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剂及匹配的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观察正常甲状腺、颈总动脉、颈内静脉的造影剂灌注规律.探讨甲状腺及颈血管超声造影的时相特点.方法 共30例受检者进行了甲状腺、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超声造影,记录动态图像,测定三者显影时相.并用相应的定量分析软件分析这三部分的时间一强度曲线,测定并计算抵达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平均灌注上升率、颈总动脉一颈内静脉渡越时间.提出并计算甲状腺相对灌注强度比.结果 超声造影时抵达时间依次为颈总动脉[(8.16±1.97)s],甲状腺[(9.90±2.20)s]和颈内静脉[(13.99±2.60)s],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达峰时间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和甲状腺组织三组比较差异不显著.甲状腺显影峰值强度为(28.29±7.13),低于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正常人颈总动脉一颈内静脉渡越时间为(5.77±1.37)s,不同年龄组间颈总动脉一颈内静脉渡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相对灌注强度比分别为RPIRTHY/CCApi65.73%±15.45%、RPIRTHYpi/CCA74.90%±21.74%,RPIRTHYpi/CCApi69.64%±16.89%,.RPIRTHY/IJVpi56.90%±11.42%.结论 本研究初步结果显示造影超声显示正常甲状腺、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灌注时相具有一定规律,研究结果将对颅脑血流灌注变化情况研究及超声造影在甲状腺中的应用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86岁,高血压病史20余年.因"高血压心脏病,脑梗死,心功能衰竭"入住心内科.体格检查:右上肢血压15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上肢血压80/60 mm Hg,右侧桡动脉搏动明显较左侧增强.超声检查:左侧颈总动脉内中膜粗糙增厚,显示较模糊,左侧颈总动脉管壁可见多处斑片状强回声,最大范围6.5 mm×1.9 mm,后伴声影.左侧颈总动脉管腔内可见不均质中低回声充填,长约5.0 cm,延续至颈内、颈外动脉起始部管腔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左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外动脉起始部均未探及血流信号(图1、2).右侧颈总动脉内径增宽,达8.4 mm,搏动增强,测血流频谱流速增快,峰值血流速(Vmax):93 cm/s.双侧椎动脉管径正常,右侧Vmax:58 cm/s,左侧Vmax:32 cm/s.超声诊断:①左侧颈总动脉延续至颈内外动脉起始部管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闭塞;②右侧颈总动脉内径增宽,血流代偿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时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超声引导法与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方法的差异。方法将40例全身麻醉置入I-gel喉罩通气拟行平卧位腹部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U组,20例)与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方法组(C组,20例),U组在超声实时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置管术,C组使用传统的体表标志定位法行颈内静脉置管术。两组穿刺点均选择甲状软骨水平入路。记录U组患者喉罩置入前后甲状软骨水平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各自中心点的体表投射点与正中线间距离等变化。记录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试穿次数、总成功率、穿刺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U组患者喉罩置入前后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各自中心点与正中线距离均明显增加(P0.01),颈内静脉内径、两者间水平距离、两者水平重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试穿次数、总成功率、穿刺时间及并发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gel喉罩置入会导致颈部血管外移,右颈内静脉内径及其与颈总动脉的水平距离及重叠率显著变化,不利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喉罩通气中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超声引导法相对于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方法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5岁。因右侧颈部包块3个月而就诊。经常感头晕,包块下压时有疼痛感。无昏厥,无进行性吞咽困难,无声嘶。超声所见: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可见一实质性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大小约29.0mm×19.0mm×14.0mm。右侧颈内外动脉间间距明显增宽,且颈内外动脉轻度受压。CDFI:团块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横切面及纵切面扫查均可见该团块围绕颈内外动脉,并可见颈外动脉的分支直接进入团块内(图1,2)。超声诊断为右颈部实性包块-颈动脉体瘤(包裹型)。CT示:右颈动脉分叉处结节影,以颈动脉体瘤,神经纤维瘤可能性大。术中见颈动脉分叉处有30mm×20mm的…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38岁,因体格检查时发现甲状腺结节入院。颈部超声检查:甲状腺右叶及峡部体积增大,内可见多发细密点状强回声,呈弥漫性分布(图1A);右叶上极可见宽约0.88 cm的低回声,迂曲走行,其内可探及多条细线样血流信号(图1B),中心部另可见一3.02 cm×0.72 cm条管型无回声,其内未探及血流信号(图1C);该低回声向峡部延伸,占据整个峡部前方,且与右叶及峡部腺体分界不清;同时向外跨过右颈总动脉前方,与右颈内静脉相延续,且在颈内静脉内形成附壁低回声(图1D)。右侧颈部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内可见多发点状强回声。超声提示:甲状腺右叶及峡部乳头状癌(弥漫硬化型?)伴右侧甲状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穿刺的最佳部位和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 31例无劲、胸疾患的成年患者颈部核磁共振图像和 2 0位青年志愿者颈部超声图像 ,取甲状软骨上缘、环状软骨、第七颈椎三个横截面的图像 ,分别观察和测定动、静脉的前后关系、动、静脉的内外关系、静脉到皮肌的距离。对 1 2 4例需要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采用颈总动脉旁颈内静脉穿刺法穿刺。结果 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紧密相连 ;颈内静脉有从上到下依次在动脉的后面过渡到平行、前面的趋势 (P <0 0 1 ) ;三个平面自上而下颈内静脉前壁与颈前皮肤的距离依次变短 (P <0 0 1 )。本组 1 2 4例患者穿刺成功 1 2 3例 ,成功率 99% ,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环状软骨平面颈总动脉外侧 0 5cm处为颈内静脉穿刺的最佳进针点 ;颈总动脉旁颈内静脉穿刺法具有定位明确、操作安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颈部CT增强扫描下不同平面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之间的解剖关系。方法选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以来的颈部CT增强扫描资料,观察高位平面(甲状软骨上缘)、中位平面(环状软骨水平)的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之间的关系。结果在高位平面,颈内静脉主要位于后位及后外位(78.6%~83.9%),与颈总动脉的关系主要是部分重叠(70.5%~71.4%),而在中位平面,颈内静脉主要位于外位及前外位(72.3%)(÷2=116.491~143.686,P=0.000),与颈总动脉的关系主要是并行(56.2%~63.4%)(÷2=32.813~54.674,P=0.000)。结论颈内静脉穿刺选择在中位平面相对于高位平面能更好地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减少穿刺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 ,78岁。于 5 5年前战伤后右颈部残留弹片 ,逐渐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 ,近 5年内进行性加重。查体 :右颈部可见大小约 4 cm× 3cm包块 ,触诊可扪及震颤 ,听诊有连续性血管杂音。心、肝浊音界增大。超声所见 :右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管壁分界不清 ,两者之间探及宽约 0 .3cm瘘口 ,瘘口处颈内静脉外侧壁向外膨出形成 3.9cm× 2 .9cm瘤样扩张 ,内透声好。瘘口内侧探及 0 .5 cm× 0 .4 cm强回声光团 ,边界尚清 ,后无声影 (图 1) ,与血管壁分界不清。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 :右颈总动脉血流信号经瘘口进入颈内静脉 ,颈内静脉血流信号呈动…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5岁。声音嘶哑、头晕来院就诊。颈动脉超声检查:左颈总动脉近分叉处见瘤样扩张,瘤体内径10.2mm,其内血流呈漩流(图1),分叉后直行的为颈内静脉,折向后下方的为颈外动脉(图2),分叉角度约120°。右颈总动脉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左颈总动脉瘤伴分叉畸形。经血管造影证实。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8岁.右侧肢体活动障碍1d入院.该患者于1年前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超声所见: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起始段内膜毛糙,内中膜增厚,较厚处约1.2mm,双侧颈总动脉膨大处后壁及颈内、外动脉起始段前后壁可见多个混合回声斑块附壁,右侧较大者约3.8mm×2.7mm,左侧较大者约4.7mm×2.7mm,管腔未见明显狭窄,CDFI:斑块处可见血流充盈缺损.  相似文献   

11.
不同体位下颈内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不同体位下左右两侧颈内静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照观察.为颈清术中是否应该保留颈内静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40例青年健康志愿者.受检者平静呼吸.采用彩超观测左右两侧颈内静脉在卧位和坐位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结果 卧位时,右侧颈内静脉横截面积、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分别比左侧大58%、23%和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例(65%)患者颈内静脉为右优势型,10例(25%)为对称型,4例(10%)为左优势型;颈内静脉血流总量占脑总血流量的74%,其中29例(72%)受检者为颈内静脉优势型,9例(22%)为均衡型,2例(5%)为其他静脉优势型.坐位时,右侧颈内静脉横截面积、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分别比左侧大29%、35%和56%,其中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8例(45%)患者颈内静脉为右优势型,18例(45%)为对称型,4例(10%)为左优势型;颈内静脉血流总量占脑总血流量的23%,其中无颈内静脉优势型,9例(22%)为均衡型,31例(77%)为其他静脉优势型.结论 左右两侧颈内静脉存在不对称性,坐位时,颈内静脉并非颅内静脉的主要颅外回流通道.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为颈清术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杨慧华 《护理研究》2006,20(6):1572-1572
经颈内静脉置管是中心静脉置管中最常用的途径之一,是各种危重病人及围手术期病人救治的常用技术。因颈部解剖复杂,颈内静脉邻近颈总动脉,进行颈内静脉置管,操作的难度大且有较多并发症发生。我院1996年-2005年10月共施行中段颈内静脉穿刺置管1670例,发生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21例(1.26%),其中严重且罕见并发症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37岁。在乘公共汽车时头颈部有短暂扭伤史,当时无不适。大约4小时后患者感右侧颈部疼痛并出现一个肿块。因颈部解剖复杂,故外科医生申请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仪器为ACUS0N l28 XP/10C电脑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0MHz,超声检查发现右侧颈部中份可见一3.7cmx4.3cmx4.1cm的低回声为主的实质性肿块,肿块内回声不均质,呈网络状无回声区。肿块周边无包膜,边界清楚(图1)。凹PI检查肿块内有短棒状血流,肿块周边无血流包绕征。PW检测测得动脉血流,Vmax0.18m/s。从肿块上下端探查,发现肿块位于右侧胸锁乳突肌内。肿块对右颈总动脉及右颈内静脉有压迫。超声诊断右侧胸锁乳突肌血肿。临床给予相应治疗很快痊愈。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1岁,入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肾性贫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后闭塞.患者4年前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曾多次行双前臂动静脉内瘘手术,2年前因外周血管耗竭开始以长期置管为透析通路,先后因"右颈内静脉长期管cuff脱出、左侧颈内静脉导管功能不良"予拔出导管,外院曾再次行双侧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穿刺置管未成功,右股静脉临时导管置入,因流量不佳拔除.入院后行造影检查后提示右侧颈内静脉闭塞,右侧锁骨下静脉中重度狭窄,左头臂静脉闭塞,右髂总静脉及下腔静脉下段狭窄,右侧颈外静脉通畅.次日查双上肢血管彩超,提示双上肢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于超声引导下行经右侧颈外静脉长期导管置入术,导管类型为美国Tyco公司Permcath血液透析导管,长度45cm,置管过程顺利,术后胸片提示导管末端位于腋静脉.因此在X线引导下行调管手术,经导管动脉端注入造影剂12ml,可见造影剂经导管末端流入腋静脉,右侧锁骨下静脉入右头臂静脉处轻度狭窄,右侧头臂静脉汇入上腔静脉处中重度狭窄.将导管末端回撤至颈外静脉内,沿导管静脉端送入0.035"超滑导丝,调整导丝"J端"置入下腔静脉,沿导丝将导管末端置入右心房,拔除导丝,5ml注射器回抽动静脉端均通畅.透析泵控血流量300ml/min.  相似文献   

15.
颈内静脉假性静脉瘤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1岁和33岁。病例1超声所见:右侧颈内静脉较左侧明显扩张,其内血流未见明显异常。于甲状软骨水平可见向头、足两侧走向的两分支。向头侧静脉分支管壁回声中断约1.6mm,破口一侧可见大小约34mm×25mm×7mm的囊性暗区包裹,团块边界清楚,内未见弱回声充填,加压探头能压瘪。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静脉分支破口处可见低速血流进入囊性暗区内,血流频谱显示为随呼吸运动变化的静脉频谱,乏氏动作后更明显(图1)。  相似文献   

16.
王超  万多  李卅立  王曦 《临床荟萃》2021,36(11):1009
目的 分析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对慢性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价值。方法 前瞻性将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收治的慢性肾病血液透析者纳入血液透析组(n=40),接受腹膜透析者纳入腹膜透析组(n=40),另择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n=40)。比较各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右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血流速度。结果 腹膜透析组、血液透析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健康对照组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右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血流速度低于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P<0.05),血液透析组左侧颈总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右侧颈总动脉、右侧颈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血流速度低于腹膜透析组(P<0.05)。结论 慢性肾病患者透析类型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指标可量化检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防治慢性肾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与颈动脉超声改变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观察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研究对象的双侧颈总、颈内和颈外动脉的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情况。方法 研究对象分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 (95对 ,190例 ) ,利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双侧颈总、颈内和颈外动脉内径 ,舒张期末血流速度 ,时间平均血流速度以及双侧颈总、颈外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有无斑块。结果 高血压组研究对象的颈总动脉内径均较正常对照组者的颈动脉内径增加 (P <0 .0 1)。高血压组研究对象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高血压组研究对象的双侧颈总动脉舒张期末血流速度 ,时间平均血流速度以及双侧颈总、颈外动脉内中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无创伤性的超声检查不仅能够进行对颈动脉内中膜以及整个血管壁结构的准确评估 ,而且可以对颈动脉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0岁。无意中发现右侧颈部无痛性肿块5年。体格检查发现右侧颈部相当于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深层扪及一个如花生米大小的肿块,无压痛,表明光滑,活动度小,同侧颈部淋巴结无肿大。超声检查:甲状腺右叶外侧缘与右颈动脉之间中部探及一枚大小约3 cm×2 cm×2 cm实质性肿块,呈椭圆形,边界清晰,周边见较完整的带状高回声包绕,内部呈稍低回声,分布较均匀(图1),位于右颈总动脉内侧缘及右颈内静脉外前侧,并可见右颈总动脉受压向前推移(图2)。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的研制原理及Hagen-Poiseuille公式计算法,探索健康人群颈总动脉壁面剪应力(WSS)超声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集70例健康志愿者颈总动脉的DICOM格式动态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图,用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计算并绘制其颈总动脉的WSS空间分布图,并与Hagen-Poiseuille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可视化”地分析了70例健康志愿者颈总动脉的WSS空间分布图,可见管壁附近WSS高于管腔中央,每段管壁的WSS并非完全一样,有高低变化。定量分析右侧颈总动脉的WSS均值为(8.27±1.51)dyne/cm2,左侧颈总动脉的WSS均值为(8.12±1.65)dyne/cm2;用Hagen-Poiseuille公式计算右侧颈总动脉的 WSS均值为(8.34±1.95)dyne/cm2,左侧颈总动脉的WSS均值为(8.38±1.37)dyne/cm2。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Bland-Altman分析两种方法测量颈总动脉WSS的一致性,右侧颈总动脉两种方法的偏倚为0.0695001,左侧颈总动脉两种方法的偏倚为0.316000,双侧颈总动脉的偏倚均较小,表明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好。结论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与Hagen-Poiseuille公式一样能准确、快捷地评估颈总动脉的WSS,并将其可视化,准确显示不同空间位置WSS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49岁,无任何不适,体检发现血清FT3、FT4正常,TSH偏高.超声:颈前正常甲状腺位置未见正常甲状腺结构,皮下组织及肌肉层次结构清楚,气管、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未见异常.于舌根部两侧见中等均质回声,与甲状腺实质类似,正中是否相连显示不满意,其右侧范围约35 mm×27 mm,内见约15 mm×12mm低回声,边界欠清晰,形态尚规则,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图1A),左侧范围约25 mm×26 mm;考虑异位甲状腺可能(右侧者合并结节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