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6S rDNA测序分析功能性便秘婴幼儿肠道菌群的结构与组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 年1月至12 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功能性便秘婴幼儿17 例作为便秘组,正常婴幼儿1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粪便,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的方法检测2组婴幼儿肠道菌群的组成并分析其结果。结果:2组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Beta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门水平中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是2组儿童肠道微生物群落中最丰富的菌群,其中疣微菌门在便秘组中丰度高于对照组(P <0.05)。在属水平中,双歧杆菌为2组优势菌种,乳酸菌属与阿克曼菌属在便秘儿童肠道中的丰度高于对照组(P <0.05)。便秘组中双歧杆菌种、疣微菌门、阿克曼菌属、副干酪乳杆菌的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齿双歧杆菌、放线菌目、放线菌科、放线菌属、鼠李糖乳杆菌的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功能性便秘婴幼儿存在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改变,便秘与肠道菌群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及益生菌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50例IBS患者为IBS组,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给予IBS组患者益生菌治疗,并在治疗前后采集患者新鲜粪便,定量检测肠道菌群。比较两组以及IBS组各亚型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 IBS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较对照组减少,肠杆菌较对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便秘组拟杆菌较其他两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泻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较其他两组减少,肠杆菌较其他两组增加,交替组乳杆菌较便秘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益生菌干预后,IBS各亚型双歧杆菌及乳杆菌较干预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BS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益生菌干预有助于改善IBS肠道菌群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6):54-57
目的分析婴幼儿功能性便秘患儿肠道菌群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便秘患儿26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婴幼儿10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对象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全消化道胃肠动力仪、压力泵灌注系统检测直肠肛管压力,对影响功能性便秘患儿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菌种丰富度与香农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内梭杆菌、肠球菌及肠杆菌丰度高于对照组,类杆菌、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丰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模拟排便肛管压、最大容量感觉阈值及肛管最大缩榨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失调、挑食偏食、肥胖、饮食摄入不足、遗传因素、饮食结构不当、生活习惯不规律、活动量小、精神心理因素及饮水少均为导致功能性便秘的可能危险因素。结论功能性便秘患儿肠道菌群紊乱,肛门直肠动力学异常,临床要从影响患儿相关危险因素入手,加强宣教,以起到预防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功能性便秘不同严重程度肠道菌群特点及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诊治的12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设置为观察组,依据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43例)与轻中度组(77例)。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20名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肠道菌群数量及胃肠激素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促胃动素(MTL)水平。结果:①观察组患儿的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轻中度组患儿的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多于重度组,大肠埃希菌数量明显少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儿的SP、MT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VIP、S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轻中度组患儿的SP、MTL水平明显高于重度组,VIP、SS水平明显低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功能性便秘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及胃肠激素分泌不正常,同时病情越严重,肠道菌群失调及胃肠激素分泌不正常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背景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肠道疾病,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具有积极的临床疗效,但其对肠道菌群环境的改变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目的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合生元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特定菌群的影响,并对肠道特定菌群的功能进行注释。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3月,从前期研究确定的24例研究对象中最终筛选出6例患者(便秘组)进入本研究,同时在社区招募6例健康人进入健康组,用大便盒分别留取便秘组患者合生元治疗前后及健康组的新鲜粪便样本,与冰块一起运送至实验室并存放于-80 ℃冰箱,进行粪便菌群宏基因组检测,比较特定菌群的丰度水平并进行功能注释。结果 10种双歧杆菌在种水平被检出,其中健康组B.dentium丰度水平高于便秘组治疗前,便秘组治疗前B.adolescentis、B.animalis丰度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便秘组治疗后B.animalis丰度水平较便秘组治疗前增高(P<0.05)。38种乳酸杆菌被检出,其中健康组L.oris、L.reuteri丰度水平高于便秘组治疗前(P<0.05);便秘组治疗后L.oris丰度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埃希菌属中的Escherichia_coli经过治疗后丰度水平下降(P<0.05),健康组普氏菌属(Prevotella)中有6种菌群的丰度水平高于便秘组治疗前(P<0.05)。肠道菌群基因主要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主成分分析发现便秘组与健康组肠道菌群基因分布有明显差异,而便秘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 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中肠道特定菌群存在差异,合生元治疗对传统益生菌的丰度水平改变并不明显,其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代谢环境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与分析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肠道微生态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6月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餐前及餐后胃肠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肠道菌群、餐前及餐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肠球菌、肠杆菌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消化球菌及拟杆菌均低于对照组,餐前及餐后胃肠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儿童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较为明显,但对胃肠激素的改善作用较好,应注意对本类治疗患儿的肠道微生态监控与调控。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62-64+68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乳果糖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乳果糖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乳果糖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内毒素水平的干预作用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57例,另选取2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将57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肝利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8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各组及治疗后两疾病组肠道10种细菌菌落数和内毒素水平。并对比两疾病组治疗前后并发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肝硬化患者的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P<0.05或0.01),葡萄球菌、梭菌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治疗前两疾病组内毒素水平及各肠道菌群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内毒素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中肠杆菌、真杆菌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观察组中肠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葡萄球菌、梭菌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双歧杆菌、乳杆菌菌落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无改变。结论微生态制剂能调节肠道菌群状态,提高肠道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含量,降低内毒素水平,对降低肝硬化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Ⅲ标准的50例IBS患者和体检中心25例健康志愿者,采集新鲜粪便标本应用光冈法对肠道厌氧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和2种常见的需氧菌肠杆菌、肠球菌分别进行定性定量培养,同时计算肠道定值抗力B/E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BS组肠杆菌明显增加(P<0.05),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均明显减少(P<0.05),B/E值明显减低(P<0.05);而肠球菌和拟杆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亚型IBS与对照组相比,腹泻型IBS肠杆菌明显增加,双歧杆菌、乳杆菌及B/E值均明显减低(P<0.05);便秘型IBS拟杆菌明显增加(P<0.05),其他无统计学意义;交替型IBS肠杆菌明显增加(P<0.05),乳杆菌及B/E值明显减低(P<0.05)。结论 IBS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的失调,表现为肠道定值抗力受损,肠杆菌增加,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减少。不同亚型IBS存在不同的肠道菌群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乳果糖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采用饮食调整、定时排便、适量运动的一般疗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乳果糖和金双歧协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具有疗效好、用药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功能性便秘(FC)患儿肠道菌群含量的变化及非药物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门诊诊断为FC的患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来该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FC患儿经饮食结构调整、定时排便训练、适量运动等基础治疗前、治疗后和正常对照组的粪便标本。利用昆明合和医学检验所的MiNi8 plus荧光定量PCR仪测定各组儿童粪便中的肠道菌群含量。同时观察FC患儿经基础治疗后便秘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 FC患儿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FC患儿经基础治疗后乳酸杆菌属含量较治疗前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FC患儿经基础治疗后便秘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FC患儿会出现肠道菌群紊乱,经饮食结构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等基础治疗后肠道菌群紊乱和便秘症状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益髓健脾汤联合XELOX方案治疗结肠癌术后患者对肠道菌群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XELOX组45例及联合组45例。XELOX组使用XELOX组方案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益髓健脾汤辨证加减。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菌群失调分级、胃肠功能、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乳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高于治疗前,球杆菌、大肠杆菌数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乳杆菌、拟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高于XELOX组,球杆菌、大肠杆菌数量明显低于XELO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Ⅲ度失调例数明显低于治疗前,菌群正常和Ⅰ度失调者例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Ⅲ度失调例数明显低于XELOX组,菌群正常和Ⅰ度失调者例数明显高于XELO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大便异常、食欲不振、胃脘胀满评分及总评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李孟  万鸽  陈振辉 《安徽医学》2022,43(11):1294-1296
目的 探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采用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前后肠道菌群丰度及行为变化,同时分析肠道菌群丰度与患儿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8月136例于南阳市中心医院首次确诊为ADHD患儿,检测并比较ADHD儿童采用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前后粪便中双歧杆菌、粪杆菌、肠球菌、乳酸菌丰度及患儿行为变化情况,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评价ADHD患儿行为问题,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DHD患儿行为问题与肠道菌群丰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ADHD患儿治疗后双歧杆菌和粪杆菌丰度明显高于治疗前,而肠球菌丰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患儿治疗前后乳酸菌丰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治疗后,ADHD患儿行为问卷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2.78±3.14)分比(21.47±4.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DHD患儿行为问卷得分与肠球菌丰度呈正相关(r=0.516,P<0.05),与双歧杆菌、粪杆菌丰度呈负相关(r=-0.673、-0.578,P<0.05)。结论 ADHD患儿采用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后,双歧杆菌、粪杆菌和肠球菌丰度及行为问卷评分明显改善,且其行为问题与双歧杆菌、粪杆菌以及肠球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FC)的疗效。方法 60例FC患儿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调整饮食、适量活动、使用开塞露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液,疗程3周,观察便秘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积分分别为13.24±1.73和7.85±1.46,对照组分别为13.46±1.67和11.64±1.56;2组治疗前患儿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婴幼儿FC有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添加双歧杆菌的肠内营养干预对重症脑梗死患者营养状态及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重症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接受添加双歧杆菌的肠内营养干预。对比两组营养干预前后营养状态、肠黏膜功能及肠道菌群分布情况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营养状态、肠黏膜功能及肠道菌群分布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外周血中营养状态指标Hb、TP、ALB、PA、TF的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中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DAO、D-乳酸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粪便中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大于对照组,肠杆菌、肠球菌的数量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添加双歧杆菌的肠内营养干预可增强重症脑梗死患者的营养状态、优化肠黏膜功能,减轻肠道菌群分布紊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联合乳果糖治疗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FC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乳果糖组(n=45)和联合组(n=45)。乳果糖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联合组在乳果糖组基础上联合TEAS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便秘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和神经递质水平,观察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乳果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便时间、大便性状、排便困难程度、肛门坠胀与不尽感、频率、腹胀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乳果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胁满闷、腹胀、肠鸣、排便不爽、矢气频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乳果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一氧化氮、血管活性肠肽、血清生长抑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乳果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联合乳果糖治疗FC效果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便秘严重程度,缓解临床症状,下调神经递质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氨基酸配方(AAF)替代喂养对重度牛奶蛋白过敏(CMPA)婴儿肠道菌群特征的影响。方法 纳入23例确诊为重度CMPA且人工喂养的≤3月龄婴儿,采用同一品牌AAF进行喂养干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收集所有婴儿的粪便样本,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评估肠道菌群的特征变化。结果 干预前后,重度CMPA婴儿肠道菌群Chao1指数、Shannon指数、observed species指数、 Simpson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eta多样性具有差异,且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门水平的相对丰度分析及LEfSe分析结果均显示,AAF干预后重度CMPA婴儿肠道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显著富集。属水平的相对丰度分析结果显示,AAF干预后重度CMPA婴儿肠道中拟杆菌属、粪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弓形菌属、克雷伯菌属、梭菌属的相对丰度较干预前降低,LEfSe分析结果显示拟杆菌属、粪杆菌属、弓形菌属、克雷伯菌属为在丰度上有显著差异的标志物种。在种水平上相对丰度排名前10的菌群中,产气荚膜梭菌、产酸拟杆菌、丁酸梭菌、格氏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  相似文献   

18.
董洪杰 《当代医学》2021,27(4):136-137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肠炎宁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肠道菌群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治疗前,大肠埃希菌数量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显著,可调节肠道菌群,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对危重症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危重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在入院3d内逐渐开始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功能障碍与衰竭诊断评分,血清IL-6、CRP、PCT水平及肠道菌群。结果:治疗后,两组肠道功能障碍与衰竭诊断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道功能障碍与衰竭诊断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肠道菌群粪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肠道菌群粪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可显著改善危重症肠道功能,改善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亚临床肝性脑病(subclinic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SHE)患者肠道菌群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并分析黄连素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SHE患者作为病例组,并以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5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给予口服黄连素治疗。比较两组肠道菌群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比较病例组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病例组肠杆菌、梭菌、粪肠球菌均高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后肠杆菌、梭菌、粪肠球菌均低于治疗前,双歧杆菌、乳杆菌均高于治疗前,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E患者诊治过程中发现,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上升情况,予以患者黄连素治疗能促使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