,最短者 4月。其中肌…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74岁。因胸闷、气短1周入院。患者于入院前l周出现胸闷、气短,体力活动时加重。查体:血压12090mmHg。神志清楚,口唇发绀,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口罗音。心界不大,心率9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检查示:I导联有s波,III导联有Q波、T波倒置。血气分析示:PO25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合并动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 086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生血栓和未发生血栓患者的差异。结果:共有32例(1.5%)患者发生血栓,发生血栓的患者合并高龄、肥胖、妊娠、心功能不全和(或)肾功能不全以及低蛋白血症的比例偏高(P值分别为0.034、0.024、0.040、0.032、0.028),且疾病相关因素中难治/复发、脾脏切除及用促血小板生成等(TPO)和(或)艾曲泊帕的患者比例也偏高(P值分别为0.030、0.039、0.046)。其它因素如性别、绝对卧床和丙种球蛋白的使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妊娠更易发生静脉血栓(P=0.030)。结论:ITP患者也是发生血栓的危险人群,与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