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医学人文课程综合化施教是临床医学专业“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以“面向基层、全科导向”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为背景,进行“3+2”5年贯通一体化培养课程设计,确立课程综合、强化体验的医学人文课程综合化改革目标。教学设计以岗位人文胜任力需求为导向,整合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基本知识原理进行专题教学,以CPR教学法为基础,把不同课程有逻辑联系或共同属性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通过临床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整合,将医患沟通技能训练融于案例教学和实训教学全过程,把医学人文教育贯通于专业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作为病理形态学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对象,采用以学生为主和线上与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法,以疾病为导向,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结合医学形态学数字化教学平台、二维码技术和虚拟仿真实验技术,让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综合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欲培养一批具有临床病理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科研创新思维、人文医学素养的医学生,以期探索具有地方医科院校特色的“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是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其内涵包括临床思维分析能力、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这与岗位胜任力中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测评核心是一致的。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联合培养,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严格临床轮转管理,建立多维度的日常工作考评体系;通过组织临床病例讨论会、开设临床技能训练课、规范化教学查房等,提高研究生临床综合能力;建立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出科考核及反馈体系等。研究生经过上述培训,其临床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达到住院医师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的临床工作水平,结合其他学科的培训后可以胜任全科医师的岗位。  相似文献   

4.
背景 当前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存在培训内容无法满足全科临床实践需求,教学师资和评价方法也存在缺乏全科医学思维和特点等不足。目的 为解决全科医生实际工作问题,提升其岗位胜任力,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探索对全科临床诊疗思维的培养。方法 2020年11月,在文献阅读和前期全科医生执业能力工作坊继续教育班课程的评估反馈基础上,对第八期“全科医生执业能力培训工作坊”课程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参加第八期“全科医生执业能力培训工作坊”的200名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全科临床诊疗思维和岗位胜任力总体和各层面提升情况。结果 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0%。培训后,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总体有较大提升和很大提升者分别占52.3%(90/172)和21.5%(37/172),岗位胜任力总体有较大提升和很大提升者分别占56.4%(97/172)和22.1%(38/172)。不同职称、工作类型全科医生培训后临床诊疗思维能力和岗位胜任力提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有134名(77.9%)、134名(77.9%)、133名(77.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助产操作技能训练中人文关怀的融入路径,为完善助产专业人文关怀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校2014级助产专业6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团队合作+融入人文关怀的真实工作场景、工作任务的情景模拟和反思实践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人文关怀能力得分高于普通班级。结论团队合作+融入人文关怀的真实工作场景、工作任务的情景模拟和反思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助产专业人才岗位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趋于完善,但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不足仍是当前人才队伍的困境。在国内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培养内容中,临床思维起到“串联”各项能力的“中枢”作用,是全科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的关键。为了培养全科医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同济大学开设了全科方向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以米勒金字塔理论为框架,设计了核心模块、案例模块和实践模块“三大模块”,充分体现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基本特征。核心模块包括了问诊能力、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医患沟通内容;案例模块包括了未分化疾病、慢性病管理、多病共存、心身疾病和健康管理内容;实践模块包括了接诊实践与病历书写等内容。课程共32个学时,授课形式多元化,包含理论课、讨论课、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和实践课。课程评估则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形式,分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医患沟通和SOAP(subjective,objective,assessment,plan)病历书写4个考站。相较于以往课程设计与基层社区实际工作相割裂的情况,本课程充分体现全科特色,有助于授课对象训练全科临床诊疗思维,从而提高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7.
大连医科大学以提高本科临床医学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实践能力和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建立及应用“三番式”临床技能教学模式。该培养模式注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综合评价,并确立了保障机制,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提高医学检验技术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提升岗位胜任力。方法:将临床检验仪器学的重难点内容,按照岗位胜任力,以成果为导向进行课堂翻转并制作成微课,从微课内容确立、脚本的制作、微课的拍摄、结果考核几个方面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结果: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实践改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行业对学生的满意度、美誉度有所提高。结论:翻转课堂和微课在实践教学中可明显提升岗位胜任力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徐鹏  陈俊国  雷娟 《重庆医学》2018,(15):2105-2107
现代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医学生未来的岗位胜任能力,而医学人文素质则是我国未来医务人员胜任力培养中的关键一环[1-2].但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一直倾向于将医学科学及专业技能视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目标,从而间接地忽略了人文素质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导致部分学生因人文素质欠佳而无法满足自身的岗位胜任力要求[3].21世纪以来医学科技飞速发展,各种诊疗设备及诊疗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但与之相伴随的却是医患矛盾频发,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不断加剧,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医学院校对人文教育重视不足[4].  相似文献   

1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12):1144-1146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课程模式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现代信息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得以快速推广。作者在医学教育改革的思维框架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综合运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模拟情景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方式,探索学生志愿者参与的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颈部教学说课设计为例,展现“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的局部解剖学教学;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理论教学和“主刀负责制”实验教学;并将感恩“志友”人文教育贯穿于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全过程。该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与人文素养、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培养新时代医学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检验医学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检验医学生的综合能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检验学科开展了基于循证的检验医学临床教学方式。检验学科凭借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平台,利用丰富的病例资源和优秀的专家团队,从临床问题入手,凝练科学问题,围绕科学问题展开教学。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临床病例资料查询、文献阅读、临床专家访谈及实验数据收集等循证医学的方式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研究案例的实施,教师把循证医学方法、临床和科研思维生动地传授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加强临床思维训练和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飞速提升及亟需的科研需求,以乳腺外科研究生为代表的高等专科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挑战。本研究提出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循证医学指南、加强美学观念与人文素养等策略纳入乳腺外科教学体系中,进而改良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通过直观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及临床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从优化教学模式、提升科研水平、培养综合能力出众兼具医学人文素养的乳腺外科医生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循证医学的概念及对临床实践和科研的指导作用进行了阐述。强调在医学院校本科生的临床医学教学中传授循证医学理念的重要性,对如何在本科生中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提出具体的建议。在本科生阶段尤其应该初步掌握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理论对临床研究证据进行科学评价的方法,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重要性和适用性。从而帮助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应用循证医学证据。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和创新能力。以保证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以从事更高层次的研究性工作,使其能够成长为未来高素质、创新型的临床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5.
基于胜任力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卫生领域。将基于胜任力的管理理论引入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并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特点和农村定向医学生按全科方向发展培养要求,阐述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胜任能力的主要内容: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全科医学诊疗能力、传统医学知识与技能和人文素养,并总结人才培养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环节是临床能力训练,创新能力是核心内容.通过“三基”训练奠定创新基石,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及PBL教学激发创新思维,进一步通过临床荟萃分析、文献查阅及课题小设计实现思维创新;践行导师组制度辅导模式,加强第三方评估进行客观评价,初步建立一种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进<妇科肿瘤学>教学的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方法:采用教材改革、多媒体教学、临床案例教学、循证医学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能力,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结果:通过不断地完善和拓宽<妇科肿瘤学>教学改革的内涵,实现了<妇科肿瘤学>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结论:积极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的施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及评价模型在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3年5-7月在院一体化培养的硕士研究生29名,通过随机数字法分成教改组、对照组,2组分别采用传统培养模式及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对两组进行岗位胜任力、理论知识、教师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结果 教改组在多项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以及理论知识和教师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及教学评价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为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供给与转化提供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9.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扎实的临床诊治能力和创新的医学科学研究能力。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临床研究模式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加强临床科研创新思维的培养。此外,循证医学临床研究模式也有助于导师更新知识体系,保持旺盛的临床创新思维和持续的研究能力。将循证医学临床研究模式应用于血液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通过立题、申请新技术、获得伦理号、注册临床研究号、病例入组和统计分析数据,有助于研究生掌握临床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实施流程,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临床教学中更需注重对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然而现有的培训模式存在不足;如教学模式不完善,教师带教意识不够,学生难以适应角色转变,形成固有思维定势,依赖辅助检查等。通过梳理临床思维的内涵,并根据多层次学员不同的培训目标,从专业整体思维框架的建立、专题讲座、启发式查房、多点思路扩展实操训练、“传-帮-带”小组的自主互动学习、病例讨论等方面,探索并构建了多层次学员“一体化”临床思维培训及评价模式;且经过小范围应用后,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